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三则2016年第3期

点赞:24926 浏览:11697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2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我们的家乡我们的根

――王晓晴《闻鸡起舞》序

《闻鸡起舞》已经是王晓晴的第二本散文集了,可见作者的勤奋.对于一些作家来说,几年工夫出两本三本散文集并不是什么难事,但对于一个在基层工作事务繁杂的业余作者来说,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了.

我曾经说散文是一种非常自由的文体,自由得几乎让你很难给它定义.如果硬要说有什么边界的话,大概只有真实了,而且这真实就是生活的真实.写真人,说真事.所以,一个人的生活状态、生命轨迹、情感思想和阅历见识在他的散文作品中最能体现和表达出来.正是在这个意义上,说散文是一个作家的人生写照是有道理的.王晓晴的《闻鸡起舞》再次印证了我的这一判断,它真实地记录了作者的生命体验与人生感情,我们可以从中看到作者家乡的风情与变化,结识一个个工作在不同岗位、总有着特殊的生存经历的新的面孔,倾听到作者与亲人、与朋友充满温情的絮语,从而分享作者人到中年的酸甜苦辣,一起品味作者面对世界时的感悟.

王晓晴的文字确实没有给我们带来过多的惊奇.小地方、小场景、小故事与小人物,构成了王晓晴的散文世界.我与基层的许多作者交流过写作方面的看法,我体会到他们的焦虑与压力.这种压力来自所谓的经典,所谓的名家,所谓的文坛以及一系列五花八门的评奖.当然,我知道他们并不为名为利,但他们在乎“文学”二字.平常的人生,平淡的风景,似乎与真正的文学相去甚远.我以为这样的焦虑与压力是没有必要的.自古以来并无所谓的一成不变的文学,文人雅言固然是文学,但乡野之声也有文学.相比较而言,我从来不为所谓纯文学担心,为中国作家没有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而焦虑不平,但如今民间文学、市民文学的衰落倒是我忧虑的.在南通,许多民间艺术难以为继,海门山歌、浒零花鼓、通州僮子戏、启海的北调评弹这些民间艺术样式,特别是与文学相关的他们的文学脚本,大都面临老无所承、新无所创的格局.而他们,才是文学的真正的母本.所以,我倡导本土化的、乡土化的写作,在这方面,基层作者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他们与乡土了无间距,身处乡土的日常生活之中,如鱼之在水、鸟之在林,不必刻意寻求,就是那些身边的人与事、景与物,春耕秋收、四时节令,社会的变化、风俗的更替、人心的沉浮,所有的嬗变都在那些细节与场景中体现出来.守着一方水土,沉入当下的生活,体察那世道人心,自然就会有朴素而实沉的文字.用那乡音说出,暗合那生活的节奏与百姓的趣味,清新、活泼,是庙堂之上的文人断断做不出来的.

所以,我特别看重王晓晴笔下那些透着乡情乡韵的文字,这些文字并非我们想象的一味的仿古、一味的猎奇,如“申遗”一般,它们是自在的.故乡、故乡的风景、人情与文化就融化在作者不自觉的叙述里,像如泰河水一般自然地流淌.它在亲情的描写里,在革故鼎新的叙说里,在于旧朋新友的对话里,甚至,在作者的工作笔记里,在那些乡村突发事件的处理的追记中,我们可以体会一个地方的乡规民俗、人情物理.当我在作者的笔下看到滨山镇的石板街,看到黄海之滨的洋口港时,真的非常亲切.木屐走在石板路上的嗒嗒声,一家一家鳞次栉比的小店铺,长江三角洲冲积层形成了特有的黄海滩涂,夕阳下赶海归来的牛车,这样的画面以及氤氲出的情调足以唤起一个他乡游子的归心.

写上几行字,表达对王晓晴新作问世的祝贺,顺便谈谈我对乡土写作的一些看法,是为序.

