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朴守真不滞不流

点赞:3494 浏览:1181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是王铁仙十余年研究心得的结晶.作者立论严谨,有乾嘉学者之风,学养深厚,熟稔国外现代学界前沿理论,史论结合,时刻注意从现代文学传统来审视当代文学创作的意义,苦心孤诣,以著名学者的身份积极投入文学与文化普及性的文章和中学语文教材的编写工作.

关 键 词 :王铁仙,中国现代文学,文学精神,人间情怀

与民国时期朱自清第一个在大学讲堂开设新文学课程的冷清寂寥相比,今天的“中国现代文学”业已成为中文系最具影响的传统学科之一.然而繁华背后阴影常存,学科壮大之际早有许多口谈“学术”而心存高官、志在巨富的伪学者混迹其间:朋求进取、曲学阿世之徒日众,洁身自好、潜心学术的学者渐少,学界几与商界官场无异.在一片名利纷扰的喧嚣声中,王铁仙这本倾十余载研究心得而成的《中国现代文学精神》,无疑是个“逆时而动”的异数.然而酒香不怕巷子深:这本书不仅纯正大气、立论严谨,毫无当下学界的浮躁之气,而且精挑细选、剪裁得当,“个性主义的潮流”、“五四文学的传统”、“左翼文论的得失”、“鲁迅精神的光耀”四辑,基本荟萃了作者十余年来最具代表性的文章,不仅文笔见识俱佳,而且细品之下可见前辈方家一以贯之的治学风格与研究思路,实为几年来难得一见的学术佳构.

乾嘉风范

王铁仙此书文风质朴浑厚、立论严谨绵密,颇有清代乾嘉学者博求实证的治学风范.书中不乏数十页的长文,但篇篇言必有据、据必可信,绝无旧式文人炫才使气的虚文.本书附录《中国左翼文论大事记》纯系聚沙成塔而来:它本是作者酝酿写作《中国左翼文论的当代反思》前的资料准备.王铁仙为还原当时的历史语境,整理中国左翼文论年表时,不仅将世界左翼文论的演进详细列举作为参照,而且时有简短评析,因此内容详实具体、丰赡异常,最终篇幅竟达五万余言!

其他论文的写作情形大致相仿,尤为难得的是彼此之间逻辑关联相当密切.不是专著却胜似专著,钱谷融称此书“积贮有素,含蕴甚久,绝非率尔之作”,①实非虚言.“辑一”所收四篇文章意在论述中国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潮流”,自当以五四文学现象为主.但作者并不急于入题,而是采用福柯等西方理论大师常用的系谱学方法破题:《中国文学中的个性主义潮流》梳理中国古典个性主义作家作品的精神谱系,从晚明清初的李贽、冯梦龙、汤显祖、三袁,清代前叶的黄宗羲、吴敬梓、曹雪芹、袁枚,到清代后期的天才思想家诗人龚自珍,认为中国个性主义文学自晚明光华初放以来,尽管在“封建主义思想政治和复古主义的高压”下,②整体潮流走向始终处于低落状态,但少数天才的灵光闪现得以薪火相传,却种下了“五四个性主义思潮的‘内因’,是我国近现代文学很可宝贵的思想资源”,③继而指出五四时期个性主义文学的勃兴,源自“高涨的民族自救的群体和强烈的个性观念在五四及以后一段时间并存合流”,“群体意识与个性表现的结合达到了一种理想的状态”.④如此高屋建瓴,综合了思想史、文学史与社会文化史等多重理论视野的分析考察,自然格外令人信服.

