芥川之死对堀辰雄早期文学观念的影响

点赞:5242 浏览:153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在大正昭和时代的日本文学界,出现了一位新兴艺术派的作家堀辰雄.他与生俱来的纤细心灵和高贵品位,让包括芥川龙之介在内的几位文学大家特别青睐,他也成为芥川晚年的关门弟子.毋容置疑,堀辰雄一生的文学思想受芥川龙之介的影响很大,他本人对芥川也怀着一种近乎崇拜的敬爱之情.芥川之前,堀辰雄也发表过一些诗和文章,但笔者认为,堀氏文学的真正出发应该是从对芥川之死的反省开始的.本文试通过堀辰雄与芥川的邂逅、受芥川文学思想的影响以及对芥川之死的思考,来探究堀辰雄早期文学观念以及在作品中的运用.

芥川之死对堀辰雄早期文学观念的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6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关 键 词 :芥川之死 堀辰雄 文学观念 新兴艺术派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一、堀辰雄与芥川龙之介的邂逅

堀辰雄在文学的道路上是个幸运儿,虽然不能说一帆风顺地走上文学的巅峰,但至少他有许多良师益友带领他一步步走向别人看来遥不可及的文学殿堂,让他能够在这金碧辉煌的殿堂里施展才华,用自己病弱的身体和坚毅灵魂,谱写出一篇篇感人肺腑的珠玉文章.

大正10年(1921)4月,堀辰雄初中毕业,怀着当医生的梦想,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第一高等学校理科乙类.在这里,他认识了文学生涯中第一位重要的朋友神西清.神西清后来也成为昭和时代有名的作家.当时作为辰雄的同窗,两人关系很密切.神西清把自己钟爱的 原朔太郎的诗介绍给辰雄,领着他踏出了文学生涯的第一步.大正12年(1923)5月,20岁的辰雄在三中校长的介绍下,拜访了当时住在学校附近的著名诗人室生犀星,其年夏天,堀辰雄第一次在室生犀星的带领下来到了他一生最爱的地方轻井泽.跟随著名诗人的荣誉感以及充满夕阳情调的新鲜感让辰雄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土地,以后在他一生的作品中都能找到轻井泽的影子.而且在这里,他见到了对自己文学思想影响最大的导师芥川龙之介.

在室生犀星的引荐下,堀辰雄拜见了当时的文坛泰斗芥川龙之介.之后辰雄又寄了两篇自己的诗给芥川看.不爱回信的芥川竟然破例给辰雄写了回信.信中洋溢着这位大文豪对辰雄的赏识之情.信里写道:“我看了你的两篇诗稿,了解了你的艺术心境.甚至可以说了解了光和你见面不能了解的东西.不要丢掉你所捕捉到的感受,请这样迅速地发展吧.(只是我不是诗人,对诗也不了解,所以不要求你相信我的话,信不信是你的自由.)我觉得你的诗能把你所捕捉到的感受确切地表示出来,所以把诗稿寄给我与其说是为对你有好处,还不如说是对我有好处.其实除了你还有位青年到室生先生的地方,前几天来见了我.但是我发现我不能为他做任何事.你和那人有着不同的选择,所以对于我来说十分高兴.对你来说也很高兴的话就更好了.”很明显,芥川认为堀辰雄的诗有真情实感,是个可造之才.从此之后,堀辰雄和芥川之间就结下了不解之缘,他经常跟随芥川学习,把文章寄给他修改,并像朋友一样了解了很多芥川的生活和感情,由此反省自己的文学和人生.对芥川来说,堀辰雄是他晚年最优秀的弟子,他面对堀辰雄可以“安心地讨论艺术”.芥川对辰雄这种不寻常的器重在当时让许多文学青年羡慕不已.伊藤在杂志座谈会上说:“芥川先生赞美堀辰雄的诗《虫牙》的文章在《文章俱乐部》发表了,我怀着羡慕的心情读了这篇文章”.近代文学史上认为晚年的芥川最挂怀的青年文学家就是堀辰雄,芥川选择堀辰雄象征着大正文学向昭和文学的转型.如果说为大正文学殉道是芥川的宿命,那么在他死后堀辰雄开创新兴艺术派,掀起昭和文学的新风潮,也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二、芥川之死对堀辰雄的影响

