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变革中的不变法则

点赞:15223 浏览:68659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20世纪后期以来,大众文化的加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解构了传统的马克思主义经典文论,如何在新的社会样态和文化现象下重新认识和评估其现世价值和普适意义,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马克思主义关于文学的意识形态理论在“中国化”的过程中被长期扭曲,余害时现,有必要正本清源和重新认识.

关 键 词 :马克思主义;审美意识形态;文学本质;认识

文学作为人的精神情感的一种主要表达方式,对它的理论认识必然要上升到本体论关注的原初性层面.马克思主义文学本体论的出现,为人们认识文学的本质提供了一个科学窗口,是西方文学理论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大突破.但是,这种理论在东方化的过程中却有所变形和异化,必须立足于新的时代特征进行美学还原和诗性升华,这对中国当代汉语诗学批评理论的建设具有特殊的意义.

一、马克思主义文艺思想的理论超越

在文学作品以词语结构的物质化呈现以后,对它的形而上把握和理论描述就不可避免了.早期的人们始终想明白,流动着思维语言和独立的字符何以能够组合成人所能感知的外在形象,形成一个与客观世界相关而相对的“第二自然”;人的思想、情感和美的又是何以这种词的物质形式获得了社会存在的意义,在一个生存价值为最高标准的历史过程中文学对于人究竟有何重要性.答案从两方面展开和深化:

一、“理”的追求.人从自然状态走向文明的过程中,文字的发明和定型使人的思维逻辑化并获得了精神意义,它使人的具体生活行为可以成为一种抽象的物质存在.“思想”概念获得了哲学认知上的合法性,文学又可以把抽象的“思想”加以形象的描述,使它成为一种比具体生活真实还要真实的文化存在.无论是中国的“诗言志”、“诗缘情”,还是柏拉图、亚理士多德的“理”、“理念”,都赋予了对私人性文学表达的普遍真理探索的庄严意义.


二、“美”的想象.语言文字的个性化表达,使自然的、观念中的美成为了可以描述和体会的具体对象.人们可以从中发现美、认识美和创造美,使一切具体的物理存在变为一种语言的“诗”的存在,并以这种方式确认自我与自然和社会的深刻联系.古希腊的文学审美观充分考虑文学的个人创造与社会美学理想的统一,这在中国孔子的“思无邪”、柏拉图的《理想国》和亚理士多德的“净化说”中都得到了一致认可.

由此看来,无论“理”的追求,还是“美”的想象,在中西传统文学观中都是一种人的观念意识存在.在对文学社会存在本质的总体宏观把握中,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出现是人类文学思想认识上的一大飞跃,马恩首次在哲学社会科学的理论高度明确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马克思明确肯定文学艺术是一种“意识形态的形式”.

马克思主义文学意识形态的学说对以往文学研究有着以下几方面的突破:1)将文学研究从微观分析上升为宏观的整体把握.从亚理士多德的《诗学》开先风,文学研究有创作学的微观分析倾向,体裁、题材、风格、意蕴、语言、灵感、想象、象征以及其它修辞技巧成了研究的重点,正如厄尔迈纳所言:“将诗学范围窄化,部分是由于精益求精(并不一定等同于洞察)和变化了的文学社会机构化所致,在这一变化中,一般的批评家让位于更具专长和更适合时代需要的文人们.”而马克思主义文学意识形态的理论则是把文学视为一种整体性的社会文化存在,文学的社会功用和地位决定文学的表现技巧.2)充分肯定了文学在社会政治经济发展历史中的重要作用.在马克思主义以前,西方理论界对文学社会功用的认识是各不相同和矛盾的,甚至有贬斥文学、抹杀文学对社会文化积极建设作用的论调,在《理想国》中柏拉图否认文学(文艺)的艺术独创性,不承认其特有的艺术真实性,导致了将文学(文艺)视为哲学的附庸的错误认识.尽管在他之后,西方许多文学家、思想家从人类精神情感特殊表现的高度对文学的地位和作用给予了充分肯定,但又把这种艺术创造看成个人意志的分散孤立存在,而马克思主义文学意识形态理论将个人的文学表现整合为一个时代的文化存在,以思潮和社会力量的方式影响历史进程.3)将阶级政治的社会历史内容引入了文学研究的范畴.尽管西方的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在马克思主义以前就有阶级观点,如亚理士多德的《政治学》在创建国家政治体制时曾重视过“中产阶级”的合理性,而薄伽丘、塞万提斯、亨利’菲尔丁谈小说创作时也强调为劳动群众的“人民性”,但真正把文学置于广阔的社会历史背景和社会现实政治来考察其特殊作用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意识形态理论.它第一次在本体论和方法论有了系统的建树,克服了以往文学研究“泛文化”和“泛政治”的空洞毛病,揭示了文学在国家、阶级形成后的现代文明过程中的历史本象和内在发展规律.

