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词语的历史

点赞:19515 浏览:9138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如果说新中最为轰动的文学现象,那么当然要数“80后”文学了.“80后”文学是对新世纪出现的青少年写作的命名和概括,由于写作者基本上出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故而得名.这些青少年写作者也被称为“80后”作家或“80后”查重复率.自新概念作文大赛以来,“80后”文学在图书市场上独领,2004年后更有席卷天下之势.时至今日,在经历了众多的误读和中伤之后,“80后”文学已然取得骄人的成绩.张悦然、郭敬明、李傻傻、蒋峰等不少写作者都已加入了中国作协,其作品更是成为《收获》《花城》《上海文学》等主流文学杂志的常客;最近,王万森、吴义勤、房福贤主编的《中国当代文学50年》(修订版)开始把 “80后”文学纳入文学史视野;各种版本的文学年选也都为“80后”作家留下了一席之地.毋庸置疑,“80后”文学不仅进入了市场,而且已经进入了文坛.研究“80后”文学对于研究当代中国的文学生态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拟从知识考古学的视角梳理“80后”一词的来龙去脉,并对这一概念进行必要的反思,以期更好地把握这一写作潮流.

“80后”的谱系

“80后”文学的源头可以追溯到上个世纪末的低龄化写作(亦称少年写作),但真正开启“80后写作”大河的还要数1999年初上海《萌芽》杂志社和北大、清华等国内几家著名高校联合举办的“中华杯”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其后的“80后”文学发展经历了两个阶段.由首届新概念作文大赛至2004年大约四年的时间为“80后”文学的萌芽时期,亦称市场化时期.以2002年底为界,这一时期又可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一阶段以韩寒、春树为代表,风格偏于叛逆;后一阶段以郭敬明、张悦然为代表,风格偏于感伤.萌芽时期“80后”一词出现并开始它的“概念的旅行”,“80后”文学(主要是小说)在市场上全面繁荣.2004年以后“80后”文学全面开花,“实力派”与“偶像派”之争,奇幻武侠、恐怖悬疑等新文体的加入并风行,都预示着“80后”文学在分化中的成长,这一目前还在进行的时期我们称之为“80后”文学的发展时期或文坛化时期.这一时期名家林立,但没有一统江湖的盟主,所以风格也偏于多元化,其表现为叛逆与感伤并行,奇幻同恐怖杂生.这一时期“80后”一词开始风行并受到反思,“80后”文学开始正式全面进军文坛.那么“80后”这个词语到底是如何产生并传播的呢?

按照比较公允的说法,“80后”这个词是在2000年首先出现在诗歌领域的.2000年7月《诗参考》率先推出了“80年代出生的诗人的诗”专栏,这一拗口的提法,后来进一步简化为“80后”.由于网络诗歌论坛和诗歌民刊的大力追捧,“80后”一词便开始流行起来,2002年至2003年开始在文学杂志不断抛头露面.2002年开始,刘川主编的《诗潮》杂志开设“80后诗歌大展”栏目,同时老牌诗歌刊物《星星》诗刊等也开始扶持新生力量,星星诗歌网开辟第一个具有文学意义的“中国80后论坛”.2002年第三期《青少年文汇》杂志开设“80后诗歌大展”;2003年《诗林》推出“80后九人诗选”,并发布“80后”诗人泽婴《关于‘80后’》一文;《海峡•,大校月刊》连载“80后诗展”;《诗选刊》第9期推出“80年代出生的诗人作品展”,共有80余人入选.可见,“80后”一词最早是产生并传播在诗歌领域的,至2003年底,“80后”诗歌运动已初获成果,“80后”诗歌作为“80后”文学的先头部队率先登陆文坛.刘春于2003年第10期的《北京文学》上发表的《文学史情结笼罩下的诗坛命名――以“80后”为例》便是试图对这一运动的总结.

“80后”由诗歌领域向小说领域的这一过渡由部分“80后”诗人小说家完成.据网上的一份《‘80后’文学不完全编年史》统计,早在2001年,在“诗江湖”论坛声名大噪的女诗人水晶珠链(陈幻)出版了她的首部小说《偏要是》,便借用当时在诗歌领域刚刚走红的“80后”来炒作自己.2002年5月,同样出身“诗江湖”的女诗人春树的长篇小说《北京娃娃》由远方出版社出版,成为“80后”人群中的备受关注的先锋查重复率和“问题少女”.这一转变最终由同样出身“诗江湖”的诗人李傻傻完成.2004年7月,李傻傻的长篇小说《红X》由花城出版社出版,8月作品集《被当作鬼的人》由东方出版中心出版,出于商业运作的需要,出版商和媒体把李傻傻和早已成名的新概念作家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相提并论,并在《羊城晚报》刊出《“80后”人气排行榜》,李傻傻名列榜首.由此“80后”亦被大量用来指称韩寒、郭敬明、张悦然等此前一直被用“新概念作家”和“青春文学作家”来涵括的写作群体,“80后”从此扩张队伍并名声大振.2004年,“80后”一词在小说领域里大行其道,很长一段时间里“80后”小说似乎就成为“80后”文学的代名词.

