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浪潮背景

点赞:20409 浏览:9301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战争从来不是一个孤立的话题,围绕在它旁边的更多的是痛苦,毁灭和不愿承担的回忆.作为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争浩劫,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包括苏联3000万人民在内的无数生灵涂炭,人类文明受到毁灭.但对于苏联民族来说,更是如此.

关 键 词 :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浪潮

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浪潮背景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战争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硕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爱国主义精神的奠定

俄罗斯历史上有过三次大的民族入侵战争,盟国金帐汗国入侵,拿破仑侵俄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的苏德战争.对于文学来说,它是感性意识下纪录战争的最好载体.苏联卫国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战争文学的一部分,而俄罗斯民族是尚武的民族,战争文学是俄罗斯文化文学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因此一定程度上是俄罗斯文学的源头.纵观俄罗斯历史,描写战争的作品不在少数,比较著名的作品:英雄壮士歌谣、《伊戈尔远征记》、《战争与和平》等都在其内容中表现出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正是在这种精神的影响下形成了强烈的统一俄罗斯国家思想.

经历过三次民族入侵战争的俄罗斯民族在战争中形成了属于本民族的性格特征.即尚武的战争精神和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对于主要以现实主义手法描写的战争文学来说,作品无疑是很好的纪录和彰显出这种民族性格的载体.因此,这也是卫国战争三次浪潮发生的民族历史背景.

二、卫国战争文学前两次浪潮

第一节塑造理想的英雄形象

20世纪20年代,苏联文学界出现了描写苏联战争的三部重要作品:富尔曼诺夫的《恰巴耶夫》(1923);绥拉菲莫维奇的“革命战争的史诗”《铁流》(1924);法捷耶夫的《毁灭》(1926).这三部小说,标志着苏联文学中英雄形象的诞生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在战争文学中的确立.随后,法捷耶夫的《青年近卫军》、肖洛霍夫的《静静的顿河》、尼奥斯特洛夫斯基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借鉴了这种创作方法,但侧重描写在战争环境中人物性格的成长历程,使人物性格有了更大的历史容量.

第二节描写经历战争的普通人

1953年3月,自斯大林逝世后,苏联卫国战争文学的关注点发生转向,由描写战场上的军人转向描写战争中普通人的遭遇,从而还原战争的残酷性并对那些经历战争的饱受苦难的普通人的致敬.第二次苏联作家代表大会和苏共二十大的召开,在文学界提出反对粉饰现实的“无突论”和“理想人物论”等思想观念.在一个政治敏感度极高的社会意识形态下,这些政治号召引起苏联文学家的激烈争论和探索.在结合文学本质的思索下,著名作家爱伦堡在《谈谈作家的工作》中提出了文学的功能在于帮助人们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写日常生活琐事,带有人道主义色彩的新主张.这其中出现了以肖洛霍夫的《一个人的遭遇》为代表一系列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中,作家将关注点由之前的描写具有英雄气质的革命军人形象,展现他们光辉一面转向战争期间平凡人的生活以及战争对他们的影响.在《一个人的遭遇》中肖洛霍夫通过安德烈的不幸遭遇,力图向人们宣示这样一个真理:战争期间日常的、平凡的生活都可以构成严酷的考验,那些在个人生活、内心精神上承受了异乎寻常牺牲的普通人,表现出来的更是一种大智大勇.因此,这一时期的作家所描写的战争更多的是表达作者对战争的感受和对历史的深沉的思考.此后又出现了一系列此类反映卫国战争的作品.在这些作品中读者可以明显的看到这种转向,在肯定卫国战争的历史进步性的同时不忘对人性、对人的自我价值进行探讨.


第三节卫国战争文学第三次浪潮

20世纪70年代以后,苏联文学界逐渐认识到之前用现实主义创作战争文学时所存在的问题,尤其是“无冲突论”、“概念化”等弊病.1972年,苏联文艺界提出一种新的理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开放体系”.在这种体系的引导下,苏联作家对原来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做新的理论阐述.“开发体系”的出现,是世界文艺美学交融的结果,苏联文艺界把西方文学界的比较研究、系统论研究机制引入文学研究之中,开始全面的看待战争文学创作.并认为,社会主义现实主义不能只局限于某一种描写形式,而是应当容纳一切能真实表现生活的艺术概括形式包括检测定性式(夸张、怪诞、象征、寓意、不合逻辑等)描写,这就极大的拓宽了文学表现生活的描写方法.80年代的苏联战争文学在“开放体系”的引导下,在继承了70年代文学的史诗性、哲理倾向和心理探索倾向,出现了题材融合的趋势.因此,在随后的苏联文学界出现了一大批从更广阔的社会背景、国际背景,乃至全球范围内来思考问题的优秀作品,以邦达列夫的《岸》为代表.这些作品中有关战争的描写已退居到次要地位,只作为背景或人们关注的重大问题而出现.(作者单位:海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参考文献:

[1] (俄国)列夫托尔斯泰《托尔斯泰文集中短篇小说选》[M].人民文学出版社1986年

[2] (苏联)法捷耶夫《青年近卫军》[M].译林出版社1999年

[3] (苏联)邦达列夫《最后的炮轰》孟庆枢译[M].南方出版社2003年

[4] 黎皓智著《20世纪俄罗斯文学思潮》[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7月

[5] 陈敬泳著《邦达列夫创作论》[M].译林出版社200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