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初中学生亲近文学的点滴

点赞:28101 浏览:13067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初中语文教材中,诗歌、散文、小说等文学作品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在教学中,引导学生亲近文学,使之受到先进文化的熏陶,对培养其情感、态度、价值观皆具有重要意义.语文教师应努力促使学生亲近文学,并为其提供切实有效的方法与途径.

关 键 词 :感受作品 亲近文学 策略 思考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6097(2013)09-0018-02

作者简介:刘加洪(1978―),江苏南通人,本科学历,中学一级教师,江苏南通如皋市常青初级中学语文教师.研究方向:初中语文教学.

在初中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热爱并使之主动亲近文学呢?笔者以为最起码要踏实而有效地做到以下三个方面.

一、引领学生认识文学的战斗作用

入选初中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可谓文质兼美,说它们神秘莫测也毫不夸张.这是从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而言,古往今来,诸多文人借文学作品的力量去发挥战斗作用亦数见不鲜.首先不谈外国文学作品,也不说古代文学作品,单说一些现代文学作品就可以给我们诸多启迪.鲁迅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家、思想家,是中国文化革命的主将和先锋,他弃医从文,在白色恐怖时代拿起那投一般的笔杆,利用一篇篇文学作品揭穿那些伪君子的真实面目,达到鼓舞人民斗志、唤醒人民觉悟的效果.这在我们初中语文教材中体现得十分鲜明.譬如《故乡》《社戏》《孔乙己》等文章都十分鲜明地体现了先生伟大的战斗精神.再看一代伟人,他是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是中国人民的伟大领袖,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者之一,他在不同时期所创作的大量诗词作品,无论是革命战争年代还是在和平建设时期,都给中国人民以巨大的鼓舞力量.譬如公开发表于1945年的词作《沁园春雪》,其实作于1936年的2月,那时正是红军长征胜利到达陕北,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的关键时期.伟大领袖站在中国革命转危为安的极其关键的时刻,在准备渡黄河东征时所写的这首充满爱国情怀和必胜信念的词,在那个特殊的历史时期所发挥出来的号召力和鼓舞作用是无可比拟的.所以,柳亚子先生读后写道:“展读之余,以为中国有词以来第一作手,虽苏辛未能抗,况余子乎?”柳亚子先生当时如此评价是不无道理的.另外,语文教材中还选取编辑了几篇革命烈士的作品,如《把牢底坐穿》就是一篇典型的代表作,它不但是作者革命精神――“将革命进行到底”的生动体现,更对未来的革命者有着巨大的鼓舞作用.

二、引领学生认识文学的感染作用

著名特级教师曹津源先生对新《语文课程标准》下的创新阅读有其独到见解:“新《课标》要求学生创新阅读,教师理应心驰其间,神游其中,且驰有新见,游发灵感,然后和学生一起走进一方个性独特的心灵投影,探求一种呜咽是哭笑亦悲的心境.”从一定意义上讲,这是先生对我们教师所提出的殷切期望,但其目的还是要让学生去深刻而有效地感悟文学作品,去接受优秀文化的熏陶感染.我们可以这样去思考,让学生去亲近文学,亲近姹紫嫣红的文学作品,其根本性的途径还依赖于文学作品自身感染力的发挥.综观我们的教材,篇篇都是文学精品,其感染效果是不言而喻的.要想使学生受到真正意义上的感染,教学活动要努力挖掘文学作品字里行间的感染因素,使学生受到充分的感染.譬如教学都德的《最后一课》,这是一篇极具爱国思想的外国文学作品,笔者紧紧扣住作品中韩麦尔先生的语言和行为描写,增强了感染效果和感染价值,作品最后的“法兰西万岁”的板书是作品的精华和所在.面对国家遭沦陷的形势,作为一位处于社会底层的教师是根本没有回天之力的,他所能做的是依靠一定的语言或者说极具感染力的细节去感染他所教的学生.所以,由“法兰西万岁”的板书展开课堂教学的活动,其感染力会更大.因此,我们的学生要想真正亲近文学作品,还必须能够在一字一天地、一字一世界的语言咀嚼中去发现诸多文学作品的语言特色.选入初中语文教材的诸多文学作品各有其自身的语言风格,这是由作者的语言风格所决定的.就像杜甫和李白这唐朝两大家一样,一以现实主义见长,一以浪漫主义而博得世人的青睐.我们在让学生去亲近文学作品时,就必须先认真地考虑大师的创作和语言风格的问题,使其能够形成这样的理念:每个作家都有其自身的风格和特点,亲近他们的文学作品就要客观地对待他们,不要去求全责备.

让初中学生亲近文学的点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文章 大学生适用: 研究生毕业论文、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1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引领学生认识文学的奠基作用

好的文学作品,对初中生具有精神奠基作用.新《语文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引领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良好个性和健全人格.而从我们所接触到的诸多文学作品中,我们也不难发现,作品中的诸多人物对学生的启迪意义是相当明显的.我们可以让学生从正面形象得到感染,也可以从非正面人物身上得到一定意义上的反省效果.所以,让学生去亲近文学,使学生为自己的人生观奠基是完全可能的.郭沫若的《白鹭》是一篇抒彩浓郁的散文,诸多文学评论家对其都有较高的评价,入选于九年级上册的《关于散文〈白鹭〉》虽然是一篇随笔性的评论,但言简意赅的文字却表现出其对《白鹭》的高度评价.教学时,应让学生先充分地诵读《白鹭》,然后让其进行探究.探究时先让学生充分咀嚼作者对白鹭独特美的文字描写,然后再去比照阅读,鉴赏品评,提示学生去注意,你看到作者独特的感受和见解了吗?你从真正意义上把握住了作者的独特感受和独到见解了吗?为了能使学生达到一定程度的感悟,求得自身良好人格的形成,笔者还根据教材要求学生用自己的笔墨形象而又生动地揭示出白鹭的独特之美.教学的实践充分告诉我们,初中生虽然还未曾完全建立起独特而又良好的个性,但亲近文学作品,感悟文学之美,可以使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更趋于完美.总而言之,学生的未来是否身心健康,学生时代的奠基作用是具有决定性作用的,而我们的语文课程因其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世界的影响又是十分广泛而深刻的,所以,我们应引领学生亲近文学,以丰富他们美好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