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语言的异化和规范

点赞:4879 浏览:1648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网络文学是传统文学形式和网络传播方式相结合的新兴文学现象.我们认为,真正意义上的网络文学是利用现代网络技术和多媒体功能,以网络语言表现网络生活和情感,文本首先发表于网络空间的文学.网络文学的语言则由两种形式构成,即文字语言形式和数字语言形式(音影和图像等).本文对数字语言暂不研究,论及的网络文学语言主要是指文字语言.网络空间为文字的表达提供了更新的方式,网络文学的语言也不同于传统文学的语言.从文学的表达形式看,网络文学的语言与声音、图像等进行了重新组构,文句篇章间实现了超文本链接;从语言的创新使用看,网络文学的语言出现了大量的语言词汇和句法结构的异化.因此,就语言学的范畴来说,它是传统语言概念内涵和外延的扩张.

近年来,在众多网络作者张扬个性和突出自我的“出位”表达诉求下,网络文学的语言在词汇和句法结构上的异化风潮愈演愈烈,并且网络文学的异化语言已经开始突破网络的界限,影响到了传统的文学创作语言以及我们的现实生活的交际表达,我们可以在越来越多的场合发现网络文学语言的渗透.从现在的情况来看,参与网络文学写作和阅读的人数越来越多,随着网络文学的影响日益扩大,我们有必要对网络文学语言有一个正确客观的认识.因此,为了廓清人们对于网络文学语言的认识,本文将结合网络文学语言的特点,通过分析其在词汇和语法方面的异化,探讨规范网络文学语言的必要性和基本原则.

一、网络文学语言的特点

电脑成为网络文学书面语言新兴的物质载体,伴随着网络的虚拟性、匿名性以及光速传播的迅猛性,网络文学体现出独特的“网络”特点,除了创作方式的不同外,其在语言运用方面也具有“网络色彩”,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通俗而简单.在网络上时间就是金钱,速度就是生命,所以,网络文学语言便以短促简捷代替了冗长晦涩,词汇量少、用词简单成为其谋篇造句的基本规则,这体现了文字表现手法的独特性和创造性,在传统文学中是没有的.另外,同传统文学的创作者和受众群体具有相对较高的知识文化层次不同的是,网络文学的作者和读者来自社会的各个阶层,因此决定了网络文学的语言风格也是通俗的、大众化的.

2.新颖而幽默.大多数的网络作者在创作时,为了充分张扬个性,展现自我,所使用的语言都比较新奇、独特,具有很强的游戏色彩和戏谑的风格,这种新奇的语言表达方式,拉近了网络交流者之间的距离,吸引了读者的眼球,增加了读者的阅读乐趣.究其原因,网络文学的创作群体以年轻人为主,这种文学语言的使用和表达正与他们的年龄和心态密切相关.

3.随意而有个性.网络文学在传播方式上拆除了文学媒体垄断的藩篱,网络的自由打开了作品发布的自主通道,网友们可以利用网络自由的平台,随时匿名提交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可以进行随性而自由的表述,完全不需要仔细地琢磨和构思.因此,网络文学是即兴的、快餐式的创作.当然,网络所具有的开放性和随意性特点也导致了一些作者语句粗制滥造,标点随意乱用,别字泛滥的情况.

总之,求简、求趣、求新是网络文学语言的总体特征.我们可以借用作家徐坤在运用网络符号写作时所说的心得来总结网络文学语言的特点,“网络在线书写就是越简洁越好,越出其不意越好,写出来的话,越不像个话的样子越好.一段时间网上聊天游玩之后,我发现自己忽然之间对传统写作发生了憎恨,恨那些约定俗成的、僵死呆板的语法,恨那些苦心经营出来的词和句子,恨它们的冗长、无趣、中规中矩.整个对汉语的感觉都不对头了.我一心想颠覆和推翻既定的、我在日常工作中所必须运用的那些理论框架和书写模式,恨不能将它们全都变成双方一看就懂的、每句话的长度最多不超过十个汉字的网络语言”① .