2009年12月29日,南京

作为一种生活的诗歌

――序刘张华诗集《光阴的倒叙》

因为学生的介绍,我读到了刘张华先生的诗集《光阴的倒叙》.说实话,我与诗歌的联系一直可以说若有若无,所以这些年来肯定错过了许多优秀的诗人与诗作,刘张华的诗也是第一次读到.我注意到他似乎并不在意自己是否是一位“诗人”,也并不在乎自己的作品是否以通行的方式发表或出版,见诸公众.这让我想到一些话题,即诗歌的本质与诗歌与我们生活的关系.如果要钻一点牛角尖的话,我想提出这样的疑问:一位未曾以现代社会文学规则经常向公众发表自己诗作的人是否可以称为“诗人”作为生命的个体,他写作诗歌的最本真目的是什么

我建议读到这本诗集的读者不妨先读一读它的后记.在后记中,刘张华回顾了他写诗的经历,或可回答我上面的疑问.刘张华说这些作品写作已经好多年了.“翻阅这些文字,旧梦重回心头,我看到倒叙的光阴一幕幕回放,甜蜜、酸涩,时而忧伤等因为诗歌,因为爱,使我的生命之河激起了些许浪花,使我的苍茫岁月留下了些许痕迹.我知道,虽然我一直生活在低处,但诗歌却一直在试图拯救我,使我的灵魂走向高处.”“这些分行的文字,当初并不是为了发表,也不是为了示诸众人,只是记录一闪而过的思绪和描述当时心情.”我以为这是一种值得称许的写作心态,也是一种自然而自在的人与诗的关系.诗歌的存在要比“诗人”久远得多,作为一种文学体裁,诗歌的发表或出版,以至作者可以将其写作作为一种职业或更是近现代以后的事情.我时常想象中国古代诗歌的存在方式,它好像是与日常生活不可分割的,上到庙堂,下到江湖,诗歌无处不在.说到诗歌,人们总会想到唐朝,想到唐朝的诗人们,其实,这诗人也是后来的文学史家命名的,我们在唐朝能找到一个专职的诗人吗而反过来说,在那个朝代,又有哪个粗通文墨的人不去写作诗歌呢如果仔细读读他们的作品,会觉得诗歌无时不在,无处不能.那是一种诗歌化的生活或生活化的诗歌.可惜随着近现代社会的变化,诗歌似乎逐渐从生活中剥离出去了,写诗成为一些特殊人群的行为,也似乎成为一种人的特权.人们已经忘了如何与诗歌在日常生活中和谐相处.

所以,我不在意刘张华是否在诗坛获得过什么功名,也不在意他是否是一位“诗人”,我更在意他的这种写作方式,他与诗歌的关系,他的一种诗歌化的生活方式.他以诗歌记录他的心情意绪,叙述他的生活,记录他生命的年轮.诗歌成为他对话的对象,成为他的另一个自我.在与诗歌的这种相处中,他与诗歌一同成长,他以自己的存在赋予诗歌属于他的、个性化的生命,而诗歌则帮助他观照、反思、复现、凸显和放大他的世界,并一路催促他前行,使他的灵魂走向高处.我想拥有如此生活的人是幸运而幸福的.诗歌具有这样的功能,会让人们在喧嚣中获得宁静,使人的精神得到慰藉,会帮助我们认识到生活的意义,生命的价值,会使我们变得智慧、敏感、仁爱和优雅.我不知道现在还有多少像刘张华这样与诗歌为伴的人,有多少这样的未被人知道的潜在的诗歌写作者.毋庸做人口普查式的调查,其实最好的方式便是不去打扰他们,他们可以免除公众写作的诱惑,避免陈诸有识者的害羞,从而了无障碍地与他们的诗在私语喁喁中安度时光.

序言三则2016年第3期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诗歌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函授毕业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于是,对这样的诗歌从诗艺上予以评判是多余的,也是可笑的.只要看看刘张华的这些作品,它们的率真、质朴,就可以明白它们之于作者生命的意义.显然,这些作品满足了作者情感的诉求,是自满自足、通脱圆润的,这就够了.当然,每个写作者都有他与诗歌相遇的那一刻,他是在什么时候与什么样的诗歌相遇并相互接纳,也就相当程度上决定了他的诗歌方式,不同的诗歌与作者相互选择,通过对话、争辩、妥协,最终相互认同.比如刘张华,我特别欣赏他的那些抒情短章,有近现代欧洲抒情诗比如普希金的风姿,也有中国现代一些抒情诗人如湖畔派的遗风.显然,刘张华更认同近现代经典抒情诗的艺术风格,这不是形式上的考究,而是他自己觉得这样的风格更贴近他的内心.其实,如果将诗理解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的话语,那么,过多地追求诗艺实际上倒是有悖诗歌本意的,它会导致诗歌的异化.当诗人们为那个派这个派争得不可开交时,当诗歌的形式翻新得几近离奇时,诗歌可能事与愿违地渐行渐远.这也许是当今人们难以与诗相处,甚至相互排拒的原因吧

不能算序,只是由刘张华的诗,特别是他与诗歌的关系让我想起了一些话题,借此与关心诗歌的人们一起探讨.不管怎么说,让诗歌回到我们的身边应该成为一种现实,一种为更多人拥有的生活.