然而这不过是王铁仙宏大理论巡礼的开始,随后两篇继续深入推进.《鲁迅与中国近代的个性主义》明确指出:鲁迅对个体自由意志的重视在中国前所未有,他认为“以反叛旧传统尤其是反抗压迫者为主要内容的自由意志,是人的主观精神中最宝贵的东西,最能显示个人的价值和尊严”.⑤鲁迅这一思想洞察突破了近代中国个性主义思潮的最大局限“坚决反对封建的群体本位主义,却并不径直趋向于个人本位主义”,⑥《周作人的人性观与个性主义思想的嬗变》则知人论世,由思想渊源探究其人生轨迹,极具启发性地指出:周作人当时无二的“人性观”,基本“来源于欧洲文艺复兴以来的人性观念,同时又将中国近代以来流行的生物进化论作为依据之一”,⑦存在“始终不触及社会关系对人性的影响和制约”的致命缺憾.所以周作人“一直把人看作是孤立于社会的人,一直由此出发来谈论人性,对待人生”,⑧以致五四退潮后一味悲观弃世,竭力保持绝对超然的理想自我而不得,竟由原本积极进取的个性主义沦为只顾私利的狭隘个人主义.

抱朴守真不滞不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文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周氏兄弟是五四时期影响深远的精神领袖,将其理论主张作为个案重点分析,就是纲举目张地把握住了当时个性思潮与文学发展最重要的两个路向.不过,王铁仙显然并未就此满足,《关注非理性的自我》从形而上的哲学高度剖析1980年代以来的创作倾向,认为张贤亮、莫言、张洁、王朔等作家沉溺于性与无意识的文学书写,当然是吸纳现代西方人本主义哲学、心理学等文化思潮之后,张扬自我与个性解放的进步表现,但若就此“把自我看成为绝对的精神个体”,则走向了非此即彼的认识偏差,因为“再独特的自我也是在与错综复杂的社会关系和整个社会现实的交往、融合或者冲撞、磨砺中形成的”.⑨

从近代到五四、新时期,王铁仙此作视野宏阔异常,不仅涉及中国几百年间个性主义文学创作的源流与特点,而且点面结合、亦史亦论,含量之大、密度之高、思辨之精,实不下于一般学者洋洋数十万言的文学史专著.

现代传统

动辄数万言的理论长文,王铁仙写来挥洒自如、“元气淋漓”.⑩这固然是才力充沛举重若轻使然,也跟他关注的多是本学科中关键性的宏大命题,非相当篇幅无以阐释清楚有关.

在这方面,王铁仙与同样注重实证、力戒空谈,然而刻意躲在故纸堆里规避现实的乾嘉学者迥然不同.他的研究始终热切地朝向当下社会现实,明显承继了鲁迅等现代大家感时忧国的精神传统.《中国现代文学精神》诸篇论文之所以遥相呼应,是因为它们共有“现代”、“文学”、“人学”这三个关 键 词 .

在王铁仙笔下,它们是密切关联乃至声息相通的.“现代”与“现代性”是五四文学研究聚讼纷纭然而无法绕过的理论难题.“辑二”探讨“五四文学的传统”,开宗明义第一篇《中国文学的现代转型及其意义》,王铁仙在学界新说林立之际坚持主张1918年是中国文学现代转型的开始因为从世界范围内看,“现代”作为价值尺度,指区别于中世纪的新时代精神,从中国实际看,“文艺复兴及之后的世界范围现代性文学潮流确实从‘五四’开始对中国文学产生了有力的影响”.B11换句话说,作者认为,“现代”或“现代性”最初就是对专制的封建文化传统的反叛与抗争.他之所以格外推崇鲁迅,部分原因就是欣赏鲁迅在这方面犀利深刻的思想穿透力.从“辑一”《鲁迅与中国近代的个性主义》、“辑三”《鲁迅的现代性思想与现代文学精神》中的相关论述来看,王铁仙不仅将鲁迅此类论述视为对近代中国思想成规的突破,而且认为它是整个中国文化现代性思想的根基,B12而“文学”的意义与价值,正如《文学:对现实生存的精神超越》这一题目所示,乃是人类借以传播自由进步思想、超越现实生存的重要途径.王铁仙不仅引述了黑格尔的名言强调“审美带有令人解放的性质”,B13而且有自己别具慧心的灵性闪现:“超越,也就是‘不满’,等有两种超越,两种‘不满’.一种是对现实的批判和否定.等另一种不满,是‘不满足’,要把现实生存向上提升,”B14至于文学应当根据什么批判现实、又向何种境界提升,在他看来,“人学”思虑至关重要:“现代人学思想是现代文学观念的核心,等决定了具体的文学观念和实际创作,甚至会直接决定文学创作的面貌”.B15《从回归走向辉煌》一文有力指出:当代文学最初的跌宕起伏、新时期文学短短二十年内有所深入,归根结蒂都与人们对“人的文学”这一文学目标的理解与贯彻程度密切相关.《文学的社会性与写作的个性化》一针见血地直击新世纪以来的“文化研究热”:许多文学评论界人士转向文化研究,学术考虑之外另有重要原因,那就是普遍“失望于文学现状等难以在文学批评里寄托自己社会批判的热情”.B16而文学批评无力介入社会问题的根源,在于时下文学创作“个人化”写作倾向过于严重,“故意忽略实际存在的社会关系及其对个人的制约和影响”.B17如果没有纯正深厚的“人学”底蕴,无论文学创作还是艺术批评,即便借流行理论一时侥幸得势,也只能是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注定无法深入长久.

