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赋予儿童文学新寓意

点赞:5828 浏览:2063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1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瑞典女作家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是迄今为止唯一一部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儿童文学作品.从上世纪初到现在,这部小说已被翻译成多国语言,并成为诸多文学学者的研究对象.但很少有人从生态批评的角度去研究这部童话.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的角度赏析这部儿童文学中的经典作品.

关 键 词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 生态批评 儿童文学 生态意识 中图分类号:I106.4 文献标识码:A

瑞典著名女作家塞玛尔拉格洛夫的《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于1907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作品讲述了一个小男孩骑鹅周游各地、游览自然风光、学习地理文化、经历风险和苦难,逐渐改正缺点,懂得学习和进步,养成优秀品德的动人故事.由于作者高超的写作技巧,使它不仅成为一部极富教育意义的优秀儿童读物,而且成为成年人喜爱的世界文学名著.

一 生态批评概述

生态批评,这一概念诞生于上世纪70年代,在20世纪末渐成显学.生态批评与其它文学批评不同.文学理论通常是探讨作者、文本与世界的关系,在多数文学理论中,“世界”往往是“社会”的同义词.生态批评则将“世界”扩展到整个生态层.

戴维梅泽尔(2001)声称,尽管生态批评是最近20年的产物,但实际上拥有更久远的历史.梅泽尔还指出以前的各种文学批评的问题在于“他们对于自然界关注的太少,他们认为文学应当密切联系的那个‘世界’是社会而不是自然的世界”.

生态批评帮助我们从生命本质的角度,从围绕及支撑我们的大地的角度,为文学研究铺垫了基础,将文学与自然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换言之,生态批评将人类社会与自然结合起来,从而引发人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对于自然的破坏的反思,通过文学这种载体唤醒人们意识到地球不单纯只有人类社会,人类社会只是自然界的一个部分,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帮助,人类社会的发展又影响着自然界,自然界同时也制约人类社会的发展.这种相互影响是不可抗拒的,自然界中任何一个物种都不能逃离自然界的约束,这就是自然界的法则.

生态批评的跨越性不仅体现在向自然科学方向的学科跨越,也体现在人文科学内部的学科跨越,它具有将哲学、社会学、政治学、学、文化学等结合为一体的跨越性特征.而从当代生态文化的角度来重新阅读和评述文学经典则是生态批评的另一特点,也是它的有趣之处.这其中既有对文学传统的纵向阅读,又有对不同文学品种的横向审视.

生态批评超越了传统文学批评本身的范畴,不仅仅局限于作品文本的赏析,而且将作品中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解读.从某种角度上讲,文学作品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一个缩影,而生态批评提供了一个更为宽广的角度重新审视人类社会的发展.本文认为,以生态批评的视角解读儿童文学作品将赋予儿童文学新的价值.因为儿童文学所面向的读者是儿童,而儿童文学的价值在于通过阅读儿童文学作品有助于儿童的成长和发展,这种发展不仅仅是知识方面,并且在社会性上也要有提升,使文学作品能更好地融入儿童所处的社会,譬如社会道德的遵守,社会文化的传承.而生态批评不仅放大了儿童文学的价值,还赋予了儿童文学以自然性:社会性是人类社会唯一的特征,自然性则是地球上的生物共同具备的;我们都应遵守自然界的规律,而不能违背自然界的规律.

下面,本文尝试从生态批评角度对《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生态意义加以分析和探究.

二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教育寓意重新解读

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部享誉世界的作品中,拉格洛夫不仅是在完成一本童话或者小说.实际上,以其它文学批评的角度解读,这部作品蕴藏了丰富的教育寓意.如不仅仅停留在文本与社会的层面,而以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我们将发现这部作品所带来的全新教育寓意.

1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成书过程的生态价值

1887年,拉格洛夫应邀为瑞典小学生创作一部新的历史和地理教科书,“一本关于瑞典的、适合孩子们在学校阅读的书,等一本富有教益、严肃认真和没有一句检测话的书”(拉格洛夫,2005:197).

