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口味”文学杂志卷土重来

点赞:18071 浏览:8105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5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日前,北京单向街书店举办了一场文学沙龙活动,主办单位英国大使馆文教处分别邀请了英国文学杂志《Granta》和中国文学杂志《天南》的主编,探讨“文学杂志的兴与衰”这个话题.

就在此前,一场“文学回归潮”在国内文学期刊市场掀起.2011年春天,由安妮宝贝主编的文学杂志《大方》曾短暂走进过人们视线;而韩寒主持的《独唱团》也一度作为2010年“里程碑”式的文学杂志让人们眼前一亮;此外,还有春树出品的文学杂志书《缪斯超市》,笛安的《文艺风赏》以及这次沙龙的主角之一《天南》.它们的诞生也似乎宣示了文学杂志好年景的再次到来.

《Granta》VS《天南》

作为1979年复刊后《Granta》的第三任主编,约翰弗里德曼谈了这本杂志这些年发生的一些变化.他对《世界博览》记者说:“首先是编辑角色的变化,杂志的第一任主编是个放荡不羁的美国人,他整日混在酒吧里,做出的《Granta》很文艺,很感性;第二任是个苏格兰胖子,传统的英国人味道,更关注后殖民地时代对英国的影响,所以看起来更有英国特色.现在是我,不过,我面临的问题很多,一是杂志的内容方面,英语这种语言在全球都产生了影响,面临着多元文化,另一方面是我面临互联网对传统杂志的冲击,出版日益艰难.”

《Granta》和《天南》都在做主题性杂志.《天南》主编欧宁颇为心仪《Granta》近期做的巴基斯坦专题,而《天南》刚做过的“文学”主题《Granta》也曾经尝试.“我们会派记者特地前去寻找当地作家,让他们谈论对巴基斯坦的看法,创作关于巴基斯坦的文学,”约翰弗里德曼说.

而翻开《天南》的“异象”专刊,扉页版摆满了来自法国、西班牙、美国和俄罗斯的小说的经典和新作,有乔治巴塔耶的《我的母亲》,贝尔纳诺埃尔的《圣餐城堡》,弗朗西斯科翁布拉尔的《粉红野兽》等,还有皮埃尔克罗索斯基描摹致命的绘画.一切都大胆、出位、重口味,可能不适合在地铁和咖啡馆里阅读.

欧宁介绍说,他们为杂志策划的主题找作者是最难的一件事,因为必须清楚,哪个作家擅长什么,有哪些经历.

目前,国内新生的文学杂志基本都采用了国际上文学杂志一些优秀的组稿手段,除“主题性”这个组稿骨架外,还有借鉴如《巴黎评论》的作家访谈版块,并增加一部分文艺评论的内容.在视觉上,这些新生杂志影像的厚重感非常强.欧宁也曾说过,他曾专门飞到美国看市面上的同类杂志,在视觉和文字上都进行了把握.

“重口味”文学杂志卷土重来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杂志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3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文学杂志”几次复兴

80后作家吕魁说,新型文学杂志给了更多文学新人发表作品的机会.“我的《莫塔》一开始是被《上海文学》一位生于1983年的编辑发现的,但当时退稿了.随后被《人民文学》发现,结果在80后新锐作家那一期上了.”吕魁说.

吕魁还提到,欧宁、安妮宝贝、春树这些杂志人似乎让人们又回到了上世纪30年代,“文人办刊”的传统也重新盛行.这让杂志的文化感也越来越浓.

当时并无刊号一说,仅1933年上海一地,就出版杂志200多种.那些年,几乎每月都有文学杂志创刊,也会有同类刊物停刊.对现代文学史影响重大的《语丝》、《新月》、《萌芽》、《文学杂志》、《万象》等,存活期通常最多都不过五六年.而背后支撑这些杂志的是各种各样的文学团体,如冰心、沈雁冰等人创办的“文学研究会”主要以《小说月报》为阵地,还有1921年“五四”新文学运动初期成立的“创造社”,成员主要由在日本留学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并创刊《创造》杂志,以诗歌为主.

除了那个时代,上世纪80年代的中国也是文学刊物的“黄金时代”.如果文化是当时人们的营养,文学杂志就是“乳汁”.时任《收获》主编的巴金甚至觉得过百万的杂志销量不正常,于是主动降低发行量.

时至今日,中国的这些文学杂志发行量多则七八万册,少的只有几千册.据《Granta》的工作人员透露,它同样是本“叫好不叫座”的杂志,发行量只有几万份,并不盈利,好在投资人很支持他们.据说那是个瑞典老头,用慈善基金资助这本他多年心仪的杂志,而且希望《Granta》永远保持独特的风格.

本世纪初,先锋作家马原曾经大呼“文学已死”.文学究竟是不是真地死了,我们不能断定,但有一点可以肯定,“文学”已经不再是大众文化.


比照美国

而在美国,文学杂志非但没有减少,最近几年还略有增加.

比方说《Timothy McSweeney’s Quarterly Concern》(《蒂莫西麦斯威尼季刊》),就是美国纯文学杂志中最有代表性的一本.它诞生于1998年,创办伊始是一本离经叛道的杂志,只刊载被别的杂志退稿的作品.虽然主编很快放弃了这条规则,但他们坚持创办一本不戴有色眼镜挑选作者而是用作品说话的杂志,因此它也成为了那些新人作家的成长摇篮.

而最令人称奇的是,它每期杂志,从封面、装订、式样都截然不同.近年来,为了配合被电子产品逐渐侵占的美国市场,它还提供了新的电子怎么写作平台:拥有iPhone、iTouch和iPad的用户半年花费2.99美元(约人民币20元)就可以每周收到编辑们精心挑选的电子期刊,还可以尽情畅游《麦斯威尼季刊》的网上图书馆.

据《纽约时报》的最新报道,美国文学类杂志数量并未减少,甚至还略有增加,成为数字媒体冲击下逆势而上的群体.分析指出,国外文学杂志的,源于它的出版方式(大多依附于教育机构或非营利性组织)、内容的纯粹性(不以利益为驱动力)、专业性(编辑文学素养较高)、固定读者群(有专业文学爱好的读者)、低成本(相较于时尚类杂志而言),再加上并不保守的态度,积极拓展网络读者,建立网络版,将以前出版的杂志数字化.

美国还有个专门赞助独立文学出版的组织――美国“文学杂志理事会”,其执行理事杰弗里称,文学刊物数量并未比20年前减少,他们的组织成员已经从10年前的230个增至现在的500多个.

美国的文学杂志依据独到的经营手段维持着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销量,虽然大部分杂志仍然无法实现盈利,但文学在美国却是无法被取代的主题,即使赔钱也照样有人全心投入.也许这能让目前在中国依然坚持纯文学杂志的人心里好过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