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为例――中日两国文学交流影响

点赞:33480 浏览:155885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摘 要:中国与一衣带水的日本有着悠久的交往历史,早期两国的交流主要以单向流动为主的文化交流,随后进入到了一个双向交流的发展过程中.诗成为最早作为中日两国文学交流媒介,中国诗歌的传入在某种程度上推动了日本早期文学的内容.两国在相互交流、影响中吸收借鉴对方的优秀成果,不断丰富完善各自国家的文学、文化.

关 键 词 :诗;中日两国;交流;影响

作者简介:吉莉,女,汉族,1990年12月出生,山东省烟台市招远人,现为曲阜师范大学文学院2013级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日本文学.

[中图分类号]:I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2139(2014)-23-0-01

一、

在古代,日本在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下,拥有了光辉灿烂的民族文学开端,而放眼现代,中国也从日本文学中吸取有益成果,不断完善、发展中国文学.

日本从绳文文化时代到到江户文化时代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受到中国古代诗歌巨大影响,以奈良文化时代和平安文化时代尤为显著.早在秦汉之际就有徐福东渡日本的故事,此时处于弥生文化时代的日本感受到了汉文化的魅力.自汉字传入日本后,中国古代文学便以古典文集为载体向日本传播.日本的《古事记》、《日本书纪》在我国古代文学的影响下,用汉字编写成书,吸收借鉴我国汉文结构并运用其中.随后,在日本发明了平检测名和片检测名之后,日本就有了汉诗文和日本和歌、歌谣.其中,日本汉诗从中国古代诗歌汲取了丰富的营养,特别是在上层阶级社会,学习、效仿汉诗蔚然成风.在孝谦天皇时代,便出现了第一部汉诗集《怀风藻》,成书于公元751年,即中国唐代时期.由于此时遣唐使、留学生的交流往来,汉诗创作兴盛一时,上层阶级纷纷进行创作,而《怀风藻》也是出自日本上层阶级,它极大程度上承袭了唐代附庸风雅、辞藻华丽之风,诗歌题材多倾向于宫廷宴会、游览等内容.比方说这首《咏月》,便是文武天皇在宫廷夜宴时所作:

“月舟移雾渚,枫楫泛霞滨.

台上澄流耀,酒中沉去轮.

水下斜阴碎,树落秋光新.

独以星问镜,还浮云汉津.”

此诗在早期的日本汉诗中,是最富诗情画意的一首,其中有“酒”和“月”的意象.而在李白的诗歌《月下独酌》:“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中同样有这两种意象.可以说,日本汉诗人在创作中有意地借鉴了中国诗歌的意象.

再如奈良时代的《万叶集》也同样深受中国文化的影响.山上忆良年轻时曾做过遣唐大使的随员来过中国.他写的著名长歌《贫穷问答歌》是对中国咏贫主题的吸收和借鉴.诗歌如下:“风雨交加夜,冷雨夹雪天.瑟瑟冬日晚,难御此夜寒.粗盐权下酒,糟醅聊取暖.鼻塞频作响,背曲嗽连连.捻髭空自许,难御彻骨寒.盖我麻布衾,披我破衣衫.”在这首诗中能看到对杜甫诗歌题材的学习、效仿.

除诗歌外,日本的小说的发展成长也离不开中国古代诗歌的影响.紫式部的《源氏物语》中能处处看到中国诗歌的影子,紫式部常借人物之口吟诗作赋表达心绪,紫式部通晓《白氏长庆集》,小说中多次引用《琵琶行》、《长恨歌》、《李夫人》等诗句,来以此揭示日本上层妇女婚姻生活的不幸.

诗为例――中日两国文学交流影响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比较文学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大学毕业论文、电大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5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

在日本明治维新之前,日本主要向中国学习先进的文化、文学,而谈到中国的现代文学,那必然要谈及日本近代文学对中国的影响.当时中国五四运动兴起,长期处于外国资本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统治下,国民意识觉醒,知识分子急切渴求学习外来文化,纷纷走出国门,留学日本.在文艺创作方面,日本的俳句对中国现代文学产生深远影响.

日本的和歌、俳句是清末民初中日两国的文学、文化交流中的重要桥梁,作为“古诗”的和歌、俳句已在五四时期向“现代诗”转变完成,它既有“古诗”的形式,又有“现代诗”的精神内容.日本和歌、俳句对中国现代诗歌――小诗的影响主要在于其短小的诗型,在于它的简洁含蓄的抒情方式.中国的长诗不便于表达刹那间的感受,因此日本短小的俳句诗体进入到中国诗人的视野.例如郭沫若的《雨后》也是采用了俳句的格式:“海上泛着银波/天空还晕着烟云/松原的青森等”,该诗共有四节,每一节都是三句,而且大体都取“五七五”的形式.由于日语语言的特殊性,对日文诗歌的硬性翻译或者是按其韵律创作是有困难的,因此中国的小诗就必须舍弃俳句的形式格律,在舍弃格律的同时可以效仿俳句所具有的简洁含蓄、朴素凝练、余味深长的特点.日本“俳圣”松尾芭蕉的《古池》――幽幽古池啊,有蛙儿蓦然跳进,池水的声音 .芭蕉诗中所描述的宁静致远的诗意,就被中国许多诗人所模仿学习,如《短歌丛书》中《清晨》就有芭蕉《古池》的韵味:“听胜利的恋歌啊!雨后池畔的蛙声.”日本短小精悍的俳句更适应于表达自我心绪、情感,在五四时期个性解放的中国,中国现代小诗受日本俳句的影响成为一种表现自我和个性的文学形式.

诗歌拉开了中日两国文学交流、影响的帷幕,成为交流的重要桥梁.日本对中国诗歌的接纳与借鉴,体现了中国文学对日本古典文学的巨大影响.同时,日本俳句在中国的传播与交流,也促进了中国现代文学的发展与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