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七年”中路翎的小创作

点赞:23114 浏览:10616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3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在文学史上,十七年文学是一个特殊的阶段,它要求作家在主流意识规范的框架内进行文学创作,文学创作要求能阐释新中国的合法地位、新中国的政策以及新中国的成就.这一时期,路翎的小说明显的呈现出对主流话语的规训,路翎对情感、小说的思想交锋、政治话语等方面作出了巨大的让步,作品已经失去了前期作品中强大的张力,但是他的作品中又隐隐透露出他前期的那种现实主义传统,同时小说也表现出执着的人格力量.

【关 键 词 】十七年文学;路翎;规范;退守与规训;坚守

新中国以前的路翎曾被称为“天才的作家”,然而在“十七年”中,路翎几乎成了“苍白的作家”.对于路翎及他的小说在建国后“十七年”中的遭遇,人们几乎已经达成了共识,一个是艺术生涯占据了二分之一生命轨迹的挺拔英俊才华超群的作家;第二个尽管活了三十九岁,但生命的精华几乎被艺消磨殆尽是一位衰弱苍老神情恍惚的精神分裂患者.通过对路翎在“十七年”中小说创作的分析,路翎所体现出的在新的话语背景中所面临的困顿状态.

一、十七年文学的历史语境

十七年文学可以视为解放区文学在新时期的延续,显然十七年文学与解放区文学不同的是这个时期中国已经在中国建立了人民政权,国家领导为了巩固新政权,制定了一系列的政策,当然文学也被“收编”,这就要求文学必须为政治怎么写作,必须忠诚的歌颂与赞美新社会.在延安时期,作了《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讲话》确定了文学民族化大众化方向,提出文学要为政治、人民怎么写作.《讲话》的内容一直延续到新时期,深深地影响了新时期的文学创作.

在建立新生政权的时期,《讲话》确实有利于政权的稳定,但从长远利益上看,《讲话》规定的文艺思想,违背了文学创作自身的特点,导致这一时期的文学作品出现概念化、公式化的倾向.我们可以看出《讲话》消解了个体论,“五四文学以来的个性解放主题被逐渐遮掩,个人的价值在主流意识形态的中级目标中被消解殆尽”.随着个体论的消解,大量的作家在新时期开始迎合国家的政治规范,开始接受政治话语的规训.当然,在共和国成立之初,路翎就有过巴金式的忏悔:“到了阳光中,我身上的伤疤就明显的暴露出来了.对于过去我无所留恋,我希望在这伟大的时代中,我能够有力气追随着底光辉的旗帜而前进,不再像过去追随的那么辛苦.”可以看出路翎对新政权是发自内心的认同的,政治的规训已经开始显示出自己的威力.

“十七年”是一个时代共鸣期,作家主体性存在的内在品质也随之消失了,而且文学也无法独立于时代之外,在这个共鸣的时代,任何和主流意识形态不和谐的话语,都可能被认为是反党反社会的言论,进而受到严厉的批判,在主流话语面前,知识分子失去了话语权,纷纷陷入了自我否定的文化语境中.

二、十七年文学历史语境下的退守与规训

面对政治化、概念化的历史语境,路翎没有坚持自己前期的创作风格,而是向政治屈服,迎合政治规范,杨朔曾说:“我读了路翎的几篇关于描写朝鲜战争的小说,可是失望得很,我在这些作品里看到的并不是我们在现实生活当中所热爱的人物,恰恰相反,那些人物都是不真实的,那些作品也就根本违背了真正的现实生活.”

