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0年代的“林青霞”

点赞:3136 浏览:928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最近,电影明星林青霞女士出版了她的第一本散文集《窗里窗外》,成功实现从明星到作家的转型.这使笔者想到了上世纪30年代也是从电影明星到作家的王莹.

1982年9月,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长篇小说《宝姑》,作者王莹.夏衍先生为之作序《不能忘却的纪念》,强调作为作家的王莹“好学深思,文思敏捷”,半年以后,病中的施蛰存先生同样强调王莹的“文学趣味极高,评论看过的作品,也多中肯的意见”.夏衍和施蛰存,一是左翼文学的掌门人,一是现代派文学的翘楚,不约而同地称赞王莹的文学创作,这就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上世纪90年代,笔者指导中国现代文学硕士时就曾安排学生搜集整理王莹“青年时代的抒情小品”,但始终未能成书.15年后的今天,夙愿终于得以实现.《衣羽》就是王莹30年代短篇小说、抒情小品、电影随感和报告文学的精选集,世人或可借此重新认识这位差不多要被遗忘的女作家.其实,王莹绝非寂寂无名.她是30年代大为走红的中国电影明星,影名大大超过文名.虽然当时也有论者认为:“王莹在电影上,也许还没有她在文学上的成就.”

原名喻志华、又名王克洵的王莹(1913―1974)是安徽芜湖人.家境贫寒,当过童养媳,后进湖南湘雅医院护士学校求学.她自小性格倔强,富于正义感.1928年秋,历经颠沛的王莹来到上海,开始她有声有色的海上10年文艺生涯.王莹喜欢文艺,先后入上海中国公学文学部和复旦大学文学系攻读,又先后加入艺术剧社、复旦剧社和辛酉剧社.她主演了《炭矿夫》、《西线无战事》等话剧,表演才华由此得以崭露,很快成为上海左翼话剧界的新秀.

一九三二年“一二八”事变后,王莹拓展戏路,踏入上海电影圈.她进入有名的明星影片公司,大显身手,连续主演了《女性的呐喊》(沈西苓编导)、《铁板红泪录》(阳翰笙编剧)和《同仇》(夏衍编剧)三部电影,以声情并茂、真挚自然的表演广获好评,从而奠定了她电影明星的地位.还有论者专门撰文讨论女电影明星“王莹型”出现的可能,预测“过去的女明星是杨耐梅型,现在的明星是胡蝶型,也许将来会有王莹型的”.著名戏剧家洪深写《一九三三年的中国电影》,在介绍影坛新人时,王莹的大名又与费穆、沈西苓、汤晓丹等导演相提并论.

然而,当时的电影圈充满陷阱和危险.1934年2月12日,王莹的好友、同样才华横溢的女明星艾霞,震动上海滩,连鲁迅都在《论人言可畏》文章中提到.一个月后,正直而洁身自好的王莹远赴东瀛深造.在离沪之前,她接连发表《没有和艾霞说最后的一句话》和《卸除了一件五色的外衣》两文以明心迹.


夏衍和施蛰存文中都提到王莹喊出的口号“冲出黑暗的电影圈”,但遍查已找到的王莹当时诸文,未见同题之作,也未见文中有这句振聋发聩的名言,也许他们的记忆有所出入.但是,在《没有和艾霞说最后的一句话》中有如下的话:

1930年代的“林青霞”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明星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同是被生活扔到了这黑暗的电影圈,在这可怕的圈子里,比较能够说说的,只有艾霞.

在《卸除了一件五色的外衣》中又有如下的话:

我,怕了这熟圈子,熟圈子!换了一颗奋斗而且坚苦的决心,奔到那遥远的天涯去投陌生.临行,我要抖一抖衣襟,抖去那无由的爱憎.

与王莹成为电影明星同步,她的文学创作也渐入佳境,成为引人注目的文学新星.当时女明星涉足文学的不乏其人,最为出色的就是王莹和艾霞.可惜艾霞是一闪即逝的彗星,而王莹则越写越好.她的作品不但出现在《现代》、《申报自由谈》、《东方杂志》等大型文学文化刊物上,更在《时代电影》、《电通半月画报》等电影专刊上频频亮相.从“动人而可爱”的《春雨》、《剪秋萝》到带有自传色彩的《衣羽》,王莹的抒情小品、表演札记和短篇小说,无不充溢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社会不公的愤慨和对影剧艺术的追求.文笔总是那么清新,那么缠绵,那么想象瑰丽,那么爱憎分明,把一个新女性内心的情感波澜展露无遗.就是她当时与另一位文学青年英子的通信,也都直抒胸臆,文采斐然.

一年以后,王莹重返上海,加入电通影片公司,主演电影《自由神》(夏衍编剧),同样大受欢迎.1936年11月王莹主演夏衍的名剧《赛》,“轰动了上海文化界一直到最落后的小商人”,而蓝苹()争演主角赛未成,种下了王莹在“”中惨遭迫害的祸根.

抗战爆发,王莹积极投身抗日洪流,以主演街头活报剧《放下你的鞭子》而闻名海内外,最后以1943年春应邀进入美国白宫为罗斯福总统演出而达到.郁达夫在新加坡重见王莹,就曾赞叹“她的政治见解,她的文艺修养,以及她的阅世经验”的“惊人的进步”.

在烽火连天中,王莹仍笔耕不辍.《日记一页》、《征途》等文就是明证,在保持明净优美风格的同时,又增添了些许慷慨激昂.1947年夏,女作家赵清阁编选《无题集―现代中国女作家小说专集》,远在纽约的王莹应邀写了追溯往事的《别后》,被赵清阁誉为“近年来读者所不易见到的杰作”.

王莹是30年代中国电影明星转型成为作家,最为成功也影响最大的一位,而她的悲惨结局也实在令人扼腕.她是真正的明星,清清白白做人,清清白白演戏,清清白白作文,绝非当今那些绯闻不断的所谓明星可以望其项背.

作者系上海知名学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