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学科性质观

点赞:5173 浏览:1612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

亨利·雷马克在20世纪50年代提出了比较文学是一门辅助学科的经典论断,在学科发展长河中却没能得到应有的重视.在与美国学派关于比较文学定位的论争中,雷马克将比较文学研究重新放回到人类知识的整体中而使人们可以对其更好地认识;同时,人们也可以藉此在文学研究中实现自身的完整化并加深人类整体化的进程.

亨利?雷马克的比较文学学科性质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比较文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 键 词 :比较文学;学科性质;辅助学科;亨利·雷马克

关于比较文学学科性质,学界曾有诸多不同的观点.从早期法国学派竭力主张“文学史的分支”,到美国学派注重“文本细读”,找回“文学性”,再到中国学者认为比较文学是一门跨文化、跨文明研究的独立学科,进而提出比较文学“本体论”,到底孰是孰非,学界众说纷纭.不过,雷马克所持的比较文学是一门辅助学科的观点却未能引起学界的足够重视.本文拟对其观点进行大致勾勒,为学界对比较文学学科的身份认识提供又一个视角.

一分崩离析的学科现状

为改变美国知识界“分崩离析”的现状,雷马克在20世纪50年代曾批评道:“我们却不愿意将同行们已经取得的成就综合起来,注入我们民族知识界的血液中.人人都想建墙筑壁,却无人欲在墙上加盖屋顶.”①我们可以由此发现,第一,雷马克是率先提倡文学综合研究的学者之一.1952年,他就敏锐地发现综合对于文学研究的重要性,这样的视阈无疑将文学研究放回到整个人类知识的大背景中,为其1961年明确将跨学科研究列为比较文学的两大任务之一做好了铺垫.第二,西方学科专业划分的精细化已经引起学界的担忧.在古希腊时代,人们将学问划分为哲学、史学、戏剧和教育四类.工业革命后,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建立,各种实用学科得以确立,因此也需要新观念对专业进行调整.首先,西方“大学之父”威廉·冯·洪堡特在1809年进行了一系列改革,认为“大学不应该等同于职业培训学校或专科学校,而应该是一个纯科学性的、不带任何具体目的的一般教育机构”②,主张学校教育与现实保持一定距离.其次,洪堡特主张把教学机构与科学院、艺术院、图书馆、天文台、植物园、博物馆等结合成一个统一体,在保持各自独立性的基础上共同为社会为人类怎么写作.③由于众多科学院成员反对,各学科之间的独立研究依然没有得到很好的调解,反而愈演愈烈.第三,雷马克认为既然行政命令无法改变,就只有靠学科自身觉醒来改变学科分化的现状.他认为比较文学能够像屋顶似的将人类的知识联通起来.到20世纪,学科间的分类已经非常专业化,各个领域已经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然而,各专业领域的人却不敢越雷池半步,守着自己的研究领域,不知道其他人、其他学科所取得的研究成果.这样的学科分化所导致的不仅是知识的专门化,甚至是人的碎片化.于此,有学者就谴责了工业化分工带给人的负面影响,“说实在的话,不是什么劳动的分工,而是人被分成许多部分割裂成碎块,使生命变成屑末.”④而我国早期比较文学学者也注意到,“现在各大学中文系都有三个教研组:古典文学、现代文学和外国文学.这三个教研组开设的课程互不通气,似乎连学生也已三分天下.”⑤所幸的是,目前在自然科学界人们已经逐渐在打破传统学科界线.近年来获得诺贝尔奖的诸多研究都是各学科领域学者合作研究的结晶,评审委员会甚至建议修改评奖规则,因为如果沿用传统学科分野标准制定的规则,很多项目都无法纳入现行评价体系之内.可是在人文学科,这样的合作却任重道远,各学科以及学科内的分支学科就像蚕茧一样把自己束缚起来,唤起他们破茧成蝶的担子就落在了比较文学学科的肩上.

