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与海文开题报告下载

点赞:27984 浏览:130898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一、引论

二十世纪80年代以来我们经常看到一些关于外国读书界的报道,尤其是上世纪末,美国《纽约时报》书评周刊,法国《读书》等杂志都搞了一些调查,调查的对象有当代的作家,文学研究者,大学生以及一般的读者,调查的题目是:谁是20世纪最伟大的小说家.卡夫卡,普鲁斯特,乔依斯一般都在前三位,而卡夫卡差不多也总是第一的位置.整个80年代的中国文坛先后经历了萨特热,卡夫卡热,马尔克斯热,博尔赫斯热,最后是昆德拉热.面对中外读者接受现代派文学的不竭热情.高中语文教育似乎也感染了新时代文学的热力,在教材编选上作出了开创性的选择.2000年人教版高中语文教材第五册第四单元选编了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系列,总共四篇:《变形记》《墙上的斑点》《等待戈多》(节选)《百年孤独》(节选),分别为现代派文学中的表现主义,意识流小说,荒诞派戏剧和魔幻现实主义的代表作品.与此同时《语文读本》也选编了四篇课外阅读的现代派文学作品,分别是《追忆似水年华》(节选)《尤利西斯》(节选)《饥饿艺术家》《老人与海》(节选)《巨翅老人》.涉及的作家有卡夫卡,伍尔夫,贝克特,马尔克斯,普鲁斯特,乔依斯,海明威,其中卡夫卡和马尔克斯的均有两篇入选,作品产生的地域有:奥地利,英国,法国,哥伦比亚和美国等.为了便于学生解读作品,在读本中还编入了四篇现代派文学评论,即《意识流小说》《〈变形记〉评析》《〈等待戈多〉评析》《〈百年孤独〉评析》.这一编选体系,表现出新教材编选者对现代派文学的极大关注,也透露出编者对新世纪的青少年了解多元文化,接触新型文学门类的期望.面对这一崭新的教材内容,现代派文学特点是什么教师如何根据课程目标,教师自身和学生实际,构建教学内容

(一)特定时代的产物

有人说20世纪是人类有史以来最复杂的一个世纪,单从社会层面上看,大的事件就有两次世界大战,社会主义的兴起和挫折,第三世界的民族觉醒和独立,以及世纪末的资本主义全球化.而从人的内在层面上看,则有弗洛伊德发现了人的潜意识的存在,荣格发现了集体无意识,存在主义发现了生存的荒诞性和非理性,西方马克思主义发现了人的"物化"和"异化"本质等等.这一切构成了一个复杂的文明现状,直接影响了二十世纪的小说.而反过来说,现代小说正是表达复杂的20世纪现代文明的最形象的方式,也是最自觉的方式,同时也是最曲折的方式.这种曲折的小说形式,与文明的复杂性是同构的.

(二)孤独疏离的主旨

现代资本主义在无限扩展了人类外部世界的同时,却在人类自我与世界之间挖掘了一道鸿沟.这道鸿沟意味着人类自我与世界分裂了,人与世界不再和谐.这种分裂在荷马史诗时代是不存在的,史诗时代的特征是自我与世界的"总体性",没有分裂,荷马史诗其实不仅是荷马一个人的歌唱,而是整个希腊时代一个大写的"人"的整体性的合唱.而现代人不同,总体性丧失,个人是被整个世界放逐的人,是存在主义式的异化的人,在世界中感到陌生,对一切都不信任,对一切都有疏离感,就像鲁迅所说的"躲进小楼成一统"一样.卡夫卡的《城堡》中的主人公K是一个想进城堡但永远进不去的异乡人,就是一个漂泊的主题,是想象中卡夫卡的漂泊,而现实中的卡夫卡则几乎没怎么离开过故乡.《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与家人同在一个屋檐下,无论是变形前,还是变形后,特别是变形后,父亲,母亲和妹妹均无法理解,无法接受与甲虫一起生活,格里高尔游离在生活之外,独自咀嚼被放逐的漂泊感.

(三)怪诞另类的手法

现代派作品的结构与传统的写实主义作品的结构是不同的.它打破了传统小说基本上按故事情节发生的先后次序或是按情节之间的逻辑联系而形成的单一的,直线发展的结构,而是随着人的意识活动,通过自由联想来组织故事.作品中故事的安排和情节的衔接,一般不受时间,空间或逻辑,因果关系的制约,往往表现为时间,空间的跳跃,多变,前后两个场景之间缺乏时间,地点方面的紧密的逻辑联系.时间上常常是过去,现在,将来交叉或重叠.最典型的是《百年孤独》第一章的第一句话:"若干年之后,面对行刑队,奥雷良诺·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他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这种描述中,隐含了过去,现在与将来的时间循环和回归,这种叙述有一种独特的美感,叙述本身就表达了一种生命和时间的内在绵延的特征.

(四)作品解读多元模糊

西方评论家对戈多有各种各样的解释,有人曾问贝克特,戈多是谁,他说他也不知道.这个回答固然表现了西方作家常有的故弄玄虚的癖好,但也含有一定的真实性.贝克特看到了社会的混乱,荒谬,看到了人在西方处境的可怕,但对这种现实又无法作出正确的解释,更找不到出路,只看到人们在惶恐之中仍怀有一种模糊的希望,而希望又迟迟不来,苦死了等的人,这就使作家构思出这个难以解说的戈多来.

