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学的口传形式

点赞:24897 浏览:11659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省皮影戏历史悠久,流行广泛,群众喜爱.即使是电影、电视、家庭影院、各种现代电声乐器及娱乐器材迅速普及的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不少地方的群众逢年过节或在特定的民俗活动中,仍然要选择皮影戏以一睹为快,满足娱乐消费.

为什么皮影戏仍在群众中如此盛演不衰,仍为群众所喜爱?这里除了有些地方民俗活动所需求之外,主要还是它本身所固有的优势使然.一方面,它队伍短小,便于上山下乡,收费低廉;另一方面是它音乐优美动听,语言通俗易懂,剧目丰富,人物表演灵活,上天下地,场面宏大,其演出氛围凝聚和散发出浓浓的乡土味儿,极大地适应了群众的欣赏情趣.尤其是它的开大传,唱连台戏,更让广大观众牵肠挂肚,难以割舍.所有这一切,都是其他剧种难以比拟的.

对于皮影演员来说,开大传唱连台戏并不是难事,相反,他们应观众的要求开大传,倒是增加剧目、拓宽台口、扩大自身影响的手段之一.早先多数“把式”文化水平低下,甚至有的名演员是文盲.但他们唱戏却是开口成章,妙语连珠,不但唱词随口道来流利连贯,且十分精美.塑造的人物个性突出,唱、念台词十分感人.一场戏剪裁下来结构合理,情节处理得当,迭起,显现出艺人们高超的戏剧艺术手法、惊人的编演艺术才华.

这是为什么?原来演员们身怀绝技,暗藏“法宝”.只要掌握了这种“法宝”,且运用自如,临时编演一本新戏,或开大传唱连台,就非常轻松了.这件“法宝”是什么呢?即传统的唱词和诗篇.

传统唱词和诗篇分“通用”和“专用”两大类.

通用唱词和诗篇是同一类型的人物谁都可以演唱,而专用唱词和诗篇只能是某一特定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所专有的了.演员们靠口传心记,掌握了大量的、成套的唱词和诗篇,在熟悉皮影戏唱腔音乐和表演程式的基础上,根据故事情节和人物的身份、性格等特点,经过思考编排巧妙运用诗篇,套用唱腔曲牌,就可以演出戏来,不用预先排练.这,就是传统唱词和诗篇的神功所在.

传统的唱词和诗篇,是艺人们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集体创作、口传心记、千锤百炼而逐渐形成的民间口头通俗文学,也是皮影戏口头程式化了的文学形式.它们是生活语言,又具文学特征,既是通俗文学,又注重诗的格律,合辙押韵,朗朗上口,雅俗共存.它们成章成套,有段有篇,大量存在又基本定型,又可灵活剪裁,可长可短.

这,就是河湟地区民间乡土文学的代表.

艺人们从我们民族的道德准则和人民群众的好恶爱憎出发,把忠君爱国、护民孝亲、勤劳勇敢、重义尚廉等思想情感渗入到各种人物的唱词和诗篇之中,既有民族的共性,又有人物的个性.同样的几句诗篇或唱词,张三说来就是张三的,李四道出却又是李四的,观众听来犹如其人.如《本帅马上传将令》一段唱词,只要是领兵挂帅的人物,不分年代先后,不论年龄大小、性格差别,都可以唱.那严明纪律、爱护平民百姓的情感和语言,既是元帅的将令,也是公德,更是演员本人的思想基础,群众听来备感亲切.

又如《有本公坐大堂自思自叹》一段,凡是不超越历史年代,且有一定身份的达官显贵们都可以唱,以角色对历史的回顾中既发泄自己的感情,也拨动观众的心扉,取得感情的共鸣.

《骂路歌》则是平民百姓行走在中途路上发泄个人情感,吟叹人间不平时用的.

道情唱词多与道家、神话人物有关,体现以劝人向善,祈福禳灾,求得人畜平安、五谷丰登的平民百姓的情怀.各类神仙道家在空中行云、山涧坐洞等环境中抒发情思之用.其唱词内容不一定与剧情有关.

诗篇(两句为对子,四句为诗,八句为篇)多用在人物上场或下场时,是表明人物的身份、职业、性格等用的.简明、凝炼,观众一听就知道是什么人物或是干什么的.这便是通用诗篇.

如对子:天上逍遥府,

人间帝王家.

诗:太阳一出照九州,

平顶冠上九龙头.

蓝挺玉带镶北斗,

龙眉一皱百官忧.

这肯定是皇帝出场.

又如:三更灯火五更鸡,

正是男儿立志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

白首方悔读书迟.

这是书生在勤学苦读.

又如:头戴乌纱盔明亮,

身穿团龙过肩蟒.