2010年1月17日,南京

君自故乡来

――序储成剑《若即若离》

储成剑是我的同乡,而且读中学时是我父亲的学生,但我与他相识还是在2008年江苏作协举办的青年作家读书班上.通过这个读书班,我认识了不少江苏各地年轻的写作者,有的听说过,有的则完全陌生,但他们都有一张年轻的面孔,一颗年轻的心.能到读书班学习,他们都说是一件幸运的事,但不知为什么,我觉得幸运的是我们,我们这些在作协工作的同志.现在已不是八十年代全民文学的时代,天下攘攘,莫不为生存奔走,能静下心来看书写作,能抽出时间来到读书班学习,以为将来更好地创作,这是对文学最大的支持,如果没有这些年轻的写作者的支持,文学将何以为继我曾不止一次地说过,小到一所学校、一个单位、一个地区,大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看文学的兴盛不能仅看几个名家、几部名著,而要看它的文学人口,有多少人在谈文学,有多少人在写作,这是最基本的,必须要有相当数量的文学人口才能产生大家,反之,已有的大家也会寂寞而亡,只有广大的文学人口的参与,文学才能良性循环起来,形成良好的文学生态.这与竞技体育一样,一个项目如果爱好者少了,业余选手少了,你就别指望这个项目会有大前途,会产生大冠军.


也因为这个原因,我不太同意对文学太专业的看法,而主张让文学返回日常生活.所以,一个写作者不必太看重自己的写作,它就是你生活的一个组成部分,并不比你的其他生活来得重要.你用文学表达、交流、对话,以此留下生命的痕迹,确证自己,找到意义与价值,如此而已.不能轻看这种视角的转换,如果每个人都如此看待写作,选择写作,而不是将写作看作高不可攀的只有那些专业作家才做的事情,那会是怎样的情景要知道在教育普遍提高的今天,谁都可以使用文字来表达自己,谁都是潜在的写作者,当这样的可能都成为现实,那是怎样的一个文学氛围呢

将写作看成一件日常的事,我们会采取一种平民化的写作姿态,会以宽容的、接纳的心去看待生活,一花一世界,一木一天地,无一不可以书写吟咏.不必有什么奇特的的经历,也不必感慨自己生活在一个平常的时代,即使两点一线的上下班,其家常琐事、沿街风景都可以激发灵感,兴味无穷.我看储成剑的《若即若离》,其内容并无什么特别之处,仅从题材上讲,任何人初一看都会产生与自己的生活无甚差别的感觉,但不同的是,储成剑把这大众化的,看上去人人皆有的生活写下来了,如果说文学有什么奇妙之处大概就在这儿,一旦经过了思考,写下来,转换成文字,就别有一番滋味,仿佛我们家里的一个小物件,你把它放到框子里,装裱起来,挂到墙上,它就不再是日常什物,而成了艺术品,别小看这个看似简单的过程,这就叫艺术化,审美化.

我希望储成剑保持这样的写作姿态,它使一个人的生活丰沛、充盈,阳光普照,会使一个人的心变得敏感、柔软,充满了善意的理解,会使一个人的思想变得尖新,细密,发现尘世中被遮蔽的意义,年迈的邻居,弄堂的鞋匠,小饭店里把酒豪饮的民工,羞涩而善解人意的导游,聪明而倔强的同学,走街串巷卖麦芽糖的老人,等等,都是让人感动的.特别是储成剑笔下的故乡,那清澈的小河,袅袅而升的炊烟,立夏馒头,以及星光之夜门板上的纳凉和露天电影,更是唤起我对儿时生活的回忆.海安,还有南通,有我的亲人、朋友、同学和学生.时近岁末,储成剑的文章告诉我,该回去看看他们了.

2009年12月28日,南京

(汪政,著名评论家,现居南京)

[责任编辑 一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