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

点赞:6110 浏览:2174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 :本文主要从人才培养的目标、课程的设置以及实践活动的落实等三个方面对如何为社会培养出既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又有很强的实践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进行探讨.

关 键 词 :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

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的若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汉语言文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高校大学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培养从事语文教育和学术研究人才为主的传统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要求.因此,在新形势下,我们必须对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作出新的思考,通过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课程设置的改革以及实践环节的落实等几个方面,从新的角度出发,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储备和很强的实践能力的汉语言文学专业复合型人才.

1人才培养目标的重新确立

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我们要根据不同的情况设置新的目标.一方面,对于教育师范型的高校来说,人才的培养主要是以培养人才的岗位适配能力为目标.就目前来看,我国对教师的需求已经基本处于饱和的状态了,就2013年应届毕业生的就业率统计表明,汉语言文学教育师范类毕业的学生的就业前景并不乐观,很多尤其是地方院校的学生都没能找到正式的教师工作,因此,面对这种情况,我们要进一步拓宽师范类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就业范围,为此,不仅要对此类学生进行扎实的专业知识的教育,还应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岗位适配的能力.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文字鉴赏能力、科研能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还要培养学生的社会调查能力以及各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从而让学生在毕业后,不仅仅是适应语文教师这一职业,而在广告文案、新闻传播以及与语言文字有关的秘书等各方面的职位也能胜任,从而拓宽了学生的就业渠道.另一方面,对于综合性或应用型的高校来说,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要结合时怎么发表展的需要,除了要培养学生的实践发展能力外,还要注重充实学生的知识储备.另一方面,就目前来看,应用型高校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也普遍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师范类学校相反,应用型学校又过分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而忽略了学生的专业功底和学术能力的培养,导致学生出到社会,在参加工作的过程中,尽管实践能力很强,但却出现了后劲不足的现象,没有深厚的知识储备,无法适应更高层次的发展.因此,应用型的高校要注重让学生把基础知识打扎实,培养学生的深厚的知识储备和专业素养.

2改革汉语言文学的课程设置

2.1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基本定位

要实现汉语言文学课程设置的改革,我们必须要明确课程设置的定位,即要明确好它所坚持的原则.首先课程的设置必须要以教育教学内容为基础,尽管在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人才培养中,我们要更加注重培养应用型人才,但所谓万变不离其宗,同样基础教育作为汉语言文学的根基地位也不可动摇,在课程的设置方面,我们要构建好文化基础和学科基础相结合的基础教育,从而实现学生能力和综合素质的同步提高.此外,还要加强和拓宽学生的学科基础教育,让学生建立起扎实的文学语言专业知识储备.其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要实现整体的优化,即在汉语言文学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上要进行合理、科学的设计,根据素质、能力以及知识结构的不同提出与之相对应的要求.再次,汉语言文学课程的设置要结合社会的需求,即要对相关领域的人才需求和发展趋势作深入的研究,并加强与用人单位和行业的联系,通过他们的反馈建立起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课程体系.


2.2汉语言文学课程的重新设置

(1)汉语言文学课程模块的从新调配

对于传统的汉语言文学课程模块的设置,我们可以根据人才培养的目标和实际情况作出适当的调整.如对于古代文学、现当代文学、外国文学以及古代汉语、现代汉语等这些基础性的课程仍要坚持开设,从而让学生把语言文学基础打扎实.针对这一方面,目前一些学校在课程设置改革上又会出现本末倒置的情况,不停地缩减这些基础课程的课时,这是不科学的也是不合理的,因为这些基础知识的学习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最基本的要求,因此在课程的设置上,不应减少或删除这些课程.但对于民间文学、汉语言史、汉唐商业文明等这些课程可做适当的调整,从而加进部分跨学科的课程,如商务英语口语、社会学等,为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创造条件.而对于这些专业方向的课程模块的设置,还要建立在充分的社会用人需要调查的基础上进行开设,从而避免造成课程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2)课程时间安排的重新调配

针对课程模块设置的改革,在课程开设的时间上也要做出适当的调整.针对基础性的课程,尽量把这些课程安排在大一大二期间,从而让学生开始积累专业基础知识.而大三大四期间,由于将近毕业,课程的设置也要考虑到这种情况,对他们的应用能力和实践能力也要开始加以重视,在此时,可以在专业课的开设中添加进一些应用型的课程,如商务英语、秘书学、新闻编辑出版等各类课程,从而,培养学生的计算机应用的能力、英语听说译写的能力、应用文的书写能力以及实践教学的能力等.

3实践环节的落实

就目前来看,我国高校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的培养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没有在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方面给予足够的重视.对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除了师范类的学校会在大四的时候提供一定的实习岗位和途径,其余大部分高校都没有为这一专业的学生提供实习的渠道和岗位,而很多学生自身也没有对实践的锻炼给予足够的重视,在实习的考核过程中没有认真选好岗位而是马虎应付了事.因此,学校应在这一方面作出相应的努力,可以通过与已毕业的校友进行联系,加强实施岗位需求的反馈,从而通过实习基地的建立,让学生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提高自身的综合实践能力和人际交往的能力.如可以跟有关的新闻报社、杂志出版社、电台、各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让学生从大一的寒暑检测开始就得到实习的机会,使学生在实习过程中,了解的社会的需要以及反思自己的不足,通过不断加强自身的学习,为把自己培养成一个既有扎实的知识储备,又具有很好的实践能力的应用型人才打好基础.

结束语

总的来说,我们要改变传统的汉语言文学人才培养的模式,从培养目标、课程的设置以及学生实践活动的落实等各方面,为社会培养出具有扎实专业基础和较高的综合素质的复合型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作者单位:湖南同德职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