2004年后,“80后”一词的外延迅速扩大,由文学领域向整个文化领域甚至社会各领域蔓延.2004年2月2日,春树上了美国《时代》周刊亚洲版封面,与韩寒、曾经的满舟、摇滚乐手李扬等4人被认为是中国80年代后的代表,并与美国60年代“垮掉的一代”相提并论.美国《时代》周刊的这种想象性的误读却成为“80后”一词“文化化”和“社会化”的开始.时至今日,“80后”这一产生在文学诗歌领域的命名,被社会各个领域借用,泛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

通过文学考古式的观察,我们可以看到“80后”一词在它的“概念旅途”中经历了一个“诗歌――小说――文学(文化)――社会”的转化过程.2003年以前它主要指一些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诗人及其诗歌创作,2004年主要指韩寒、郭敬明、李傻傻等人的小说创作,后来泛指整个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写作者及其创作.目前,已被社会各个领域借用,泛指整个20世纪80年代出生的年轻人.那么我们的文学研究究竟应该在何种意义上使用“80后”这一概念呢?这就要从我们对“80后”这一概念的反思说起.

“80后”的反思

经过了对“80后”一词的考古观察,当我们再使用“80后”后这一命名时,我们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们不禁要思考的是:这一命名本身是否能反映文学内部的嬗变关系,并具有时间纬度上断裂的必要?这一社会学式的代际命名是否会粗暴地遮蔽新一代作家创作的复杂状况?面对“80后”概念本身的泛化现象,我们究竟在什么层次上使用这一概念?


按照基本的文学常识,作家的“划代”与其本人的出生年代(自然年龄)无关,而应该以其发表文学作品甚至是有影响的代表作的年代来划分.但是,按照作家们的出生年代来划分作家进而来界定作家群体的文学创作的十进制代际划分法,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中似乎已经成了一个传统,“60年代出生的作家”和“70后”就是在这一思维模式下相继问世的,诗歌中“第三代”、“新生代”、“第四代”、“中间代”、“70后”等更是层出不穷.李泽厚在《中国现代思想史论》中就指出代际概念和划分方法不是仅指生理年龄,同时也涉及到更为复杂的文化特征和社会意识,并以此为观照,将知识分子分为辛亥一代、五四一代、大革命一代、三八式一代、解放一代和红卫兵一代.文学评论家张清华教授在他的一篇文章中说:“每一代人实际上都需要他们自己的作家,他用这一代人共同喜欢的方式,代替他们记录下共同经历过的生活,成为一种留刻在历史中的特有的‘公共叙事’.”①在这个意义上“80后”作家们由于文化环境和成长经验上的相似性具有群体命名的可能性,张悦然、郭敬明等“80后”作家写出了“80后”一代人的怕与爱,在广大的青年读者中形成了强烈的情感共鸣和身份认同.“80后”与“70后”都处在社会文化的转型期,我们可以从他们身上发现不少相似的审美风貌,“但是每个年代都赋予这个年代人们复杂的文化内涵和精神特征,而各个不同的年代总是有着区别于相近年代的独立性特征,处于这个年代的人们,特别是有着精神文化敏感的文学家更会有着属于自己年代的情绪记忆和书写方式,‘80后写作’在年代交叉中也自然具有属于自己年代的独特追求”②.在这个意义上我们认为“80后”具有与“70后”在时间纬度上断裂的必要性,并且由于文化记忆和情感体验的不同,这一断裂将直接指涉文学内部的嬗变关系.

一个词语的历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文学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专升本论文、自考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学术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目录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学术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2004年以后,“80后”文学进入它的多元化发展时期.由于国内外媒体将春树和李傻傻等与出身新概念的韩寒、郭敬明等相提并论,名之曰“80后”,“80后”一词迅速指涉到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写作者,“80后”作家主体开始泛化.为了搭上“80后”的东风,凡是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年写作者都被命名为或自命名为“80后”,一时间遍地“80后”.奇幻作家步非烟、古典诗词解读者安意如等都被冠之以“80后”.泛化后的“80后”写作主体已远远超出了“80后”先锋诗人和“新概念作家群”的范畴.众所周知,当一个概念获得强大的普遍认同并被广泛使用后,就失去了它的先锋性.在“80后”写作主体不断泛化的同时,“80后”内部也开始了它的分化,各种告别“80后”的宣言层出不穷.由于多元化时期,“80后”作家主体的泛化和分化,“80后”文学的整体面貌也呈现出众生喧哗的复杂状况,如何避免统一命名本身的话语暴力所带来的意义趋同,揭示“80后”文学整体普遍性下的差异性和复杂性,就成为我们时刻要警惕的问题.借鉴青年评论者金浪在“80后”诗歌研究中将“80后”一词首先进行意义悬置的做法,我们倾向于把“80后”文学作为一个描述性、包容性的概念来使用,它指涉出生于20世纪80年代的青少年写作者们的创作,目前它已形成自己的作家队伍和读者群,创办了相对独立的文学刊物,并初步形成自身自由抒情的文学观,成为新世纪一股声势浩大的写作思潮.由于“80后”写作者的个体复杂性和差异性,也由于这一写作群体未来发展的开放性和未知性,“80后”文学本身就是一个与“80后写作”同步发展完善的概念.如果我们在以后的“80后”文学的研究中出现了对这一创作群体普遍特征的描述,那么我们希望这种描述也只能是建立对在“80后”现有文本审慎分析的基础上的.

作者系苏州大学2005级现当代文学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吕晓东)

E-mail:lvxiaodong8181@163.

①张清华:《天堂的哀歌》,山东文艺出版社,2005年版,第16页.

② 王涛、何希凡:《跨年代文化交叉中的自我彰显》,《当代文坛》,2006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