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私小“自我意识”的特性

点赞:5373 浏览:1821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大正末期以来私小说在文坛上占据了统治地位,成为日本纯文学的核心,对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私小说可以说是是日本文学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自我意识”是私小说的核心,“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又是“自我意识”的特性.把握其特性是深入了解私小说的关键.

关 键 词 :私小说 自我意识 自我暴露 自我封闭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私小说是日本大正时代产生的一种独特的小说形式,属于一种“告白”式的小说,又被称为“心境小说”.大正年间是私小说的鼎盛时期,当时几乎所有的自然主义作家都在写私小说.近代以来成为日本文坛的主流,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它深深地根植于日本文学和文化的传统土壤中,深刻地代表了日本的文艺传统.注重细腻的心理描写和写实性,人物的外貌和故事情节则一笔带过.“自我意识”是私小说的创作核心,理解“自我意识”非常重要.离开了“自我”,私小说也就不复存在.这种自我意识具有“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两个特点,但缺乏广阔的社会视野.追求“社会化的自我”已越来越成为私小说作家创作的自觉意识.

1907年,田山花袋的中篇小说《棉被》(最初翻译为《蒲团》)问世,作者以尊重内心真实的创作态度,在作品中大胆直率地讲述了主人公一个中年男子垂涎于女弟子的精神经历,详尽细致地进行了心理刻画.其发表在当时的文坛掀起了轩然大波.《棉被》则成为日本“私小说”的开山之作,而田山花袋也因此成为日本私小说的鼻祖.他之后的作品如《生》、《妻》、《缘》等,都是表现自己的私生活和心境之类的作品.此外,志贺直哉的《在城崎》、《和解》,岛崎藤村的《新生》、《家》,葛西善藏的《带着孩子》、《湖畔手记》、《弱者》,以及战后井上靖的《弃老传说》,大江健三郎的《个人的体验》等,也是私小说的代表作.

日本私小“自我意识”的特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自我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院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7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一、私小说诞生的时代背景

1.政治背景

明治维新并没有使日本走上化的道路,人民很少有言论、集会、结社等自由.如此的统治使一些作家也深感惴惴不安,特别是“大逆事件”和自由民权运动失败之后,使一些有良知的作家陷入彷徨、迷惘、苦闷中.石川啄木在《时代窒息的现状》中,对当时的政治气氛有过这样精辟的论述:在军国主义高压下,作家无法也不能够直面惨淡的社会和人生,正义感和心声无法表露.只能把视野从广阔的社会空间拽回到个人狭窄的生活圈子、乃至内心深处,在身边挖掘一些与社会问题无关的题材.作家的心灵被扭曲,只能创作出一批以描写暗淡无光的现实和小人物生活不幸与苦闷的作品.《棉被》、《家》、《新生》等都属于这类题材的作品.通过叙述自己的生活体验,描写个人身边琐事以及亲身体验,并在其中表露自己的心境.这就是私小说.它不与社会为敌的创作态度得到了统治阶级的许可.由此成为正统文学,并光鲜地走到日本文坛上,进而贯穿于日本近代文学的发展过程.

2.文化背景

明治维新以后诞生的近代文学,以“和魂洋才”作为两者结合的导向,在历史文化的更高层次上进行再发掘,解决面临的传统与现代的问题.坪内逍遥的《小说神髓》的发表,为日本私小说的诞生奠定了理论基础.强调文学应该写实,认为“小说的主髓是人情,世态风俗次之”.人情即人的喜怒哀乐,“如欲穷尽人情的奥秘,获得事态的真实,就只有客观地把它描绘出来”.森鸥外的《舞姬》贯穿西方浪漫主义美学思想,掀开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序幕,并建立了日本近代文学的初步基础.在日本写实主义文学和浪漫主义文学尚未完全成熟下,西方自然主义文学的影响就波及日本,产生了岛崎藤村、田山花袋、国木田独步等自然主义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创造性地建立了自己的理论体系,强调“无理想、无解决”的“平面描写”、“逼近自然”的“露骨描写”、人的本性的“自然性”.他们根据这种理论,主张通过肉欲的描写,直接暴露自己的丑恶,然后大胆地“自我告白”、“自我忏悔”.他们追求的最终目的,就是所谓求“真”.在西方自然主义文学与日本的自然主义相结合的历史条件下,诞生了私小说.为日本近代文学的“和洋结合”提供了新鲜经验.透过日本文学的历史,可以说私小说的出现具有一定的进步意义.