二、网络文学语言的异化

(一)网络文学语言中词汇的异化

词汇是语言中的主要实体,也是文学语言的主要素材.目前的网络用语是数字、符号、中文、英文及其缩写和方言、别字联想的大拼盘,无规则可言,很多都与现代汉语规范相违背.

1.借用图形符号异化.用键盘上的字母、标点和其他符号的组合创造出了许多全新的象形表达方式文字,这是典型的网络语言的代表.这种表达方式有直观、简明、生动、含蓄、幽默等特点,给网络上的人际交流增加了活力和情趣.如:(∧@∧)表示幸运小猪,Zzzzzz等则为睡觉的样子,@〉〉〉,表示一束玫瑰.


2.借用谐音异化.这样的谐音异化分成下列四种:(1)数字谐音.通常是由10个阿拉伯数字组合而成,简单易记,输入方便,能够使得表达更为含蓄,同时不乏诙谐与幽默,如:9494(就是就是),5871(我不介意).(2)汉语谐音.通常以音同或音近字词来替代所要书写的字词,因为具有强烈的调侃意味,因而得到网民的认可,如:驴友(旅游的人),大虾(资深网民).(3)英文谐音.通常将简短的英文句子字母化,以简单的字母串代替原来的句子,如:OIC(Oh, I see),CU(See you).(4)英语音译法.这类词的英语一般都有对应的汉语意思,但作者并不用,而取其英语读音另写,不少这样的“翻译”往往还附加了作者对相关事物喜好憎恶的评价,其中也不乏生动可爱的语言意味,易学易记的另类译法,如:E-mail为“伊妹儿”.

网络文学语言的异化和规范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网络文学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自考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3.运用缩写异化.这样的缩写异化分成下列三种:(1)汉语拼音缩写.这类表达法有时有含蓄委婉之意,特别是在骂人和表示亲密暧昧时,使用起来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如: PMP(拍马屁),PLMM漂亮美眉,LG(老公),LP(老婆).(2)英文缩写.这类表达法是知晓一些英语的作者的创造,如:NP或np(No Problem,“没问题”),BTW(By the way,“顺便说一下”).(3)数字语言符号混用.这种表达法将数字和英语杂糅在一起,如:3KU(Thank you),4D(是的).

4.创造新词新义来异化.这样的新词新义的异化方式分成下列两种:(1)旧词赋新义. 这类借“旧壳”赋新义的词在新义与原义之间有一定的逻辑关系,通过“隐喻”的方式赋予原来词语以新的意义,产生调侃的效果,具有强烈的幽默感,如:马甲(网名),飞机场(胸部平坦的女性网民).(2)新造词.这类词语是作者发挥想象,自己创造的全新的词语,如:拍砖(批判)、东东(东西).

独创性词汇是网络文学语言创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打开了文学的另一个语言域.网络文学语言中的独创性词汇,明显带有“反语言”的特点,用创新的词汇来代替陈旧词汇,借以准确、真实地表达畅游网络世界的畅快感觉,突显语言本身的陌生感和距离感,从而可以达到特殊的审美效果.同时我们也应该清楚地看到,在网络文学中,虽然诞生了一些富有趣味性和表现力的词汇,但如一些语言学家指出的,新词语冲击规范化,新词新义是非规范化的产品,它们能否最后扩大成为约定俗成的新词,并丰富我们的语言,还需要时间的检验.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应该加强监控、分析和引导的工作,以确保网络文学语言向着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网络文学语言中语法的异化

网络文学语言具有自己独特的语体和语言风格,它多为短句和省略句,且与图像、符号和数字相结合,力求达到简洁、幽默、诙谐、形象的效果.网络文学语言使用的特殊句法结构体现了语言结构功能元素之间的弹性关系,它的一些错误句法根据其特征也被读者加以合理化的理解、辨识和容忍,而且有些错误形式已经在网络中广泛传播,成为公认的“规范形式”.另一方面,很多网络文学的作者也对正经八百的现代汉语语法感到厌倦,他们有时会在创作中刻意回避或颠覆现代汉语语法,但在呈现“新鲜”的语言组织形式的同时,也产生了很多不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的问题.

