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朝李仁老《和〈归去来辞〉》的文学渊源其深远影响

点赞:32750 浏览:14670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内容提要:高丽朝中期文人掀起学苏轼热,以苏轼作品为载体,李仁老开始“识陶”、“仰陶”、“学陶”并“和陶”,第一次赓和《和〈归去来辞〉》,为高丽朝后期及李氏朝鲜文人所喜爱,确立了陶渊明在朝鲜古代文人心目中的地位,纷纷效仿和之,形成朝鲜文学史上特有“和陶辞”的文学奇观,并产生深远影响.探讨李仁老《和<归去来辞)》的文学渊源及其影响对中朝文学研究具有重要价值.

关 键 词 :李仁老 归去来辞 陶渊明 “和陶辞” 苏轼

一个民族文学的发展需要本民族优秀的文学家来奠基,正是他们的开创、指引更好地促进了本民族文学的发展.李仁老对陶渊明《归去来辞》的赓和、解读就是典型范例,正是他的奠基与开创,朝鲜古代文人对陶辞爱之弥深,形成朝鲜文学史上特有的“和陶辞”文学奇观.

李仁老(1152~1220)字眉叟,朝鲜古代文学巨擘,创造了朝鲜文学的多个第一:第一部朝鲜民族诗话《破闲集》;第一个文学社团“江左七贤”;第一首“八景文学”诗;第一部乌托邦文学作品《智异山青鹤洞记》,其中还有第一首“和陶辞”――《和〈归去来辞〉》.本文试图从源头上梳理李仁老创作《和(归去来辞)》文学渊源及其对朝鲜辞的影响,以探究其文学价值.

“苏轼热”中赓和《归去来辞》

12世纪末期高丽朝剧烈动荡,社会形势急变.毅宗(1146-1170年)时重文臣轻武夫,直接导致武臣郑仲夫作乱,掌权后的郑仲夫大肆屠杀文臣.后郑仲夫弑毅宗拥立明宗,在这种高压统治下,武人专横跋扈,社会剧烈动荡,高丽文人被迫遁人山林保全生命.为避乱而归隐,李仁老与当世名儒吴世才等结为好友,以诗酒相娱,纵情山水,世比“江左七贤”.

早在高丽中期,苏轼的诗文就风靡三韩,掀起了学习“苏轼热”,出现“夫文集之行乎世,亦各一时所尚而已,然古今以来,未若东坡之盛行,尤为人所嗜也”,更有“尤嗜读东坡诗,故每岁榜出之后,人人以为今年又三十东坡出矣”的盛况,林椿慨叹:“仆观近世东坡之文,大行于时,学者谁不膺?”高丽文人被苏轼高超的文学造诣所折服,纷纷效仿学习.李仁老对苏轼十分仰慕,多次提到赞苏之词,如“及至苏黄,则使事益精,逸气横出.琢句之妙,可与少陵并驾”,又曰:“吾杜门读苏黄两集,然后语道然韵锵然,得作诗三昧”.他不仅喜欢苏轼的作品,还写了许多效仿苏轼的作品.同时更为重要的是,苏轼宦海沉浮,正好与高丽文人遭逢罹难极其相似,使其与苏产生共鸣,苏轼在贬谪的困境中,极其崇拜陶渊明,以陶为师,创作与陶有关诗160多首,其中和陶诗44题,113首,并把“和陶诗”专列一集.苏轼创作“和陶辞”――《和(归去来辞)》,形成“我即渊明,渊明即我”的陶渊明情结,以陶渊明的豁达为人生理念来写“和陶诗”与“和陶辞”.李仁老正是通过苏轼的作品开始接触陶渊明.

高丽朝前期就存在着陶渊明的接受,但只是通过崔致远、《昭明文选》等零星的、间接的、被动的接受.高丽朝中期掀起的“苏轼热”对高丽文人接受陶渊明是一种催化剂,以苏轼的作品为载体,高丽文人更加深入地了解接受了陶渊明的形象,首举大旗者正是李仁老.李仁老助推掀起了“陶渊明热”.李仁老从开始接触陶渊明到深入接受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识陶”―“仰陶”―“学陶”、“和陶”.

