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国际学术会综述

点赞:36434 浏览:162691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为了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进一步整理总结中国人民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留下的丰厚精神遗产并从中获取智慧和启迪,同时推进中国抗战文史研究的进程,2010年12月19日至20日,“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在重庆隆重召开.此次会议由中国现代文学馆、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重庆师范大学联合主办,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承办.

会议开幕式由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院长张全之主持.重庆市委宣传部常务副部长、重庆市委党史研究室主任周勇,中国现代文学馆原副馆长吴福辉,重庆师范大学副校长杨新民,重庆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副主席毛洪勋等出席开幕式并讲话.来自中国、日本、韩国的专家学者80余人出席了会议,30余位代表在大会上发言.会议主要围绕以下五个问题展开讨论交流,并取得了丰硕成果.

一 抗战文学研究的新视角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研究视角的转换与更新往往带来学术研究的新发现.不少与会专家以自己的研究实践具体地展示了抗战文学研究的一些新视角,提出了不少让人耳目一新的观点.

吴福辉(中国现代文学馆)对抗战文学研究进行了回顾与前瞻,他认为窄义的“抗战文艺”是在抗战中亲自参与战争的文学,宽义的“抗战文艺”包括战争期间对战争的所有体验,当下文学史的抗战文艺书写正由窄义向宽义转化,他还指出研究抗战文学既要强调作家的战争体验,也要注意非战争的因素.张中良(中国社会科学院)指出丘东平具有真实的战争体验,其正面战场的描写颇显功力,既描写了正面战场作战英勇光荣的一面,也描写了正面战场的阴暗面,既正面表现新四军的抗战,也暴露了新四军及其根据地的内部问题,在抗战文学关于正面战场的表现尤其薄弱的情况下,丘东平小说的独特意义就得到了凸显.

魏建(山东师范大学)钩沉郭沫若抗战时期的演讲,指出演讲是郭沫若抗战时期的重要活动形式,体现了其身份和民间立场的复杂性,研究郭沫若的演讲有助于剖析其思想、情感和人生道路的转变.房福贤(海南师范大学)认为日本侵华虽打乱了中国新文学发展的进程,但也促成中国抗战文学的产生与发展,指出中国的小说家在文学战争化的过程中表现出不俗的智慧,通过模仿中创造、继承中发展等艺术策略,成功实现文学主题与审美方式的历史性转移.


张全之(重庆师范大学)对巴金的小说《还魂草》进行了精彩重读,认为《还魂草》是描写大轰炸时期世俗人生的经典之作,并对小说展示的比物质废墟更为可怕的心理废墟进行了分析,进而指出《还魂草》为我们重返那个年代留下了可靠的记录.施军(淮阴师范学院)从“失落了的诗意象征”的角度对抗战小说创作展开反思,认为新文学的象征诗学传统在抗战文学中出现了断裂,抗战小说在“怎么写”上的单一透明的写实主义手法导致很多作品很难经得住时间的筛选.王学振(重庆师范大学)关注在抗战大后方文学中有着丰富表现却一直受到忽略的兵役题材问题,从文体、作者、内容等方面对诸多作品进行归纳,认为这些文本既鼓舞和表现了民众当兵抗敌的热情,也记录了役政实施过程中的弊端.李扬(石家庄铁道大学)通过梳理“国共合作”庆“郭寿”的史料,分析祝寿的文化内涵与现实意义,进而指出当年的“郭寿”是目的性明确的政治文化运动,而文艺在此过程中的被政治规约对之后文艺界的矛盾和分歧影响深远.

二 抗战文学的再阐释

抗战文学研究取得的丰富成果已在文学史上形成了一些言辞凿凿的定论.难能可贵的是,在此次研讨会上,数名与会代表通过对抗战文学的再阐释,对学界习以为常的一些结论提出质疑并阐发了颇具说服力的新观点.

郝明工(重庆师范大学)关于“《七月》与七月诗派”的发言通过对《七月》的全面考察,认为对《七月》作者群体以“七月”派这样的文学流派来进行称谓存在着文学史的误认,其中能够体现出文学流派倾向的作者群体只能是诗人群体,而小说作者群体难以形成文学流派,由此揭示了作者群体与文学流派产生之间的互动关系.

段从学(四川师范大学)对重庆大轰炸与大后方文学转型的关系进行了论析,并对以1941年初的“皖南事变”为根据的文学史分期论提出了质疑,并以大量的史料说明:1939年以来重庆文学书刊的出版困难、大量文学活动的中断乃至令人触目的雾季演出都是夏季“大轰炸”造成的.

李文平(重庆师范大学)在重论大后方文学的阶段性发展的发言中认为与中国抗日战争以太平洋战争爆发为界限分为两个阶段的历史进程相适应,大后方文学也呈现出抗战前期与抗战后期的阶段性发展,并对大后方抗战诗歌、戏剧、小说、散文诸文体的前、后两期的创作状况、基本特征进行了扫描分析.

三 抗战文化的区域性

抗战时期,由于政治、军事、地域等因素的影响,中国被隔绝为相对封闭的几大区域,文学与文化形成了突出的区域性特征.在本次研讨会上,一些专家学者从区域性的视角对抗战文化进行了研究.