昭和2年(1927)7月24日,36岁的芥川留下一封写着“看不清未来,感到不安”的遗书,喝下过量安眠药了.当时芥川的死震动了整个文坛.被称为大正文坛之鬼才的芥川,他的死无疑象征着大正文学的终结.大正时期的主导文学思想是艺术至上,像自然主义和唯美主义都是应这种思想而迎来了全盛时期.但是进入昭和时代,以人为本的思潮涌现,社会主义文学和新感觉派也应时而生.大正时期艺术至上的文学理念只能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从《地狱变》、《奉教人之死》等许多芥川的作品中可以看出,芥川对艺术的热爱,几乎接近宗教似的崇拜,而当他信奉的艺术至上精神将被历史淘汰时,他只能选择为这种精神牺牲,成为艺术的殉道者.

作为芥川晚年最器重的弟子堀辰雄对老师的死抱着一种复杂的感情.在芥川死后的第三年也就是昭和4年的春天,堀辰雄以《芥川龙之介论》作为帝国大学的毕业论文,通过研究老师的一生来探明他的原因,更重要的是,通过分析老师的悲剧而悟出大正文学思想终结这一历史潮流,并开始认真考虑适应新时代——昭和时代的文学理念,决定自己在文学上发展的方向.就像文中这样写到的那样:“芥川龙之介像‘死人闭上眼睛一样’静静地打开了我的眼睛.(中略)他在最后用他的死进一步将我的眼帘打开.”堀辰雄的文学生涯是从接触芥川开始的,打开他的眼帘是指通过对死的体验,确定了堀辰雄的文学方向.使他开始思考“生”“死”“爱”之间的关系,并将其作为纵贯一生的文学主题.在写完毕业论文的第二年,堀辰雄在《为了艺术的艺术》中写到:“真正的弟子不应该模仿老师的工作,而是应该在老师工作终结之处出发.”这句话就像一句宣言,道出了堀辰雄的文学观,他决定不模仿芥川的风格,不选择他的生存方式,而是要思考如何避开芥川那种弥漫着死亡阴影的不幸道路,从而创造出能引导人们通向新生与幸福的文学理念.

芥川和堀辰雄都出生于的平民区,有着“爱好虚荣,意志薄弱”“腼腆,在别人面前不爱说话.虽然洒脱却不善交际,虽然正直却没有勇气和耐力”的根性.芥川认为这种根性是自己的宿命,永远没办法摆脱.当他的人生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进行时,就感觉十分无常与挫折,这时候只能选择,在芥川看来,并不是一种消极的行为,作为一个殉道者,他相信是高尚与纯粹的.在给孩子们的遗书中,芥川写道:“你们如果在人生的战斗中失败时,也像你们父亲一样吧.”

堀辰雄同样出身在平民区,但他从小就向往高雅的生活,努力想摆脱小城市根性.小时候对贵族花园的憧憬,长大后对轻井泽的钟爱无疑都能反映出这点.他虽然很崇拜芥川,但是不能认同芥川的人生观和文学观.在芥川之死十几年后,堀辰雄在《耶玛沃的旅人》一文中写到:“到现在我们总认为芥川先生理解自身,只是通过其他所有人的心来理解自己.但是芥川先生还是抛开自身去理解人们.我们以为自己理解自己了,其实这只是一种迷妄.”他对近代个人主义及其信奉者芥川的思想提出质疑,并表达了“我决定选择与芥川先生完全相反的方法活下去”的决心. 对堀辰雄来说,生命并不是战争.与其去探究他人心中最黑暗与丑恶的原罪,在战斗中激烈地活着,不如静静地与自己的内心对话,将生命交给命运与自然,找出和谐的生存之道,这才是最明智的.在大正到昭和初年这个乱世期间,人们的心灵都很苦闷.现代人要怎样才能不,调和生命最本质的“生”“死”“爱”三元素,从而幸福地生活,这就成了堀辰雄终其一生研究的主题.芥川死后,堀辰雄发表了他的成名作《圣家族》,以芥川之死为原型展开了对“生”“死”“爱”的深度思考,这也奠定了堀辰雄作为新兴艺术派文学家在文学界发展的基础.


