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教学方法

点赞:5918 浏览:2039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目前,通识课是构建大学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通识课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精神追求,文学通识课在体育类院校地位则更加重要.分析了目前国内通识课教学现状,指出了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针对性的教学方法建议,以寻求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教学的有效方法.

关 键 词 :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教学方法;必要性

中图分类号:G808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013.04.009

公元前3世纪,亚里士多德提出了“自由教育”这一理念,他认为实施“自由教育”可以使人获得智慧、道德和身体的和谐发展.1829年,在此基础上,美国博德因学院(Bowdoin 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提出了“通识教育”(generaleducation),目的是让学生得到全方面的综合教育.今天,学者认为,通识教育就是使一个国家的大学生能有一个共同的知识体系和文化背景,为此,教育部鼓励在大学里普遍开设多学科、多门类的通识课,让学生掌握多学科领域的知识,引导学生能运用多种不同的分析方法,旨在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的心智水平,从而实现对学生的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体育类院校是为了培养具有体育技能的健全人格的公民,因此仅仅进行体育方面的训练,无法完成培养目标.在体育类院校开设文学通识课意义重大,培养学生的文学修养和道德情操也至关重要.

一、通识教育的内涵

关于通识教育的内涵界定,大家争论不休,说法不一.美国哈佛大学文理学院院长罗索夫斯基认为“通识教育”主要是培养学生对宇宙和社会的正确认知能力,使学生拥有广阔的视野,具有基本的沟通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我国著名的哲学大师牟宗三先生曾说:“通识并不是叫一个人懂得的许多,自然科学懂一点,人文科学也懂一点,美术音乐都懂一点,这样的话顶多不过是百科全书,百科全书你自己可以到图书馆去翻,通识教育最基本的目的或者精神是应该让一个人或学习者了解自己及时代”.香港学者何秀煌则认为,通识教育可以是大学社群、国家以至一个文化的教育理想;可以是一种教育措施,提供相关课程与学术交流活动以扩大学生的视野;可以是一个以培育大学生的心灵或人格为目标的文化取向;可以是一种对于大学教育的哲学构想;可以是一项提倡某些理想甚或抗衡现行教育系统的社会运动,也可以是一个具有特定内容和目标的课程,甚或可以是一系列以通识教育为名而推行的课程组合等等.内地学者李曼丽认为,通识教育作为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是所有大学生都应接受的非专业性教育.通识教育主要培养积极参与社会生活的、有责任感的、全面发展的社会的人和国家的公民.

可见,通识课教育的外在形式是灵活多样的,但其精神实质和教育目的是一致的.中外学者对“通识教育”的内涵虽然有不同程度认识和界定,但是可以肯定地是“通识”并不是让学生学习全方面的知识,接触所有的领域;而是要培养学生认识世界和适应社会的一种能力.同样,我国的通识教育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的健全人格的公民.

二、体育类院校开设文学通识课的重要性

(一)提高学生基本能力的需要

体育院校主要以培养体育人才为目标,大部分的学生有体育特长,但是在学科方面基础较差,有的学生甚至缺乏基本的认知能力和判断能力.在体育院校开设通识课,是作为体育专业课的一个有益补充,目的是扩大体育院校学生的知识面,使他们掌握必要的人文知识,具有良好的语言表达、沟通能力和阅读能力,可以更快更好地学习体育专业知识.这样,做到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推行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的需要

通识教育主要是推行人文教育和精神教育,更注重的是培养学生的内在精神,陶冶高尚的情操和完美的理性,培养学生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和民族自豪感.通识课种类繁多,主要以文学类为主,因为文学往往涉及了社会各方面,开设文学通识课能够让学生了解人类、社会和宇宙的更多知识,激发他们的联想,以更为广阔的眼界去认识和改造世界.

三、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开设存在的误区

(一)忽视文学通识教育课程的重要性

通识课的开设存在着诸多误区.有的教学管理者认为学院的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是对立的,恨不得取缔通识教育,这是很危险的做法.爱因斯坦(A.Einstein)说,以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人只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著名的杨玉良院士曾经在《人民日报》采访时说过这样一段话,他说:“科学家不应只是一种会从事科学研究的机器.”专业教育的不足之处在于不能使人内心和谐发展.我们要有正确的教育认识和理念,最基本的教育是使学生对正确的价值观有所理解并产生热烈的感情,必须在美和道德上有鲜明的辨别.

(二)文学通识教育课程设置的随意性和盲目性

很多大学教育逐渐认识到了通识课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经过严格的思考讨论就纳入了教学计划.只要是非专业课都归入了通识课,使通识课变成了一堆杂乱无章的课.开设通识课也很随意,这一学期开设一门课,下学期可能就没有了.另外,通识课一般没有专门的师资队伍,大部分是临时给相关教师分课,教师备课时间较短,准备不充分,因此不能保证通识课的教学质量.