无论在文学史研究还是文学批评之中,“现代(传统)”、“文学(观念)”与“人学(精神)”这神圣的三位一体在《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中处处可见,这本书由当年以“文学是人学”的宏大呼声、振聋发聩的钱谷融作序,应该不是偶然.

当代视野

中国自古就有“学而优则仕”的传统陋习,大多数文人之所以耐得“十年寒窗苦”,醉翁之意不在学问本身,“一朝天下闻”后即诗书废弃的不知多少.王铁仙是极少数例外之一:他成名甚早,在学界地位崇高,兼之人品能力俱佳,是以屡受重用,副教务长、副校长、终身教授、出版社学术总编等职务称号足以成为一般学者就此隐退颐养天年的理由,却成了他不能专心治学的遗憾.他在《后记》中写道:“这里的大部分文章,是我2001年从行政职务中解脱出来以后写的.”B18再作冯妇后的无限喜悦在字里行间表露无遗.


唯因真心挚爱,是以无比虔诚.王铁仙治学讲求自出机杼,有时近于苛求.一般来讲当代学者治学风格的代际分化现象十分明显: 前辈学人阅历丰富、思想深邃,胜在人生感悟与艺术思辨的结合,青年学者知识完善、理论精深,长处在逻辑推演与抽象思辨能力.王铁仙成名甚早,不少门人弟子都已成为独当一面的教授博导.但他文章中的代际烙印极淡,同龄学者论文中常见的以厚重的人生阅历感悟代替理论思辨的痕迹,在他那里是根本见不到的.这与他既不固步自封、时刻关注当代学界最新理论成果,又不盲从跟风,无论何种传统、哪种理论,都必须经由自己理性审视检验的治学风格有关.

