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批评的崛起

点赞:5223 浏览:16544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在马来西亚,华文文学的发展与华文报纸副刊紧密相联.在某种意义上,马华文坛即报坛,华文报纸文艺副刊对马华文学的发展影响深远.“华人聚居地凡有华文媒体的地方,当华文新文学萌芽时,其主要的,甚至是唯一的园地与载体,就是当地的华文报刊.直到现在,许多海外华文文学作品,最初仍是在华文报刊的副刊或专栏上发稿的.换言之,无论是在海外华文文学滥觞时期,还是在其发展、成熟的过程中,全球各地华文报刊对于海外华文文学的扶植、培养,均成为其生存、发展的基本条件与主要依托之一.”马华新生代批评在90年代的崛起,离不开报纸副刊的推波助澜,黄锦树、林建国等旅台学者以极快的速度进入大众视野,其知名度在较短的时间里获得极大的提升,也与副刊提供的平台密切相关.

《星洲日报》、《南洋商报》是90年代马来西亚影响力最大的两家华文报纸,其文艺副刊大量刊登新生代作家的作品,并积极推动文学批评的开展.是90年代马华文坛最重要的文学园地.就两大副刊对文学的耕耘,张光达给予了充分肯定:“上个世纪80年代以来,国内两大报《南洋商报》和《星洲日报》的文艺副刊《南洋文艺》、《文艺春秋》,其影响力可能已经超越了马华文学杂志或任何文艺刊物的地位,甚至已经取代了马华文艺团体、出版界和文学杂志的功能,成功整合了马华个别重要作家、文坛、文艺编辑和广大的(文学)读者群.”然而,报纸毕竟要依靠广告跟发行量生存,要适应市场经济规则.90年代马来西亚华文报纸既要面对传统纸质媒体的竞争,又要应对新诞生的网络媒体的挑战.如何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成了华文报纸应对的首要任务.在此背景下,打造品牌专栏、提升报纸副刊的吸引力成为市场竞争中的利器.两大报纸都曾致力打造文学批评专栏来提升副刊的吸引力,如《星洲日报》的“一家作品两家评”,《南洋商报》的“有所建树”.本文试图以“有所建树”为例,考察报纸副刊如何通过文学批评专栏的打造来提升自身的吸引力,而马华新生代批评又是如何依托报纸副刊专栏得以播撒和建立的.

一、准确的专栏定位

“专栏的‘专’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专栏的定位,这既有专栏相对于报纸的定位,又有专栏作为产品在面向市场、面临竞争时的定位.在报刊市场竞争异常激烈的环境下,要使自己的产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良好的形象并凝固在消费者的心中,专栏的定位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作为报纸的品牌专栏,确定准确的专栏定位不仅是对专栏本身的整体性设计,也是报纸在目标消费者中占据一个独特、有价值的地位的过程.”1998年1月19日《南洋商报·南洋文艺》开设由林建国和黄锦树轮流主持的“有所建树”专栏,历时约六个月,于1998年6月10日停办.该专栏共出六期,出刊时间不定.在第一期的专栏配有“编者语”:“此专栏每月推出,由林建国及黄锦树轮流上阵,寄望他俩的论述对马华文学有所建树.”“有所建树”的推出,号准了社会的脉搏,把握了读者的需求,定位十分准确.

文艺副刊与马华新生代批评的崛起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后浪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上世纪70-80年代,马来西亚不断强化马来人特权,马来西亚华人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的地位急转直下.华人在建构自身文化的时候,不仅得不到政府的扶持资助,还受到种种限制和束缚.“由于得不到其他族群的理解支持和认同,华人文化的发展只能完全凭借自身力量,在族群内部孤立而顽强地生存.它既没有机会也缺乏条件与本土其他民族文化进行平等、自然的交流与融合,而不得不走上了以文化保存和文化独立为主的内向性发展道路.”进入90年代以后,马来西亚政府实行淡化意识形态,加强经济建设的开放政策,对华人社会及其文化采取了较为温和的态度.于是,马来西亚华人社会提升华文教育、华族文化的呼声日益高涨.马华文坛也积极推进华文创作,扩大华文文学的影响,作为文坛一部分的文艺副刊对此迅速做出回应.

