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0年代“主体”觉醒原因

点赞:23039 浏览:10603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1980年代“主体”觉醒的具体原因包括三个方面:首先,1980年代之“人的觉醒”的主题.其次,理论界对“异化”问题的思考.最后,文论界对反映论文论的反拨和文学创作中个体语言的凸显.

关 键 词 :主体;觉醒;原因

作者简介:

包妍(1984-),女,吉林白城人,东北师范大学文学院2009级博士研究生,文艺学专业,研究方向为文学理论.

万水(1982-),男,内蒙古通辽人,辽宁师范大学文学院2012级博士研究生,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方向为当代文学思潮研究.

[中图分类号]:I2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3)-30-00-01

20世纪40年代胡风强调尊重和保护作家、艺术家“主观战斗精神”的重要性,20世纪50年代钱谷融提出“文学是人学”的命题,虽然由于时代环境所限,胡风、钱谷融的观点一经抛出就遭受了“无情打击”,但是他们可视为讨论“主体性”问题的先导.当李泽厚、刘再复在1980年代提出“主体性”、“文学的主体性”的时候,时代的氛围正在改变,“主体”开始从沉睡中觉醒.“主体”觉醒的时代语境如下:

首先,1980年代之“人的觉醒”的主题.“”是建国以来最大的一场人道主义灾难,1980年代初期,执政党主要政策的制定和各种社会思潮出现的基础都是对“”的反思和批判.“”结束初期,破除“阶级斗争”和“无产阶级”这一带有明显“”色彩的意识形态已是大势所趋.作为“破旧立新”的需要,当时知识界为新的意识形态的建立找到的理论依据是青年马克思的《巴黎手稿》中所蕴藏的“人本”观念,而支撑“美学热”的核心理论也正是青年马克思的“人本”思想.尤西林认为与“美学热”共始终的马克思人文主义哲学思潮“作为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哲学新的阐释等直接就是国家意识形态变革,它具有准政治变革的全部敏感性与严重性.”[1]周扬在1983年纪念马克思逝世100周年学术报告会上做了《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几个理论问题的探讨》的报告,该报告是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人道主义新解释的集中体现,但旋即被胡乔木否定,这一过程可视作以马克思人文主义为主导的国家意识形态建立努力的全面失败.但是其中所强调的“人”的问题却作为一个可以接受的,甚至是可以弘扬的理念在意识形态和社会生活领域广泛地发挥着作用.反思“”促使了“人的觉醒”,从“共同美”的讨论到“人性、人道主义”的讨论,再到对马克思《手稿》的讨论,“人”都是这些讨论中的话语关 键 词 .

其次,对“异化”问题的思考.“异化”作为马克思《巴黎手稿》的核心概念之一,是马克思从黑格尔那里继承来的,马克思用它来阐明人在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之下的生存状态,即人背离了自己本质的生存状态.这一概念被西方马克思主义者沿用下来.我国学者也十分重视“异化”概念,认为它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核心概念之一,并且在人道主义与异化问题讨论中做了进一步发挥,指出在社会主义条件下也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异化现象,在人的本质没有得到全面解放的情况下,亦即在人类进入共产主义社会之前,“异化”应该是一直存在的.在这样的背景下,提出主体性问题有着对抗“异化”的意味.

1980年代“主体”觉醒原因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反映论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学士学位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最后,文学理论界反映论文论一统天下的局面.反映论文论来自于前苏联,前苏联文论对我国的影响可以追溯到1930年代,1937年前苏联学者维诺格拉多夫的《新文学教程》译介到我国.建国初期,中国从制度到文化和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奉行向苏联学习的策略,1950年代季摩菲耶夫、毕达可夫、谢皮洛娃、柯尔尊的文学理论著作陆续在我国翻译出版.1960年代蔡仪主编的《文学概论》和以群主编的《文学的基本原理》两本高校文学理论的主导教材都不同程度地受到前苏联模式影响,并且蔡、以的文学理论一直影响到我国20世纪80年代初的文学理论教材编写.可以说从20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初期,我国的文学理论体系建设都在苏联的反映论文论框架内进行.对物质和意识谁为“第一性”的哲学问题的回答是反映论文学理论的首要问题.它强调文学的反映作用和认识作用,即把文学创作看作对客观现实的反映,对文学作品更多强调认识作用.前苏联的文学理论同时强调文学的意识形态性、阶级性和党性,这种倾向始于列宁和高尔基.列宁强调“文学事业应当成为无产阶级总的事业的一部分,成为一部统一的,伟大的,由整个工人阶级的整个觉悟的先锋队所开动的社会主义机器的‘齿轮和螺丝钉’”.[2]高尔基强调“文学家是阶级的耳目与喉舌”,“只要阶级的国家还存在一天,文学家作为一定环境和时代的人,不管他愿意与否,有无条件,都必须为自己的时代和环境的利益怎么写作,而且正在怎么写作”.[3]无论是强调文学的反映和认识作用还是强调文学的阶级性都无“主体”的容身之地.我国文学理论深受前苏联文学理论的影响,强调文学艺术要反映生活,并且按照阶级性、政治意识甚至是十分具体的政治指令“反映”生活.但是艺术创作是最具个体性的自由创造过程,艺术家是一个独立思考的个体,这样才会创作出伟大的作品,所以“主体”的觉醒是对旧的反映论/阶级论文学理论的反拨.

在这一时期,文学创作领域也发生了的显著的变化,表现为个体语言逐渐取代集体语言.文学创作的脚步经常会走到文学理论的前面,当文艺理论界对文学主体性还遮遮掩掩的时候,文学家们已经在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主体意识.在小说领域,张抗抗的《白》通过“忏悔的方式”探讨了人的尊严的问题,张辛欣的《在同一地平线上》借助男女主人公内心独白的形式,通过表现他们为争取自己的发展权利进行奋斗的过程,表达出对人主动选择自我发展道路的肯定.在诗歌领域,北岛、舒婷、顾城等“朦胧诗”诗人以强烈的怀疑精神和个体意识书写了一代人对世界、人生的看法.

猜你想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