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米莉·勃朗特在中国

点赞:4704 浏览:1707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对于艾米莉·勃朗特及其作品,中国学者关注的主要是她的小说,而她的诗歌少有人涉及.本文对近百年来艾米莉小说和诗歌在中国的译介和研究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以展现其研究状况和特点,并指出其诗歌有待进一步译介和研究.

关 键 词 :艾米莉·勃朗特 译介与研究 在中国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呼啸山庄》在中国的译介

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在世界上享有很高的知名度,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流传世界各地.在中国,近一个世纪以来,就出现了近百种版本,发行数量庞大.早在上世纪30年代《呼啸山庄》就已被译介到中国.1930年,上海华通书局出版了伍光建的版本,名为《狭路冤家》.194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出版了梁实秋的版本,取名《咆哮山庄》.1949年,上海正风书局发行了罗塞的版本《魂归离恨天》.1955年,杨苡的版本由上海平明出版社出版,书名是《呼啸山庄》.杨苡这一版本在几十年里曾在多家出版社多次再版,发行量极大.译林出版社再版了十五次,江苏人民出版社第一次发行量就达35万册.由于政治原因,上世纪60年代到改革开放前,中国译介外国文学主要是前苏联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大多排斥欧美国家的文学作品.《呼啸山庄》同样也遭遇冷落,在这段时间里,没有别的版本出现.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呼啸山庄》译介又繁荣起来,其中有全译本、改编本、简写本、英汉对照本、各级读本、插图本等多种版本.上世纪80年代以后,除杨苡修订和再版的译本,还有田心(简写本,上海译文出版社,1986)、宋兆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9)等五十多个译本.

艾米莉·勃朗特在中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山庄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6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另外,由《呼啸山庄》改编的电影更是倍受各国人民的喜爱.1939年美国联美公司把《呼啸山庄》改编成电影.影片气氛阴森,色调灰暗,充分表现出呼啸山庄和霍沃思荒原的环境氛围和故事情调,成为20世纪银幕上伟大的经典作品,并获得第12届奥斯卡最佳摄影(黑白片)奖.解放前,这部电影曾在我国上映,片名为《魂归离恨天》或《情之所衷》.抗战时期,剧作家赵清阁曾把它改编成话剧《此恨绵绵》,在上海公演,1944年重庆新中华文艺社出版其剧本.联美公司的《呼啸山庄》是现今我国最流行的一种版本.继联美公司的《呼啸山庄》以后,《呼啸山庄》还多次重拍.1953年由路易斯·布努艾尔导演的西班牙语版《呼啸山庄》,对白过多,缺乏;1970年罗伯特·菲亚斯特导演的英国版,实景拍摄,人物感情真挚,富于写实,整体水平不错;1992年彼特·科斯敏斯奇导演的版本比较接近现代观众,但人物过于自我,细节过于琐碎;大卫·斯金纳导演的1998年版本是一部电视剧,反映原作整个故事,颇具感情,可过于冗长.此外,意大利、日本等国家都曾把《呼啸山庄》拍摄成电影.1979年法国制作的彩色大型传记片《勃朗特姐妹》在我国也有一定影响.

