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点,医学学士学位文北京市

点赞:10224 浏览:362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23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抑郁症的整合医学与研究高峰论坛"专家简介

张樟进香港大学中医学院

张樟进教授现为香港大学中医药学院终身教授,副院长,兼任香港大学精神病学系,家庭医学和基层医疗系和解剖学系名誉教授.现担任香港中西医结合学会副会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神志病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睡眠生理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以及中国药理学会神经精神药理学专业委员会理事,还是WHO传统医学国际分类(ITCM)观察员和审阅人.1985年毕业于上海中医药大学获医学学士学位.张教授长期从事中药和针刺治疗神经精神疾患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主持完成了近30项研究课题,获得了约2千多万人民币的研究基金.在国际学术杂志上发表100多篇研究论文和综述,参与7部学术专着和教材的编写.他的论文已被广泛引用.张教授担任多个国际学术杂志的编委和客座编辑以及20多家国际学术杂志审稿人.张教授在临床方面擅长中药和针灸治疗各种神经精神疾患.他的临床怎么写作在香港受到广泛赞誉,并常有海外患者前来求医.

陈家旭北京中医药大学

陈家旭,医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诊断学科带头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兼任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诊断学分会副会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养生康复分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等编委,《中医杂志》及国外10余种英文SCI期刊源审稿人.曾获全国百篇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省部级科技成果奖二等奖6项,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其中SCI收录30余篇,学术专着2部,获国家发明专利1项.首批国家级精品课程《中医诊断学》主讲人(2003年),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中医诊断学》负责人,第二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2006年),主编《中医诊断学》教材3部,培养研究生60余名,指导国内访问学者及青年教师10余名.

孔令东南京大学

孔令东,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植物学会植物化学及资源学专业委员会委员.科研工作主要集中在中药抗抑郁,中药抗痛风,中药炮制,中药制剂和中药指纹图谱研究等.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骨干教师资助计划1项,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1项和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2项.作为主持人之一主持科技部中药现代化和产业化重点攻关1项.另外,主要参与完成国家"八五"科技攻关项目2项和其它省部级课题4项.作为第1,1,2,3和6完成人分别完成江苏省科技成果鉴定5项.作为第一发明人已获专利授权1项.作为子课题第二完成人获"八五"国家科技攻关重大科技成果,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作为第三完成人获江苏省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已在多种SCI重要刊物上发表中药研究论文60多篇(54篇为第一或通讯作者),申请专利14件(授权7件).编写专着4个章节[3个为国外出版].

唐启盛北京中医药大学

唐启盛,中医内科专业博士生导师,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务院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从事中医内科教学,医疗,科研工作20余年,研究领域为中医脑病及神经内科学,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医药防治脑病的研究.主要研究内容为:中风病,老年期痴呆以及抑郁症,焦虑症的临床与基础研究,并对头痛,眩晕等治疗有独特见解.现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国家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学技术研究专项中医临床研究课题一项,主持首都发展科研基金重大联合项目一项.参与国家科委"十·五"攻关项目一项.另外,曾主持国家博士后科研基金资助项目一项,参加国家科委"九·五"攻关项目一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一项,承担省部级课题6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两项,教育部一等奖两项.获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发表学术论文80多篇.

王昌恩北京中医药大学

王昌恩,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原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医学与中药学主任.先后担任国家基金委预防医学与免疫学主任,中医学与中药学主任,国家基金委生命科学部九处及医学科学部八处处长.中华中医药学会理事,中医基础理论分会会长,中成药分会副会长,世中联药用植物利用与保护专委会副会长,中国信息推进联盟生物医药专委会副主任等.国家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973中医药专项评审专家,国家海洋863评审专家.教育部留学回国人员科研启动基金评审专家,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编委,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常务编委,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副主编,中国天然药物杂志编委,世界科学技术杂志编委,中国中药杂志编委,中国药理学通报编委等.现任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内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中医药大学国医堂主任医师.

张光霁浙江中医药大学

张光霁,浙江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学校副校长.浙江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省新世纪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员,省医学会医疗事故技术鉴定专家库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同行评议专家.张光霁教授一直致力于体质,养生,中医药基础等理论的研究.近年来公开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参加编写并公开出版着作两部,公开出版学术论着4部.曾作为主持人获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3项,获中华中医药学会科学技术学术着作奖1项.完成并通过鉴定科研课题10余项.参加课题8项,主持课题3项,其中课题《中医病因古今演变的研究》的成果,2000年6月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2000年8月获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课题《中医肾脏理论的发生学研究》的成果,2002年6月获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二等奖.

朱心红南方医科大学

朱心红,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016年度医学科学部神经/精神疾病),广东省"珠江学者"特聘教授(2016年度中西医结合临床学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同行评议专家(神经/精神疾病,药物/药理学,中医/中西医结合).主要从事抑郁症发病机制与中医药防治研究.近5年来,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1项,面上项目3项,广东省高等学校高层次人才项目1项,作为团队核心成员承担教育部创新团队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团队项目各1项.发表SCI收录论文19篇,其中以通讯/第一作者在国际着名刊物NatureMedicine,PNAS,StemCells,JournalofNeuroscience等上发表论文10篇.申请国家发明专利1项,获得广东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二等奖,教育部自然科学二等奖各1项.