文学评论一直是马华文学较薄弱的一环.张光达曾对80年代马华文学“批评的缺席”表达不满,认为马华文学一直在文学身份建构方面少有建树,华文文学自我定位暧昧不明,因此获得国家主流文化与政治认同的目标遥遥无期.黄锦树也颇有同感:“‘评论文字之匮乏’一直是马华文坛的隐痛,除了序跋之类带有友情、鼓励性质的评介文字、张光达式的实际批评之外,似乎便没有其他的‘评论文字’.因为我们的‘研究者’(如果有的话)似乎连研究范围、为什么要做这些研究(‘问题意识’)、研究策略(理论方法)等等也还没有弄清楚.如果我们再不做,那恐怕就得等日本人、或中国大陆的学者来做了.”90年代的马华文坛涌现出了一批生于斯长于斯的年轻作家.他们的创作更加注重文学的本土民族性,而对以方修、方北方和吴岸等为代表的文学前辈构建的以现实主义文学为主流的马华文学生态极为不满.因此,建构新型马华文化、创造属于自己的文艺思潮便顺理成章地成为他们的追求.对马华文坛诸多“陈腔滥调”的激烈反叛,对文坛前辈不近人情的苛责批判,是90年代马华新生代重构话语权的颇具策略性的举措.因此,90年代的马华文学批评往往以论争的形式展开.

在90年代的马华文学论争中,新生代作家以“反叛”的姿态登上了马华文坛的主流.他们的诠释活动对马华文坛造成了巨大的冲击,特别是90年代初期到中期的几场大的论争(马华文学正名、定位、经典缺席等论争),动摇甚至颠覆了传统马华文学的许多陈腐论述,人们越来越意识到方修、方北方、吴岸等为代表建构的马华文学传统存在着许多缺陷,用一种全新的理念来重新建构马华文学成为马华文坛大多数人的期待.此时,黄锦树、林建国已经不是作为一个单独的个体发声,他们代表的是一种反叛的思潮.然而,对马华文学进行重新构建仅仅依靠新生代作家的个人力量是远远不够的.文学的革新还需要一个传播思想的媒介,而这个时候的华文报纸也在寻找一个可以让自己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脱颖而出的契机.正是在此背景下,张永修在《南洋文艺》推出了文学批评专栏“有所建树”.黄锦树的批评新锐、大胆,切中马华文学的弊端,充满味.林建国的文学批评在学理性方面走得更远,相较黄锦树,林建国则多了一份自省意识.由具备深厚学识的批评新秀林建国、黄锦树在影响较大的《南洋文艺》来推出文学评论,可以给马华文坛带来新思想、新气象,不只可以提升马华文学批评的水准,还可以拓宽马华作家的视野,推进马华文学未来的发展.而有分量的文学评论一直是《南洋文艺》的特色,是其他的文艺副刊欠缺的要素之一,如此定位,“有所建树”自然可以脱颖而出. 与此同时,“有所建树”的推出还考虑了90年代华文报纸读者群的变化.长期以来,海外华文报纸的受众主要有三个层面:一是上世纪50年代以前移居海外的老一辈华侨;二是上世纪50年代以后,尤其是70年代以后从中国大陆、台湾、香港,以及印支等地移居的新移民;三是这些移民的第二代、第三代.随着老一辈华人的相继离世,第二、第三代的移民后代逐渐成为华文报纸的主要受众.他们在马来西亚土生土长,华文水平较低,对祖籍国的感情比较淡漠.华文报纸敏感地发现了马华文学的受众正处于更新换代的时期,而且受众的品位也发生了变化.文学受众的变化对于华文报纸而言就意味着文学品位和风格也得做相应的调整.林建国、黄锦树的新锐评论切合厌倦了陈词滥调的第二、第三代移民读者的口味,为报纸争取年轻一代对马华文学的关注提供了机会.


二、新锐的专栏内容

专栏的内容是专栏生命力所在.专栏内容有独到之处,才能吸引读者的关注,扩大专栏乃至报纸的影响力.“有所建树”专栏推出的批评文章有林建国的《后浪》、《“写实派”正名》、《马华文学和人民记忆》,黄锦树的《前驱》、《一般见识》、《跟梦境一个样》等.这些文章内容新锐,形式活泼,能调动读者的胃口,吸引读者的目光.文章刊发后,在读者中反响强烈,读者群得以巩固和壮大,专栏的影响力也大幅提升.

