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创作与接受理

点赞:19880 浏览:9247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文学研究中的接受理论

先前,文学理论界有一派注重研究作品里的人物和事件,另一派认为作品最重要的是文学性,即作品的语言,结构、风格等,相同的是两派都着重于作家和作品文本的研究.

20世纪60年代,德国文学理论究者姚斯、伊瑟尔、瑙曼等着重研究文学作品的传播、接受及效果,他们结合现象学,解释学的观念,提出文学研究的“接受理论”,(亦称“接受美学”),英、美等国也有类似的研究.

文学研究中的接受理论认为

(1)一部文学作品只有在读者的阅读活动中,才能实现其生命.否则它只是一个文本,而非作为文学作品存在.

(2)文学作品的影响力是通过接受实现的.接受形态分个人接受”和“社会接受”两种,在作品产生和个人接受之间,存在“社会相似度检测机构”,即出版社、编辑部.政府相关部门和书店,作品如得出版,意味得到初步的社会接受,这能为以后更广泛的社会接受做准备.

(3)个人接受是社会接受的基础和前提.读者的个人接受是从他自己的“期待视野”出发,人的期待视野同他的地位状况,教育水平、生活经历、性格气质有关,又同他以往的阅读经验,文学修养、艺术素养、审美情趣有关.人们的期待视野差别很大,所以一部作品获得的接受程度、产生的效果各种各样,很不相同.

(4)没有作家,就没有作品,也没有接受对象,所以,文学的生产是首要的、决定性的因素,接受是第二位的,次要的因素.作品中包含着作家的期望视野,是定数,读者的期望视野是变数,两者契合,才构成完全的接受.

(5)读者的接受间接地影响文学生产.在物质生产领域,产品是根据使用者的需要而设计制造.伊瑟尔指出,作家在写作过程中,头脑中也有一个隐在的读者,作家写作过程便是向隐在的读者对话和叙述故事.作家在构思和写作时便已考虑到读者的接受问题.

(6)作家、作品和读者是三角关系,文学的历史是作家,作品和读者之间的关系史,也是作品的接受史和效果史.作品投射于不同的接受者产生不同的反应,导致不同的理解,判断及结果.作品的意义,价值及在文学史上的地位是变化的.不存在超时空的,绝对客观的评价和批评.


建筑创作与接受理论

文学是精神性的艺术,建筑首先是物质性的器物,在此基础上,带有一定的精神性和艺术性,文学和建筑差别大矣,是不同性质的两类东西,

在文学活动中,作家、作品.读者,三者形成一个三角关系.建筑活动的情况远比文学复杂.建筑物除坚固、合用问题之外,还牵连所有权与使用权、投资与回报,升值与贬值、性价比之类的经济与法权问题.在建筑活动中,参与者和有关方面众多,有所有者、使用者、政府,投资者、开发商、多种专业的设计者,施工者,等等.参与者和相关者比文学活动又多又杂,身份各异,利益与要求各异而且冲突,建筑活动中各有关事项呈现为错综复杂的立体的网络关系.因之,建筑的接受问题有自己的特殊性和复杂性.

虽然如此,在建筑创作与文学创作方面,也有若干相通或相近的地方.建筑活动包含公众对建筑形象的接受问题.建筑的网络关系中,也存在类似文学中“作家――作品――读者”的关系,所以文学研究中的接受理论对我们认识建筑领域中的某些现象有参考价值.

下面单就建筑形象的接受问题,作一些探讨.

在建筑活动中 建筑师的位置在某些方面类似文学中的作家,建筑物相当于作品,建筑的观赏者相当于读者这当然是近似的说法.建筑艺术的传播与文学大不一样,建筑物固定在一个地方,孤本一件,不能拿回家独自品读.但重要的建筑作品具有公共艺术品的性质,它们在不同的观赏者心目中会产生不同的效果,不仅有歧见,还会引出绝然相反的看法,各方人士的观点还难于磨合.为什么这样呢原因在于建筑的“读者”在建筑艺术方面抱有各自的“期待视野”,这种期待视野不是临时发生的,而是在长期的生活经验及与建筑相关的经历中形成的思维定势和审美定势.当然人的期待视野也会变化.