二雷马克对主流学科性质观的批判

雷马克是在对以韦勒克为代表的“新批评”派研究模式的批判过程中确立比较文学辅助学科观的.在“新批评”派看来,“文学研究的合情合理的出发点是解释和分析作品本身.”⑥无疑,重视作品自身的研究是有可取之处的,可“新批评”的研究割裂了文本之间的联系,脱离其产生的背景,这种思路和比较文学的开放性精神背道而驰.韦勒克《文学理论》第三部分是专论文学的外部研究,其旨即使不是反对,至少也认为不应该花大力气从事外部研究.他们认为,“虽然‘外在的’研究可以根据产生文学作品的社会背景和它的前身去解释文学,可是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样的研究就成了‘因果式的’研究,只是从作品产生的原因去评价和诠释作品,终至于把它完全归结于它的起因(此即‘起因谬说’)等但是,研究起因显然绝不可能解决对文学艺术作品这一对象的描述、分析和评价等问题.”⑦通过进一步提出“意图谬见”和“感受谬见”,韦勒克等将文学作品和其作者、读者,以及产生环境隔离开来,研究的重心局限于文本研究,也就是他们主张的内部研究,好像唯有这样才可以凸显作品的世界.美国学派针对法国学派过分注重文学的外部研究而“不能研究一部作品”的矫枉过正的做法,雷马克表示了强烈的担心和反对,因为他感到这样的后果必然是,“从事人文学科的‘内行们’,特别是年轻的和中年的两代人在所谓以文学教授文学之时,深感困窘而这种现象在美国表现最为突出.”⑧也就是说,如果仅仅停留于文学作品研究,强调对文学手段的关注,这是对文学作品整体性的无情践踏.此情此景让作者有了无尽的怀念,“20世纪30-40年代中期,我在美国教文学的老师虽然也才华横溢,博览群书,但从他们身上看不到行业专家的影子等虽然当时也分析和赏析作品,但作家作品和文本的整体性受到尊重,不论采用哪种视角探讨作品,这一点被牢记在心.”⑨由此可知,从当时美国教师的角度来看,他们虽拥有很宽的知识面,但从不“以文学教文学”.同时,他们也注重文学对读者的影响和教化功能,强调读者的接受,并在分析作品时注重作者,将其创作该作品的全部工作和作品本身视为一个有机整体.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在我们评价作为文学作品发表的任何一部作品的美学效果时,作者的创作目的应被视为一个重要因素,当然,并非起决定性的因素.”⑩他认为具有开放精神的比较文学是文学研究通向整体性的桥梁.

三“辅助学科”的实现途径

至于如何才可以实现比较文学辅助学科的性质,雷马克提出了如下建议. 首先,比较文学研究者之间需要展开密切合作.利用担任国际比较文学协会协调委员会主席的身份,雷马克组织撰写了“欧洲语言文学比较史”系列丛书.要完成这样的使命,靠学者的一己之力是很难的,雷马克提出通过团队合作来进行这种综合性的工作.当然,由于一些具体原因,这样的研究也只是限于欧洲范围之内,雷马克本人也注意到“我们非常清楚欧洲之外诸文学的内在价值,所以尤为欢迎国际比较文学协会新成立的研究和出版委员会,这个新的委员会将制定一些新项目,以囊括非洲、亚洲以及那些用非欧洲语言书写的文学”B11.无论如何,这是实现文学研究整体化进程的一个重要步骤.他强调“特别是人文学科,如果继续坚持其‘学者人人为己’,而不像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部分是通过研究人员之间合作的传统在社会上取得成就的话,那便是在挖掘自身的坟墓”B12.当然,这样的合作也不是一蹴而就.它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不能对比较文学有过高的要求,而应该对其持包容的心态,在发展中不断地完善这门学科.于是,他认为,“比较文学还不是一个必须不顾一切地建立起自己一套严格规则的独立学科,而是一个非常必要的辅助学科,是连贯各片较小的地区性文学的环节,是把人类创造活动本质上有关而表面上分开的各个领域联接起来的桥梁.”B13这是雷马克反复强调的一个观点,即通过比较文学学者的努力,去重新连接那种本质相关而在现实中支离破碎的各研究领域.

其次,文学研究应该向其他学科借鉴.雷马克力避认定比较文学是一门独立学科,就是担心学者们过分强调学科自身的独立性,排斥其他研究方法,拒绝吸收其他学科对比较文学的有益营养.从打通各学科关系的层面来看,比较文学是各门学科的纽带,但它也有可能面临来自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双重夹击.前者往往批评比较文学不科学、太幼稚,而后者则批评其没人情味、太形式主义.为避免这种非难,雷马克的解决策略是吸收马克思主义与结构主义的研究精髓,因为前者更具社会性,而后者则更具科学性.作为辅助学科,比较文学无疑需要吸收各学科研究中合理的因素,唯有如此才可以既增强本学科的活力,又能将各门学科连接在一起.那么文学有没有连接各学科的可能呢?在高尔基看来,文学即人学,人类活动所创造的各种知识会在文学中体现,从而人的相关特征也会积淀在文学中.那么人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呢?马克思认为“人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在这里就为我们指明了界定人的方向.也就是人作为个人不能自我界定,他存在于各种社会关系中,要对他进行界定,就必须考察以他为中心的各种社会关系.人的社会性一面告诉我们如果没有与他人的关系,人的身份很难界定.比较文学研究的目的是将民族文学研究置于其他民族文学研究之中,置于其他学科之中以打破人们崇尚分析型而不重综合型研究的弊病.韦勒克为首的“新批评”从事的文学研究被认为“缺乏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性等内在的纯文学性的研究,是倒退的浪漫主义的遗风,它应当被视为复杂的交际理论体系中一个不可缺少的附属部分”B14.这里的“交际理论”为将比较文学研究置入其他学科之中提供了理论基础,同时这里所言的“附属部分”也给比较文学进行了客观定位.