王铁仙由此形成的治学思路,或可用“抱朴守真,不滞不流”八字概括.前者言其自觉承继鲁迅等现代大家铁肩担道义的精神传统,后者指其审慎而不乏当代意识的理论视野.他的学术道路从瞿秋白、左翼文论研究起步.在当代中国的特殊语境下,此类研究可以说既意义重大,又左右为难.王铁仙之所以能够在80年代初以此得到学界、社会的普遍尊重与认可,成为当代左翼研究无法绕过的巨大存在,与其始终坚持以客观公允的当写作技巧论视野审视当年中国红色文艺的学理得失的治学方式是分不开的.“辑三”收录了他在这方面的最新研究成果.这些论文不仅理论精深、灵性闪烁,而且时代气息之浓不下于满口西方术语的青年学者:纵览全局、恢宏大气的《中国左翼文论的当代反思》高屋建瓴地超越了以往妨碍研究深入的党派意气与个人恩怨,从形而上的哲学层面反思左翼文论,将其定位为“一种政治文化理论”,认为其特点是着重思考“文学对社会现实的反映和文学的一般的意识形态性”,B19纠正五四一味重视“个人”的学理缺憾,“从人的群体性方面加深了对人性的认识”的历史功绩值得肯定,B20而且至今并未完全过时:如能排除当年为斗争需要完全忽视文学艺术的审美特质,左翼文论“对文学与社会现实的紧密联系的强调,对人民大众的热切关注,对促进社会改革的真诚愿望”,B21对于纠正当下盛行的纯粹“私人化”写作和极端媚俗的“文化工业”等时弊,具有相当积极的理论价值,另外三篇聚焦于左翼文论大家瞿秋白的个案研究,称得上是以公正谨严的治学风范驾驭精深现代的西马理论的学术典范.王铁仙是性情中人,然而学术乃天下之公器,面对瞿秋白这位兼具革命领袖、至亲长辈、文学大家等多重身份的研究对象时,他绝无“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为贤者讳”之意,采取的完全是一种不溢美、不扬恶的当代史家笔触.《瞿秋白左翼时期的文学理论》一方面积极肯定了瞿秋白理论在文学大众化、中国现代普通话等方面的诸多建树,另一方面直言不讳地指出这些理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导致他对新文化运动评价过低、过多不满于五四时期形成的白话、在文学阶级性问题上存在绝对化倾向等问题的原因.《瞿秋白的大众文艺论与葛兰西的文化霸权思想》、《瞿秋白:在政治与文学之间》在运用西方现写作技巧论方面娴熟从容、游刃有余:前者以西马学者葛兰西的“文化霸权”理论解读瞿秋白30年代时主张建立浅易通俗的革命大众文艺来吸引大众的思路,认为二者在“一般群众的世界观是受大众文化潜移默化的影响和控制的观点”上有共同之处,B22有助于帮助今天的人们保持清醒,不为那些只顾形式花样翻新,思想意识上却不免有宗法主义、奴隶主义等意识形态遗毒的大众文化所惑,后者抓住了安东尼•,吉登斯等社会学家常用的“自我认同”这个关 键 词 来知人论世,阐释瞿秋白文艺理论演变的深层心理动因.王铁仙深刻指出,瞿秋白文艺修养极深,而且长期从事革命政治活动,故而兼具文学家、政治家两种身份,时时“摇摆于两种身份的自我认同之间”.B23他之所以五四时期认为“文学只是社会的反映”、“文学家的笔就是人类情感所寄之处”,B24左联时期却以“工具”论和“阶级”论等极端文学观念的倡导者著名,即是为此.其他从康德的启蒙思想到哈贝马斯、卡林内斯库的“现代性”、竹内好的“近代的超克”等理论,散落于诸篇论文之间,而且运用贴切,作者在现写作技巧论方面学养之新锐深厚,在同代学者中实不多见.

人间情怀

中国传统士大夫多数有修齐治平的政治理想,一有参政时机便将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抛诸脑后者不知凡几.王铁仙不乏此类机遇,却始终固守着学者的清醒与自觉.陈平原在上世纪90年代初曾撰文谈论学者“述学”、“议政”的社会责任感,以为未必定要直接介入现实政治,“既保持其人间情怀,又发挥其专业特长”才是学术人的理想状态.B25王铁仙庶几近之.他始终热切地关注当下的文学现象与社会现实,在进行现代文学史研究的同时,时刻不忘与当代文学热点现象的对比映衬,是以文风既有文学史家的深邃厚重,又时有批评家犀利精警的灵光闪现,坚持以切中肯綮的学术论文与脚踏实地的文化实践潜移默化地影响社会.

