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寻根文学经典的成功尝试

点赞:28496 浏览:13226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秦腔》是寻根文学的一种新变,它成功处理了失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没有避讳二者斗争的尖锐性,将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尖锐矛盾展现出来供读者思考.虽然《秦腔》流露出一种挽歌的情怀,但是这又是弱势文化面对强势的现代文化的必然结果.重要的是,作品将两种文化缠斗的过程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出来,引发人们更深的思考.作品也正是在描述文化碰撞的过程中拓宽了自己所表现的时间尺度.《秦腔》那史诗般的叙事又注定了其宽广的多项阐释空间,产生了复杂深远的社会、艺术影响.

关 键 词 :寻根文学;文化缠斗;时间尺度;阐释空间

引言

寻根文学思潮已经成为1980年代的一段历史.1990年代之后,我们很少再谈论它.近期,一些学者似乎尝试着重回1980年代,谈论新时期文学的建构,思考那个年怎么发表生过的一系列文学事件.这对于更客观地认识1980年代文学史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其实,那个年代有很多的文学难题还有待我们去解决,旧问题的解决必将对当今文学作品的研究产生某种启发.笔者认为“1980年代寻根文学”恰恰存在着很多未解的问题,突破这些问题也必将使我们可以从更高的层次重新认识寻根文化,让寻根文学作品不再局限于某一个时代,而成为跨时代的文学经典.

一、《秦腔》指明了寻根文学的归宿

《秦腔》正是寻根文学的一种新变,它成功处理了失落文化与当代文化的关系,没有避讳二者斗争的尖锐性,将这样一种二元对立的尖锐矛盾展现出来供读者思考.这是作品时代性的体现,不是完全躲在原始民间的时空背景中,而是将文化之根移栽到了今日的土地上,并期盼着根的再生.这是走出寻根文学困境的一种尝试,即使作品最终无法肯定地表现出“失落的文化”就是当代的文学之根,显示出对于失落文化的不自信,乃至流露出一种挽歌的情怀,但是这已经让寻根文学的面貌得到了很大的改观.寻根文学似乎总是在现代性和传统性之间挣扎,文化价值立场的暧昧不可能完全避免,正是建立在尖锐矛盾基础上的一定程度的“困惑”才最值得研究和玩味.

寻根文学的归宿是什么,寻根文学应该朝什么样的方向发展才更有价值?寻根文学中所谓的“文学之根”是不是只应当在遥远的文化背景中存在,我们应不应该给予失落的文化一种现实的生命活力?寻根作品中有相当一部分完全沉浸在失落的时空背景下,展示这种文化过去的生命活力,“获得文学方式的追溯性再现” .我们在这样的小说中看不到文化衰落的趋势,只会感叹这种文化体现出的长久韧性,正如我们在《红高粱》中看到的硬汉形象,勤劳勇敢的民族精神.小说里处处充满着刚烈和土地的气息.《受戒》中明海、小英子纯朴健康的人性之美,冲淡平和的基调让人完全沉浸在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之中,这和《边城》中充满人性美、人情美的世界有着相似的文化内涵.这种寻根文学作品总会引起我们的疑惑,我们寻根的目的就是仅仅沉浸在对过去文化的回忆追悼吗?如果将明海和小英子放到都市之中又会是什么样的结果呢?余占鳌身上的那股蛮劲、狠劲在当代的文化背景中又会不会有新的发展呢?

我想《秦腔》在这一点上处理得很好.《秦腔》之所以被高度肯定,是因为它用平淡而高超的叙述技艺、平静而汹涌的情感奔流深入刻画了改革开放后农村的历史变迁,描绘了传统乡土精神的衰落和农民在新时期尴尬的历史地位.这看似没有超出当今的时代范畴,但是其所蕴藏的文化反思意味已远远高于这个时代.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不是今天才有,新旧文化的冲突对立不是今天才出现,传统文化精神何去何从不是当今的中国人才开始思考.《秦腔》的成功不仅仅取决于主题思想的深刻性,其展示出的当今时代新老农民的“众生相”特别是夏天义、夏天智、夏君亭等具有鲜明个性的人物形象更是体现出无穷的艺术和思想魅力.它是一本农村社会教科书,更是当今中国历史变迁的见证者,它本身所包含的思想艺术内容是巨大的,也有多项阐释的可能性.

也有一些学者专注于《秦腔》的挽歌情怀.“从整体来看,《秦腔》是一首乡村传统失落的悲歌,是一首当代中国乡土精神迷失的挽歌.”吴俊先生也曾提出:“寻根文学对其价值观念的认同实质上也是相当暧昧的,即对所谓‘失落的文化’的当代性价值认定并无足够的自信.因此‘寻根文学’创作才主要会体现为‘挽歌’的格调,而无法真正作为一种文化力量介入当代的实际生活,连它的精神理想也可能是相当软弱的.”这句话恰好说中“寻根文学”的软肋.但是我想对于寻根文学来说,要求“失落的文化”变得不再软弱似乎是一个永远也不会实现的理想.就今天来说,面对强势的现代文化,“失落文化”本身就是一种弱势文化的体现.这就像吴俊先生在文中提到的鄂温克族作家乌热尔图一样,他无奈地用汉字记述他民族的故事.当这位优秀的少数民族作家面对强势的汉文化时,他又能做些什么来挽救自己的民族呢?寻根文学作家所寻的不是当今强势的文化,而恰恰是一种夕阳文化,当夕阳文化面对现代文化的时候,它又能表现出多少自信呢?因此,寻根文学的归宿不是静止孤立地描述所谓的“文化之根”,躲在原始民间的时空中不愿走出,也不是刻意地给予“失落文化”以必要的自信,非要让文化之根在现代文化中重新绽放活力,让其成为现代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是这样,那我们的寻根之旅就算真正结束了.其实,一个成熟的寻根文学作品就是要展现“失落的文化”与“现代文化”之间缠斗的韧性,就是要体现出“失落文化”在斗争中弱势、不自信的一面,重在表现这样一个过程,不论结尾是挽歌还是欢歌.《秦腔》正是指明了这样一个方向,新旧文化的对立冲突推动着小说情节的发展,最后夏天智在秦腔声中遗憾地走了,夏天义在七里沟悲壮地去了,这种悲剧式的结果才最能引起读者深入的思考,最能体现出一部寻根小说的真正价值.也许,这才是寻根文学的真正归宿.

打造寻根文学经典的成功尝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作品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自考毕业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00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二、在文化碰撞中拓宽作品的时间尺度

贾平凹曾经说过:“是不是好作家,是不是好作品,五十年后才能见分晓.如果五十年后书还有人在读,人还被提起,那就基本上是好作家、好作品,否则都不算数.”我认为贾平凹的《秦腔》在五十年甚至几百年之后还会有人研究,它一定会具有永恒的存在价值,因为它立足于现实细节,着眼于新旧文化,从文化的高度审视和分析问题,探讨旧的文化精神在新时期的出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