二、自我意识的特性

日本进入近代,自我意识觉醒,尊重个人的自我,被称为近代的自我觉醒.作家追求“自我”,比如岛崎藤村的《破戒》、夏目漱石的《我是猫》等作品就是追求人性解放,建立自我意识和自我觉醒的文章.作品中自我意识增强,认识到自我存在的价值,追求人性与人情,具有积极的进步意义.日本私小说作家通过身边琐事来自己,在“自我”与社会的冲突下,描写内心的感情、原始的及与俗世的冲突等等.欧洲作家所研究的“自我”,是十分社会化的自我,完全不是“自我”的形态本身,而是“自我”在社会中的位置.可是,日本的私小说依然着眼于个性的“自我”,这要远远落后于世界文学的潮流.这种“自我”表现为“自我暴露”和“自我封闭”两种特性.

1.以追求真实为基础的“自我暴露”

私小说忌带虚构,内容要求真实,以真实的生活为素材,对生活进行原原本本的描写.这种追求真实的思想,是跟日本文学传统一脉相承的.“日本古代文学意识从萌芽到发生的全过程,都是以‘真实’为基底的”,它是“不易的日本文学精神,流贯于各种日本文学思潮之中,成为日本文学的河床”.从古到今,日本文学理论很重视“写实论”.日本古代的物语、和歌、日记、随笔等文学形式,描写的大都是“真人、真情、真事”.以松尾芭蕉为代表的俳人,也都是强调以“诚”为本,要表现其对象的原本性,其“诚”也就是“真实”.到了近代,写实主义的先驱坪内逍遥的文学评论《小说神髓》中也强调了要注重心理描写,小说要以写实主义的手法来描述人情世态.后期的自然主义文学以“自我告白”为主流,逐渐向私小说转变.可见私小说的写实传统是由来已久的.

田山花袋《棉被》中的男女主人公是作者本人和他女弟子的原型,通过心里描写刻画出了时雄对芳子的爱.文中最后写道:“时雄来到芳子房间,用她盖过的棉被捂住脸,尽情地闻着那令人依恋的女人味.不知怎的,时雄竟然心跳起来.性欲、悲哀、绝望,猛地向他袭来等”.作品中大胆的“告白”、如实的“自我暴露”、自我忏悔,借此向虚伪的旧道德宣战.小说的发表震惊了文坛,最终也赢得了人们的赞辞.著名评论家岛村抱月如此评论:“这是一篇有血有肉的、的人生忏悔录.作者将一种充满自我意识的现代性格展示给公众,得令人不能正视,而这正是这部作品的生命和价值.”花袋通过“自我暴露”的描写来宣泄他对人生、对社会的绝望,达到他所谓的“露骨描写,大胆暴露”的目的.

另外,田山花袋在以家族为中心的自传三部曲《生》、《妻》、《缘》中也将家庭中的母子、婆熄、兄弟间的家丑外扬,逼真地刻画了沉闷压抑、琐屑畸形的封建家庭内部的生活真相,将家庭中“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地描写了出来”.岛崎藤村也在《新生》中通过岸本和节子的关系,将生活中自己与侄女的袒露出来,进行公开告白,忏悔道德的罪恶,并以此来净化自我,拯救失足的灵魂.战后的私小说依然注重内心的描写,大江健三郎《个人的体验》中给我们展示了一个别致的内心世界:“我”面对残疾儿异常痛苦,是完全抛弃他,还是正视他、接纳他,最终的“我”经过了内心的重重挣扎,终于选择面对残疾儿这一事实,勇敢地承担起了父亲的责任.这种“自我暴露”、“自我忏悔”表达了民族性的忏悔意识:自我暴露即忏悔,忏悔后以求达到内心世界的净化和平衡.

