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理与技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

点赞:6740 浏览:2297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理论与实践的结合才能促进事物的发展,翻译活动也不例外,在翻译文学作品时会涉及到很多翻译理论和技巧.本文是本人从对萨拉奥恩朱厄特小说片段的翻译过程中,结合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得出的一些心得和体会.

关 键 词 :翻译理论;功能对等;打破桎梏

中图分类号:H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118(2012)08-0279-02

一、原作者及写作风格介绍

这篇翻译材料摘自萨拉奥恩朱厄特小说《尖尖的枞树之乡》的第十五节——《在岸边》,萨拉奥恩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1849-1903)是19世纪下半叶美国著名女作家,她是当时乡土文学的著名代表人物之一,也是美国女性文学的开启者之一.她的作品主要反映的是美国东北部新英格兰地区的人文、地理风貌.,她从女性独特的视角描述了新英格兰地区的风土人情.她常以乡下女性为写作的主角,并且从女性观点出发表达了对自然的看法,要求回归自然、融入自然和感悟自然等生态主义观点.其作品具有明显的女性审美特征,在文体上也呈现出了典型的生态女性话语特征.

翻译理与技巧在文学作品翻译中的应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素材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1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萨拉奥恩朱厄特的作品清丽隽永,如行云流水一般,好似一气呵成.因为其作品结构松散,很多批评家都认为她的作品不算小说,只是一系列片段.然而她作品的结构是通过背景和故事的主题联系在一起的,她认为她的作品不是靠激烈的情节变化来发展的,而是靠人物性格的变化.她的作品主要是对生活在美国缅因州附近日益没落的小渔村居民艰辛和孤寂生活的描写.

二、翻译的过程

(一)理解

理解指对原作意义的全面了解和把握,是翻译工作的第一步,决定着译者对原作翻译的正确性.这一段材料乍一看,是关于渔夫的日常生活的描述,但在翻译的过程中,发现这一节中大量的篇幅是在描述帝力先生和作者之间的对话,通过对话,我们得知主人公很怀念他八年前死去的妻子.在理解的过程中让自己试图融入到作者表达的的字里行间,融入其中,只要译者融入到所要翻译的材料中,尤其是文学作品中,才能很好地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和故事的情节,才能完整地翻译出原作者想要表达的思想.用译者最敏灵的感受力与悟性将原作的生命抓住.

(二)表达

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表达,需要良好的文学功底,在翻译的过程中,本人认为凡是与译者所在国家生活习惯相似的场景,比较容易表达,可以运用归化的方法.但是这其中有些与译者生活环境和文化有差异的描写就表达的不够顺畅.

(三)修改

初次翻译时,本人将米兰达理解为一位在岸边打渔的女性的名字,在修改时译为了一艘船的名字,米兰达号,因为原作者使用了英语中表达女性的词she,但后来根据上下句推断应该是指船的名字.I watched her for a minute or two, she was the old Miranda, owned by some of the Caplins, and I knew her by an odd shaped patch of newish duck that was set into the peak of her dingy mainsail.我盯着看了她一两秒;她是已经用了好久的米兰达号,我是通过脏兮兮的主帆上的一个奇怪形状的新补丁认识她的. Her vagaries offered such an exciting subject for conversation that my heart rejoiced at the sound of a hoarse voice behind me. 她的奇特使我们开始了令人激动的对话,听到身后的嘶哑声,我欣喜若狂.

(四)定稿

整体再分析难点,从整体上把握,但这段翻译还有待提高.因此,在平时的学习中还应加强语言的功底,了解不同的文化,了解不同的学科知识,人们都说译者是“杂家”,需要对各种知识都有所了解,尤其是在翻译文学作品时,译者的文学知识和修养很重要,要能够感悟到原作所表达的深刻思想,善于揣摩原作者的思想和表达方式,这样译出的作品才是贴近原作的,能够很好的再现原作的风貌,使译入语读者能够获得与原作读者类似的感受.

三、翻译心得

(一)功能对等

翻译是一项很艰难的工作,尤其是翻译文学作品,因为文学作品是作者表现他的思想,主观创造的艺术形式,这其中涉及到人的思维方式的不同,因为同样一句话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更何况是不同语言的相互转换,这涉及到思维方式,联想,想象,文化差异,表达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因此,应当遵循自然地原则,用最贴切的语言来翻译原作,这就不得不应用奈达的翻译理论.尤金A奈达从语言学的角度出发,根据翻译的本质,提出了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即“功能对等”.他指出“翻译是用最恰当、自然和对等的语言从语义到文体再现源语的信息”(郭建中,2000,P65).奈达有关翻译的定义指明翻译不仅是词汇意义上的对等还包括语义、风格和文体的对等,翻译传达的信息既有表层词汇信息也有深层的文化信息.“动态对等”中的对等包括四个方面: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四个方面中,奈达认为“意义是最重要的,形式其次”(郭建中,2000,P67).形式很可能掩藏源语的文化意义并阻碍文化交流.因此,在文学翻译中,根据奈达的理论,译者应以动态对等的四个方面作为翻译的原则准确地在目的语中再现源语的文化内涵.为了准确地再现源语文化和消除文化差异,译者可以遵循以下的三个步骤:1、努力创造出既符合原文语义又体现原文文化特色的译作.然而,两种语言代表着两种完全不同的文化,文化可能有类似的因素,但不可能完全相同.因此,完全展现原文文化内涵的完美的翻译作品是不可能存在的,译者只能最大限度地再现源语文化;2、如果意义和文化不能同时兼;3、如果形式的改变仍然不足以表达原文的语义和文化,可以采用“重创”这一翻译技巧来解决文化差异,使源语和目的语达到意义上的对等.“重创”是指将源语的深层结构转换成目的语的表层结构(郭建中,2000,P67),也就是将源语文章的文化内涵用译语的词汇来阐述和说明.在此句的英文原文中,原文的内涵并不是靠词汇的表面意义表达出来的,而是隐藏在字里行间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