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的新拓展

点赞:4683 浏览:1711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2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05年12月15~16日,由暨南大学、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和香港作家联会共同主办的“首届世界华文文学高峰论坛”,在广州增城召开.来自大陆、港台地区与海外的70多位嘉宾和学者齐聚一堂,就当前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中的四个重要理论问题:“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离散与认同”、“后殖民语境下的本土性与融合问题”和“现代性问题:经典与文学史”,进行热烈研讨.这是2002年5月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成立以来的又一次高层学术会议,也是该学术领域举办的首届高峰论坛.

国务院侨务办公室文宣司副司长郭锦玲女士、暨南大学副校长贾益民教授出席开幕式并致欢迎辞,高度评价学会的工作以及该领域研究者所取得的成果.而学会会长、暨南大学饶子教授指出,20世纪80年代初台港暨海外华文文学兴起,在这一领域的深入发展过程中,学术界已逐步认识到对世界性的汉语文学研究,甚至汉语文学史研究,乃至于中华文化向外移动、与外族文化相互影响的研究,都具有广泛而深刻的意义.事实说明,我们坚持开拓,与海内外作家学者协作、互动,已收到良好效果.而最终衡量一门学科或一种学问的成熟和繁荣,主要标志是质量的提高和学术的深度.为进一步提升学科领域的理论研究,举办本次高峰论坛,希望为高层学者的对话提供空间,寻求新的突破口.

一、“文化属性与文化身份”

族性的文化身份,以及身份的多样性与差异性问题,作为海外华文文学研究有特色、带根本性的理论问题,是这次论坛的一大热点.新加坡作家协会原会长、台湾元智大学中文系主任王润华教授,主张应该先了解华文文学的社会背景和文化构成,认清华文作家的文化身份,才能正确解读他们的作品.要从理论上追问这个领域的各种名词为何会出现,从而准确使用.深圳大学钱超英教授提倡结合海外华人文化身份的具体问题,从三个维度拓展阐释空间:从历史的维度认识百年中国移民潮与西方势力全球扩张,因而进侵、改变中国社会文化结构的同步关系;从社会结构的维度认识海外华人社会非同质化的多元构成;从审美的维度研究海外文学的特殊母题及其美学架构.

从海外华人的生存状态切入,突出华人主体性的看法,引起学会副会长、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刘登翰教授的共鸣,他畅谈对学科建设与“华人文化诗学”的思考,强调从审美批评走向文化诗学,是海外华文文学研究进入理论建构的一环,可以打通文本内外的关系,探触深层内涵.学会秘书长、暨南大学王列耀教授则表示,对华人作家而言,国籍、血统和文化是三要素,但后两项比较复杂,不容易界定清楚.


海外华文文学作家坚守民族文化身份,不失为对抗强势文化的有效手段,但广西民族学院文学院院长陆卓宁教授认为,作为现代意义下的人文知识分子,应对人类生存进行终极性思考,这两者的协调和平衡很有挑战性.而美国新移民作家吕红女士,谈到海外华文文学身份认同的种种困惑,指出有些海外作家选择跨越两边的生活方式,虽担当了承前启后的重任和多元文化融合的角色,但往往极为无奈.

另外,关于“身份批评”中的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首都师大王红旗指出,要多角度剖析华文文学中女性主体意识成长后所遮蔽的新问题.这得到扬州大学王澄霞博士的热烈回应,认为女性解放的方式和手段有多种多样,女性也要正视自己的缺陷,不应一味强调权利的平等,而忽略义务、责任的平等.

二、“离散与认同”

文化身份的问题,实际上是追问华人文学创作主体的问题,本身非常复杂.饶子教授指出,很多对文化认同的研究过于泛化,未能面对具体的作家和文本,并分析为什么有这种强烈的文化认同,以及是怎么样一种文化认同.她强调有的作家是在感受文化差异之后,回望本民族的文化,很想使本民族文化的优秀基因,为世界所认同.这是在原先文化的根的基础上,以现代意识去观照,与世界的现代意识相结合.文化认同是多样、动态的,所以不能太笼统,要在学理和文化层面深刻挖掘.这得到与会专家的响应,上海复旦大学的陆士清教授也提出,“认同”的概念是多层的,有国家、政治、民族、文化的认同,对于不认同,要以宽广的胸怀对待,化解矛盾.

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张凤女士,认为“离散飘零、感时忧国”都是中国现代文学的主题,在北美华文文学中占据特别的位置,但原乡书写的主题已悄悄变奏,趋于多元化,成了“心安就是家”,需要重新定位.暨南大学的蒲若茜博土,则论述20世纪末的华裔美国文学形成“越界”的族裔、国家、文化身份诉求,“越界”的题材书写范围,以及创作语言的越界现象;与此同时,依然不乏探讨华裔美国族性的“传统”叙事,她认为这种“回归”体现了华裔美国文学作为一种族裔文学的“原生”特性.

