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与左联”学术会暨中国鲁迅会2010年理事会综述

点赞:7818 浏览:246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1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2010年7月11日至12日,为纪念“中国左翼作家联盟”成立80周年,由中国鲁迅研究会和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主办的“鲁迅与‘左联’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鲁迅研究会2010年理事会”在湖南长沙隆重召开,70余名来自全国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学术刊物的专家、学者参加了这次会议.中国鲁迅研究会会长杨义、湖南师范大学校长刘湘溶,湖南省文联党组书记罗成琰、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会副会长凌宇等出席了开幕式.大会开幕式由中国鲁迅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孙郁主持,刘湘溶代表东道主对莅临会议的代表致以热烈的欢迎与诚挚的问候,杨义致大会开幕辞.研讨会共进行了4场学术报告,20余位代表作了主题发言,张梦阳、王锡荣、宋益乔、刘玉凯、何锡章、郑家健、陈国恩、王晓初等分别主持了大会学术报告.会议围绕鲁迅与“左联”、中国左翼作家联盟研究和20世纪30年代中国左翼文学与世界无产阶级文化运动三个议题,展开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

“鲁迅与‘左联”这一深邃而复杂的话语具有重要的研究意义与探讨价值,它不仅关联着对于鲁迅的深入评价,而且涉及着“左联”成立前后的生态环境和历史境遇.长期以来,学界围绕这一命题,或视鲁迅与左联为一体,或强调二者的分歧、矛盾甚至背离,近来更强调鲁迅作为“同路人”而非以前所强调的“同志”.与会代表的发言就置身在学界这样一个已有的话语评价系统中,彼此之间展开了别开生面的思想交锋和沟通.杨义(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开幕词结束后,就“鲁迅与‘左联”’这一学术话题于现代性与本土性的研究视域内进行了探究和诠释.杨义指出,鲁迅既是一个复合体,又是一个动态体,代表一个西化的时代,又有本土的特质,具有现代性与中国特色,因而鲁迅研究应该是开放的,应该接纳和融汇当代世界变化出现的新命题.他还认为,左联研究与文学的现代性、鲁迅研究与现代国学和鲁迅的文学翻译及对文学本质的追问等,将是鲁迅研究的基本方向,也为本次会议定了学术基调和研究立场.陈漱渝(北京鲁迅博物馆)以“左翼”、“左翼文本”“鲁迅与左联”等三个关 键 词 为立足点对传统的学术成见进行了颇具新意的诘问和辩驳,以期真正达到学术交流的目的.他结合国内外学界和学人对于“左翼”的不同理解,认为学界既有的将左翼特点概括为“反帝、反封、救亡,作品有强烈的批判性”是不准确的,进而树立了在20世纪30年代不同区域判别左、中、右的标准,在国际上主要看对社会主义的态度,在中国主要看对国民党政权的态度,指出凡是对国民党政权进行体制外批判的作家可称为左翼.对于左翼文本的分析,他结合鲁迅对于《孩儿塔》的评价,反思了学界对于左翼文本的理解偏差,认为如果要想准确评价左联时期的创作得失,不能以“左翼文本”、“非左翼文本”来区分作品的文野高低,而应以左翼作家左联时期的作品为依据,既不要提前,也不要延后,左联作家此前此后的文学创作则从地域、社团、流派等角度区分较为合适.而对于鲁迅与左联的关系更需要深入研究,认为当下学界对左联后期鲁迅跟关系作简单化的概括,与错综复杂的历史实际并不完全相符,因为鲁迅不但有个体意识,而且还有一种为人所忽略的群体意识.王锡荣(上海鲁迅纪念馆)对左联的“左”、历史上的“左”与“右”、以及左联的功过与命名等问题提出了独到见解,针对学界长期以来对于在“左联”或全盘肯定、或全盘否定的“二律背反”的评价现象,反思和重评了左联的历史地位,认为左联的历史功绩在于引导正气,掌控民族文化发展的正确方向,其过失和历史局限则在于其过左意识造成的种种不良后果.