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活动设计原则刍议

点赞:5061 浏览:18451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0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德育活动设计原则刍议

●陈书桂

素质教育,德育为先,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渐次深入,全社会对青少年的成长予以了空前的关注,"三维目标"中"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传统德育内容的高调进入课堂目标体系又为"德育首位"的实化,细化,量化创造了很好的氛围和条件.德育不再是被虚拟化,空洞化和边缘化的"楼阁式""应景式"的内容.那么德育活动的策划设计中应坚持哪几项原则呢

一、自主性原则

自主性的突出特点就是尊重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的主动性和独立性.关注学生学习能级,生活方式,关注学生的学习,生活体验,关注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关注学生情感,价值观,关注学生(绝大数,典型的)想说的,想做的,能说的,能做的,这样整个德育活动过程才不致被班主任或设计者牵着鼻子走,学生自己也才有可能成为活动的主人,思维的主人,情绪的主人.

不过自主性并不是任意性,在活动开展的"前,中,后"整个过程中,班主任和课任老师要充分发挥其作为"平等中首席"的引导作用,以保证自主性中应具备的科学性,有效性和规范性,从而不断培养学生的心智水平和能力,提升他们的思想认识.

有些学校开设的主题班会课,综合实践课,大多是由老师备课,出脚本,然后让一两个或多个学生主持,照本宣科式的等同传统课堂教学,何来学生的自主性理想的模式可以是教师在活动前教给方法,提出原则,让学生自主设计方案,会同学生完善方案,并参与活动,适时调控活动进程,其后组织学生总结,交流,反馈,校正.这样才能体现出德育活动的自主性,也才能体现出素质教育的本真内涵.

二、实践性原则

德育活动设计时应该从单纯的书本和封闭的校园,走向充实而丰盈的生活,这样才能使德育活动与现实生活从"分离"回归"整合",从而使我们的学生获得认识世界的整体视野,关注新颖而变化的时代,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真实而复杂的生活,在生活中应用,验证,扩展,深化所学的知识和道理,为确立正确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奠基.一句话,坚持实践性原则,就是坚持走向生活的原则.

生活是丰富的德育源泉,我们的德育的确应该源于生活,回归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实践,认识,学习,总结,以激发兴趣,触发情感,升华认识,从而加强德育的实效,并能强化学生对生活的关注和体验.

当然,走向生活的实践性的德育活动,需要老师在充分尊重学校实际,学生实际,学生情感的基础上帮助,引导学生周密策划,缜密安排,需要引导学生从只关注书本,从"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扩展到关注整个生活世界,需要班主任老师增强和提高开发,利用生活资源,社会资源,学生资源和自身资源的意识和能力.

三、平等性原则

德育活动设计中,教师和学生作为活动的主体,应该基于平等的基础上,共同参与,应将学生作为有尊严,需完善的"人"来看待,切不可高高在上,而应该蹲下身子靠前倾听学生的感悟,体验,诉求,教师应将自己作为活动的一员(即所谓"平等中的首席")与学生互相启发,互相协作,互相补充,这样既可加深双方对活动的理解,又能与学生进行思想上的碰撞,共同推进活动的进程,只有这样,德育活动才不会是枯燥的,沉闷的,令人生厌的程式,才会是充满了活力与智慧的我们所期待的理想的教育实践.

四、激励性原则

新课程要求我们建立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由此可见,评价必须围绕"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这一理念重建.同样,要使德育活动实现这一目标,也必须设计并建立基于激励性原则之上的重过程,轻结果,重参与,轻定性的评价体系,尤为突出的是德育活动中更强调随机性的激励性评价.

德育活动设计原则刍议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德育活动的论文范文检索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年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德育活动中,由于活动本身内容与形式的芜杂,综合,多样,要学生保持长时间的高兴趣比较难,这就需要评价的随机性,即时性,激励性.活动实施过程中,关注学生的活动过程,实施方法,流露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并适时予以评价,激励,不但对活动的推进有益,还对学生多方面潜能的发挥和良好的心理品质的形成和提升,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这远比在活动之后对学生进行定性的评价效果要好得多.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课堂教学中流行起这样的做法:当一个学生比较精彩地回答了一个问题,在老师的示意下,同学们会非常整齐地集体鼓掌,或齐声欢呼"你真棒!"一而再,再而三,给人以缺乏真情实感的"作秀"之感.德育活动中,教师应在全程全身心参与的基础上,真性情地,自然地表达出对学生的赞誉和评价,既不一味无原则地叫好,也要善于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只有这样才是激励性评价的本意.

当然,德育活动因其所突显的综合性,在设计操作中,需要顾及的方面还很多,比如预设性与生成性的问题,比如内容的丰富性与主题单一性的问题,比如创造性与传承性的问题等等.本文只是笔者在新课程实施背景下的德育实践中形成的一点看法,不足之处,留等方家斧正.

(陈书桂盐都区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