1.不符合语法特征.如:“很”在现代汉语中作为副词一般不能修饰名词,但在网络文学语言中,用“很+名词”这样的结构来表示具备某种事物特点的情况屡见不鲜,比如:很女人、很法国、粉(和‘很’谐音)卡通等.

2.语法搭配不当.如:严重同意,巨难看,超感动,N无奈等,作者为了表现出与以往搭配的不同,常常生造这样的组合,虽然根据这种拼合也能大概晓其义,但由于不符合语法规范和读者已有的语感,读起来总觉得有点别扭.

3.语法变异现象.如:郁闷ing,等待ing等,在英语里表示动作或行为正在进行的时态标记“ing”被网民们复制转移到了网络文学语言中.又如:我爱ed 他,在英语里表示动作或行为已经过去的时态标记“ed”也被挪用了过来.

综上所述,网络文学的作者本着求新、求变的心理,在网络上创造了一些令人费解的新词新义和句法.这种通过标新立异而追求强烈感染力的表现方式,本来是无可厚非的,但是由于这个创作群体本身受到了自身知识修养的局限,因此在纷繁复杂的创新词汇和创新句法中也产生了一些偏误,很多词汇和句法让人费解,这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三、网络文学语言的规范

(一)对网络文学语言是否需要规范的争论

网络文学语言基本上是在一种随意、自由而未加任何规范的状态中运行的,在上述的异化中当然也存在一些显而易见的问题,由于一些词汇和句法在创新变化中完全背离了传统的词法和句法,如果这样随心所欲地将网络文学语言的创新加以无限制的泛化,将会导致语言规范的失控,所以当越来越多的人参与网络文学的创作和阅读时,网络文学语言的规范也就越来越引起学者们的注视.

对于网络文学语言,有人持肯定态度,也有人持否定态度,这两种观点为:

1.呼吁净化和规范网络文学语言的观点.著名作家冯骥才先生在一次谈话中说:“语言是一个民族文化的围墙,更深刻的讲是一个民族的心理,直接关系到一个民族的思维方式、情感和下意识等.”很多学者也认为,在网络日益普及的虚拟空间里,网络作者为了传输方便,提高交流速度和表达个性化的效果,对一些汉语和英语词汇进行任意“改造”,对规范语言的语法进行无限制“创新”,将文字、数字、图片、符号等随意拼接,由此产生的与规范化语言表达方式格格不入的新词新句,是“文化垃圾”,是“对传统汉语的破坏”,“给我们的民族语言带来了冲击,甚至造成了一定的‘烧伤度’”,这些语言不仅污染了民族语言的纯洁,而且还体现了网民的知识贫乏与精神苍白.

2.强调汉语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净功能的观点.与上述强烈呼吁规范网络文学语言的观点相对照,有的学者持较为宽容甚至兼容的态度,他们认为网络文学语言不是什么语言异类,因为语言历来是一个开放性的符号系统,历来都是随社会生活和文化形态的发展变化而发展变化的,其规范并非是人为规定或强制性的,而是约定俗成的.正如王希杰曾说过的:“语言的规范化工作并不是一点儿作用也没有,但是同词语的自身的矛盾运动相比较,则是微乎其微的,有时是微不足道的,功盖天地的可能性是很少的等从宏观上看,人类的语言基本上都处在人类自觉的语言规范化运动之外,但是所有的语言并不是从混乱走向混乱的,正好相反,人类的语言都从混乱走向了有序.当词语处在局部混乱状态的时候,当它远离平衡状态的时候,它具有自我组织的能力,它能够自我调节,自动从局部混乱走向有序,人们的语言规范化工作比起语言自身的这一自我组织、自我调节的功能来,显然是不可同日而语的” ②.

(二)借鉴对一般网络语言的研究与规范

目前,对于一般性的网络语言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如2001年8月,中国第一部网络用语词典《中国网络语言词典》正式出版发行.这部语词性的词典收词2000条左右,正文约40万字,主要收集网络一般词语,聊天室、BBS上常用词语和一些外来语及缩写.这部工具书的出现对新网民克服词语障碍无疑有很大帮助作用,同时也系统总结了中国网络语言发展状况,具有一定的文献价值.