由上可见,《尼尔斯骑鹅旅行记》本身就是以编写一本小学教材为目的、以教育儿童为基本出发点的文学作品.拉格洛夫经过近17年的构思,才构思出这样一本“严肃认真,没有一句检测话”的、又形象生动的教材,它以儿童文学的形式出现,将瑞典的历史、地理巧妙地融入作品当中,以游记的形式向儿童介绍瑞典的历史和地理,与此同时,作者又通过尼尔斯的所见所闻对儿童进行了道德和教育.

生态批评赋予儿童文学新寓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儿童文学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从拉格洛夫撰写这本书的目的,我们可以清楚地感受到这部作品是自然学科与人文学科的有机结合,蕴含了大量的自然知识与瑞典的历史文化,而这正是生态批评所倡导的原则,即将文学与整个生态层“密切联系”起来,而不再是停留在社会层面.

以生态批评的角度重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这部儿童文学的经典之作,我们可以从中发现许多启示,如重新挖掘本书的生态教育寓意,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对于延缓生态危机和解决生态危机具有一定的作用.由于篇幅限制,笔者节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部分片段,用生态批评的角度重新解读,并且分析生态批评给儿童文学所带来的全新价值观.

2 以生态批评角度重新解读《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教育寓意

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拉格洛夫巧妙地以对生态的描写和介绍,以儿童喜闻乐见的童话形式,讲述着瑞典的历史和地理.正是在作者对生态的讲述中,我们领悟到更深层次的教育寓意.小说中,作者拉格洛夫将地理与历史与民间传说结合起来,将自然学科与人文社科学科结合起来,以拟人化的手法将自然与人类社会对等,通过尼尔斯与雁群的游历及所见所闻展开了人类社会与自然间的一次平等无障碍的沟通.在作品中,尼尔斯化身为人类的“大使”出使大自然,倾听大自然的声音,而这些声音都饱含着对于人类过度索求的控诉.拉格洛夫通过生态批评与儿童文学的有机结合,不仅使阅读本书的儿童学习到瑞典的地理以及历史文化,同时也将教育寓意进一步升华――着手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尼尔斯的游历正是“生态意识”的养成过程.

故事开篇叙述了尼尔斯捕获小精灵,小精灵祈求以一枚如勺子一样大的金币换取自由,而尼尔斯却不满足,提出让小精灵通过“法力”将父母要求背诵的《福音书》印在他的头脑中,可小精灵却将他变成了和一个大拇指一般高的小人.

作者在故事开篇的叙述中,就暗含了生态批评的精神:尼尔斯指代人类社会;小精灵指代自然界,而小精灵的“法力”则指代自然界的法则.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界的援助,在这种援助不能满足人类社会发展的需求时,人类就开始对自然界的掠夺,这种掠夺在一定时间被称为战胜自然.

小说中,一群大雁从天空飞过,对尼尔斯家中的鹅群发出一起飞往鸟类过冬圣地拉姆兰的邀请,雄鹅莫顿接受了大雁头领阿卡的邀请,尝试着飞翔,这也反映出自然界其它物种也像人类一样同自然界进行抗争,希望摆脱自然法则的制约.在莫顿成功飞翔的一刹那,尼尔斯不计后果地跳到了莫顿的背上,拼命地搂着莫顿的颈子,而当时尼尔斯的想法是:莫顿飞走了,父母会伤心难过.在尼尔斯的想法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人类的“自我意识”在一个12岁的小男孩身上的体现.莫顿飞行几个小时之后,感觉到筋疲力尽,飞行速度渐渐地慢了下来,莫顿摆脱了家鹅不能飞行的自然界法则,却又面临家禽没有鸟类长途飞行的体力,也就是说,即使你摆脱了某一自然界法则的约束,又将面临新的约束,自然界中的物种不能摆脱自然界法则的约束,只是在重复制约―摆脱―制约―摆脱等这一无限循环的过程.对于自然过度的索取,自然界则会给予索取者更加严厉的制裁,作品以此教育儿童遵守规则,无论是自然的还是社会的.

