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经典中未知的魅力

点赞:12716 浏览:560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对于文学经典的研究成果颇多,也相对全面,但大部分都集中在对作品主题、风格、叙事等角度的研读上,很少有研究从文学经典创作结构的角度来挖掘作品潜藏的深层意义.文学经典的要义除了“深奥”“争论”“不朽”等几个要素外,还应具备“未知”这一要义;文学经典的魅力不在作品看似简单的表层结构部分,而在于潜藏在表层结构之下的未知部分.经典巨著《李尔王》就是一部典型的具备未知结构或双重结构的戏剧经典.

关 键 词 :文学经典 未知结构 《李尔王》 戏剧

在一个颇显浮躁的社会与一切都在加速的时代,讨论永恒与经典似乎是一件过于高贵的事,然而正是人们对于经典的遗忘与忽视,对于什么是生命真正的永恒少有思考,才使得现代社会越来越浮躁和功利.经典,代表着几千年来人类文化的精粹,是人类精神可资寄托的伊甸园.①重读经典,我们才能在理性上反省自己,找回自己,在纷乱浮华的现代社会把握生命的底线,从而使人在现代文明的大潮中得以合理回归.学术界对于文学经典的研究成果已颇多,然从文学经典的创作结构来深挖作品深层主题的学术成果却寥寥无几,值得关注.

一、经典的要义

经典是一个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个词.究竟何谓经典?从汉语字面上来理解经典:“经”是指各个知识领域中那些典范性、权威性的著作,“典”是个会意字.从甲骨文字形看,上面是“册”字,下面是大,合起来就是大本大册的书.把“经”与“典”合起来理解就是各个知识领域中重大的、不朽的文献、典籍.在西方文学史上,托马斯艾略特不仅是英国20世纪影响最大的诗人,他还是“经典”理论研究的先驱.在1944年的一篇《什么是经典作品》的演讲中,他把“经典性”概括为“普遍性”“永久性”“成熟性”,并根据作品的艺术魅力和生存空间,把“经典”划分为“普遍的经典作品”和“相对的经典作品”两大类.② 乔伊斯对什么是经典也发表了一些独到的见解:“我在这本书(指《尤利西斯》)里设置了那么多迷津,它将迫使几个世纪的教授学者们来争论我的原意等这就是确保不朽的唯一途径.”③乔伊斯有关“经典”的日常言论当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经典”理论,但乔伊斯已经将经典所必须具备的品性作了超前思考,即一部经典至少要满足以下几个关键要义:“深奥”“争论”以及“不朽”等.艾略特、乔伊斯等人站在一定的高度,对文学经典的见解抓住了其应具备的基本品质,但笔者以为,一部能称得上经典的文学作品之要义除了以上所说的“深奥”“争论”“不朽”等几个要素外,还应具备“未知”这一要义,无论是表现生活的复杂多面性,具备思考的品行还是具备永恒性,文学经典都离不开未知这一要义.因为未知,生活才得以如此复杂多面,才能让人有思考的“快感”{4},才永远没有定论可言,从而使作品在一个个开放的未知结构中令人“心动”,走向经典与永恒.