再次,辅助学科的实现途径集中体现在它的“屋顶”性.为了弥合学科分裂以及学者的各自为营,雷马克认为比较文学完全可以发挥“屋顶”的作用,将彼此独立的学科连接起来,从而重构完整的人类知识图景.勃洛克也认为如果仅将此学科限定在一种文学研究体系里是一种得不偿失的做法.B15他甚至认为任何企图给比较文学下定义的做法都是不值得称赞的,勃洛克明确说道:“除了展示一个广阔的前景的必要性,我以为任何给比较文学下精确、细致的定义,把它上升为一种准科学体系或者把比较文学家同其他学者分开的企图,都是不妥当的.”B16当然,勃洛克在此强调比较文学学科的开放性视野,国际性的视角是学科认识上的一个重大进步.他认为当时学界的视界始终不够开阔,并极力赞同艾田伯的观点,即欧洲的学者们需要努力学习欧洲以外的语言,对斯拉夫文学、闪族文学等以及汉语和日语都应该有所掌握和涉足.但是,在雷马克看来,如果坚持“那种过于松弛的标准,文学研究与批评当中的几乎任何东西只要稍加一点说明,都可以够格成为‘比较文学’.比较文学要是成为一个几乎可以包罗万象的术语,也就等于毫无意义了”B17,所以,有必要对比较文学学科进行限定.同时,在扩大研究范围的问题上,雷马克一方面认为我们不能过于注重比较文学理论上的统一,另一方面也认为,“对于比较文学的理论方面不管有多少分歧,关于它的任务却总是意见一致的:使学者、教师、学生以及广大读者能更好、更全面地把文学作为一个整体来理解,而不是看成某部分或彼此孤立的几部分文学.要做到这一点的最好办法,就是不仅把几种文学互相联系起来,而且把文学与人类知识与活动的其他领域联系起来,特别是艺术和思想领域;也就是说,不仅从地理的方面而且从不同领域的方面扩大文学研究的范围.”B18因而,总的来说,对雷马克而言比较文学是一门辅助学科.稍后于1965年发表的美国比较文学学会第一个报告也认为,“比较文学到不久前为止,一直是一门边缘学科.”B19这种“边缘学科”的性质是由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决定的.对于这样的“辅助”性,雷马克到上世纪80年代还依然坚信不移“没有比较文学,国别文学就像许多柱子,互不相关,没有一座屋顶.”B20

面对这种彼此孤立的局面,雷马克也重申了比较文学作为一门学科所能承担的“有限责任”,认为目前人文学科的问题源于我们自身的“原子化”倾向,以及我们不愿意去达成和做出一些综合性的结论.即便这些结论还不够系统与深思熟虑,可至少能让社会、让人们知道我们所做的一切或许真能改变些什么.这样一步步,我们或许就可以走向彼此融合和理解,“最致命的误解是认为我们能够开出治愈目前伤痕累累的社会肌体的‘良方’”B21,这无疑是对比较文学学科过高的要求.我们能做的就是通过将有形的和无形的、世俗的和神圣的等都囊括在充满魅力的和幻想的语言之中.

四结论

比较文学是受其他学科启发而形成的一门学科,自产生之日起就一直处于危机之中,而危机的原因除了未能明确确定研究主题和具体的研究方法之外,在雷马克看来,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它的学科性质辅助学科未能得到广泛认可.雷马克认为研究者通过学科性质观念的转变,比较文学能够成为连接各民族文学以及文学和其他学科的“屋顶”;同时,通过这样的综合研究,也能够改变人类长期以来形成的支离破碎的知识格局,重构文学研究及人类的整体性,从而让人类重回“巴别塔”之前彼此相通的理想境界. 注释:

①[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再次处于十字路口》,姜源译,《中国比较文学》2000年第1期.

②③[德]威廉·冯·洪堡特:《论人类语言结构的差异及其对人类精神发展的影响·译序》,姚小平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版,第18页,第18页.

④伍蠡甫:《欧洲文论简史》,人民文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325页.

⑤施蛰存:《关于比较文学的一些意见》,《中国比较文学》1984年第1期.

⑥⑦[美]雷·韦勒克,奥·沃伦:《文学理论》,刘象愚、邢培明等译,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145页,第65~66页.

⑧⑨⑩B12[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的起源、演化及跨学科研究》,耿强译,《中国比较文学》2009 年第3期.

B11Henry H. Remak,General Preface to All Volumes Published as Part of the “Comparative History of Literatures”,in Anna Balakian,The Symbolist Movement in the Literature of European Languages.Budapest: Akademiai,1982,p. 6.

B13B17B18张隆溪:《比较文学译文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版,第7页,第2页,第7页.

B14孙景尧:《新概念 新方法 新探索当代西方比较文学论文选》,漓江出版社1987年版,第101页.

B15B16B19干永昌:《比较文学研究译文集》,上海译文出版社1985年版,第197页,第195页,第197页.

B20[美]亨利·雷马克:《比较文学在大学里的处境》,杨周翰译,《中国比较文学》1988第2期.

B21Henry H. H. Remak,How I Became a Comparatist,Arcadia,Sonderheft,1983,p. 89.

(作者单位:西华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本文获四川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省外国语言文学研究中心项目,项目编号:SCWY12-18,西华师范大学博士科研启动项目,项目编号:12B027及西华师范大学“中国文学文化译介研究中心”项目资助)

责任编辑杨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