三、《圣家族》中堀辰雄的早期文学观念

《圣家族》的故事情节十分抽象.小说的主人公九鬼一开始就已经死了.在九鬼的葬礼上,扁理邂逅了九鬼的旧情人细木夫人.在夫人眼里,扁理是一个“就像九鬼的反面这样一个青年”.通过死去的九鬼,扁理开始走近夫人一家,认识了她的女儿娟子,并不由自主地爱上她.但娟子不肯承认自己也爱扁理,对他总是很冷淡.扁理在一次整理九鬼遗物时发现夫人写给九鬼的一封信,上面写道:“我们比比看谁能把对方伤害得更深.”扁理觉得娟子和夫人一样,身上有着一样的性质,会像划破玻璃一样伤害爱自己的人,九鬼已经被夫人折磨死了,自己不能再走老师的老路.于是他离开娟子,和舞女在一起过着堕落的生活,依旧无法摆脱烦闷的心情,最后一个人去了海边.在海边扁理思考了很多关于“生”“死”“爱”的问题,却终究没有理顺三者的关系.文中写到:“扁理一个箱子也没带就独自去了海边.走着走着一种异常的感觉涌上心头.行人的脸和随风飘舞的传单都表现出一种强烈的不吉.是什么让自己这样痛苦?那就是‘死的暗号’.无论走到哪里都紧紧萦绕在这个城市中的死的印记.——对他来说这同时也是九鬼的影子.扁理第一次理解到,九鬼之死不断地在身体的反面支配着自己.生和死是一枚铜钱的两面,十分接近,又非常遥远”.在扁理看来,自己的“生”的反面是九鬼的“死”,他要探索“生”的意义,必须超越九鬼的死,才能获得真实的“生”.但是这必须以放弃“爱”为代价.爱是导致“死”的根源,会让人失去理智失去自我,要选择“生”就必须远离“爱”.但没有“爱”的“生”就如同行尸走肉,与“死”又有什么区别呢?这种在“生”与“死”的夹缝中无法解决的“爱”,正是困扰作者的一个难题.

扁理走后,娟子生病了,她开始反省自己的心,其实她心中也是爱着扁理的,少女的矜持让她无法明了自己的心.作品的结尾,娟子在母亲面前表白了自己对扁理的爱.她们憧憬着爱的表情正如拉斐尔所画的《圣家族》中圣母与幼儿的画像.

《圣家族》的主人公九鬼自然是以芥川为模型.和芥川熟识后,辰雄几次跟随芥川到轻井泽小住.在这里,他拜访了芥川晚年爱慕的女流诗人片山广子,这就是细木夫人的原型.而娟子的原型是细木夫人的女儿宗瑛.辰雄把娟子作为“爱的最初的征兆”的对象,因此小说中的扁理也就是在写他自己.

笔者认为,在《圣家族》之前,堀辰雄虽然也发表过一些小说,但他早期文学思想的成型还是从《圣家族》开始.这段时间堀辰雄经历了许多不幸,先是老师的,然后又在关东大地震中失去了最爱自己的母亲,他自己也掉进水里差点淹死,还因此得了肋膜炎而休学.在给神西清的信里,堀辰雄这样写道:“死与我不即不离,就像我的恋人一样.”在堀辰雄的人生中,“死”的阴影开始蔓延.而“死”作为一种观念开始在《圣家族》中明确地表现出来.而相对于“死”,必然产生“生”的观念.《圣家族》的开头是一句颇具堀氏风格的名句:“死仿佛拉开了一个季节的帷幕”.“一个季节”是由“死”拉开的帷幕,“死”的反面就是“生”,以芥川为原型的九鬼的死让活下来的人(扁理、夫人和娟子)能更好地“生”.在“生”与“死”之间还有一个观念就是“爱”.选择了死的人可以永远不再烦恼,可是活下来的人却因为“爱”而烦恼.在三者之间如何找到一个平衡点是本文也是堀辰雄之后永恒的文学主题.芥川的死打开了堀辰雄的眼界,让他找到自己文学主题的价值所在,在《圣家族》里,他第一次提出“生”“死”“爱”的观念,却没有找到让三者和谐的出路.也许上天为了让这位睿智的文学家进一步体会生命的本质,在以后的人生中,还让堀辰雄经历了许多生离死别,使他继续思考,对于“生”“死”“爱”的认识也更加深刻.堀辰雄终于找到了能使三者和谐的道路吗?这也是笔者以后研究的课题.

注:本文系乐山师范学院科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