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者文学翻译中的“不负如来不负卿”

点赞:29195 浏览:13336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译者是否具有并且发挥较强的主体意识与作用是关乎文学翻译成败优劣的首要条件.原因如下:译者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使得译文与原文永远“相异、增加或减少”;译者在文学翻译实践中追求“无我”,但是都难免“有我”,可谓是“取法乎上,得乎其中”;译者发挥其独有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使得原作在译语中得以“青春永驻”.一言以蔽之,在文学翻译中,译者应当具有并且尽可能地发挥独立的主体意识与作用也是文学翻译走向成功的“方便之门”.


关 键 词 :译者;文学翻译;主体作用

中图分类号:I0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4)32-0118-02

一、前言

“世间安得两全法,不负如来不负卿.”这句诗出自《仓央嘉措情歌》.近年来,经常有人用这句诗来类比文学翻译之难:我们可以把原作比作“佛祖如来”,把译文读者比作“红颜之卿”,译者是跟定“如来”(原作)当“顺仆”呢?还是为了“红颜之卿”(译文读者)当“叛逆”?本文作者将从不同的角度来探讨译者是怎样发挥自己的独立创作主体作用,应对和打破这些“困局”的.

二、在文学翻译中译者的主体作用的衍进过程

古代的翻译者根本没有有自己的独立主体意识.到了清末民初,严复率先提出了关于译事的“信、达、雅”三原则,认为译者在“信、达”的基础上要用“雅”语(优美的语言)进行翻译.这实际上是认可和提倡译者在翻译中的独立主体意识及作用的发端之语.后来,在译界又有了“直译”和“意译”之争.这也是关于译者在文学翻译中应不应当具有并且发挥其独立主体意识与作用这一问题的争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文学翻译理论呈现出了一个“百舸争流”的局面,其中尤以许愿冲先生提出的“三美”(音美、形美、意美)为个中翘楚.他认为,在文学翻译中,不但要使译文与原文展开竞赛,而且要求译文超过原文!这样一来,译者的独立主体意识和作用就被提升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当然,国外的一些翻译理论,如奈达的“动态对等”(dynamic equivalence)说,“异化”(alienation)与“归化”(naturalization)说等,都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三、译者是如何在文学翻译中发挥其独立主体作用的

罗新璋说:文学翻译不仅是要精确,而且是要精彩.一语道破译者在翻译中发挥其主体意识与能动作用的可贵和不可或缺.笔者将从三个方面谈译者的主体作用.(1)译者的主体意识与能动作用使得译文在意义上和原文永远处于“相异、增加、或减少”的不守恒之中例如,我国元代剧作家马致远的小令《天净沙》: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原文没有使用动词,只是罗列了几个景物,给读者勒画出了一个经典的“断肠人”意境.许愿冲的译文如下:Tune:Clear sky Over The Sand O’er old trees wreathed with rotten vine fly evening crows;‘Neath tiny bridge a cot a clear stream flow;On ancient road in western breeze a lean horse goes. Westward declines the sun;Far,far from home is the heartbroken one.译者根据自己阅读原诗得到的审美体验对原诗中的各个景物做了整合,增用了“wreathed,flows,goes,declines,is”等动词,使得译文静中有动,浑然一体.这样翻译固然是英语语法本身的要求,同时也是译者对原文进行艺术加工的结果.可见,文学翻译是再创造,而译者创造性的大小则取决于译者运用其主体作用在内容和形式上对原文所做变更的多寡.(2)在文学翻译中,译者永远是循“有我”之途,达“无我”之境.香港翻译家思果说过:没有一个人能够译雨果像雨果,译狄更斯像狄更斯,译托尔斯泰像托尔斯泰.由此可见,译文里有他自己,其实也非他不可.可见,译者是根本无法做到“无我”的.我们以胡适翻译的《老洛伯》(节选)为例:原诗:“O Sair,Sair did we greet,and muckle did we say;We took buta kiss,and we tore ourselves away. I wish tha tI wree dead,but I’m no like to die;And why was I born to say,wae’s me!”胡的译文:我两人哭着说了许多言语,我让他亲了个嘴,便打发他走路.我恨不得立刻死了,――只是如何死的下去.天呵!我如何这般命苦!原诗是一首精彩的叙事诗,主人公老洛伯和他的情人出身贫贱,文化程度不高,所以,他们语病不断.而胡适则是第一次尝试用白话含义翻译英诗,他以俗译俗,用中国农村的方言生动再现一个乡下妇女的凄苦生计和心境,用“路―了―呵―苦”再现了原诗的abba韵式.胡适成功地把翻译和创作合二为一,真正跨越了“有我”与“无我”的界限,因为他自己也“跑到诗里去”了.(3)译者发挥其主体作用,使得原作在译语中“青春永驻”.美国汉学家兼汉诗翻译家庞德认为:一件艺术作品的意义永远也不可能固定不变,作品的意义会随着作品语言的改变而改变,语言本身似乎也有生命,有适应、改变和继续存活下去的力量.笔者认为:译者既是原作的读者,又是自己译文的第一读者,是三种身份的统一体.译者介于原语和译语之间,当然受到此二者的约束,同时,译者作为有着自己独特创作意识的主体,又站在了一个可以超越了原语和译语高度,所以能够在文学翻译中延续原作的生命,并且催生新的生命.例如,曹雪芹的《红楼梦》堪称我国最伟大的文学作品,而杨宪益、戴乃迭夫妇则成功地将其翻译成了英语.书中有这样一段话:王夫人悄悄地道,“那可能么?”凤姐道,“有什么不能等.外面的大事已经大哥哥料理清了,不过是里头照管照管,便是我有不知道的,问问太太就是了.”杨译:“Are yousure you can cope?” Whispered Lady Wang.“I don’t see why not. Cousin Zhen has seen to all the important outside arrangements.It’s just a queston of keeping an eye on the domestic side. And in case of doubt,I can consult you.”在《红楼梦》里,王熙凤精明能干,自信好强,所以,为了有力再现王熙凤的性格,杨氏运用自己英语汉语的双重优势和对中国文化的独到理解,通过对原作的审美感知,将“有什么不能的”译为口语化的“I don’t see why not”,没有用短语“take care of”来对译“照管照管”,而是将其译为“keep an eye on”,这样,读者就可以感受到王熙凤的不同寻常、泼辣和举重若轻,也就再现了原作的风采和魅力.

译者文学翻译中的“不负如来不负卿”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译者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四、结论

我认为,译者的主体意识和作用就是一种“译不惊人死不休”的执着精神,译者只有通过自己独特的审美经验,才能把原作的“庐山真面目”呈现给译语读者.我们还是回到文章开头的那句诗,首先,译者不能违背“如来”(原作)的本意,否则翻译就成了无本之木;再者,译者也不能辜负自己的“红颜之卿”(译语读者),否则,翻译则将无所归依.文学翻译既然是再创造,译者要像《西游记》里的孙悟空,千变万化,左右逢源.只有如此,才能在文学翻译的“朝圣”之旅中,顺利到达“西天佛国”、“取回真经”,并且做到“不负如来不负卿”.

作者简介:赵进明(1966-),男,河北邢台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文学翻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