二、《呼啸山庄》在中国的研究

《呼啸山庄》以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和极端爱恨的描写震撼了无数人的心灵.它的故事情节不是基于作者的亲身经历,而是想象和杜撰.它就像艾米莉本人一样充满着神秘色彩和不解的疑惑,充满着浪漫而又现实的意义.《呼啸山庄》译介到我国后,深受读者喜爱,也激起学者的探知热情.长期以来,它一直是我国英国文学研究一个焦点.1917年《妇女杂志》连载了题为“秦西女小说家论略”的文章,其中提到勃朗特姐妹.上世纪20年代有人把《英国文学发展史》译成中文,其相似度检测绍勃朗特姐妹.1931年7月《妇女杂志》的“妇女与文学”专号发表仲华的“英国文学史中的白朗脱氏姊妹”,介绍勃朗特姐妹.1931年《读书月报》上有一篇题为《狭路冤家》的评论,说它“以极深刻之笔,写极坚狠之情致”,把它与《醒世姻缘》相提并论,同为言情和醒世之作.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也有少数有关勃朗特姐妹的译介和评论,如1946年7月15日《萌芽》发表登聂绀弩的“谈《简·爱》”,1947年10月15日《文讯》刊登赵瑞的“爱美黎·白朗特及其《喔瑟山庄》”.上世纪50年代,由于受到国家计划和左倾政治的影响,我国外国文学研究对勃朗特姐妹少有涉及.1955年夏洛特逝世100周年,《译文》杂志发表了一篇关于英国《马克思主义季刊》的纪念文章的报道,小心翼翼地提到勃朗特姐妹“也许是无意中成了千百万不幸的和受压迫的人们的代表”,因此今天仍然受到无数男女的热爱和尊重.1957年随着反右运动的到来,外国文学研究受到了极大冲击,许多外国作家及作品成了批判对象.1958年有人出版《论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和《夏洛蒂·勃朗特的〈简·爱〉》两本小册子,对作者、作品、主要人物的个人主义和爱情至上进行分析和批判.文化大革命期间,中国文坛更是没有勃朗特姐妹的踪迹.十一届三中全会吹响了外国文学研究的号角,1979年电影《简·爱》在中国捷足先登,紧接而上的是许多读书评论和报刊文章.老专家李霁野、中年专家朱虹和许多外国文学爱好者都参加了勃朗特姐妹的研究和评介,发表文章有60—70篇.随后迎来了上世纪80年代译介和评价勃朗特姐妹及作品的第一次浪潮.这一时期的艾米莉研究主要是其生平介绍和研究综述.如李霁野的“夏洛特·勃朗蒂和她的创作”(外国文学研究,1980/03)、杨静远的“勃朗特姐妹的生平及其创作”(名作欣赏,1986/02—03)和“一百多年来的勃朗特姐妹研究”(读书,1983/06)及“关于勃朗特姐妹的传记文学”(外国文学研究,1988/01)、张唯的“国内勃朗特姐妹研究述评”(外国文学研究,1984/01)等.此外,《呼啸山庄》创作思想、创作方法也初有探讨,如张玲的“艾米莉·勃朗特的诗——‘呼啸山庄’创作的源泉”(外国文学评论,1988/04)、方平的“一部用现代艺术技巧写成的古典作品——谈《呼啸山庄》的叙述手法”(外国文学研究,1987/02)等.1987年11月9—13日,上海召开《简·爱》、《呼啸山庄》研讨会,对国内外一百多年来的勃朗特姐姐研究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这两部作品进行学术讨论.90年代以后,学术界对勃特姐妹及其作品的研究更是有增无减.单就《呼啸山庄》而言,1990年—2006年,各类学术刊物上有关论文多达300篇.就小说文本内容方面,有的探讨其主题旨意和内涵意蕴,如袁若娟的“《呼啸山庄》的主旋律:人性的扭曲与复归”(外国文学研究,1992/04)、张辉的“真爱永存——论《呼啸山庄》的主题意蕴”(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0/02);有的探讨其叙述结构和艺术手法,如金琼的“绝对时空中的永恒沉思——《呼啸山庄》的叙述技巧与结构意识”(外国文学研究,1993/02);有的剖析其人物性格,涉及的人物不再局限于希斯克利夫和凯瑟琳,一些小人物也有所论及;有的探讨其人物的女性主义、人性和作品的社会意义,如田祥斌的“论勃朗特三姐妹的女权观”(三峡大学学报,2006/01)、曾岚的“论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中对人类社会公正问题的思考”(内蒙古大学学报,2000/06);有的探究人物的爱恨情仇的缘由和真谛,如沈小茜的“论《呼啸山庄》中的情感与理智”(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5/05).就作者主体范畴方面,有的对艾米莉生活经历、性格及生活环境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进行探寻,对其创作动机及其成功经验进行挖掘或推测.如董敏的“试论艾米莉个性特征对《呼啸山庄》的影响”(唐山学院学报,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