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式的阅读

点赞:14365 浏览:664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经过约二十年的惨淡经营,亚裔美国文学研究在台湾逐渐形成一个小有规模的学术社群,人数不能算多,研究能量却相当充沛,在亚裔美国研究的国际学术分工中占有一席之地.最近由梁志英(Russell Leong)、唐.中西(Don T. Nakanishi)及单德兴所主编的《全球属性,在地声音:〈亚美学刊〉四十年精选集》中译本在台北出版,多少印证了台湾学者在亚裔美国研究方面所受到的重视.这套书分上、下二册出版,近一千页,合六十余万言.参与这个跨太平洋亚美研究翻译计划的译者绝大部分是台湾的亚美研究学者.

在台湾的亚美研究社群中,冯品佳教授扮演了相当重要的角色.她在美国念书时师事第一代亚美研究学者林英敏(Amy Ling)教授,在林教授指导下完成的博士论文即以莫莉生(Toni Morrison)与汤亭亭(Maxin Hong Kingston)为研究对象.回到台湾后在国立交通大学外文系任教,她仍然延续其博士论文的关怀,投身研究弱势族裔文学与文化,特别是离散亚裔(包括东亚与南亚)与非裔(包括英美与海)作家与导演的研究,认真勤奋,成绩斐然.我们只看到冯教授凭其优秀的研究屡获重要的学术奖项,有时候可能忽略了她其实不是一位独善其身的学者;除了曾经多年担任任教学校的学术行政工作之外,她对学术社群的怎么写作也从来不落人后,而且不限于台湾一时一地而已.

《她的传统:华裔美国女性文学》为冯教授所撰与华裔美国女性文学相关的专书,正是她这几年在亚裔美国文学研究方面的部分成果.这本书讨论的英语与华语语系华裔女作家主要包括了伍慧明(Fae Myenne Ng)、任璧莲(Gish Jen)、谭恩美(Amy Tan)、林玉玲(Shirley Geok-lin Lim)、聂华苓及严歌苓等几位著名小说家.林玉玲、聂华苓及严歌苓等皆为第一代移民,其离散经验又与伍慧明、任璧莲及谭恩美者大不相同,在身分上尚可分别纳为马来西亚、台湾及中国作家,从这个角度看,冯教授这本书所关注的还涉及跨太平洋的文学连结与遭遇,特别是亚太经验如何形塑当代美国文学的问题.自1990年代以后,亚美研究学者如骆里山(Lisa Lowe)、刘大伟(Did Palumbo-Liu)等俱已注意到美国文学中亚太经验的重要性,冯教授的新著更进一步以具体的文学事实与论证介入这个议题的讨论.亚美研究,用冯教授的话说,也像亚美社群一样,“不断有新进的亚裔移民加入而需要与时俱变”.

冯教授是位具有自我意识的学者,对自己的批评立场了然于心.她说:“就方法论而言,笔者在阅读华裔美国女性文本时,除了一贯的女性主义立场,以及对于历史、社会与文化脉络的重视,也认为面对不同的文本应当采用切合的理论爬梳、诠释文本.”冯教授之所以能够模塑这样的批评立场,显然是出于长期涵浸于弱势族裔——特别是亚裔——美国文学的结果.她难以认同那种一成不变的理论与方法,因为许多文本经由这样的理论与方法驯服之后,最后似乎只剩下一个文本,其结果是众口一声,这样普世化理论与方法其实无异于削足适履,其局限性与危险性可想而知.我同样也不相信任何理论可以放诸四海而皆准,在经验上更怀疑某个理论家或思想家的几个观念可以统摄许许多多的文本.这种做法等于忽视了文学的繁复多样,将面貌互异的文本套入单一的理论中,结果未必成就了理论,却不免伤害了复杂的文学文本.