二、经典剧著《李尔王》中的未知结构

作为莎士比亚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是一个广为人知的经典作品.在20世纪,《李尔王》逐渐取代了《哈姆雷特》的地位,被普遍认为是莎士比亚最伟大的悲剧.⑤ 该剧看似一个结构非常简单的作品:《李尔王》包含了两条在故事情节上相近的线索,两条线索里都有一个轻信的父亲,一个孝顺的孩子和一两个忘恩负义的子女.这种在结构上的重复可被阐释为更能突出剧中所反映出的人间悲剧的普遍性.很多研究者或是从该剧的叙事结构上加以研究,指出《李尔王》是一个具备二项对立双重情节的作品.还有的研究者指出《李尔王》的情节中隐藏着一个巨大的悖论,即理智的背后隐藏着疯癫,疯癫的背后其实是理智.⑥ 这些研究为我们提示了一个简单的事实:一部能被公认为经典的文学作品,其背后一定隐藏着许多耐人寻味的未知和一个个有待读者去探求与思考的迷宫.这种迷宫式的开放结构或未知结构正是包括《李尔王》在内的文学作品能成为经典的关键要义之所在.解读《李尔王》不妨从一个最简单的问题入手:《李尔王》的主题是什么?这个被称为莎翁四大悲剧之一的经典巨著有着一层就是普通读者都能解读出来的主题结构:一个只爱听好话的父王和两个不孝女儿之间的故事,告诫人们要区分真检测善恶,讲求孝道.这层结构最符合对一个作品作最一般的世俗解读.然而试问,作为文艺复兴时期最伟大的剧作家,其作为四大悲剧之一的《李尔王》难道其解读如此“通俗易懂”?莎士比亚显然不是一位纯粹的世俗作家.一部经典著作一定是既“俗”又“雅”,既“雅俗共赏”在一部经久不衰的经典之作那里应是高度统一的.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在这一层“俗”的表层主题结构之下一定还潜藏着更深的“雅”的主题结构.要这一经典作品的迷宫,同样可以从一个简单的问题入手:李尔王作为一个历经人事沧桑的花甲老人,一个能统领江山的一国之君,难道他连他最亲近的女儿们说的话孰真孰检测都分不出来吗?这个错误不符合发生在一个年迈的父亲身上的逻辑,也不会发生在一个看尽世间百态,能力挽狂澜的君王身上,更不符合莎士比亚的戏剧艺术.伟大的莎士比亚并不是一个纯世俗的艺术家,不会犯如此简单的错误.因此,在这部剧作里莎士比亚在创作上一定是作了伏笔,设置了另一层结构.但这层结构是潜藏的,是要通过细读和推理才能使之显现的未知结构,通过这一层结构剧作者或是要告诉读者与观众另一个有着更重大意义的主题:为什么李尔即使知道小女儿考狄利娅说的是真话也要惩罚她?伟大的莎士比亚在这里设置了另一潜藏的主题结构:文艺复兴之前,在封建的集权统治之下,处于最高权威的人他需要的也许不是真话.所以,李尔王处罚了讲真话的小女儿考狄利娅不一定是因为其“疯癫”、糊涂与极度自私.而是因为作为一个处于封建权力最高位的君主他不需要真理,作为一个居于最高权位的封建统治者他必须异化.他已不再是一个普通意义上的“人”――即他已不是人文意义上的人,而是一个被异化掉了的皇帝.这一深层结构才与作为文艺复兴时期高扛人文主义大旗的莎士比亚联系起来:人性的异化与回归不正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所关注的重大主题吗?李尔王的人性有没有回归?或者说人性的回归在《李尔王》中是如何实现的呢?李尔王人性的回归正是在他的封建权位被剥夺掉后,在著名的暴风雨之夜才得以苏醒和回归.在第三幕里,李尔王被拒之门外,在风雨交加的荒原上撕心裂肺地控诉女儿们的忘恩负义.他从拥有一切的国王沦为一无所有的乞丐,只有肯特和弄人的陪伴,饱受风雨之苦.荒原上的李尔王被剥夺了外在的一切, 降解为最基本最真实的人.饥寒交迫的经历使他第一次同情贫苦的人民,他祈祷道:“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无论你在什么地方,都得忍受这无情的暴风雨的袭击.”“啊!我一向太没有注意这种事情了,安享荣华的人们啊,睁开你的眼睛,到外面体味一下穷人忍受的痛苦!分一些你们享用不尽的福泽给他们!”⑦ 对贫苦百姓的同情只有失去荣华富贵后才产生,沦落为乞丐的李尔王才会成为明智的国王.这种只有在失去理智后对穷苦大众的同情正是其人性复归过程向前迈出的一大步.理智尚存之时,李尔王被女儿“欺骗”,把王国分给了忘恩负义的两个大女儿.诚实的小女儿被剥夺了一切,肯特伯爵也因为进忠言遭放逐.被大女儿高纳里尔抛弃之后,他还寄希望于二女儿里根,结果在暴风雨之夜被拒之门外.不名一文时,他才真正产生对衣不蔽体的不幸的人们的同情;精神失常后,才认识到生命存在根本的悲剧性.⑧ 因此,沿着这一层结构挖掘这一经典巨著,一个更重大,更深刻的主题结构才得以呈现.而这一层结构是潜藏在第一层以“糊涂”“孝道”为关 键 词 的基本主题结构之下的.在这里,伟大的莎士比亚作了极具艺术性的双重结构的处理,使得雅的主题结构潜藏在第一层俗的结构之下.而这种潜藏式的双重结构或未知结构正是包括《李尔王》在内的莎士比亚巨著经典能得以经久不衰的重要品质,也是任何一部经典作品为什么永远不会有“雅俗”之争的重要原因.


三、结语

一部文学经典就是一个迷宫,在这个迷宫中潜藏着一个个有待读者去探索的未知.而这些双重的或未知的结构正是能让一部文学作品成为经典的要义所在,也是经典作品为什么能长久不衰、永不过时的重要原因.笔者认为,只要善于细读与挖掘,对于《李尔王》的解读,一定还有着远不止上文所解析的两层结构.因此,现在提出重读经典不仅具备现实意义,也有着重要的方法论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对于包括《李尔王》在内的经典作品,目前所有研究之成果也许还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① 耿钟:《重读经典与现代化》,《中华读书报》2006年7月26日,第3版.

② 艾略特:《什么是经典作品》,《艾略特诗学文集》,王恩衷

译,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89年版,第188―205页.

③ Richard Ellmann.James Joyce[M]. New York: Oxford UP, 1959:151.

④ 黑格尔:《美学》,朱光潜译,商务印书馆1996年版,第56页.

⑤ 胡良桂:《文学价值的时代性与永恒性》,《理论与创作》2001年第1期,第7―9页.

⑥ 谢劲秋:《〈李尔王〉――部充满悖论的悲剧》,《山东外语教学》2003年第1期,第18―21页.

⑦ 李宜燮、常耀信:《美国文学选读》,南开大学出版社1991年版,第79页.

⑧ 华泉坤、牛振宇:《理智丧失后的大智――李尔王的疯癫与尼采美学中酒神式智慧》,《安徽大学学报》2006年第6期,第86―89页.

文学经典中未知的魅力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什么是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8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作 者:黄守岗,北京外国语大学外文所在读博士研究生,湖北经济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英美文论与英美诗歌.

编 辑:水 涓 E-mail:shuijuanby@s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