《朱桂花的故事》,是小说作家路翎于新中国成立后出版的短篇小说集.集子里收入了《试探》、《替我唱个歌》、《朱桂花的故事》、《荣材婶的篮子》、《女工赵梅英》、《“祖国号”列车》、《劳动模范朱学海》、《锄地》、《林根生夫妇》、《粮食》等十一篇短篇小说.这个集子整体给人无味、苍白之感,小说没有了前期那种刚健的气息,作品内容主要是反映工人的思想状态、精神面貌的转变,作品也主要是旧社会让人活不下去、新社会中中国让人新生的主题.如《试探》中的刘老三、《“祖国号”列车》中的张福荣等等;这些人物有的饱受地主、资本家、反动派的迫害,有的是亲人遭到日本人、国民党的杀害.作品中也有赞美新生的,这些作品中的新生力量主要是“军事代表”、“公会主席”、“劳动模范”等,他们是光明、进步的象征.但在这些作品中我们看不到路翎昔日塑造人物的与人物展现出的巨大张力,人物形象不够丰满,存在概念化的倾向,路翎没有关注他们身上“精神奴役的创伤”,人物的苦难仿佛都源自于万恶的社会.他的创作从内容到主题和形式,和四十年代相比简直判若两人,许多路翎式的个性化的独有的标记“雄强的人性”、“原始强力”、“灵魂的搏斗”、“精神的创伤”、“情感的疯狂”、“心理的纠葛”不见了,再也见不到他对“精神奴役创伤”的开掘了,取而代之的是爱情、友谊、同情、美丽而柔和的女性.

建国后,路翎创作过几部战争题材的小说:《初雪》、《洼地上的“战役”》、《战争,为了和平》、《战士的心》等.如《初雪》写志愿军司机载送一群朝鲜妇孺穿越封锁线,去到安全的后方;《洼地上的“战役”》写志愿军战士王应洪与朝鲜姑娘金圣姬之间纯洁而又微妙的爱情;《战争,为了和平》描写的是志愿军战士和朝鲜百姓的相亲相爱;《战士的心》写一个班的战士在一次似乎是偷袭结合强攻的夜战中,发起冲锋,展现了志愿军的英勇无畏.从这些小说中我们可以看出,路翎的这几部战争题材的小说都是规范内的写作.


路翎的一些战争小说不止是突出英雄人物,在作品中也加了爱情的元素,然而人物之间的爱情也是典型的十七年爱情叙说模式,即解放区时期流行的革命加恋爱模式,这同样也在主流话语之内.在《洼地上的“战役”》中,作者重点写王应洪为了完成任务,保护班长王顺而壮烈牺牲的故事,赞美了王应洪忠于祖国忠于人民勇于牺牲的大无畏精神.在文章中,他和金圣姬的爱情是违背纪律的,在爱情与政治的挣扎中,王应洪最终选择了牺牲爱情,最后把手绢交给了组织,给人留下了一种凄美的印象.作者对于爱情的描写采用的是有违于人性的革命书写模式,爱情的美好也被消解在宏大的政治话语叙述中.在十七年文学中,爱情与政治是紧密相连的,爱情的发生不再是属于个人的事情,而成为表现政治主题的需要.路翎的战争小说不止是对爱情的描写如此,在文章的最后同样也可以看到路翎的退守,如《初雪》结尾“大雪无声地、密密地降落着,这台车后面的那两条很长的黑色的车迹很快地就被大雪盖住了.”大雪盖住了黑色的车迹,象征着正义终将战胜邪恶.路翎建国后的小说,几乎在每篇的结尾都可以看出这种似乎是在“表明心迹”的语句存在着,这些语句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困顿中焦灼而又无奈的灵魂,如何在强大的现实面前弯下了不屈的脊梁. 规范是一种外在于人的强大力量的表达,它为人民的生存立法,塑造模式.其实路翎有过挣扎,(下转第21页)

(上接第19页)朱珩青在《路翎传》中提到,晚年的路翎,经历过“两个路翎的撕扯,一个说,要正面写,不要写阴暗面要塑造英雄形象;一个说,要写真实,没有真实文学就没有生命.英雄也是人,不是神!”我们不能断定路翎已经接受了十七年的文化规范,但是他的确努力向“规范”看齐.最明显是路翎多次在这些小说中出现“露骨”的政治套语.其实在某种程度上,这是一种主动向政治的“献媚”.