同时,某些地区也针对一般性的网络语言出台了一些规范的法规,如2006年3月1日起,国内首部将规范网络语言行为写入法律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办法》开始生效,其中明确规定“国家机关公文、教科书不得使用不符合现代汉语词汇和语法规范的网络语汇.根据该办法,今后如果上海的政府文件、教科书或者新闻报道中出现“美眉”、“恐龙”、“PK”、“粉丝”等网络流行语言,将被判定为违法行为.

这些现有的研究和法规能为我们规范网络文学语言提供一定的借鉴经验,但是,网络文学语言的规范要区别于一般语言的规范.因为,文学语言有别于一般的语言.1992年国家语委的权威刊物《语文建设》发起一场“文学语言规范问题”的大讨论,语言学家和文学家们纷纷发表意见,最终认识渐趋统一,即文学语言的规范与一般语言的规范应该具有不同的特点和内容,不能混为一谈.据此,我们也有必要区分网络文学语言规范与一般语言规范的不同特点和内容,并根据网络文学语言规范的特异性提出相应的规范原则.

(三)网络文学语言规范的基本原则

1.网络文学语言规范的层次性.规范是为了发展,因此规范也需要有一定的层次性,《中国网络语言词典》的主编于根元教授认为,“语汇系统如果只有基本词,永远稳稳当当,语言就没有生命力可言.语言在发展,语言也需要规范,但规范是要推动发展,限制了发展的不是规范”③.他还谈到社会语言学的观点,“群体不同语言也不同,没有一种语言放之四海而皆准.如股民有股民用语,打的人使用用词,这是分开的.在这个范围里的话,用到另外一个范围内,就有可能不适合,很难掌握适当的范围.而且这个圈子跟那个圈子也不是分得很清楚,有点交界和渗透也是可以的,如打的‘清一色’,现在也用到生活中了,还有“翻番”,也用到经济中了.其实在网络中使用的语言,如果用到生活适合的话,也是一种发展” ④.

因此,对于网络中的不同区域,我们有必要采取不同的规范要求:对于聊天室的口语来说,可以持一种比较宽容的态度,只要造词方式基本符合汉语习惯,没有不健康的用语即可;网络新闻的语言风格要尽量客观理性;而网络文学的语言应明白晓畅,方便网民阅读.并且,网民的队伍在不断壮大,新老网民的语言状况在网上共存,也形成了层次的差别.所以,网络文学语言的规范工作应该是有层次的.

2.网络文学语言规范的动态性.文学是语言的艺术,网络文学有异于传统文学的语言特色,因此也就有了区别于传统文学的艺术特征.网络文学虽然还未能积淀出相当数量的精品,但它毕竟形成了一种异于传统文学的特征.网络文学即兴的、快餐式的创作使得有些作品在语言上缺乏推敲磨练,带来语言运用上相应的不足.但是,它们的存在客观反映了社会意识形态中消极的一面,要改变这种状况得从提高全社会的道德素质入手,而不是仅仅通过行政手段所能做到的.

同时,语言文字又是审美的重要内容,因此我们需要采取一些具体的措施来更好地实现文学审美的功能.我们建议:(1)设立专门的语言观察点,对在网络文学中流行的语言进行跟踪式的观测、分析,定期编订新词语词典,增加有意义的新词,删除不再流行或已消失的词语.(2)加强人们的语言规范意识,引导网民正确使用网络语言,既兼顾到网络文学创作的特点,又符合大多数人的阅读习惯.

因此,我们要承认网络文学语言的存在价值,对其进行有层次的、动态性的规范.

注释:

①徐坤:《网络是个什么东西》,《作家》2000年第5期.

②王希杰:《汉语的规范化问题和语言的自我调节功能》,《语言文字应用》1995年第3期.

③④于根元:《新词新语规范基本原则》,《语言文字应用》2003年第3期.

(作者单位: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本文为四川大学“985工程”文化遗产与文化互动创新基地成果之一)

责任编辑 鄢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