乔明琦,山东中医药大学

乔明琦,曾任山东中医药大学基础医学院院长,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带头人,山东省首批"泰山学者"岗位特聘教授.2006年被评为"山东省突出贡献青年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评审专家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多年来一直致力于肝藏象与情志致病研究领域,其中经前期综合征(PMS)病证结合研究达到国际前沿.任《中医基础理论(7年制)》,《中医基础理论(第7版)》,《张珍玉学术经验辑要》等的副主编或编委,在国家级核心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发表SCI论文5篇,申请发明专利10项,已获授权号3项.其《经前期综合征病证结合临床,基础和新药研发与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目前承担课题5项,其中科技部"973"重大研究专项课题一项,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一项,国家基金委课题2项,省教育厅课题一项.

图娅北京中医药大学

图娅,蒙古族.医学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医针灸经典理论的系统阐发和现代研究,提出"等级变量动态互动"的证候学现价标准框架理论.提出超越削足适履研究模式的"生命信息跨尺度表征系统"构想.出版《言天验人——中医学概念史要论》专着.从事针刺治疗抑郁症等精神疾患的基础与临床相结合研究工作,获得支撑计划,重大新药创制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科研基金资助.申请中药抗抑郁药物发明专利2项,获批DA中药抗抑郁新药2项,发表抗抑郁机制探讨和临床研究论文100余篇.主要研究中药和针刺中对神经营养因子,脑神经功能通路和相关重要递质的改善作用,并通过脑功能成像技术(核磁,PET)等整体活体手段观察,了解脑神经细胞的功能状态改善以及结构重建存在的可能性.480例临床RCT研究确认了针刺疗效.两项新药研究证实中药抗抑郁疗效.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

王旭东,南京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研究员,中医康复,中医文献专业博士生导师,国家重点学科(中医医史文献)学科带头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江苏省"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才.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教育部,国家科技部等多个机构的学术评审专家.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3),1996年获全国杰出青年中医金奖(华东六省一市唯一金奖),2016年获宝钢全国优秀教师奖.此外,《医史与文明》获国际"医圣杯"优秀中医着作优秀奖(1994年),《临床方剂丛书》获华东地区优秀科技图书一等奖(1994年),"冻疮防治手套"获江苏省轻工业厅"优质新产品金奖"(1994年),《实用中医外科方剂大辞典》获黑龙江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5年),《中医方剂大辞典》获江苏省中医药科技成果一等奖(199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础研究一等奖(1998年)/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1999年).

北京市独立学院学士学位授予点,医学学士学位文北京市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中医药的论文范本 大学生适用: 高校毕业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5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黄熙,南京中医药大学

黄熙,南京中医药大学共病郁证研究所(挂靠基础医学院),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教授,一级主任医师.解放后科技银星,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003年),湖南省首届20名医学领军人才.现任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基础理论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2001年主持负责"方剂与证药物动力学"研究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排名第二,所在单位第四军医大学排名第一),解决了方剂药效成分能否测和测定是否有意义问题.2016年,以"生物方剂分析药理研究策略及其应用"获湖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排名第一),用该策略阐明代表方剂疗效的体内吸收成分及其初步作用机理.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项,发表100余篇论文30余篇SCI论文中,含方剂药效SCI论文15篇.任JMCC等十多个国内外期刊审稿专家.目前研究兴趣为揭示共病郁证统一理论或共性机制,主要研究集中在"Gan(疏泄)轴调控MCDR(情绪/循环/消化/生殖)共性机制"领域.


陈刚南京中医药大学

陈刚,南京中医药大学转化系统生物学与神经科学研究中心主任,2016年受聘江苏特聘教授.江苏双创计划人才和六大人才高峰获得者.国际行为与神经遗传学会执行委员会委员.2004年获得美国罗格斯大学心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明尼苏达大学神经科学系和转化神经科学研究所研究助理教授,俄勒冈健康科学大学行为神经科学系,波特兰酒精研究中心,密歇根大学分子和行为神经科学研究中心博士后.2007年度获得RSABegleiter纪念奖,2016年度获得最佳博士后论文奖,多次获得IBANGS和RSA青年科学家会议论文奖.在美有10多篇SCI论文(7篇一作,3篇通讯作者)发表在国际着名专业期刊.组织国际会议2次,报告4次,组织国际学者撰写综述1次.目前,主持和已完成的相关省部级课题共3项.主要从事中医药治疗脑病情志病的分子和系统生物学研究,在中药复方快速抗抑郁研究领域研究成果被邀请在国际行为与神经遗传学会年会,德国曼海姆神经药理研究所,世界精神病学协会区域大会,美国罗格斯大学等作报告.Genes,BrainandBehior及环球中医药等杂志的特邀编辑.

朱冰梅,江苏省首批特聘教授,博导.南京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针药结合省部共建江苏省重点实验室副主任.2003年在日本山梨大学医学部获得博士学位,其后在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NIH)完成博士后训练并受雇于NIH.2016年回国后主要从事针刺治疗心血管疾病和代谢性疾病的作用及其表观遗传学机理的研究和个性化医疗在中医药领域应用的现代机理研究.先后承担国家973计划独立子课题1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1项,教育部博士点基金,江苏省"双创"人才项目,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及江苏省重大基础研究等科研项目.近年来发表SCI源论文三十余篇,总影响因子>,160.首次将高通量全基因测序新技术运用到针灸研究领域,首次揭示了针灸通过调控组蛋白乙酰化而实现对心肌缺血性损伤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