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

点赞:32395 浏览:153666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

各位老师,同学们:大家好!

青少年是家庭的寄托,是国家的希望,是民族的未来.近年来,我国青少年违法犯罪问题日渐突出,校园伤害事件和青少年侵权案件时有发生,这已成为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根据青少年群体的特点,有针对性地开展普法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社会主义法制观念,养成遵纪守法,依法办事的行为习惯,是机关的职责所在.今天我很高兴接受学校领导的邀请,到咱们学校和同学们共同探讨有关的法律常识,通过结合真实的案例,来帮助大家认识一些社会现象,提高自我防范能力,自觉抵制不良行为,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一、小学生为什么要学习法律

学生学习法制是现实社会形势的需要.同志曾经指出:"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首先学好法律才能做到知法,懂法,守法,护法,通过学习,知道什么是合法的,什么是不合法的,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自觉地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用法律约束自己的行为,正确运用法律来对待和处理自己周围的纠纷,从而保护自己合法权益,防止违法犯罪.

其次,通过学习,我们才能了解,我们享有哪些法律赋予的权利.比如:我们从出生开始,就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就要受到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法律保护,就享有法律赋予我们的生命权,健康权,名誉权,人身自由权,受保护权,受教育权,继承权等权利,只有学好了法律才能正确地运用这些法律,更好地来保护我们自己的合法权益,用法律手段来维护自己的权利.

近年来,青少年犯罪活动比较突出,已经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为了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违法犯罪的发生,保护自身健康成长,我们青少年就要认真学习法律知识,加强法制观念.

同学们,我们青少年就象初升的太阳,代表着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接班人,是21世纪振兴中华的主力军.因此,我们青少年能否健康地成长,能否肩负起历史赋予的重任,是直接关系到国家的存亡,民族的兴衰,关系到革命前辈开创的社会主义事业是否后继有人的大问题.因此,小学生学习法律非常必要.

二、小学生应当学习哪些法律

我们小学生都是未成年人,未成年人正是心理成长,变化最大,也是逆反心理最重的阶段,用一颗平衡的,宽阔的心态沿着正确的人生方向走下去,便是"条条大路通罗马"每个人都会在不同的事业中取得辉煌.相反,"一失足便成千古恨",走错了路也许会耽误终身.

(一)18周岁以下均为未成年人,作为未成年人我们首先应当学习《未成年人保护法》从而知道当我们受到伤害时应寻求哪些保护.

(二)10周岁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18周岁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10周岁以下或不能辩别是非的精神病人属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或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由于自己的过错对它人造成侵害的由其监护人负民事责任.因此我们应当学习〈民法〉,〈民法〉和每个公民的生活息息相关,涉及人身,财产,婚姻,经济等方方面面,学好了民法才能更好地保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三)我们天天上学,要么骑自行车,要么走路步行,有条件的搭车,无论是步行也好,骑车,搭车也罢,我们天天都得接触公路,〈道路交通管理安全法〉规定12周岁以上方能骑自行车上路,18周岁至60周岁允许驾驶机动车辆(小客可至70周岁).所以我们要学习《道路交通管理安全法》.

(四)《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14周岁为治安责任年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十七条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八周岁的人犯罪,应当从轻或者减轻罚.因不满十六周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他的家长或者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也可以由政府收容教养.因此我们应当学习〈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学习了这些法律就知道自己如果违法犯罪将会得到什么样的处罚或刑罚.法律不因你不知自己的行为犯了哪条法律而不追究责任.

小学生法律知识讲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什么是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在职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在党和国家的哺育下,我们青少年学生爱党爱国,自立自强,刻苦学习,奋发向上.但是,由于缺乏法律知识和法律观念谈薄等原因,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象时有发生.少年犯中为了满足自己吃,喝,玩,乐的,进行打架,,偷盗,吸毒,抢劫等等犯罪,最后锒铛入狱,非常可惜!

有些青少年之所以会犯罪,就是平时不注意自己的品德修养,不认真学习,而是拿别人的东西,吸毒,上网玩游戏,看录像,认为这是件很小的事情,其实这就是违法,这样就会一步一步地走向犯罪的深渊.所以学习以上法律尤为重要.

