文学视角下的孔子\孟子\荀子教育思想比较

点赞:22025 浏览:973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进一步探讨儒家教育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在文学视角下对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

一、文学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孔子认为“诗以言志”,可见儒家是认同通过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人性需求的,因为郑国的诗歌多表达男女个人之间的爱情.孔子主张“放郑声”,所谓“放郑声”只是主张祭祀不应使用郑国诗歌,孔子整理的诗经中并未删去郑国此类诗歌.可窥见孔子人性观之一斑.在我国教育史上,儒家学派的鼻祖、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而成为我国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教育家.这一命题也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思耳矣.”[1]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1],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在批评“性善论”的基础上,先秦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先秦最后一位儒学大师――荀子认为,“今人之性,生而有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生而礼义文理亡焉.然则从人之性,顺人之情,必出于争夺,合于犯分乱理而归于暴.故必将有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然后出于辞让,合于文理,而归于治.用此观之,然则人之性恶明矣,其善者伪也.”[2],并由此提出了“性恶论”,成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在论述人性问题时,荀子通过“性伪之分”、“性伪之合”、“化性起伪”,分析和论证了“涂之人可以为禹”的可能性和由可能性转为必然性的条件,表现了在人性和教育问题认识中的平等观念.

二、文学与教育目的

学习“六经”,传习“六艺”是儒家教育之根本,而六经都是某种文学作品,所以儒家教育目的之一是提高人的多侧面的文学素养.作为政治改良主义者的孔子曾对子夏说 “女为君子儒,不为小人儒”[1],表明他的教育目的是培养从政的君子,并对君子提出了三点修养的要求,即“君子道者三,我无能焉:仁者无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1]孔子强调培养从政君子的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在教育史及社会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孟子继承了孔子重德教的思想,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因此认为文学形式是为人伦教化怎么写作.人伦即人道.他曾说过“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夏曰校,殷曰序,周曰庠,学则三代共之,皆所以明人伦也.人伦明于上,小民亲于下.有王者起,必来取法,是为王者师也”[1].

荀子则从走向统一的时代需要出发,提出了分层次的教育目的,主张采用文学形式为政治怎么写作,因其运用的不同层次分为所谓俗儒、雅儒和大儒,认为统治者“用俗儒则万乘之国存,用雅儒则千乘之国安,用大儒则百里之地久而后三年,天下为一,诸侯为臣,”(《荀子儒效》)并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认为大儒能“法先王,统礼义,一制度,以浅持博,以古持今,以一持万,苟仁义之类也,虽在鸟兽之中,若别白黑,倚物怪变,所未尝闻也,所未尝见也,卒然起一方,则举统类而应之,无所拟怍,张法而度之,则暗然若合符节(《荀子儒效》)”,体现了儒家学者与现实政治的进一步结合.

三、文学与道德教育

孔子从文学的社会功能出发,在评论《诗经》的总评中提出了:“《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孔子的“思无邪”标准主要是针对道德标准.为了实现此教育目的,孔子特重道德教育,孔子认为“为政以德,譬如北辰, 居其所而众星共之.等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等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大车无,小车无,其何以行之哉”(《论语为政》)“君子去仁,恶乎成名君子无终食之间违仁,造次必于是,颠沛必于是.等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等德不孤,必有邻”.(《论语里仁》)“有君子之道四焉: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论语公冶长》).并提出了“立志、克己、力行、中庸、内省、改过”的道德教育原则[3].

孟子的“知人论世”说和“以意逆志”说都是比较科学的文学批评方法.“不论其世,欲之其人,不得也.不知其人,欲逆其志,亦不得也等故论世知人而后逆志之说可用之”.先得“知人论世”,才可能“以意逆志”,否则“以意逆志”就会陷入违背道德的不诚不信的臆断.孟子则认为 “仁义忠信,乐善不倦,此天爵也,公卿大夫,此人爵也.古之人修其天爵,而人爵从之.今之人修其天爵,以要人爵,既得人爵,而弃其天爵,则惑之甚者也,终亦必亡而已矣”.(《孟子告子上》)“人不可以无耻,无耻之耻,无耻矣.等尊德乐义,则可以嚣嚣矣.故士穷不失义,达不离道.穷不失义,故士得己焉,达不离道,故民不失望焉.古之人,得志,泽加于民,不得志,修身见于世.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孟子尽心上》)强调在道德修养过程中应遵循“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气、反求诸己”的原则,以实现大丈夫的理想人格[3].

荀子亦非常重视道德教育问题,其在批判孟子的先天道德论的基础上,从唯物的角度出发论证了道德的本源问题,并就如何形成完美、纯粹、理想的人格问题进行了论述.如《荀子劝学》篇讲到“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为美也,故诵数以贯之,思索以通之,为其人以处之,除其害者以持养之,使目非是无欲见也,使耳非是无欲闻也,使口非是无欲言也,使心非是无欲虑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声,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权利不能倾也,群众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荡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谓德操.德操然后能定,能定然后能应.能定能应,夫是之谓成人.”在具体的道德修养手段方面,荀子与孔子、孟子有许多相似之处,但也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如“长虑顾后、补偏就中、培养德操”[4]等等.