以重庆为中心的大后方最受关注.内田知行(日本大东文化大学)以详实的历史资料对抗战时期重庆市居民的籍贯构成与职业构成进行了具体分析,触及到了重庆抗战文化与区域文化形成的一个关键.靳明全(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从战时重庆居住者的人员构成,战时重庆人性格特征和气质,战时重庆特殊人群,重庆特殊的自然环境等角度探寻抗战文学中的独特的重庆区域因素,认为区域因素与抗战社会背景的结合使得中国抗战文学呈现出丰富多彩的特点及浓郁的审美意味.张武军(西南大学)号召重视重庆精神之于中国抗战文学的意义,认为重庆精神的形成和国民政府关系密切,重庆精神既表现在作家重庆意象的选取上,也体现在以此关照重庆之外的地域书写中.邓伟(重庆工商大学)以沙汀的地域小说为例,探讨左翼文学的抗战书写问题,认为既有的抗战文学书写积淀了太多的政治意识内容,、主张既要理解,也要扬弃抗战文学创作的既有思路.王志昆(重庆市图书馆)以精确的统计数据勾画了抗战时期重庆的图书出版事业,从类别、作者国别、内容特点等方面归纳了当时出版图书的情况.唐润民(重庆市档案馆)介绍了1939年重庆第一次直辖的历程、条件和作用并作了精要的分析评价.李建平(广西社会科学院)对广西抗战文化研究30年来的情况进行了提纲挈领的评述,并从史料发掘、领域拓深、方法拓展三个方面对今后研究的深入展开了思考与眺望.

也有学者对解放区、沦陷区抗战文化与文学的区域性特点进行了研究.李春(西南交通大学)聚焦延安文学批评文体的发展,梳理了延安文学批评的存在方式的新特征,并从政论体、政令体、杂文体和报告文学体四种类型阐述延安文学批评的文体发展.周海波(青岛大学)则探讨了抗战时期沦陷区的文化生态和知识分子的言说方式, 认为沦陷区的文化生态在短暂的困难之后获得了较好的发展,继而讨论了“文学如何抗战”、“媒体与问题”等话题,指出沦陷区报刊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基本条件,散文也借力呈现中兴的局面.

四 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与文艺理论

文艺政策、文学理论是制约文学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部分与会专家以自己的慧眼关注到国共两党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文学理论的独特景观,发表了精到的见解.

文艺政策方面,李怡(北京师范大学)通过对张道藩1942年发表的标志性论文《我们需要的文艺政策》的解读,指出含混与矛盾是国民党战时文艺政策的一个特点,并认为这既反映出张道藩的自我矛盾与冲突,也折射了三义思想与集权政治的矛盾性结构,强调其中所揭示的中国文学的“民国机制”的特殊性值得深思.姜飞(四川大学)对抗战时期的“文艺政策”论战进行了考察,指出在自由主义文人、左翼阵营与国民党阵营的有关评论、修正和答辩中,惯常的敌我边界变得游移不定,认为其原因在于新三义既是张道藩的“文艺政策”的政治哲学底座,也是国共联合抗日的理论基础.周维东(四川大学)以对鲁迅的评价为中心探讨“统一战线”战略与延安时期的鲁迅文化,指出论鲁迅的模糊性特点并分析其建立文化统一战线的政治策略与通过鲁迅影响建构新主义文艺思想的叙事策略.

文学理论方面,袁洪权(西南科技大学)指出仅仅将周扬视为文艺思想的权威阐释者是有欠公允的,作为文艺理论家的周扬在文学与生活关系上的认识是有时代超前意义的,并立足《文学与生活漫谈》一文,论述了1942年以前周扬在文学理论上的贡献.陈传芝(宜宾学院)梳理分析了解放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形成,认为解放区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是在将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理论与现实主义审美观融入一起后,再对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进行中国化解读而生成的.

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5周年暨中国抗战文史国际学术会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大学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五 反法西斯文学的比较、译介及传播

中国抗战文学是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重要方面军和东方重镇,世界反法西斯文学的比较、译介及传播也因此成为本次会议研讨会的一个重要议题.

张汉良(台湾大学、复旦大学)指出抗战文学在文类划分上是一个特殊现象,将中国抗战文学和同时的欧战文学进行平行研究大有可为,进而以《马赛曲》作为抗战歌曲和加缪在《战斗报》发表的社论为两个连接点讨论了“加缪的反抗论述与法国沦陷区的《战斗报》”这个平行研究课题.

岩佐昌唪(日本熊本学园大学)以第一手资料考辩张天翼《华威先生》在日本的译介情况,对以往刊载杂志、出版年月等错误进行了修正,继而分析作者为什么修改对华威先生的说法,由此提出了如何面对“先行研究”和“政治主义”的问题,呼吁“回到史料中去”.

熊辉(西南大学)从分析译介海明威的原因人手,列举抗战大后方海明威作品的翻译情况,认为海明威及其作品表现出来的英勇气概不但鼓舞了大后方作家的创作,而且提升了中国人民的抗敌精神.刘炳范(曲阜师范大学)指出战后日本文学的战争反思主题呈现出基于民族主义的复杂性、矛盾性的特点,认为其中既有揭露与批判法西斯统治,表现战争的残酷等积极意义,也存在着宣扬“日本受害论”、淡化甚至否认侵略罪行等需要清醒认识和批判的思想因素.

会议闭幕式由重庆市抗战文史研究基地主任靳明全主持.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现代文学研究室主任张中良作了高屋建瓴、言简意赅的大会总结,他认为本次会议是一次成功的大会,表现出深沉的历史感、开阔的学术视野和敏锐的问题意识,对未来的抗战文史研究走向必将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

(凌盂华 王学振 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