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望当前中国文学

点赞:2967 浏览:916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随着世界经济的不断发展,中国走向国际已是大势所趋.与此同时,中国文学的发展也逐渐被世界人民所关注.文章主要讨论了当前文学走入世界的发展之路,重点分析了文学作品的翻译;并展望了其在世界文学发展旅途的前景.

【关 键 词 】中国文学;世界文学;文学经典

我国虽然还处于发展中国家的行列,但她又是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可以说中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和世界各国的发展已融为一体,特别是经济发展已不言而喻.说到文学发展,这不得不谈及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虽然中国在各国人民心中已有一席之地,但是了解中国的人并不是想象的那么多,那么要让世界了解中国,让中国更好的发展,中国文学可以说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那么如何让中国文学走向世界,让世人对文学作品有所熟知,不仅仅是对“大家”的作品的了解,如若贝尔文学奖获得者莫言的作品.更重要的是对中国传统文学作品的学习和研读.

一方面中国文学传递着本国的文化发展、人文社情等.另一方面,它是一种精神的传递,中国文化底蕴的传递.只有在化方面对中国的了解,才能更好的使本国文化被各界所接纳.但是文学不同于科技或者物质经济,它的传播不得不借助于语言这一载体.因此,中国文学走出国门面临的一大问题就是文学作品的翻译.这将是长期以来影响中国文学走向世界文学的复杂问题,我们必须积极面对解决这一问题.


由于民族文化的差异,汉语和其他国家语言的相通性存在很大的不同.汉语表达注重整体感悟,追求的是一种语言的意境;而不求眉须毕现的分析,不讲滴水不漏的逻辑,是意境性语言.其他语言则呈现别样风景:它讲逻辑,重分析,追求条分缕析,漠视所谓的整体感悟.由于英汉语模糊性在审美地位、表现形式和审美价值等方面都存在显著差异,因而造成汉语因模糊而生成的美感在翻译过程中多有磨蚀.让国外读者没有办法体会我国文学的用词优美.汉语翻译成英语这一过程中,对汉语发生较大变化有,词语所表达的优美氛围无法在英语文学中得到很好的表现.另外,汉语中常常使用的各种修辞、特别的引用等等都是英语文学无法比拟的.这不仅给翻译工作者加大了难度,同时也是两国文化无法跨越的鸿沟.总是感觉缺少了原本作者要表达的意境和精神情感.这样即失去了“雅”,但是我们对于文学作品的追求又不仅仅限制在逼真的程度上.因此,只能是文学修养极高的人才可以译出文学的庐山真面目.

单就外语水平而言,与国外著名的汉学家、翻译家相比,我们国内并不缺乏与这些国外翻译家水平相当的翻译家,但是在对翻译语国家读者细微的用语习惯、独特的文字偏好、微妙的审美品味等方面的把握上,国外翻译家显示出了我们国内翻译家较难企及的优势,这也就是为什么由这些国外翻译家翻译的中国文学作品更易为国外读者接受的原因.而有一部分人觉得这些国外的翻译家在对原文的理解,甚至表达方面有时候其实还比不上我们自己的翻译家,为什么不能用自己的翻译家呢? 这个问题其实只要换位思考一下就很容易解释清楚,试想一想,我们国家的读者接受国外文学、文化典籍是依靠我们自己的翻译家、通过自己翻译家的翻译作品接受外来文学、文化的呢,还是通过外国翻译家把他们的文学作品、文化典籍译介给我们的? 比如说在你面前放着两本托夫斯基小说的译作,一本是一位精通中文的法国汉学家翻译成中文的,一本是我国著名翻译家傅雷翻译的,如果让我们自己选择的话,答案是不言而喻的.世界上绝大多数的国家和民族接受外来文学和文化主要都是通过本国和本民族翻译家的翻译来实现的,这是文学、文化跨语言、跨国界译介的一条基本规律.因为只有自己本国的子民对自己国家的历史文化和语言积累理解的比较透彻.

世界文学全球化时代给我国打开了一个前所未有的窗口,让中国文学可以把全世界文学作为参照,吸收和借鉴各个民族文学的优秀传统,丰富自己,发展自己.同时也为中国文学走出国门、向全世界展示自己提供了机会.随着文化交流的日益广泛和普遍,中国的许多古籍、四大古典名著以及现当代的一些作品,都已经被翻译成外文,在世界上广为流传,成为世界文学中的经典作品.过去说中国有五千多年的悠久文化,有丰富的文学遗产,在汉唐宋元等朝代文学曾达到了世界高峰,但是除了那些国外的汉学家知道中国文学本质的东西,大多数人并不了解.在当今全球化时代,借助各国密切的文化交流与合作,借助现代媒体技术,我们可以对整个世界说,中国文学就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中国文学曾经为世界文学的发展做出过卓越的贡献,今天中国文学依然在为世界文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

在现阶段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个时期里,在西方国家中国文学和文化典籍的读者注定还是相当有限的,能够胜任和从事中国文学和文化译介工作的当地汉学家、翻译家也将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我们在推动中国文学、文化走出去的同时,还必须关注如何在西方国家培育中国文学、文化的接受群体的问题.近年来我们与有关国家互相举办对方国家的文化年即是一个相当不错且有效的举措.

我们必须积极扩大国外汉学家、翻译家的队伍,关注如何为他们提供切实有效的帮助,从项目资金到提供专家咨询、配备翻译合作者等.文学、文化的跨语言、跨国界传播是一项牵涉面广、制约因素复杂的活动,决定文学译介的效果更是有多方面的原因,但只要我们树立起正确、全面的翻译理念,理解译介学的规律,正视中西文化交流中存在的语言差距等实际情况,树立起正确的指导思想,那么中国文学和文化就一定能够切实有效地融入世界.

展望当前中国文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8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