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现代语境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

点赞:5365 浏览:1733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历史”和“叙事”在后现代语境下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成为现当代批评中的核心概念之一.从概念上看,历史是虚构,历史是方法,历史是当下,历史是建构.从叙事过程上看,历史叙事是情节编织和符号系统.从历史与文学的关系上看,历史与文学都是一种语言虚构,历史叙事对文学创作、文学效应对历史叙事具有双向的意义.

关 键 词 :历史叙事,真实与虚构,后现代批评

中图分类号:1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04(2012)04-0140-05

曾几何时,“历史”这个词汇处于长期遭受冷落的境地.然而,历史性思考的出现则是对这种状况的一种反弹:“这种正在使之成为问题的回归历史毫无疑问是解释学的漠视历史的形式主义和美学主义的一种反应,这种形式主义和美学主义带有很多所谓的现代主义阶段的艺术与理论特征.”

“历史”一词与现代主义、后现代主义的许多话语密切相关,成为现当代的核心概念之一.让一弗朗索瓦-利奥塔在《后现代状况:关于知识的报告》中提出了“宏大叙事”的概念.他通过考察资讯社会中的知识合法化、语言游戏规则、社会规范本质、叙事功能等问题,揭示了在历史上这些话语都是参照某个“宏大叙事”而营建出来的一个体系.“宏大叙事”包括两种:“一种是更政治化的,一种是更哲学化的.两者在现代历史上都很重要,特别是在知识及其制度的历史上.”政治叙事的主体是“作为解放的英雄的人类”,代表了整体的国家、民族、民众的立场,通过知识走向解放和自由.哲学叙事的合法化主体是“思辨精神”,“合法化的语言游戏,不是国家一政治的,而是哲学的”.无论是政治叙事还是哲学叙事,都离不开历史的舞台和视野.而现代化社会由于分工的日益精细和日益专业化而使不同门类的知识和学科变得壁垒森严、各自为战,知识之间缺乏完整性与统一性.这就需要某种工具把分散的知识点还原为一体.“哲学必须将统一性还于教学,因为它散落于实验室与大学预科教育的孤立的学科中,只有在语言游戏中,才能达到这一点,这种语言游戏把不同学科联为一体,将其作为精神变化的契机.换句话说,用理性的叙事甚至元叙事将它们联结在一起.”政治叙事和哲学叙事是“元叙事”,居于所有叙事之上.“宏大叙事”除了利奥塔所指的政治叙事和哲学叙事之外,还指描写重大历史事件、关注意识形态、题材宏大、规模宏伟、具有主导性和整体性的写作实践.“宏大叙事”、“元叙事”离不开语言,也离不开历史.

新历史主义提出“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理论,“过去总是以文本为媒介的而文本又总是具有历史性的”.罗兰·巴特认为,人类历史本身的存在构成了叙事存在的合理性.托多洛夫认为,任何小说文本都“要求以人的现实生活世界来思考人物的世界”.伯格将叙事与日常生活进行了对比研究,认为叙事是虚构的,日常生活是真实的,叙事是集中的,日常生活是分散的,叙事中的故事各有不同,日常生活是千篇一律的重复,叙事模仿生活,日常生活模仿艺术.詹姆逊说:“任何一种叙事会像所有的叙事一样,必须产生‘对真实矛盾的想象性解决’的幻觉.”


什么是历史长期以来,历史一直承担着真实的、实际发生过的、非虚构的原型的重任.那么到底构成本文语境的历史是真实的,还是虚构的新历史主义的主要人物海登·怀特指出:“通常文学理论家在谈论某一文学作品的‘语境’时,他们检测设这个语境——历史背景——具有文学作品本身无法达到的具体性和易近性等但是所谓历史背景的具体性和易近性——那些文学批评者所研究的本文语境——本身就是历史学家研究这些语境时所制造的虚构产品.”历史往往成为真实的标准,但这个标准的真实性则十分可疑,因为历史在表现形式上往往成为众多历史文件的组合.即便通常被认为真实的历史语境,也是虚构的产物.

这种认为历史语境是虚构的观点并非空穴来风.列维·斯特劳斯指出:“历史事实并不比其他事实更具有给定的性质.正是历史学家或历史演变中的行动者借助抽象作用,并仿佛在一种必须进行无限回溯的威胁下,构成了它们.”本雅明也指出:“一个历史的对象是经由知识作为对对象的营救而构成的那种东西.”历史事实的客观构成是历史学家抽象化与回溯化的结果,历史事实的主观选择也是这样.尽管每一个个体都在以各自的方式整合着历史的进程,但历史学家必须从中筛选.历史学家在选择历史材料的时候,由于个体的差异与观念的差异,被选择的东西已经有所取舍.这种取舍由于个体差异性而呈现出片面性.“因而历史绝不单是历史.它是片面的,即使它为自己辩解也仍然必定是片面的,而且其本身就是某种形式的片面性.”

对历史材料进行选择之后,接下去就是书写历史.本雅明认为“书写历史也就意味着对其景象给定日期”.历史对象按时间顺序被重新加以排序,历史事件则潜藏于表征下面.“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呈现在读者面前的历史可以说是包括发生在这个文本中的事件的引用.正是这些引用以清晰的方式面向全体.”由于被写入历史的是经过筛选的部分,而非全体(事实上也无法做到书写全体),所以书写历史要做到完全的精确无误是不可能的.

后现代语境下的历史、叙事与文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历史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学术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资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资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本雅明还认为历史是一种“记忆形式”:“历史不仅仅简单地是一门科学,而且,并非微不足道的,是一种记忆的形式.对于科学所决定的东西,记忆可以修正.”作为一种记忆形式,它可以对已经发生过的事物进行有意无意的修补、强化或疏忽.因而会偏离“科学”的立场,从而偏离了真实.“这种有意,可以使不完满的(幸福)变成完满,使结束的(不幸)尚未结束.这就是神学.”这样,看似历史与神学相背离,但其中又有同样的非科学因素和非精确性.

“元虚构”的概念有助于理解历史的本质.“当其显露的同时,它将过去的历史知识的根基是不是真的加以质疑,这就是我将这种编史称作元虚构的原因.它常常通过写作历史与叙述化——因此也就是虚构化——的关系的颇成问题的性质,从而提出当前的历史哲学家也正在抓住不放的相同的问题,即关于历史知识的认知状态.”叙事化即是历史与故事、事实与阐释相互需要且相互型塑,使用同样的表述方式.“历史编纂学的元虚构驳斥了区分历史事实与虚构的自然的或常识的方法.它拒绝只有历史才有真实的权利的观点,既在历史编纂上质疑这种权利的根基,又断言不论是历史还是虚构都是话语、人类的构想、指示系统,两者都出自于因那种身份而来的主要对真实的权利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