三、十七年文学历史语境下的默默坚守

“一世两生”的路翎艺术生命与艺术风格在建国后是否确实已经“消磨殆尽,几近于零”?如果答案是肯定的,那的确令人感到“真正的恐怖”.实际上,通过细读小说文本我们会发现,路翎在“十七年”所创作的小说,在退守中又显现着自己默默执着着坚持的力量.

当然,路翎的小说创作也有自身的特点,朱珩青在《路翎传》中提到“过去的那种狂躁的、激荡的、层层叠叠的火焰般的热情已被冶炼成为缜密的、清新的、内蕴的恬淡了”.可见路翎在“十七年”小说中总的风格是缜密、清新、内蕴的恬淡,他的志愿军题材的小说里充满了亲情,而且作品里充满了积极乐观的精神.

“十七年”中路翎的小创作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小说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5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前言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路翎作品中的人情、人道主义精神在路翎的小说中占有重要地位,无论是解放前还是解放后都承载着路翎小说的个性特征.如《初雪》写一个司机刘强和一个助理司机王德贵奉命从前线附近地区把一批朝鲜老百姓运送到后方去.在运送的过程中,刘强和王德贵在敌人不断的轰炸过程中,对一个婴儿百般照顾,对朝鲜人民的感情都处处可见.正如巴人所说“作者着力之处,不在于这些描写,而在于司机刘强和司机助手刘德贵的精神世界的描写;而在于把他们的精神世界和车上的朝鲜妇女、孩子之间结成了一条不可割断的生活线索的描写”.这样的人道主义精神贯穿整篇文章.正因为他的小说表现了人与人之间这种自发的淳朴的感情,他的作品才具有了真正动人的魅力.

路翎前期的作品一直坚持现实主义创作的原则,解放后他也没有放弃他的这一原则,他的作品都有着对现实的生活的关注和人物的现实主义关怀.《洼地上的“战役”》发表后引起了很大的争议,但我们可以从一些评论中看出他的现实主义原则的坚守.魏巍曾说:“有人洒了同情之泪,深夜写信向路翎致敬.并且还听说一位教授兼作家惊叹它是解放以来最优秀的作品,真正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杰作.”有些作家经由传统文学话语,曾经或彻底进入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内部,但是路翎因为固有文艺习性的“流毒”,始终被排挤在主流文学的门外,并受到沉重打击,传统资源在路翎这里成了伤及自己的“双面刃”.同时这也决定了他的作品受到了严厉的批判,而在这一连串不断地敲打中,路翎,“中国的罗曼·罗兰”、“中国的左拉”渐渐地沉默了,失语了,最终成了文学史上的“陌生人”.

刘小枫的一段话颇有抒情意味:“社会主义事业有如那班定时开出的火车(历史的必然),某个人与这班火车的个体关系仍然是偶然的,在社会制度、生活秩序与个体命运之间有一条像平滑的镜子摔碎候拼合起来留下的生存裂隙.偶在的个体命运在按照历史进步规律设计的社会制度中,仍然是一片颤然随风飘落的树叶,不能决定自己飘落在哪里和如何落地.”这或许就是个人在历史面前的一种宿命:历史前进的车轮在个人身上无情的碾过,个人命运则成了历史展开的见证.而路翎就成为了见证一代知识分子无处安放的青春,在政治与时代面前失语的尴尬境地的极佳标本.

【参考文献】

[1]路翎.洼地上的“战役”[M].广州:花城出版社,2009.

[2]朱衍青.路翎传[M].郑州:大象出版社,2003.

[3]路翎.在铁链中(版后记)[M].上海:海燕书店,1949.

[4]路翎.朱桂花的故事[M].北京:作家出版社,1955.

[5]李宗刚.在主流意识形态制导下的十七年文学英雄叙事[J].山东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