接受理论关于“社会接受”与个人接受的分析,对于我们认识某些建筑现象也有裨益.建筑方案评选中决出的建筑方案,可以说是得到部分的社会接受,由此才能实施,成为实在的建筑作品,然后才有广泛的个人接受,形成大范围的社会接受.个人接受的情况多种多样社会接受包含正面和负面的评价.个人接受与社会接受有区别又相互依存,两者是辩证关系.

随着社会的进步,重大建筑方案的抉择机制也进步了,但终究实行的是代议制,抉择的结果不可能人人满意.根源在于社会是分层的,分裂的,不可能出现舆论一致.制度最的国家选出的总统,也都有不满意的人和持不同政见的反对派,建筑也是如此.

建筑师也有自己的“期待视野”那是从他所受的教育,长期的生活经验和职业经历中形成的,在此基础上,临到一项设计任务,再按设计条件与要求,以及对当时当地建筑趋势的领又一类别.

在我国,30年前,人士是主导方,他们与社会精英紧密联系,两方面的期待视野是一致的,大众没有独立的话语权.近30年来,在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推动下,形势不变.人士方面有所变化,最显著的是中产大众突起,精英人士的声音相对弱化.中产大众的文化倾向,与社会精英的正统高雅文化明显不同,趋向是追新好奇,它藉现代媒体之助,掀起一波又一波快变的流行文化浪潮.

在这样的社会文化格局和态势下,社会各个文化领域都出现变化文学方面早就出现改变,书刊市场也与前不同.公众对建筑的审美心态和期待视野也发生变化.拿北京50年前建造的人民大会堂等一批标志性建筑物,同最近几年北京新建标志性建筑物如国家大剧院等作一比较,就可看出改革开放,社会经济体制和文化态势的改变,对人们建筑方面的期待视野和接受状况的改变是多么明显.这也不悟,形成具体的设计理念.建筑设计理念是建筑师期待视野的核心.

建筑创作与接受理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建筑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建筑物建成后,如果建筑观赏者及批评家的期待视野与建筑师的期待视野相符,该项建筑便能获得好评,如果不甚符合,评价走低,如果两者抵牾,则招来恶评.

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在建筑观赏和评价活动中,个人的期待视野有差异,但按大同小异的原则,又分为成若干类别.就社会整体看,个人的期待视野与他所处的社会层位大有关系,大体说来,人士是一类别,社会文化精英是一类别,中产大众是难理解,30年前,人民群众吃饭穿衣都要票,建筑形象如何不大上心.现今,旅游成了群众运动,出国游都不希奇,国内外信息又多又快,大众眼界大开,见怪不怪,什么奇装异服都有人爱,什么奇特的建筑形象都有人喜欢,今非昔比,大众对建筑的欣赏趣味与20世纪50年代大不相同了.

20世纪美国建筑师菲利浦约翰逊写道“沙里文讲”形式跟从功能’,不对.形式跟从人民的心意,(“Form follows ideas in peoples mind,”),此公并非严肃深刻的学问家,不过他的这句话有相当道理.设计者与受众之间并不绝缘,一个时代的建筑形象与同时代群众的期待视野与接受意识有互动关系.归根结底,这种变化是国家大剧院、北京奥运场馆以及央视新楼等一批新型建筑能在北京出现的群众基础和历史背景.

接受理论学者说“在文学作品的写作过程中,作者头脑中始终有一个隐在的读者.”建筑师做设计时,脑中除了有确定的业主和使用者外,自然也会考虑未来受众对他创作的建筑形象的反应与接受的可能性,未来的受众是建筑师“头脑中隐在的读者”.不过,一位建筑师把哪一类别的人视为自己主要的“读者”,与他本人的期望视野大有关系.

先前的文学研究者把作品看成独立的、自足的东西.忽视读者的作用,接受理论改过来,重视读者的作用.但一些研究者(美国的“读者反应批评学派”,法国的“新新批评派”)又把读者的作用绝对化了.前苏联,东欧的接受理论学者反对这种观点,认为作品生产是首要的,决定性的,接受是次要的、第二位的.完美优秀的作品,才有好的强烈的效果,但作品又与读者的期待视野和接受有关,作品既要适应读者的需要,又要对读者起到引导和提高的作用,其间存在双向的、互相依赖关系.

接受理论出现的时间还不长理论体系尚未成熟,学者们还在探索.但是重视研究作家,作品,读者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点,对我们观察和解释建筑艺术现象有启发,我们也应注意建筑“读者”方面的状况与动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