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鸟翔中闽,熏风暖海西

点赞:4673 浏览:1651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唤回春色秋光里,饶得红妆翠盖天.” 收肃的晚秋,辽远的北国已经漫雪飞舞,而在海峡西岸的福州,却依然是一片繁花绿叶.经过多时的酝酿、筹备,2011年11月28日至12月2日,榕城终于迎来了“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闽都)笔会”.此次笔会由福建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福州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办,由海峡文学艺术发展研究中心、台港文学选刊杂志社、闽都文化研究院承办,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福建省作家协会、福州市作家协会联办.莅会的嘉宾,有被誉为“诗魔”的著名华文诗人洛夫,有来自欧洲、美洲、澳洲的华文作家林湄、陈浩泉、陈河、王性初、宋琳、陈瑞琳、陈光、施玮、高关中、王威、冰凌、施雨、章平、庄伟杰、陈光、融融、薛海翔、张琴、张甲林、黄鹤峰、冰清、谭绿屏、吕顺,台湾诗人潘郁琦、林静助以及来自中国大陆多个省市的专家、学者杨匡汉、白舒荣、刘红林、杜元明、古远清、陈公仲、陆卓宁、宋晓英、陈涵平、毕光明、姚朝文、祁和平、崔卓力、陈梦、朱双一、徐学、陈希我、萧成等及新闻界人士六十多人.

为帮助嘉宾进一步了解悠久灿烂的福州文化,深入感受独特鲜明的闽都风情,会前,举办方于11月29日至11月30日,精心安排远道而来的诗人、作家、学者朋友们相继考察了福州三坊七巷中的林觉民故居、水榭戏台、漆艺博物馆、林则徐故居,福州马尾区的马尾船政博物馆、造船厂、罗星塔公园,位于福州长乐的冰心文学馆、郑振铎纪念馆、郑和七下西洋启锚地,以及坐落于福州西湖的福建省博物馆等.

12月1日,福建省首届海峡文学节开幕,“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闽都)笔会”全体与会嘉宾出席了文学节开幕式及相关活动.2日,笔会正式转入纯学术流阶段.上午,检测福建省文联七楼大会议厅,隆重举办了“新移民文学高端论坛”. 首先由福建省文联副主席、省作协主席杨少衡、国际新移民华文作家笔会会长施雨代表主办方致开幕辞.杨少衡指出,“在发生学上,新移民文学是伴随着我国大陆上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掀起的一波又一波移民海外的大潮而产生的;在文化心理学上,新移民文学除了承载母国悠远丰厚的历史文化传统,由于迥异的生命体验、开阔的文化视野,又融入了崭新而丰富的他族文化因子.新移民文学,折射了中华民族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也反映了中西文化在新层面上的碰撞与磨合,既与我国大陆文学自相区别,也与前辈移民作家及台湾、香港和澳门文学有所不同.经过逾30年的发展,新移民作家日渐‘崛起和成熟’,新移民文学也蔚然成为绚丽多彩的百花园.”旅美作家施雨进一步指出:“新移民作家用方块字架起桥梁,让中国走向世界,也让世界了解中国.” 随后,由福建社科院研究员刘登翰、旅美评论家陈瑞琳共同主持的学术研讨旋即展开.发言延至下午,与另一场“海内外华文作家恳谈会”合并进行.下午的会议由中国社科院研究员杨匡汉、荷兰华人作家林湄主持.论坛主要议题为:

青鸟翔中闽,熏风暖海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作家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现身说法谈创作.洛夫先生做了题位《现代诗的创作和欣赏》的报告.他认为:“写诗不只是一个写作行为,而是一个价值创造的过程.写诗是对生命内涵的创造、对于艺术境界提升的创造,以及意象语言的创作.唐代诗人李白、杜甫、白居易的诗歌流传至今,我们依然觉得它们那么美,原因就是意象具有的永恒之美.” 早年倡导超现实主义并在海外生活多年的洛夫先生强调“最终还是要‘回归传统’.中国人写诗不能拒绝现代化,也不能否认西方文明的优点,但是我们更不能停留在西方而忘却中国文化.中国的诗成为真正的中国现代诗,‘现代’这个词免不了有西洋的思想,此外还需要配合中国古典的、传统的美学思想,二者融为一体用现代的语言来创作.”作为知名华文小说家,加拿大陈河畅谈了《小说的路径》,荷兰林湄发表了《我与文学》.林湄认为:“文学的领地没有指挥官、法官,作家不能过多在意眼前的世俗功利.卡夫卡曾说,文学就是一种祈祷的方式.按我个人的理解,文学应是一项慈悲的事业.从事慈悲事业的人,他的为人一定是很纯洁、很高尚的.一个人只有秉持大境界、大胸怀,远离喧嚣、远离功利,才能出大气之作.而要达到这种大境界、大胸怀,也不是短时间就能够做到,必须有一种生命的悟性,对生命和宇宙的悟性,必须经过千锤百炼、沉淀、升华才能达到.”美国薛海翔早期写小说,近年投身电视剧创作,因而对“叙事”感慨尤深,他说:“小说和影视剧本的写作都是叙事的,作家自身拥有的人文情怀是依靠他撰写的故事传递的,受众是在欣赏故事的过程中让自己的情感得到满足和渲泄,那么,作家是有责任讲好故事的”.旅法诗人宋琳从自身入手,就新移民的“域外写作”从精神层面进行了解剖.他认为:一个写作者从国内去到国外,其写作场域的巨大变化“甚至不亚于社会递嬗所产生的影响”;与他国作家情形不同,中国人“在写作时还有文化差异的负担”;域外写作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域外的写作就仿佛在跟隐身人交谈,那个隐身人是多重声音的替身,既是异质的,又是同源的.”对个人来说,“写作的确首先成为治疗或自救的活动.”然而这样又是“远远不够的.” 海归作家陈希我则批评了某些作家“到了海外贩卖中国,回到中国又贩卖海外”,同时真诚地指出“文学创作,重点不在于去管移民不移民,而在于写得好不好”,并认为“文学应该要写跟主流的分离”.