三、未成年人到底有哪些权利和承担哪些义务

我要向大家先介绍以下三个概念,即"未成年人""少年""青少年"."未成年人"这一概念是法律上的术语,根据《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该法对未成年人的下限年龄未作出规定."少年",是指已满14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按照这个解释,少年与未成年人是同一个概念,只是叫法不同而已."青少年"是一个笼统的,习惯性的称呼,既包括成年人,又包括未成年人,但它不是法律上的概念.因此,在日常生活中,当别人称你为未成年人,少年或青少年时都不算错.未成年人作为公民的一部分,所享有的权利是相当广泛的.具体来说,我国公民享有以下权利:

一是公民参与政治方面的权利:平等权,选举权和被选举.政治自由权(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的权利).

二是公民的人身自由和信仰自由的权利:包括公民的人格,姓名权,荣誉权,名誉权,肖像权,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权利可以分人格权和身份权两方面的内容.首先给大家讲讲什么是人格权,人格权是基于自然人本身所固有的权利,包括生命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身份权是基于自然人之间的某种关系,某种事件或某种行为而产生的地位,资格等方面的权利,具体来说包括两个方面:1,亲属权,抚养权和监护权,主要表现有:(1)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抚养的权利,父母不履行抚养义务时,未成年人有要求父母给付抚养费的权利,(2)家庭中不受,不受遗弃的权利,(3)有随父姓或随母姓的权利,(4)无行为能力和限制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有得到监护的权利,(5)父母离异后,仍享有被双方所抚养和教育的权利.2,知识产权,包括着作权,发现权,发明权,专利权等.

三是公民的社会经济,教育和文化方面的权利:公民的劳动权,劳动者的休息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以及科学文化方面似的权利和自由.

四是特定人的权利:保障妇女的权利,保障退休人员和列军属的权利,保护婚姻,家庭,母亲,儿童和老人的权利,关怀青少年和儿童的成长,保护华侨的正当权利.

五是诉讼权利:包括(1)起诉权(2)不被公开审理的权利(3)对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犯罪的案件,在讯问和审判时,可以通知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法定写作技巧人到场(4)被告人是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应当指定承担法律援助义务的律师为其提供辩护.如果有条件的话学校可组织模拟法庭来观摩,演示,这样你们对这些权利会有更深的了解.

公民的基本义务:

1,维护国家统一和各民族团结的义务,2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物,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的义务,3维护祖国的安全,荣誉和利益,4保护祖国,依法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的义务,5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6其他方面的义务:夫妻双方实行计划生育的义务,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成年子女有瞻养扶助父母的义务.

四、什么是违法什么是犯罪违法犯罪应当受到哪些处罚

1,什么是违法违法是指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企业事业单位,公民和社会团体,违反法律(包括其他法规)的规定,从而给社会造成某种危害的有过错的行为.

2,什么行为是犯罪的行为呢刑事违法即犯罪,它是指触犯刑事法规依法应受刑罚处罚的行为.犯罪对社会危害较大,因此它是违法中最严重的一种.

3,违法犯罪应当受到什么处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规定,违法行为,按情节的轻重,可处以警告,罚金,行政拘留,停业整顿,吊销执照等处罚.对犯罪的处罚:《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负刑事责任,意思就是凡年满十六周岁的人,实施了刑法规定的任何一种的犯罪行为,都应当负刑事责任,这样规定是从我国的实际情况出发的,在我国,已满十六周岁的人,因体力,智力已相当发展,并有一定社会知识,已具有分辩是非善恶的能力,因此,应当要求他们对自己的一切犯罪行为负刑事责任.

《刑法》第17条第2款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案例:有一名十四周岁的中学生投毒案,四月份某天下午,该学生将自已写来末吃的冰袋咬破一口,再装入老鼠药,而后放入附近一小学的某教室的一张课桌抽屉里,第二天,坐该课桌的小学生喝了这有毒的冰袋后,很快就死了.这起案件侦破后,该投毒的中学生后悔不已,他说自已没有想害死人,以为小学生吃了只会拉肚子,但是严重的后果已经造成,该学生的后悔不能代替法律的惩罚,根据《刑法》的规定,投毒致人重伤,死亡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死刑).