因此,今人对于左联的得失,既不可盲目尊崇,全盘接受,而应客观看待,理性分析,存其精华,去其糟粕,方为良策.张中良(中国社会科学院)置身于“鲁迅给左联带来了什么”与“左联给鲁迅带来了什么”这两个相互依存、相互纠葛的问题场域中,以详细史料、历史意识与理性态度进行了独具匠心的梳理和解读,认为鲁迅对于左联来说至少有五种意义:一是体现了左联的包容性.鲁迅曾经是革命文学的同路人,后来参与左联的筹备并担任左联常务委员,他还推荐郁达夫加入左联,这表明左联并非清一色的政治激进主义者,而是左翼旗帜下的作家联合体,其政治态度与文化立场呈现出多元性.后来郁达夫被除名.反映出左联始终存在着杂色与单色、开放与封闭的矛盾.二是有利于左联在文坛上地位的巩固.左联固然集结了一批作家,但也有大批作家没有加入左联,自由主义作家有胡适、徐志摩、闻一多、梁实秋、沈从文等,主义作家有老台、巴金、李劫人、曹禺、臧克家等,鲁迅加入左联有利于左联在文坛上的地位的巩固.三是鲁迅对年轻人具有很大的号召力,鲁迅又对年轻人予以热情扶持,因而有利于左翼文学队伍的壮大.四是鲁迅为左联提供了内部的清醒声音.鲁迅有丰富的阅历、广博的知识、深邃的洞察力与强烈的责任感,这使得他每每能够预见和发现左联的问题,及时提醒与批评,促进左联不断总结经验教训.五是鲁迅左联时期的创作、翻译与出版等,是左联文学多样性与创造性的重要标志.但是,在“左联”的生存环境中,鲁迅也品尝了虽为“盟主”而实被架空的苦恼,这也加重了鲁迅对政党政治的失望,有利于其反思政党与其他团体、政府的问题,对政党政治由观望走向了失望,这为学界提供了一个更加开阔、更加人性化的研究视野.黄健(浙江大学)则强调回到文本本身、历史情境来审视鲁迅与左联的关系,在《对于左翼作家联盟的意见》一文的重读之中他详尽而独特地探究了鲁迅讲话的真实意图,不只是对于以往不同意见者的单纯批评,而是要使新成立的“左联”真正具有自己独立的话语权,鲁迅基于对中国历史、文化和社会的透彻了解,认为“左翼”话语的构建,固然需要激进的变革态度、方式,也需要“真的猛士”、“叛逆的猛士”的精神,但在策略上、方法上则需要“韧性”的精神.这就是说,“左翼”话语不应是一种标语口号,不是一种空泛的呐喊,而应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话语权利的建构,其内核具有鲜明的思想、观念、意识乃至人格的意蕴和涵义,其独特性仍然是要唤起广大民众的觉悟,推动思想文化启蒙的纵深发展.龙永干(湖南第一师范学院)在不同论者关于左联利用鲁迅或鲁迅屈服、投降左联的激烈交锋语境中,从鲁迅后期的主体生存境遇出发对鲁迅与左联的关系予以了新的诠释,认为鲁迅结盟“左联”是拓展其社会性生存界面与实现群体相与之需要,因为鲁迅将自我不断推向新的“时代”,但其整合“启蒙”与“革命”意图无法实现,于是只能在团体边缘践行责任,“左联”生存让鲁迅思想陷入了新的错耦与无法进行整合状态.蒋於缉(长春理工大学)则跳出传统政治哲学和阶级斗争的藩篱,从理念、方式和性情的角度,深入分析了鲁迅与“左联”之间契合与分歧的三个主要表现.在思想上,既有理想的契合,也有理念的差异,在行动上,既有目标的一致性,也有方式的根本差别,在情感上,因与左联某些成员的性格、修养及观念的差异,造成了性格冲突的表象.当然,这些表现 是互相作用、互相转换、互因互克、不断变易的,有必然的因素,也有偶然因素.刘玉凯(河北大学)指出鲁迅并不是外在于“左联”的特殊作家.对于“左联”,其始于热情支持,终于冷却失望.鲁迅既失望于左联队伍的空幻幼稚,更失望于左联领导团体中一些人的思潮.总之,鲁迅对于“左联”的批评,不是因为个人之间矛盾,对于后人有着永久的启示意义.李浩(上海鲁迅纪念馆)以鲁迅与“左联”青年为实证材料,从地缘文化网络和人脉关系认同角度出发思考鲁迅与左联的关系,敏锐意识到在现代城市文化的建设中,完全可以从边缘与中心的互动关系中找到一种重新理解鲁迅与左联关系的新途径.王晓初(绍兴文理学院)认为鲁迅的“左翼”化一直是文化史上关注的问题,进而在鲁迅的杂文世界中不断穿梭,敏锐地发现鲁迅的左翼文化选择,是一种自觉走向底层民众的选择,代表了中国现代文化的主导方向,并中肯地肯定了鲁迅前后期在“塔”和“十字街头”之间抉择的一贯性.