二、“为新移民作家把脉”.虽然会议的名称就叫“新移民作家笔会”,但不少人还是对“新移民”这个概念表示了质疑.北京学者杜元明认为:“将大陆改革开放后才开始移民海外、运用华文进行创作的文学定义为新移民文学,随着历史的推移,这种定义显然越来越显出其狭隘的时间性和空间性,甚至可能没有谁愿意永远称自己是新移民作家.”福建学者萧成也认为“新移民文学的概念需要拓展”,建议把海外华人使用他国语言的写作纳入新移民文学.比利时章平、美国融融、广西学者陆卓宁分别就新移民文学的未来前景提出了自己的思考.章平强调,不少海外华文作家由于既希望走向世界又倾向回归母语文化主流,因此在进行文学创作时造成双重焦虑、难以坚持“作家的独立思考精神”,而“独立思考精神”恰恰又是作家可能为人类社会提供具有巨大文化价值之作品的必要基础,这一点值得海外华文作家共同警惕.融融则从中西文化的交流层面,指出目前华文作家对西方世界的了解仍然远远不够,呼吁新移民作家再接再厉.陆卓宁借鉴东南亚华文板块的经验,认为“在东南亚,尽管中老一辈的华人作家始终没有放弃华文创作的努力,但是由于历史上曾经出现大规模的排华,造成了华人下一代在接受华文教育渠道上的不通畅,因而使得目前华文创作的队伍开始出现青黄不接”,据此她建议新移民作家把“如何使上升期、活跃期变成可持续发展的顽强的生命力” 作为一个问题来正视.另外,美国陈瑞琳对“离散与回归”的关系进行了梳理,美国王性初、台湾林静助、广东姚朝文、陈梦、山东宋晓英、福建朱双一、徐学、徐杰、谭艳红也分别做了题为《北南西东说二君――王鼎钧、刘荒田散文魅力初探》、《初论华文文学的世界性、民族性和本土性》、《意象独造,诗灵云霞――王性初、黄河浪、叶芳等新移民诗人的华语新体诗创作》、《新移民海归作家的创作现状及前景探析》、《新移民女作家主题意蕴探析》、《施雨〈刀锋下的盲点〉漫谈》、《蓝墨水的上游和下游》、《关于闽都文化》、《20世纪泉州流散作家研究――以吴漫沙、林健民、林湄为例》的发言.

三、经典的问题.何谓经典?澳大利亚庄伟杰认为,经典必须具有高度个性化和原创性,“经典重视文化与人文精神,其所传递出的是与人类普遍命运、终极关怀、人文思想等共通的精神价值.作为一种价值认同方式,经典更是民族认同的一种文化符号和标志;作为一种知识资源,经典以其深厚的文化内蕴和力量,成为凝聚民族、肯定民族身份的重要方式.”林湄认为:“经典不能缺少普世的价值.认定一部作品是不是经典,不是评论家说了算数,也不是被拍成了电影、电视就成,而是要经过时间,经过历史,经过读者去评说.”萧成指出:“在肯定诺贝尔文学奖的确颁给了大量优秀作家、作品的同时,也要警惕西方带有的明显的政治倾向,以及会照顾到不同地域的问题.”此外加拿大陈浩泉、澳大利亚吕顺分别就加拿大、澳洲华人文学现况向大会做了报告:著名华文诗人、作家洛夫、痖弦等多年前已经移居加拿大,而近年来澳洲华文文坛也在逐步崛起,目前华文文学团体已有多个,华文作者已逾二百人.

最后,大会由杨匡汉进行总结.他说,“文学的规律、真理和道理才是最重要的.评价新移民文学,一方面要充分地肯定已经获得的成就,另一方面也要不断地反思,而不是一味地棒杀或吹捧.我基本的态度是十六个字:‘东方智慧,问题意识,还原意识,打通断裂.’对海内外所有的作家都要用同一的,即历史的、文化的、审美的标准来评判.” 针对经典问题,他强调:“一部优秀的作品,大致应该具有四个维度:历史文化的维度、生命体验的维度、艺术上达的维度、神性的维度,即天地人神共奏.”

为推动华文文学的创作和研究,促进世界华人的交流和沟通,中国大陆曾先后于南昌、成都、西安举办过三届“国际新移民作家笔会”.本次笔会为第四届,系福建首届海峡文学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会嘉宾认为,本届“国际新移民作家笔会”内容充实,论题广泛、深入,是一次十分成功的文化、学术交流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