冯教授对此显然有深刻的体认.她认为“亚裔美国所属的弱势族群形成的历史非常复杂,属性揉杂,任何单一的批评理论与方法必然都会有所不足,也不应该采用一成不变的批评模式阅读其文化创作”.在实际的操作上,冯教授提出她所说的“关注式的阅读”,也就是“一种参与式的阅读方法,以读者自己的知识底蕴与批判训练,与作者共同建构出文本的意义”.处理弱势族裔或第三世界的文学,我们会特意强调这些文学的政治与意识形态层面,凸显这些文学的历史性与社会性,却在有意无意间忽略了其内在的美学要求或者我们久矣不谈的文学性.当然,美学也有其政治性,因此我们会讨论美学政治.采用何种文类、何种形式,或者使用何种语言、何种结构,其实都可能有文学政治的考虑.亚裔美国文学的成就不全然只在于如何介入美国历史或日常现实议题的讨论,应该还包含了在美学上如何颠覆美国的文学典律,挑战主流美国文学的历史发展,甚至改变学院的文学教育、文学批评的规范及一般读者的阅读习惯与品味.冯教授提醒我们,“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经常处于政治决定论的阴影之下”,她刻意重视作家的美学成就不是没有道理的.关注式的阅读方法即希望在政治与美学之间取得平衡.


冯教授同时有意识地以离散的架构来探讨华裔美国女性文学.她显然同意我在别的地方提到的离散的生产性与创造性.她说:“离散的位置虽然看似边陲,但是也具有双重、甚至多重可能的视域,因此可从中产生更敏锐的洞察力与批判力.”就亚裔美国的情况而言,冯教授也注意到所谓“认据美国”(claiming America)与“认据离散”(claiming diaspora)两个批判立场之间的争执.在她看来,这两个立场其实是“亚裔美国研究存且并行不悖的情态,提供不同探索亚裔美国的模式与途径”.我同意冯教授的看法,不过我想进一步指出,经过了数十年的斗争,在策略上与实质上“认据美国”大抵已经完成其阶段性的任务,亚裔美国的文学生产在新一代作家的大量加入之后,世代兴替与典范递嬗是无可避免的事.在这种情形之下,“认据离散”可能是个更能够反映晚近亚美文学生产的现况.原因不难想象.哈金与赵健秀(Frank Chin)之间,或者李翊云(Yiyun Li)与汤亭亭之间的关怀必然会有世代与历史经验上的差异,“认据美国”可能已经不再是新一代作家最为迫切的问题.尽管如此,我也相信“认据美国”是一件不能放弃的持续性的工作,对弱势族裔来说,其重要性是毋庸置疑的.

关注式的阅读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亚裔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这篇文章无法仔细检视冯教授新书的各个章节.我的整体印象是,冯教授这本着作少有空泛的理论,其论证无不落实在文本的分析,既以理论消解文本,复以文本验证理论,行文时时可见其历史意识,因此有叙有议,不难亲近.晚近的亚美研究学者——尤其是出身亚洲的学者——很多都具有至少双语的背景,除了英文的著作外,以华文、日文、韩文等语文发表的有关亚美研究的著述日渐增多,掌握英文以外的一种或多种主要的亚洲语文恐怕是难以避免的事.这是跨太平洋的另一种遭遇.而在可预见的将来,在亚美研究的国际分工中,亚洲学者势将扮演更为吃重的角色.这容或也算是亚洲学者的利基.亚洲学者更无须妄自菲薄,他们的感性、他们的历史经验,甚至他们的文化记忆,其实可以为亚裔美国研究提供不同面向的思辨,或者开拓新的视野和可能性.冯教授的新书无疑代表了这方面的重要尝试与成果.

这本书的读者不应该只限于华裔或亚裔美国文学研究的学者.冯教授所关心的议题与其关心议题的方式对其他语文的文学研究也有参考价值.她所建构的离散框架对华语语系文学的研究更具有启发的意义.我认识冯教授多年,她是我平日经常问学的好友与同事,以我对她的认识,我相信这本书只是她某个阶段研究的总结,同时也是她另一个新阶段研究的开始.我对她未来的研究同样充满期待.

李有成,台湾研究院欧美研究所特聘研究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