二、走出经验主义的历史误区

马克思主义文学本体论的出现和传播,为审美创造的个人意识上升为人类整体意识的哲学高度预示了可能,这也为19世纪西方文学创作思潮变革提供了另一种理论依据.经过古典主义时代“国家意识”和启蒙主义时代“民众意识”的洗礼,文学的社会干预作用已在具体创作中得到了普遍的重视和体现,强调个人意识本体的唯美主义和浪漫主义到了19世纪中后期,已面临着批判现实主义创作潮流的严峻挑战.从巴尔扎克、雨果、司汤达、狄更斯和托尔斯泰的创作理念、实践来看,他们对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出现起了重要的引导和示范作用.至此,马克思主义文学有机地纳入了西方文学改造的历史程序,实现了与西方传统理论的异质性融合,并对西方自现实主义到现代主义的转换过程中发挥了更多纯粹学术化的深刻影响.

“五四”时期,马克思主义文学思想输入中国,把文学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东方历史的伟大变革推动作用体现得淋漓尽致.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的中国化,一开始是以非文学或非学术方式被接受的,它不仅仅反映为一种对待文学的“意识”,而是指导“意识”如何转化为“行动”的革命理论,甚至有时就是“行动”本身.这一过程,注定了马克思主义文学理论在中国实践的全面胜利,也同时造成它在与中国20世纪文论对接的异化和不完整性.许道明在《中国现代文学批评史》里指出了这种深刻的矛盾,“实际的历史昭示,外来的任何批评观念和范式都程度不等地经过中国化的过滤和变形等需要强调的在:同它对中国现代文化的其它部门的作用一样,它所包括的历史唯物论特别是阶级斗争学说对现代文学批评产生的影响最为深巨.相对而言,马克思主义题中应有之义,它的那些关于人的自由创造精神的观点并没有得到充分的接受和实践.”在中国的文学艺术创作和理论建设中,从20世纪初的“欢迎马克思”到现在“回到马克思”的百年历史教训,重现认识文学的本体性质并非多此一举.

宏观地来看中国文学史的发展,首先应充分肯定的是,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完全适应对中国文学历史发展的具体实际的考察.在中国,从“诗言志”到“文以载道”,中国 古代文学表现了相当鲜明的意识形态性质,文学作品成了作家、诗人积极参与社会政治实践、表现自己人生理想和抒发情感的有力工具,屈原、李白、杜甫等许多诗人的作品都表现出了积极“人世”的政治态度和社会批判意义,中国古代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在儒家文化的催化下体现得非常充分.“五四”时期,沈雁冰就在《文学与人生》中用所谓“时代精神”来强化文学的社会意识形态性质,总结清理中国文学的发展脉络,他指出:“时代精神支配着政治,哲学,文学,美术等等,犹影之于形.各时代的作家所以有不同的面目.是时代精神的缘故;同一时代的作家所以必有共同一致的倾向,也是时代精神的缘故.自然也有例外,但大体总是如此的.”而始终反对马克思主义阶级斗争学说的胡适、周作人也从白话诗渊源和文学“为人生”价值的方面承认过文学的社会意识观念性和社会变革因素.

文学变革中的不变法则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理论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沿着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这条轨道,在新的历史政治:背景下,在《讲话》中进一步强化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并把文学看成进行阶级斗争和民族战争的重要工具.中国现代进步文学、革命文学在新中国的建立中有着不可磨灭的功绩.但建国后随着形势的变化,过多地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又使文学的发展受到了影响,谢冕在总结“十七年”以及“”诗歌创作的经验教训时,曾这样描述当时文学与政治的结盟:“这种联结确立了诗人面对实际的社会生活、特别是涉及政治意识形态无容置疑的认同的立场等中国至此已形成了一个完整的颂歌时代.这种观念支配着和规定着诗人的实践:从动机到目的,从语言到形象,从思想到艺术.”当片面地把文学当做政治方针政策的宣传,以意识形态的政治体制规定性来决定文学创作的题材、内容和风格时,就必然会忽略文学自身特点和审美特性,造成文学表现风格的单一化、简单化,压制文学家的艺术追求,对文学事业产生消极的影响.

文学是引导人生的思想武器,是有政治革命因素的社会意识形态,但文学更是一种个性化的审美方式和手段,是将抽象的“意识”转化成感性形象的“诗”.马克思指出:“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来运用到对象上去;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正是反对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极端政治化和庸俗化,马恩才在致斐拉萨尔、敏娜考茨基、玛哈克奈斯等人的信中明确反对“席勒式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简单的传声简”的唯心主义创作倾向.也正是出于对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性质的肯定和维护,马恩要求拉萨尔“更加莎士比亚化”,提出了关于“较大思想深度和意识到的历史内容,同莎士比亚剧作的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的完美的融合”的看法.