与会学者对左翼文学的特性、价值和意义也进行了周密分析和深入,对无产阶级文学展开了科学评价和理性反思.吕周聚(山东师范大学)立足于比较的视角,认为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作品与现代主义文学作品两者之间不仅没有明确的界限,而且存在着复杂的纠葛,其关联主要体现在作家创作主体的双重性、思想主张的相通性与艺术形式的一致性三个方面.程致中(安徽师范大学)认为20世纪30年代左翼文学以崇高的声音记录那个时代的现实生活,以昂扬的姿态参与社会改革的历史进程,以强劲的社会批判精神和思想启蒙热情,提出时代生活中的重大问题,进而拷问那个时代个体生存境况如何.左翼文学以骨肉相连的感情表现出底层社会的血泪人生,为社会公平与正义奔走呼号.正是“取下检测面”,直面人生这点上,左翼文学对于发展、繁荣今天的文学事业,具有弥足珍贵的资源性意义.它在诞生初期暴露出来的幼稚病,也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历史借鉴.鲁迅与同时代人以及后来人的精神解析,不仅是建构鲁迅精神谱系的重要途径,也是重建新文学传统的重要资源.吴康(湖南师范大学)在生存论的视野之中,基于鲁迅的杂文书写和上海境遇,从生存现象学层面对1928年前后的杂文文本展开阅读,认为鲁迅面对一种新的权利和新的权势话语的所思、所想、所感,集中在对1928年“无产阶级文学”进行深邃思考,对于“无产阶级文学”提法的大胆质疑和解构,认为“中国无产阶级革命文学家”只是一个伪饰的身份,中国的“革命文学”只是一个“题目”或者一种“旗号”.当然,鲁迅并未否定世界范围内无产阶级革命的兴起,也没有否定作为其“最高的政治斗争一翼”的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出现,但展示了鲁迅对于一种新生政治力量及其文学的观察和思考.在当下“娱乐至死”的时代,我们是否有必要重新恢复文学固有的批判现实社会的政治性为了回答这样的问题,赵京华(中国社会科学院)以重读小林多喜二的代表作《蟹工船》的基本感受为出发点,通过《蟹工船》在当时中国文坛接受史的回顾,返回30年代中日普罗文学的历史现场,指出小林多喜二文学从“资本的逻辑”出发揭发帝国主义时代的世界结构性病理而达到的思想政治高度,察觉30年代中日普罗文学运动的世界同时性,勾画了中日两国普罗文学同呼吸、共命运而非影响性的过程,重估了《蟹工船》背后的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在当今的意义.可以说,30年代帝国主义世界化的霸权争夺和资本化的全球化包括经济危机的全球化,造就了与此全面对抗的无产阶级革命及其文学运动的世界性.有学者将研究视野延伸到了延安文艺.田刚(陕西师范大学)则把研究的目光集中在鲁迅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思潮的关联上,既考察鲁迅与延安文艺思潮的关系,又挖掘鲁迅与“两个口号”的论争,认为“国防文学”强调的是国家和民族的立场,忽视的是个人的独立的立场,进而厘清了“两个口号”论争的原委和纠葛,展现鲁迅的价值和意义,具有启发性.