文学视角下的孔子\孟子\荀子教育思想比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儒家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1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文学与教育过程

孔子说“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孔子认为学习是求知的途径,并探讨和总结了学习过程.孔子论诗经的功能时提出了“不学诗,无以言”,(《论语季氏》)明确了诗经作为文学作品的学习功能.子曰:“小子何莫学夫诗诗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论语阳货》)其认为“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学而》)“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为政》)“君子有九思:视思明,听思聪,色思温,貌思恭,言思忠,事思敬,疑思问,忿思难,见得思义.”(《论语季氏》)“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孔子强调学、思、行的思想被《中庸》总结为“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个阶段.这一点与人的认识论过程基本吻合.

孟子认为教育是“人的内在能力的发展过程,所以特别强调人的内在自觉,在人与知识的关系问题方面,提出“‘尽信《书》,则不如无《书》’的观点.”[3]这里“书”指《尚书》的《武成》篇,记武王伐纣事.《尚书》是记言史书体裁的文学作品,因此,其特别强调“君子深造之以道,欲其自得之也.自得之,则居之安,居之安,则资之深,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原,故君子欲其自得之也.”(《孟子离娄下》)

荀子是第一个以赋命篇的人.他的著作《赋篇》包括《礼》《知》《云》《蚕》《针》等五篇.其中,有对礼、智等抽象的精神产物的形象化描写,也有对云、蚕、针等具体事物的逼真摹写.关于教育过程,荀子则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明之为圣人.圣人也者,本仁义,当是非,齐言行,不失豪厘,无它道焉,已乎行之矣.故闻之而不见,虽博必谬,见之而不知,虽识必妄,知之而不行,虽敦必困.不闻不见,则虽当,非仁也.其道百举而百陷也.”(《荀子儒效》)整体上看,荀子所理解的教育“是‘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起礼义或曰知识道德,是原始状态下的人性得到改变的过程,这是‘外铄’的过程.”[3]孟子、荀子关于教育过程的见解,开创了我国教育史上的“内发说”和“外铄说”.

五、文学与教师

孔子一生人爱教育事业,强调作为一个教师应具备学而不厌、温故知新、诲人不倦、以身作则、爱护学生、教学相长等基本条件[3],而且应该具备极高的文学素养,孔子倡导的六艺之一的“书”就是培养人的写作能力,孔子并积极实践,成为我国教育史上优秀教师的光辉典范.

关于教师的文学修养,孟子提出了“知言”说.这说明文学素养的重要性.《孟子公孙丑上》:“何谓知言”曰:“辞知其所蔽,淫辞知其陷,邪辞知其所离,遁辞知其所穷.”“知言养气”论述的是关于教师道德修养方面的问题. 所谓“知言”就是辨别言辞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孟子曾引《尚书泰誓》中“天佑下民,作之君,作之师”的说法,将君师并列,充分肯定了教师的地位,甚至认为教师超越凌驾于君之上.他认为,“君子有三乐,而王天下不与存焉.父母俱存,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1]认为教师应“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孟子尽心下》)进而提出教师应具有志向高远、以身作则、坚持原则、实事求是等可贵品质,还应学识渊博、通晓专业知识、谙熟教育规律等等[5].

荀子把文学作为圣人创造的一种外在于人并符合人文理想的文化典籍和社会意识形态.所谓“圣王之治,礼义之化”,正是荀子所理解的教师运用文学教化的形式.荀子是先秦儒家学者中,最为提倡尊师、重师的.与孟子相比,荀子更进一步将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认为“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无天地恶生无先祖恶出无君师恶治(《荀子礼论》)”“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等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荀子大略》)“故人无师无法而知则必为盗,勇则必为贼,云能则必为乱,察则必为怪,辨则必为诞.人有师有法而知则神速,勇则速威,云能则速成,察则速尽,辨则速论.故有师有法者,人之大宝也,无师无法者,人之大殃也.”(《荀子儒效》)在教师修养方面,荀子对教师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受到历代学者的推崇.如“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耆艾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等.(《荀子致士》)其尊师、重师思想对后世师道尊严的形成有重要影响.

综上所述,在文学视角下通过对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有助于我们了解儒家三位大师教育思想的发展和演变过程,对结合文学进行儒家教育思想的现代化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刘俊田,林松,禹克坤.四书全译[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2:567.

[2]孟宪成.中国古代教育文选[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71.

[3]孙培青.中国教育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43-45.

[4]毛礼锐,瞿菊农,邵鹤亭.中国古代教育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109-111.

[5]卫建琮.从《孟子》谈教师素质[J].山西教育学院学报,2000,(1):3.

(作者简介:樊国福,司法警官学院招生与就业指导处副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