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实证

点赞:11798 浏览:465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培养人的思维能力是教育的基本目标之一.培养作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目标,已经受到了国内外专家和教学机构的一致认可,并在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中不断取得突破.在深圳市南山区与北京师范大学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合作开展的“跨越式试验”中,试验教师在研究人员提出的分文体读写结合模式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理论基础上进行了一系列的教学实证研究.本文是就儿童诗类选文进行语文诗意想象能力培养的一个案例.


一、理论检测设

语文思维主要是指文学思维,而文学思维“主要是一种象征思维,依靠创造艺术符号来抒发情怀;文学思维又都具有情感取向,情感是文学竭力表现的内容,也是文学思维的工具;文学也都是情景语的结合,是感性体验、理性认识综合而成的情理结合的生命体验;文学思维的语言是直觉的凝聚,可以从语言直接感悟作者的情感心声”[1](姚远,2012).何克抗教授的“基于网络环境的基础教育跨越式发展创新试验研究”课题,提出了语文课堂教学“以语言运用为中心”的“读写结合”教学模式.通过跨越式的读写结合模式,“在语文课堂教学中,可以充分地将阅读和写作整合起来.让阅读真正成为写作的基础”,写作“就是建构、就是创造”.[2]而选入教材的各种文学体裁的课文又都有其各自的结构特点、各自的思维特点,因此,就要针对不同文体的特点来有针对性地培养某种语文思维能力.

“由于儿童诗是感情饱满、语言生动、构思新奇、富于想象的文体,是童心看世界的结果,儿童诗的感性形象表现出儿童的情感和认识,因此,儿童诗的思维方式主要是诗意的想象.诗歌的创作和鉴赏主要应围绕对意象和意境的把握.而对于儿童诗来说,更重要的是‘捕捉意象’[3].意象是‘人化了的自然’,大自然中的客观物象与孩子浓浓的情意相融合,从而生成了童话般诗意的意象.儿童诗的诗意想象主要通过比喻、拟人、通感等手段来生成意象.”[4]儿童本来就“对一切细小的事物、细微的变化都极敏感和感兴趣”[5],因此,利用儿童诗来培养孩子从小处观察事物、展开诗意想象、表达真挚细腻的情感,是一个非常好的方法和平台.

读写结合教学模式培养语文思维能力的实证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思维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6 写作解决问题: 毕业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毕业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研究对象与教学内容

对象:深圳市南山区NH小学一年级一班和二班.这两个班分别由两位语文教师任教,两位教师共同备课,除教学策略运用部分外其他的教学设计内容相同,学生能力水平相仿.

教学内容:人教版第一册《雪地里的小画家》.

三、研究步骤

1.第一课时教学实施

采用相同的教学设计方案完成字词、文意的教学.教学目标如下:

(1)学习11个生字,拼读、去拼音朗读、随课文朗读.

(2)学习3个生字、2个偏旁,组词、识记字形、学习笔顺、练习书写.

(3)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初步感知文意.

2.第二课时教学实施

课堂教学40分钟,两个班级的教师共同备课,两个班级采用不同的教案,方案如表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