海外华文文学的新拓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华文文学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专升本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0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关于海外华文文学创作中的双向认同现象,广东外语外贸大学的於贤德教授认为这对中国当代文学产生“回力”作用,也是建构民族文化、实现伟大复兴不可缺少的.暨南大学的王琢教授则以日本杂志《蓝》为例,探讨中国留日学生怎样贯通中日文学,使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又超越海外.来自马来西亚的许持庆先生,阐明海外华人作家的祖国情结、诗词精炼的表达,以及创立华文报、成立众多诗社和抵抗殖民地政府压制等,这是新、马旧体诗词发展与保持创作活力的原因.

对于日渐升温的“离散”概念,苏州大学的曹惠民教授划分为三个层面:形体的离散、心灵的离散以及关于离散的书写.广东社科院研究员钟晓毅则认为,有必要检讨华文文学的创作和理论是否夸大了离散感,理论应有所超越,不能只是跟着创作走.

三、后殖民语境下的本土性问题、融合问题

后殖民批评在海外华文文学研究中相当流行,参加高峰论坛的专家们对此各抒己见,既有个案探讨,又不乏理论概念层面的反思.新加坡作家协会副主席、南洋理工大学孔子学院院长许福吉博士,着眼于多重身份的认同,并以狮城鱼尾狮等具有中华文化属性的象征为例,阐明新加坡华文文学不但融合中华传统和现代文学思潮,还形成本土框架和全球性的后现代文学特色.香港《东方日报》编辑蔡益怀先生,认为以前研究香港小说多停留在作家作品论,见树不见林,而本土性是从整体研究香港小说的重要向度,其地域特色之一就是港口文化中的流浪汉系列群像.

关于后殖民与新殖民批评的区别和相通之处,中国人民大学的马相武教授作了演绎分析,指出一般研究易忽略其宗教背景与文化来源,缺乏弄清其轮廓和阶段.《台港文学选刊》宋瑜(余禺)副编审也辨析后殖民的概念,认为应先分清所指涉的意义,再用来考察文学作品和相关问题,以免造成混乱.在当前文学研究中借用西方理论时,还应重视对中国传统理论的继承使用,这也是一种中国文化的认同,台湾佛光大学黄维教授就呼吁用《文心雕龙》等中国古代文论研究当代文学,包括华文文学,甚至西方文学.

吉林大学文学院院长张福贵教授,指出文化认同的时间差及其原因,认为文化问题与政治问题息息相关.安徽大学王宗法教授则呼吁研究者要进行独立思考.他认为移民是人类文明进程的伴随现象,海外华文文学是世界文学的走向.

四、关于现代性问题:经典与文学史

海外华文文学是世界华文文学重要而独特的组成部分.学会顾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中文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吉林大学刘中树教授认为,世界华文文学研究不仅是文学自身的问题,还关系到在世界文化中,建构中国现代先进的文化和全球人类文化相互关系的宏观问题.他提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考察,要从“五四”的原点起步.本学会名誉会长曾敏之先生提出中国的传统文化与文学如何演化成现代性的问题,认为现代性不应脱离经济社会的形势,既不能有狭隘的民族主义,又要有忧患意识,而华文文学肩负弘扬中华文化的责任,要扩大华文文学在世界各地的影响.对于台湾文学近些年才提出现代性的问题,厦门大学朱双一教授指出现代性和殖民性、本土性纠葛复杂,他针对救亡和启蒙主题,在学理上阐明台湾现代文学是受大陆“五四”文学影响.

与会专家还就文学经典的论题踊跃发言.广东教育学院熊国华教授指出,经典应在历史时间和读者中经过双重淘汰,在思想内涵和艺术手法上有创造性,经典应是流动、开放的,对经典的质疑和疏离有利于创造新的经典.《香港作家》总编梅子先生认为,经典也有赖天才批评家的预见和发现,在文学经典的确立过程中要看到杰出批评家的作用.暨南大学李凤亮博士强调,要重视华人批评家研究,把视野拓展到海外华人学者的批评领域,丰富我们的汉学研究,扩展20世纪中国文学的批评理论.这也是本次论坛新的生长点之一.

在闭幕式上学会副会长、中国社科院杨匡汉教授作学术总结,认为要不断寻找关 键 词 ,抓住核心问题,发掘中国传统的人文型资源,应“汲古润今,汲洋润华,打通地域,自主创新”,推进学科研究.曾敏之先生和饶子教授等高度评价本次会议,倡议对这二十几年的海外华文文学研究的学术史进行梳理,并进一步扩大研究队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