私小说大都是作者自身生活的再现,追求的是一个“真”字.由于作品中的人物关系是由两个以上的人构成的,所以在“自我暴露”的同时也会将对方彻底地暴露出来.对方的暴露就涉及到了一个深刻而又复杂的人权问题.按常理对男女双方来讲都应是极为隐私机密的事情,可是作者以“自我暴露”的形式将隐私向世界告白,完全颠覆了当时的世界观,给对方造成一定程度的伤害.背负着如此丑闻,也许会葬送这个女人的一生.一些私小说作家表示接到过的、绝交信、要求赔罪等,有的甚至和作品中所涉及到的人反目成仇等.

2.缺乏社会视野的“自我封闭”

私小说基本上是作者本人生活的再现,既不需要虚构生动曲折的情节,也不需要架设巧妙精致的结构.其空间场景仅拘泥于个人的家庭生活中,取材于身边琐事和作家私生活,视野过分狭隘.因此在它空间的设置、题材、主题等方面具有明显的封闭性.私小说作品在主题的表现上,仅仅是在孤立地写身边的事情,分开群体与个体,隔离人与社会,进行一种封闭性的描写.仅仅以对周围琐碎的事情的描写是不能够深刻地反映当时社会的主题的.因此不可能超越“自我”,只能形成一个封闭性的自我.实际上私小说作家并没有把自己的苦难和周围社会共同的苦难放在一起探究,只是把自己密闭在狭隘的世界里,他们有意识地逃避现实,仅仅把自己隐匿在文学的塔中.

赖肖尔在《日本人》里就说过:“日本人等表现出胸襟狭隘的国民性格.长期的岛国生活,造就了日本人的这种性格,使得他们很难突破自己的世界.”因此,私小说这种狭隘的取材方式,“自我封闭”的表现,也正是日本民族文化性格的体现.阅读私小说,我们会体味到作家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感伤.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他们的苦闷大多来自家庭贫困、疾病和恋爱的烦恼等.岛崎藤村在谈到自己的创作时曾说过:“我写《家》的时候,一切都只限于屋内的光景,写厨房,写大门,写庭院,只有到了能够听到河水响声的房子里才写到河等运用这种笔法要写好这部《家》的上下两卷、长达12年的历史,是不容易的”.著名作家志贺直哉被誉为“短篇小说之神”,在私小说的代表作《在城崎》中写到了蜜蜂、老鼠、蝾螈三个小动物的死亡,由自然的死上升到哲学意义上的死.这是由于作者当时与父亲的关系尚未和解,加之长女出生后立即死亡的多重苦闷的打击下,把在城崎温泉疗养亲眼目睹的微不足道的小事又折射到了自己身上,进而上升到了对死亡的哲学思考.与大多私小说作家一样,文中没有社会背景和社会主题,只是密闭在自己的世界中.小说家葛西善藏以忧郁、独孤、贫困的生活为题材,创作了十余篇私小说.其处女作《悲哀的父亲》中,主人公也是一个孤独而忧郁的青年诗人,远离妻子独自一个人来到阴暗潮湿充斥着病人的近郊居住.忍受着常人不能忍受的苦痛,仅仅是在现实生活中苦苦挣扎,却不能积极地探求不幸的根源.作品中诗人的周围充满了不幸:长期被病痛折磨的貌美、贫困的学生、因生活所迫卖春而死的女侍者等等.可是,诗人的笔触仅仅停留在了现实生活苦难和贫困的苦苦挣扎中,并没有深究自己以及周围人所亲历的各种苦难的现实根源,只是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窄的世界中,把自己的内心世界披露在作品中,具有一定的封闭性,缺乏广阔的社会视野.

三、结论

私小说脱离社会背景和时代背景只截取个人生活片段,而不叙述完整的人生,重视心境描写,外貌则一笔带过.在文学史上,有其进步性的一面,也有其严重的弊端.私小说是日本传统艺术的产物.“自我”是私小说的核心与关键,由于作家认为“艺术要追求真实”,通过“自我暴露”和“自我告白”以体现“真实”性的自我,借以排遣内心的苦闷并向旧道德宣战.同时,作品又是内缩的、封闭的,体现出“自我封闭”性的特征.私小说摒弃了社会性视野,所以只能揭示非本质的个别问题.私小说之所以具有顽强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符合日本民族传统的热爱自然、喜欢朴素隐含的美这一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归根结底,它所反映的是一种特殊的、狭隘的岛国文化,与日本传统的文化底蕴息息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