承认文学的“诗”的意义,就是强调文学意识形态的文化有效性和普遍性,并把它真正的历史化和真理化.20世纪后半期以来,人们对文学的政治思想引导和精神依赖性日益减弱,影视、广告、畅销书、快餐杂志、英特网等大众传播文化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文学要直面迎击的重点不再是传统意义上政治黑暗势力和腐朽文化,而是扼杀鲜活人性的物质享乐主义思潮和极端工具理性,当今文学的重要任务是为人们提供一个充满美感诗意的、怎么写作于人的情感世界的精神家园.

三、审美意识形态的“诗意”升华

文学作为“诗”的功能日益明显,它以人类共同的审美理想为手段,发挥着表达、沟通、理解、融合的巨大作用,这无疑会使人类走向和平、发展和更加文明的“大美”境界.基于这种看法,我们要在坚持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的马克思主义立场的前提下,从文学自身的特点来看待文学的意识形态性质,理解文学活动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使我们的社会主义文学真正成为广大民众的精神食粮,突出文学作为审美意识形态的特点和功能,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重新认识文学的意识形态性和审美“诗性”的统一.

第一,文学作为一种以“诗”为最高标准的审美意识形态,是间接地对社会现实进行影响.普鲁斯特曾说:“一种文学如果只满足于‘描写事物’,满足于由事物的轮廓和表面观象所提供的低劣梗概,那么尽管它妄称现实主义,其实离现实最远.”这表明,文学存在的表现,必须反映人与现实的“美与诗”的关系.因此,文学虽然离不开政治现实,但也不是像政策、法律等意识形态那样直接对社会现实进行影响,文学不依赖于强制、思想控制和说教去对人直接发挥作用,它只能通过“诗”的艺术表现的方式去帮助人们认识现实,用作家的感情唤起别人的感情,间接影响社会大众的思想立场,促使人们去参与变革和推动社会进步.

第二,文学作为一种以“诗”为最高标准的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创造美的前提和历史使命.美国诗人艾‘庞德认为诗歌和小说所体现的社会性和美感的统一,可以分为“诊断和治疗的艺术”两类,“对丑的崇拜”是诊断,“对美的崇拜”是治疗,社会批判色彩很重的维龙、波德莱尔、考比埃尔、比尔兹利、福楼拜的作品都是化丑为美的“诊断”,而讽刺作品则是愈合和截肢的外科手术,它们都具备社会责任感和美感的“严肃”性质.所以他总结说:“艺术中的美令人想起有价值的东西等当春风拂面时,不消争辩,你就感到精神振作.当你读到柏拉图的作品中那敏捷的文思,见到一尊雕像中那优美的线条时,也会感到精神振作.”优美的文字、感人的故事、鲜明的形象、复杂的感情都寄托着诗人、作家对美好世界和人生的向往,文学的强烈感性色彩是与法律、宗教、哲学、制度等意识形态的理性方式不同的,它是在潜移默化中用美的东西去感染人、感动人、感化人.

第三,文学作为一种以“诗”为最高标准的审美意识形态,具有对意识进行形象化的作用.阿金斯堡公开宣称文学的“诗性”是“袒露出隐秘的内心世界”,而不是的“党派路线的传声筒”.是通过“情节的生动性和丰富性”、个性化的人物形象(包括其它艺术形象)来重新塑造一个“艺术的世界”,表现作家的情感和形象化的才能,所有的理论意识都溶解于形象化过程之中而慢慢挥发出来,一切文学中的思想意识都必须服从审美创造的最高目的,正如威廉叶芝所言:“我们不要宣传性的剧作,也不接受主要是为某种道德目的怎么写作而创作的剧作,因为艺术与这种种利害关系或看法很少相干,而后者是可以通过辩论来维护的;艺术关心的是在,想象中一旦活踊起来便不言自明的人物和感情的真实.”在这点上,马克思、恩格斯对“莎士比亚化”的强调和对“席勒式把个人变成时代精神的简单的传声筒”的批判,正是为了维护文学在历史发展中所形成的“诗性”.

历史的发展和社会的变革,对21世纪的文学创作和理论研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理论上“回到马克思”,是中国当代具有特殊意义的诗学话题.把文学视为审美意识形态既是对马克思主义文学本质观的继承,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的发展.这表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思想在当今全球性的文学理论批评的历史变革和创新中仍具有启发后来的无穷活力,无论是马尔库塞、哈贝马斯等“法兰克福学派”的资本主义文化和经济体制批判,还是斯蒂芬格林布拉特、J多利莫尔等“新历史主义”者的文学社会学研究以及20世纪西方文论的“泛文化”普遍转向,都可以看到马恩文学意识形态学说的巨大影响,把文学视为一科与社会生活、政治体制、经济秩序、文化形态相关的审美意识形态已成为越来越多人的理论共识,引导着文学实践朝着更符合人性、更具审美感染力,也更具有社会现实影响力的方向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