鲁迅的“日本经验”、与苏俄文论的关系以及苏俄文论在本土的传播也是本次会议关注的热点问题.鲁迅之与日本,是一个复杂的话题.孙郁(中国人民大学)结合自己日本冲绳之行的所见、所感与所思,别开生面地揭示了鲁迅对于日本冲绳知识界和学人所具有的沉甸甸的意义.他认为这些受到鲁迅影响的冲绳知识分子,是一种有别于日本本土的知识分子,如竹内好、丸山、伊藤虎丸等用一种独特的方式与鲁迅对话,他们没有做鲁迅的学院式研究,而是把鲁迅的灵魂镶嵌在自己的血肉里,进而出现了两种力量,或自觉恪守破碎的遗产,透过寻找旧我而确立自己的身份,或寻找解放的信念,直面苦难,直面历史,对现实进行抵抗.实际上,冲绳人的鲁迅观,是行动的艺术,鲁迅是他们直面奴役的参照.反观今天中国知识界对鲁迅精神与意义的借鉴,冲绳知识界对鲁迅的体验、关照与理解,对我们重新调整我们的精神方向、重启我们的精神之旅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鲁迅与苏俄文学的关系,也是鲁迅与“左联”关系研究的一个难点与焦点.张直心(杭州师范大学)对鲁迅与苏俄文艺论战众多交织的成分进行了梳理.鲁迅将“拉普”理论移花接木,将苏俄局部文论鲜活地嫁接到“拉普”无产阶级文学观的枯枝上,并用自己的体验滋润着固有的主观观念的僵硬性,认为鲁迅的“苏俄”选择是正确的.不过,鲁迅对于“无产阶级文学”口号是时时伴随着保留的态度,在主动接受过程中不乏被动的身姿.从一定意义而言,无产阶级革命文学的历史的必然性在某种意义上也包含着历史的局限性.“左联”时期的文学论争与苏俄文学和文论在中国的传播,与1928年至1934年间大量期刊的积极译介有着紧密关系.陈国恩(武汉大学)着重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缜密的梳理,他在对译介苏俄文学期刊分门别类的基础上,指出倾向左翼的刊物、左翼期刊和同人期刊译介的苏联文学作品与无产阶级文论虽存在着片面追随苏联文艺的倾向,使得文学论争过程中出现了教条主义和机械论,但尚能理性地看待苏联文学,倾向左翼的刊物在重视苏俄文论译介的同时重视作家作品的翻译,左翼期刊积极译介苏联文学作品和无产阶级文论,同人期刊全面译介苏联文学和及时介绍苏联文坛消息,共同推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理论建设,充分意识到了无产阶级文学的重要性,提高了这一时期文学论争的理论水平,使得苏联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文学观在中国的影响急剧扩大,确立了无产阶级文学和马列主义文艺思想的主导地位.

“鲁迅与左联”学术会暨中国鲁迅会2010年理事会综述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左翼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校学生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与会学者对于鲁迅思想及其与鲁迅相关的书信、序跋等文本的解读也呈现出了别样的风景,闪烁着智慧的光芒.朱寿桐(澳门大学)从法兰克福学派的理性理论中,对鲁迅的意念理性进行了独到阐释.他认为意念理性就是在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产生之前孕育价值理性与工具理性而存在的一种更原生形态的理性,进而从意念理性这个关 键 词 出发对鲁迅精神和思想进行了深入思考,指出鲁迅除了价值理念的倡导之外,还有这样一种意念理性的意识层次,它使得鲁迅文学、鲁迅在左联中的角色呈现出了不同色泽 和质地.其实,鲁迅与“左联”关系,不是鲁迅受某种理念的影响而走向左翼文学,而是从自身思想变迁与思想发展走向了左翼.也就是说,鲁迅首先是一个革命人,然后才能创作出革命文学.张梦阳(中国社会科学院)在对鲁迅晚年《答徐懋庸并关于抗日统一战线问题》这一书信文本的解读中,尝试从心理学角度另类解读鲁迅“抗拒为奴”的深层心理情结,正是这种心理情结和对无产阶级的真诚向往使得鲁迅加入左联并成为“盟主”.而研究鲁迅的意义,就是抵制少数人的专制,反对大众的奴性,争取“思想之自由,精神之独立”.这种反专制、反奴性的姿态,是鲁迅思想文化中的重要资源,也是鲁迅至今仍被人们不断解读的一个重要原因.胡明(中国社会科学院)则回到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瞿秋白撰写的《<鲁迅杂感选集>序言》一文,指出瞿秋白对鲁迅的认识非常独到和颇具眼力,不仅认为鲁迅是文学家,也不仅只是从文学上来抗争社会,更重要的是鲁迅还是一个“工农知识分子”.鲁迅是人类精神价值的捍卫者,在这一意义上也说明了鲁迅为什么会走向左翼.