(三)文学通识教育课程教学形式单一

大学里开设的文学通识课,由于大都是由不同专业的几个班合在一起上课,学生专业不同,人数众多,基础参差不齐,所以,课堂上绝大部分教师还以传统的讲授手段为主,教学形式单一,缺少学生的互动交流,课堂气氛沉闷,不易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


四、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的教学方法建议

(一)针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来设计教学内容

文学通识课主要在理工类院校或是体育艺术类院校开设,所以在教材内容的选择上必须具有针对性.教学内容难度系数过高容易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不易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不能起到人文教育的目的;教材内容过于简单,学生没有学习的动力.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针对体育院校的特点,基于学生普遍的基础水平,选择生动有趣的具有代表性的文学形象和文学篇目讲授.在具体授课时,中国文学和外国文学,建议中国文学内容选择要适当多一些,中国文学类白话文的选择相对多些,古文选择有代表性的名篇,篇幅相对较短的,文章内涵较浅显的,更能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果比较生僻的篇目,可以先从作者生平入手,结合作者的事例和性格,分析具体作品印象会更加深刻.另外,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注重实践性,课堂讲授列举事例尽量紧扣现实生活,使学生学以致用. (二)改灌输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

传统的灌输式的教学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模式,不关注学生的一举一动,教师站在讲台上满堂灌,无法取得好的教学效果,教学目的收效甚微.教师讲授教学内容应备课充分,做好教学设计,采用循循善诱的启发式教学,注重与学生间的互动交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问题,畅谈自己的见解,从而提高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判断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三)采用多媒体、辩论赛等多种形式的教学手段

体育院校的学生由于专业的特性,活泼好动,精神容易不集中.所以采取单一的教学方法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可以采用多媒体教学、辩论赛、专题讲座、学生参与等灵活多样的方法进行授课.如讲授《诗经·秦风·蒹葭》时,可以先放一首现代改编的歌曲《在水一方》,让学生在优美的音乐氛围中感受文学的气息,引起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关于一些有争议的话题,可以设立一个辩题,组织学生进行辩论,最后教师点评,这样学生由被动变为主动,教学效果很好.有一些情节简单的话剧,动员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来演绎.多样灵活的教学手段会一改沉闷的课堂气氛,让课堂生活生动有趣起来.

体育类院校文学通识课教学方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通识教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自考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1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杂志投稿、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四)建立合理有效的考核制度

目前,文学通识课的考核制度基本是通过开卷考试,学好学坏一样,学生没有压力,不利于学习,所以需要建立合理考核制度.可以采用考勤、平时作业和最后考试相结合的方法.平时作业,教师可以结合课堂讲授的内容,列出扩展教学内容的书目,让学生课下自己阅读,自我感受,并写出心得体会,最后教师打分,按比例算入最后的考试成绩.最后的考试题目,可以以论文的形式给出,学生自己去图书馆查资料完成,这样也可以锻炼了学生写论文的科研能力.

(五)培养一支较高水平的稳定的师资队伍

教师是学校的主体队伍,教师水平是办学质量的关键因素,所以应该重视培养高水平的师资力量.通识课一直处于被轻视可以忽略的地位,所以绝大部分教师也采取了忽视的态度,对于朝令夕改的通识课,采取应付的方法,所以通识课的教学水平很难保证.针对这一现象,应该改变通识课教师的观点,重视通识课的教育.另外,通识课的教师基本上是临时抓来的,没有稳定的师资力量,学校要重视通识课,培养一些能力强且善于学习的教师固定讲授通识课.

五、结语

20世纪40年代,著名的社会学家潘光旦曾提倡通识教育,他认为“教育的理想是发展整个的人格,一个人应当受的教育是一个通才并重的教育,以至于‘通’稍稍至于‘专’的教育”.现代社会,文理分科产生的结果是,学理的不懂文学,学文科的不懂理科,很难实现“通”,培养的都是“半个人”.而开设通识课则是为了弥补科学主义教育造成的受教育者的人格缺陷,但由于通识课的开设是模仿国外,对通识课的理解又存在诸多误区,有关生存找工作的技能课受到了普遍关注,而忽视了人文精神的课程,即便是有这样的通识课,也只点到即止,停留在表面的讲解,忽视了内在的人文精神的转化.所以,我们要正确理解通识教育的涵义,明确通识教育的目的,针对学生的基础,合理有效地选择教学内容,运用灵活多样的启发式的教学手法,提高我们的教学水平,真正上好通识课,让学生喜欢通识课,在潜移默化中丰富他们的精神,形成健康完整的人格,培养更多的通才加专才,为我们国家所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