1.“识陶”

李仁老在《卧陶轩记》中说:“夫陶潜晋人也,仆生于相去千有余岁之后,语音不相闻,形容不相接,但于黄卷闲时时相对,颇熟其为人.然作诗不尚藻饰,自有天然奇趣,似枯而实腴,似疏而实密.”解释自己虽然生在陶渊明之后一千多年,语言不相闻,容貌神色更不曾相识,闲暇捧卷,却像老朋友一样熟悉.读其文之后更是推崇备至,称陶诗为“诗家仰之,若孔门之视伯夷也”,陶诗自然天成,不尚藻饰,自有天然奇趣,表面看似枯槁而实则丰腴,貌似疏散而实则紧密,露出真朴淳厚的美质,令人读来万古常新.与陶诗相比,自己吟咏数千篇,语句不流畅生涩,是不可企及的.

高丽朝李仁老《和〈归去来辞〉》的文学渊源其深远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人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院学士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9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2.“仰陶”

李仁老更羡慕陶渊明的高尚人格,陶为官八十日即归去,主动弃印归田,自己不为五斗米而折腰,不向乡里小人屈从,是陶一生中的最大亮点,千古佳话,其《归去来兮辞》铸就中国和朝鲜士人向往的经典宣言,不仅永恒飘逸,而且使陶渊明登上古代隐逸之士的巅峰,而李仁老自己从政三十年,一直逗留于官场之中,须发皆白,尚为龌龊樊笼中物.其本质是因为陶渊明高尚的人格自己难以企及,李仁老对陶渊明的仰慕、推崇可以说达到了极致.

3.“学陶”、“和陶”

陶渊明高风隐逸,世所仰戴.陶虽归隐,但美名远播,公卿争相邀请复出,而自己却与亲朋交绝,孑然一身,孤馆青灯,终日无语,他羡慕陶渊明高卧北窗,清风自至,取黄庭坚文章《卧陶轩》作为自己居所的名字,认为这样可以拍陶潜之肩.李仁老自谦说自己比不上陶高洁之一毫,把陶比作千里马,自己只能驽马十驾,功在不舍.李仁老是受陶影响最早的高丽文人,正是在“识陶”、“仰陶”的基础上开始“学陶”、“和陶”.相似的历史现实背景使李对陶构想的“桃花源”十分向往,“昨在书楼偶阅《五柳先生集》,有《桃源记》,反复视之”,“有拂衣长往之意”,因而模写《智异山青鹤洞记》,同时感遇自己与陶相似的坎坷经历,创作了朝鲜第一首《和(归去来辞)》.

“心为形役”下的精神家园


陶渊明的《归去来辞》是对其踏入仕途迷途折回而重返田园喜悦的描绘,李仁老被其所倾倒,读后手不释卷,便赋《和(归去来辞)》.与陶渊明的《归去来兮辞》相比,李仁老的“和辞”风格迥异,比陶辞多出两句,韵律、句法则基本相同,感情基调却特别低沉,甚至悲凉.开篇提出“归去来兮,陶潜昔归吾亦归”.李仁老生活在一个祸乱不已的年代,他的进取遭遇重大挫折,被迫隐居山林,他崇尚陶辞官归隐,作“和陶辞”排遣苦闷,所以开篇直陈“陶潜昔归吾亦归”,积蓄已久的压抑一吐而出,表示他要效仿陶归乡隐居,接着他用道家无为的方式表达自己“归去”的原因,他说意外得鹿藏何必惊喜,塞翁失马又有何悲,飞蛾扑烛般执着不悔悟,白驹过隙莫追赶,刚执手信誓旦旦,还没转头却已抛入九霄云外,这些都是多么虚幻!以上说出了李仁老人世受挫孤独无助、徘徊苦闷的心理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