换句话说,王铁仙立意于冷静踏实的文化建构,而非情绪宣泄居多的解构批判.这在他独具特色的鲁迅研究中表现得最为充分明显.毋庸讳言,新时期以来的鲁迅研究,以“去神化”乃至不遗余力地挖掘心理阴暗面为主.“国学热”兴起之后,批评鲁迅一味“拿来”西方思维、“解构”民族文化、思想作品都已过时的文化民族主义甚嚣尘上.维护鲁迅的有识之士多数强调当时历史语境特殊,处于替鲁迅“辩诬”的尴尬境地,唯王铁仙慧眼独具,极力主张鲁迅思想不仅并不过时,而且对于今日社会极具“建构”意义.“辑四”收录的鲁迅研究文章有两类:第一类写给学界同仁:《鲁迅的现代性思想与现代文学精神》认为鲁迅的思想核心是一种“根源于否定专制主义的、以个人主体自由为主要内容的现代性思想”.B26这种个人主体性思想观念,其实主要“植根于中国本土,具有内源性”,B27之所以大量表现为“对封建传统社会的反抗与抵制”等等,B28不过是鲁迅深感不破不立,为解放正常人性而倡导的方式途径.“鲁迅的文学写作等有着对精神自由的广远追求,有着更高层次的对美(较多倾向于壮美)的向往.等之所以对当代具有吸引力,等还因为它们这种精神上的超越性”.B29一叶障目的新锐学者们,没能意识到鲁迅思想的终极指向在于“建构”而非“解构”.第二类文章写给中学生与一般文学爱好者,可视为第一类文章的注脚或补充.多数以轻松灵动的笔触正面阐发鲁迅作品独特的美与深刻的哲理,《鲁迅的魅力》的副标题是“与高中学生谈鲁迅”,文章指出即便在充满荒寒沉郁之气的《野草》中,也洋溢着“鲁迅对活泼的生命、对一切美的事物的眷恋,和对人的内心情感的珍惜和人道主义的祝愿”,B30《我们还要鲁迅》强调鲁迅作品之所以具有超越时代的伟大品格,在于“他与许多伟大的作家、思想家一样,具有永恒的人文价值”,B31《鲁迅与瞿秋白:相通相契的心灵》抒写两位文化大家如何因精神气质、人格魅力、学问修养而相互吸引欣赏,虽白色恐怖与阴阳相隔而不减分毫的传奇友情,鲁迅温暖而充满人性的性情跃然纸上,何尝有一丝半毫“教主”的阴冷生硬

王铁仙以著名学者的身份来写这种略带普及性质的文章,多少有点出人意料.他自己却绝不抱怨,而且态度极其认真这是他长期以来一贯坚持的文化普及事业的重要部分.作为真正的现代文学研究者,王铁仙无法容忍“启蒙”长期停留在浮泛的口号呐喊层面上.为此,他不惜将身量放得更低,亲自花费大量时间主编上海市中学语文教材.前几年,北大教授钱理群退休后主编供中小学生课外阅读的《新语文读本》,一度传为佳话.其实,王铁仙以华东师大副校长、华东师大出版社学术总编的身份主编的语文教材,早在上海地区的所有中学推广多年了.细想之下,民国时期朱自清、吕思勉、叶圣陶、夏尊等著名学者都曾致力于中学语文教育,这正是地地道道现代文学精神传统,只是时至今日名利为先,这类既有学养能力又只顾耕耘不计得失的学者已经太少太少了.

王铁仙沉甸甸十余年的学术研究与文化探索,就这样浓缩在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精神》里,如作者一般厚重深邃而低调从容.然而静水虽然无声,岁月未必无痕.急急流年滔滔逝水终将带走那些轻佻浮躁的瓦砾碎石,却只能给真正的心血结晶镀上一层岁月的光晕.

注释:

①钱谷融语,见《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

②③④⑤⑥⑦⑧⑨B14B15B16B17王铁仙:《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7页,第1页,第21页,第25页,第26页,第39页,第40页,第67页,第126页,第75页,第119页,第119页.

⑩B11B12钱谷融语,见《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序》,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4页,第75页,第227页.

B13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47页.

B18王铁仙:《中国现代文学精神•,后记》,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365页.

B19B20B21B22B23王铁仙:《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45页,第141页,第157页,第196页,第206页.

B24瞿秋白:《瞿秋白文集》(文学编)第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版,第248页,第249页.

B25陈平原:《学者的人间情怀》,北京三联书店2007年版,第19页.

B26B27B28B29B30B31王铁仙:《中国现代文学精神》,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227页,第220页,第224页,第248页至249页,第253页,第259页.

(作者单位: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南通大学文学院)

责任编辑 鄢 然

实习编辑 陈晓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