大会发言对于鲁迅的研究还涉及到了鲁迅与现当代作家、音乐、绘画的关系.易彬(长沙理工大学)通过过去时态的穆旦与鲁迅的比较,从一个个案对20世纪知识分子内心世界的若隐若现的鲁迅精神谱系提供了清晰而富有活力的勾勒,认为从一个秘密的文学通道“诗”的层面切入,来梳理“梦境”与“时感”、“鬼影”与“黑暗”、“敬莫”与“默念”、“死火”与“死的火”等对照性的语汇,能够呈现出两者写作之间内在的精神勾连以及歧异之处.葛涛(北京鲁迅博物馆)则从当时时态回顾了2001年、2006年这两年中文网络重要网站纪念鲁迅的专辑情况,指出这些纪念鲁迅的专辑在一定程度上显示出了网民对鲁迅的热爱和对鲁迅认知的多元化,也反映出鲁迅在当代中文网络中的深远影响,文化届人士、研究界人士和众多网民的参与,较好展示出了当代网民对于鲁迅的纪念和认知.许祖华(华中师范大学)认为从音乐的艺术规范与艺术效果方面来跨艺术地探讨鲁迅小说中人物的音乐性与鲁迅对人物描写的音乐性及其审美效果是有意义的,这样的研究具体可以从音乐艺术的角度探讨鲁迅小说人物生命迹象与生存状况的音乐性、人物内在生命诉求的音乐性以及人物感觉的音乐性等三个问题.从音乐角度对鲁迅小说人物展开跨艺术的研究,从一定程度上开拓了新世纪鲁迅小说研究的新领域.而美术与鲁迅的关联也颇为紧密,鲁迅是在现代美术史上较早为连环画辩护的人之一.宋益乔、刘东方(山东聊城大学)认为在当下“读图”盛行年代,深入反思鲁迅为连环画辩护的思想,重新认识鲁迅为连环画辩护的价值和意义,是当下鲁迅研究和现代文学研究的重要课题,进而从“连环画”的论争对鲁迅的启蒙思想予以了全方位关注,指出鲁迅的美术启蒙弥补了文学启蒙的缺陷,后来的这~美术启蒙思想转变,显示出鲁迅对于启蒙的普及性和接受主体的易懂性的注重.鲁迅的启蒙理念始终立足于时代的制高点,在文学启蒙(精英文化)和美术启蒙(大众文化)两个层面同时推进,既超越了同时代作家,又成为后继者的模范和学习的伟大范例.

大会闭幕式由赵京华主持.孙郁在大会学术总结中充分肯定了本次学术会议所取得的成果,也指出了当前鲁迅研究的一些不足,一是对于文学史料的研究不足,二是对于鲁迅尤其是左翼的全球化背景认识不够,认为对于全球知识分子的左翼化问题,对于日本、德国、美国、法国、比利时等国家的知识分子与中国左翼知识分子的互动以及相互关系的认识,都需要进一步分析研究.黄乔生(鲁迅博物馆)在大会闭幕辞中表达了对与会专家学者以及会议主办方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的诚挚感谢,认为这次学术研讨会的视野比较开阔,也说明了本学科的成熟以及有着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无限的生命力量,同时指出延安文学和解放以后的文学与左翼文学的关系也需要进一步深入探讨.

研讨会期间,中国鲁迅研究会召开了2010年理事会议.会议由副会长王保生(《文学评论》杂志)主持,主要讨论了四个方面的事宜,一是中国鲁迅研究会理事的增补,二是发展会员,三是加强鲁迅研究的国际交流,四是拟于2011年以“鲁迅:经典与现实”为议题在浙江绍兴举办纪念鲁迅先生诞辰130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

(岳凯华

陈进武

宋海清整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