此外,作者还巧妙地运用独特的视角,通过尼尔斯在鹅背上俯视人类社会的发展,如工厂烟囱林立,水泥森林替代原始森林,草场变为农田;听渡鸦巴塔基讲述人类不惜一切代价开采铜矿资源的故事,叙述了人类的发展对于自然的破坏.人类通过掠夺自然获得发展的同时,也在失去与自然的和谐.人类的发展就是在得到和失去之间来回进行的,即得到的越多,失去得越多.在《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拉格洛夫多次运用“雾霭”这一词语描写城市,体现出人类过度开发自然忽略自然规律造成的后果,即人类所集中居住的城市正笼罩在自然规律的惩罚之中.

例如,在跟随大雁以及雄鹅莫顿飞往拉姆兰的行程中,尼尔斯运用了人类的智慧,屡次使大雁躲过了狐狸斯米尔的追杀;想法设法地将巢穴中的小松鼠送到被人类的母松鼠身边,使小松鼠免遭饿死的噩运,并以此行为感化了村民,将松鼠母子送回森林;以及将渡鸦巴塔基从红土屋里救出,这些行为正是作者希望人类需要做的自我救赎.正是在这种自我救赎中,人类得到了自然界的谅解,并与自然和谐相处.在故事的结尾,尼尔斯与雄鹅莫顿回到了家园,尼尔斯也恢复了正常与父母团聚.


从生态文学的角度看,《尼尔斯骑鹅旅行记》的情节围绕着过分掠夺(尼尔斯向小精灵提出无理要求)―制裁(尼尔斯被变成小矮人)―反省(尼尔斯与大雁一起周游祖国与邻国)―自我求赎(尼尔斯主动帮助需要帮助的人类和动物)―得到谅解,与自然和谐相处(尼尔斯恢复正常与父母团聚,与大雁告别)这一中心轴,叙述尼尔斯骑鹅旅行全国的历险记.整书以26个场景刻画描述尼尔斯改正缺点和进步的过程.这26个场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通过尼尔斯与大雁的到来,将他们联系起来,给予儿童生态意识的培养和养成以及道德教育,从而促使了儿童的成长.

《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以儿童文学的形式,讲述了瑞典的历史以及地理;同时以生态批评的手法,讲述了尼尔斯从小动物、调皮掏蛋、不爱学习的孩子,到成为帮助小动物、勇敢面对危险、主动帮助朋友的孩子的成长历程.这是文学与教材有机结合,同时也是自然学与社会学的结合,这两样完美的结合,使这部作品成为儿童文学史上不朽的经典.

三 结语

生态批评主要研究文学作品中的人与自然、人与动物的关系问题.而文学的生态批评追求的是人与自然、人与动物之间的和谐相处,是华兹华斯所崇尚的天人合一的境界.在经济全球化大潮的时代,人类所赖以生存的大自然遭受到前所未有的破坏,人类如何处理自己与自然、与周围的环境、与生活在地球上的其它万事万物的关系成了亟待解决的问题.在追求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和增长时,是否应该考虑合理开发、有效利用资源以求保持可持续、稳步发展?是征服或控制自然,征服或控制环境和地球上的万事万物?还是与之和谐相处?这些是生态批评给人类社会提出的问题,将生态批评运用在儿童文学作品的解读上,赋予了儿童文学全新的教育寓意,这种教育寓意不再停留在人类社会,而是囊括了整个自然界,在儿童成长时期,培养儿童的生态意识及儿童生态意识的养成,不仅有助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有助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毕竟,儿童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生力军.

参考文献:

[1] 宋丽丽:《生态批评:向自然延伸的文学批评视野》,《江苏大学学报》,2006年第1期.

[2] 赵玉:《〈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的陌生化手法》,《科技信息》(学术研究),2008年第26期.

[3] 王岳川:《生态文学与生态批评的当代价值》,《北京大学学报》,2009年第2期.

[4] 程虹:《生态批评》,赵一凡等主编:《西方文论关 键 词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年版.

[5] 拉格洛夫,王媛媛、肖楠译:《尼尔斯骑鹅旅行记》,中国戏剧出版社,1995年版.

[6] 刘保安:《文学批评的童真回归――文学批评》,《外语艺术教育研究》,2007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