《后浪》论及文学发展中的代际演变,思考如何促进前浪与后浪的互动,如何开启两代之间的术业.作者认为华人社会历来尊崇的长幼有序的,在文艺界却不适用.这样的序列缺乏强而有力的互动而成为门面功夫,对文学的发展没有实际的功效.文章提出另一种有关前浪后浪的,这就是河的:“对于一条河,流是它唯一的理由;后浪存在的一个目的是使前面静止的水变成涌动的前浪.前浪如此存在,便不能不珍惜后浪的价值,进而保护两代互动的.”这种新的对处理文学界前浪后浪的关系多有裨益.为了促成互动,我们便得容许后浪提出质疑,挑战权威,尝试各种错误.只有这样,大河才能流动,人类才能进步,否则就会是死水一潭.归根结底,人都是“历史的中间物”,都是后浪,同在一条河.黄锦树的《前驱》与林建国的《后浪》构成对话.黄锦树认为强劲的后浪之存在,只是为历史的流动制造了可能性的条件.如果后浪太虚弱,轮到他变前浪了,也见不出什么动静,那便是一滩死水了,称不上流动的河.在马华文坛,反映这种现象的,便是我们经常听见的单向指控:“后继无人”.因此,黄锦树进一步提出,前浪之存在,不能依赖后浪来提供动力,它必须有独立而自足的强大驱动力,甚至具有“带起后浪”的气势.如果被动地等后浪来推,就可能是“推到一边去”.相对于后浪,除了前浪之外,还有就是“前驱”.和前浪不同,前驱往往要流血牺牲,因为他总是让事情过度发生,以求过渡,这在某种程度上是黄锦树的自况.这两篇文章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体现了作者介入现实的积极态度.

《一般见识》和《“写实派”正名》直指马华文坛颇具争议性的问题.《一般见识》由“断奶”问题引申开去批评文坛上的不良风气,讽刺有些人不弄清楚问题的重心和层次,动辄牵扯台湾,或是故作天真,大谈文学与政治无关.《“写实派”正名》论述90年代引起广泛争论的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作者认为,人活在这个世界上无从“逃避”人生,因此“为人生而艺术”显得多余,“为艺术而艺术”显得荒谬.马华文坛的“写实派”应有西方左翼美学宗师的视野和器识,学习他们坚持社会正义的同时,如何开创整个时代美学与思辨的格局;马华文坛的“现代派”只有弃绝“为艺术而艺术”的谬见,才能成为真正的现代派.

《马华文学和人民记忆》论及文学与民族的精神伤痕问题.写实派和现代派的发端,都与政治伤痕有关.写实派是20世纪50-60年代华人左派政治受挫后的精神转化,现代派是无力应对不堪的政治局面,而寄情于文化的自我安慰.然而,时至今日,双方都以虚检测的美学争论回避自己充满伤痕的身世,对政治伤痕避而不谈.这样的文学,当然不会有能力思考美学的出路.林建国认为,精神伤痕能为作家带来更宽广的历史视野,从而超越马来国族神话的角度去看问题.马华文学需要的正是对带有精神伤痕的人民记忆的自觉.

《跟梦境一个样》借评论马尔克斯的创作来思考文学与现实、题材与技巧、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的问题.文章提出,如果作品在文学上失败了,谈什么“现实”都是徒劳的;如果作品在文学上成功了,才有资格谈“作品本身的现实”.这样的问题根本不是“为文学而文学”与“为人生而文学”的对立,而是在所有这些口号与主义的对立之前的一个更为根本的问题:让文学如其所是.文学的运作逻辑是“跟梦境一个样”的诗的语言.文学在“为人生”或“为艺术”之前,先为它自己.

专栏文章立土,试探禁忌,勇于试探地涉及20世纪90年代马华文坛中的许多热点问题,并能提出自己的创建,为马华文学的发展提出了富有建设性的意见.栏目内容具有开拓性,栏目思想具有时代性和前瞻性,选题有深度有见地,以深刻新颖的思想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

三、独到的专栏策划

“今天的市场经济中,策划、促销早已成为时髦话语,缺乏策划、促销手段,等顾客上门来购写,已经远远落后于市场经济观念.所以,华文报纸必须通过形式的突破、内容的改进,来获得市场的认同.”报纸的市场化运作,使文艺副刊也逐渐向新的市场规则靠拢,将文学的传播跟报纸的营销策划结合起来.

主编是副刊的守门人,其编辑理念和文化视野将左右整个副刊的生态和走向.选择新生代的张永修主编《南洋文艺》,从侧面反映了《南洋商报》的革新意识.张永修是一位颇具敏锐的市场感知能力和策划意识的新生代编辑.他在主编《星洲日报》的《星云》时期(1987-1994),就策划了“龙门阵”、“六日情”、“六好小品”、“志在四方”、“一箩筐”、“南北大道”等专栏,以本土作家的专栏文稿群,取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