14岁以下应负的法律责任或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那么有些同学会说我现在还不到十四周岁呢,在这里我要告诉你们,如果你实施犯罪行为时年龄虽未达到能追究刑事责任的界限,国家法律还是有惩罚的措施的,比如作治安处罚,送劳动教养,送工读学校进行矫治等等.

五、小学生如何加强对犯罪的自我防范以及受到不法侵害时的自我保护

所谓犯罪的自我防范是指个人为减少被害的可能,进行自我保护而采取的各种措施和方法,根据《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0条的规定自我防范意识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指未成年人通过加强文化修养和法律知识,自觉抵制各种不良行为和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和侵害,另一方面是指未成年人在受到犯罪侵害后应通过法律途径,及时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国家的法律都是为保护一切合法权益,惩罚各种不法行为而制定的,在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罪犯的不法侵害时,我们要拿起法律的武器来保护自己,面临危险的时候,同学们要机智勇敢地同犯罪分子作斗争.如果畏惧罪犯的话,就会助长犯罪分子的嚣张气焰,使他们有恃无恐地实施犯罪行为.

具体来讲,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未成年人应当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及社会公共规范.一个人走上犯罪道路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常言道: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从小养成了各种不良习性的话,以后要改正就很难.有的同学其实很聪明,但他不用在学习上,而是用在调皮捣蛋上,喜欢逞强好胜,有事没事惹一下其他同学,比如别人走路时他突然伸出一只脚将别人绊倒,有些同学喜欢打架,将别的同学打伤,有些同学不爱护公物,故意毁坏公共场所的物品,有些同学以大欺小,没有钱写东西吃,没有钱进游戏室就强行向弱小同学索要等等,这些行为都是法律不允许的,如果情节严重的话就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也就是说你这一逞强就有可能将自己玩进班房.所以在这里要告诉同学们平时一定要听老师和家长的话,遵纪守法,什么游戏室,网吧,舞厅等地方,同学们千万不要进去,因为那种地方很容易接触到一些不健康的东西,导致最后走向了犯罪的道路.所以我们应该在日常生活中和学习中,处处遵守国家法律,法规和社会规范,遵重社会公德,从小养成良好习惯,加强自我修养,自我调节,自我完善,自觉抵制违法犯罪行为的引诱.

(二)树立自尊,自立,自强的意识.自尊,自律,自强是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也是未成年人进行自我防范和赢得社会保护的途径.如果未成年人自甘堕落,外界再怎样帮助,也是无济于事的.

(三)增强辩别是非和自我保护的能力.未成年人只有学好知识,丰富社会生活经验,锻炼各种能力,才能对违法犯罪行为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才能分清是非,未成年人还要加强锻炼身体,增强体魄,这样有助于在遭到暴力侵害的时候,及时逃脱或者进行正当防卫,不至于受犯罪行为的随意侵害.

(四)充分运用法律法规保护自身合法权益.当我们遇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时,怎么办我们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还很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加上一些不法之徒的教唆,引诱青少年违法犯罪,出现了犯罪年龄低龄化,手段智能化,团伙性和暴力性犯罪增多的特点.同学们有时会碰到各种各样的不法侵害.例如:1,有的父母让自己正在接受义务教育的子女辍学,儿童遇到这事怎么办你学了《义务教育法》,就知道你的父母违反了《义务教育法》:父母必须使适龄子女接受九年义务教育的规定,可以向学校或有关单位报告,求得解决,2,再如养狗咬伤了行路的学生怎么办你学习《民法通则》第127条就知道饲养的动物造成他人损害的,动物的饲养人或管理人应承担民事责任.这些是民事方面的问题.如果被人敲诈,被人殴打,被人抢劫等等,一旦碰到了这些刑事方面的,怎么办呢


根据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同学们如果在遭到违法犯罪行为侵害的时候,切切要记住以下两点:

第一,同学们要以躲避免受违法犯罪行为侵害为自己的首要任务,不提倡你们去同违法犯罪分子面对面博斗,比较明智的做法是遇事不慌,然后设法摆脱或向四周的大人呼救,或拔打"110"报警.(就是要:智取,智斗)

第二,如果同学们发现自己正在或已经受到非法侵害的就应该采取正确的途径解决.如及时向学校,家庭或者其他监护人报告,由家长,老师或学校出面制止不法侵害,也可以向机关或者政府主管部门的报告.

好了,今天就讲到这里,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