笏板怀中抱,

一片丹心伴君王.

这是大臣上朝.

再如:鸡叫三声就起身,

星星全了才关门.

迎来送往度春秋,

开座小店方便人.

这是店小二出场.

专用诗篇只能是用于某一位特定的历史人物或神话人物的,表明人物的身份和突出艺术个性,不能随意套用.

如:震堂鼓三声响罢,

坐大堂威武森煞.

不管他皇亲国戚,

犯国法定入斩铜铡.

这只能是包文正坐堂审案.

又如:长坂坡前血未干,

十万雄兵心胆寒.

赵云出征.

专用唱词是各种历史人物表情达意、或明志、或回忆的长篇唱词,概括、精炼、成套成章,如关羽的《夜观春秋》,诸葛亮的《回忆往事》,包公的《想起当年事一宗》等都是皮影戏中的妙文,像这样的唱词数量非常庞大,艺人们都会熟记于心的.

皮影戏的剧目非常庞杂,内容丰富,非一般剧种相比拟,剧目中的故事、人物、情节场面、转折、路遇等非常复杂,于是也就有既适合一般人物,也符合特定人物即景应情的诗篇.各种人物在各自的特殊场合出场下场,随口道出,不但和人物的身份、心态、场面极为吻合且非常贴切、生动,不但非常合乎剧情,增强了故事的趣味性,且使整篇剧目妙趣横生,精彩感人,增强了影戏的艺术魅力,因而这些即景应情诗篇也成为影戏中非常重要、艺术价值极高的乡土文学的组成部分. 如:离家出走:

在家千日好,

出门当日难.

又如:惨遭后娘陷害:

云里的太阳门里的风,

蝎子的尾巴后娘的心.

如果遇难得救,逢凶化吉:

砸烂玉笼飞彩凤,

扭断铁索走蛟龙.

如果灾难不断,连续发生:

啊呀!真是:

这边逃出虎口,

那边又落入龙潭!

诗篇中文雅的诗句也可被改作反意俗话,雅中生俗,俗从雅来,丑公子不读书,不好学,反将诗句反读:

天子重英豪,文章教尔曹.

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

他却念成:

田地里种青稞,文章拉麦索,

碗半吃了个饱,但恨没调合.

不但突出人物的性格,而且使影戏妙趣横生.

这些诗篇,也是人生甜、酸、苦、辣的百味经历,富含哲理性,凡格言、谚语、俗话,艺人们巧妙地艺术化,用在特定的环境和情节之中,形成了为皮影所有的诗篇,成为影戏中突出各种人物性格的非常精彩的一笔.

传统唱词的句式结构一般是七言或十言.七言为二、二、三结构,三音顿,末尾词三字.

时运/不来/好怪哉,


乌云/遮住/栋梁材.

怀抱/一棵/珊瑚树,

走遍/天下/无处栽.

十言句为三、三、四结构,仍是三音顿,末尾词四字.

一不该/搭彩棚/文武遭难,

二不该/修楼台/枉费银材.

诗篇的句式结构比较多样,五言、六言、七言不等,形式变化较大.

五言诗:

朝为田舍郎,

暮登天子堂.

将相本无种,

男儿当自强.(文武生)

人才无刚强,

曾比草上霜.

日月东西转,

白发少年头.(老生)

六言加七言:

头戴银盔高照,

脑后斜插脸毛.

锁子金甲锦战袍,

护心镜护定心窝.(女将)

七言诗:

庭前常栽栖凤竹,

池塘常养化龙鱼.

男儿要知今古事,

必须读尽五车书.(文武生)

多言句:

头戴龙凤帽九龙盘定,

身穿赫黄袍八宝绣成.(皇帝)

化子生来名头儿不雅,

手拿了半副銮驾.

上街里喊一声阿爹阿妈,

下街里小犬儿前来接驾.(化子)

诗篇的句式字数可以略有增减,要求并不十分严格,但必须押韵.可通韵、可花韵,一般通韵较多,做到连贯顺口,通俗流畅.

皮影戏的演员们就是依靠这些现成的唱词和诗篇,凭借着个人的艺术才华,开大传,唱连台,或编演新戏,信口拈来,竟是那样的顺口流畅,得心应手,把一本一本的戏演得有血有肉,性格突出,生动活泼,吸引群众,因而传统唱词和诗篇在丰富灯影戏的剧目,增加皮影戏的精彩,提高皮影戏的艺术魅力,发展皮影戏方面实在是立下了汗马功劳.

皮影戏的传统唱词和诗篇,是乡土文学的口传形式,它永远渗透和显现着浓浓的乡土文学的神采和韵味.

乡土文学的口传形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通俗文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高校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3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