有人认为,戈多就是上帝,根据是戈多(GODOT)就是由上帝(GOD)一词演变而来,有人认为,波卓就是戈多,因为在剧本的法文手稿中,波卓曾自称是戈多,也有人认为,戈多这一人物由来同巴尔扎克的一个喜剧剧本《自命不凡的人》有关,该剧中就有一个众人都在谈论又始终不曾露面的神秘人物戈杜(GODEAU)等等.另外一些学者,则不满足于对戈多的索引式解释,而认为戈多无非是一种象征,是"虚无","死亡",是被追求的超验——现世以外的东西.后一种理解似乎更容易为一般读者所接受.戈多作为一种象征,代表了惶恐不安的西方社会的人们对未来的若有若无的期盼.


现代派作品的多元解读不仅包含同一时代不同接受主体的不同的解读,也包含同一群体在不同时代的不同解读.

上世纪六十年代,一批被认为"有毒"的外国文学作品,如卡夫卡的《审判》等名作,凭着"供内部参考"的特殊"护照"被"请"了进来,充当"反面教员".在""之后,经历了十年荒诞梦,中国读者一下子缩短了与卡夫卡的距离,人们要求对外国文学采取有鉴别的"拿来主义"态度.最先付诸行动的是《世界文学》杂志,1979年刊载了卡夫卡的代表作品《变形记》(李文俊译).叶廷芳于《十月》1980年第五期发表了《饥饿艺术家》译文和评论文章,使读者对这位陌生而神秘的作家更接近了一步.

作品的这一特点,决定了教学实践中要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解读中有所理解,感悟,甚至是共鸣,并且把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就是学习的收获,并不一定拘泥于老师的统一答案.若有学生对这样解读还不习惯,难理解,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文本,引导学生发现作品本身蕴涵的主旨.

1,作品理念先锋化

卡夫卡生活在西方的"上帝"正在"死亡"的历史时期,带有浓重的悲剧意识,这种悲剧意识与其说是叔本华式的,不如说是尼采式的,叔本华看到了人类生存环境的悲剧性,但他以悲观主义来对待.尼采固然也看到这种悲剧性,但他主张以个人的主观意志来抗衡,具有一种悲壮性.从表面上来看,卡夫卡是一个带着与生俱来的弱点的"弱的天才".但他自己说过,他的内心是"好斗的".在他的书信,日记中经常出现"不可摧毁"这个词,而且认为"人若没有对自己身上的某种不可摧毁的东西的持久的信赖,便活不下去."①《饥饿艺术家》的主人公为了使自己的艺术达到"最高境界",不惜让自己的肉体消失!《变形记》中的格里高尔,为了让父母和妹妹能够承认他,消灭自己的决心也许比妹妹还要强烈呢!卡夫卡和他主人公身上体现出来的悲剧精神,在西方现代派文学中有它的普遍性:从海明威的"硬汉子精神",加缪的西绪弗斯推石上山精神,一直辐射到鲁迅的"韧的战斗"精神,都是同一种新颖的美学思想的体现.

2,作品内容陌生化

《百年孤独》作为魔幻现实主义最重要的代表作,典型地体现了作品内容的陌生化特点.小说描写人鬼混杂,生死交融的奇异世界.在小说中,阿吉拉尔的鬼魂不断地出现在布恩迪亚夫妇家里,一直追踪着他们,迫使他们离家出走,到马贡多重创家园才得以摆脱.又如,与吉普赛人一同来到马贡多的墨尔基阿德斯,此人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了解过去,预测未来,他留下的羊皮书记载着马贡多的历史,也展示了布恩迪亚家族的命运.但是读者会突然发现,他早就死在亚洲的一片海滩上,可是,他又复活于马贡多.在此他又再次死去,而他那不甘寂寞的幽灵还会在这里出现,为布恩迪亚的子孙指点迷津.这是一个不受生死界限的约束,纵横往来于天,地,冥界的人物.小说还描写了生活中的许多千奇百怪,似是而非的神奇事物.如吉普赛人带来的飞毯可以载人在空中飞翔,他们抱着磁铁在街上走过,磁铁便把各家各户的铁锅,铁盆都吸走,连门锁都吱吱作响,要离开而去等

类似的描写举不胜举,它们让学生感到陌生,困惑和无所适从,事实上,与其说学生对内容的陌生,还不如说是对作品创作手法的陌生.如果学生了解所谓"魔幻现实主义",就是通过"魔法"所产生的幻想来表达现实的创作方法,这种表现手法,不仅可以在小说创作中继承本民族文化遗产(传统意识,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宗教信仰)创造条件,还可以为题材的开拓,人物性格的刻画和创作艺术的发挥提供极广阔的天地.基于以上认识,学生就可以理解描写的内容是魔幻的与非理性的,而作者对"魔幻"式的人类生存现象的思考又是理性的,合逻辑的.

四、外国现代派文学教学内容的制约因素

王荣生博士在《语文教师教学内容选择的现状调查及分析》一文中,针对"您备课时是依据什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的"高中教师的回答是(多向选择)

教学大纲(课程标准)考试范围学生现状69.5%45.24%92.86%学校阶段性教育重点《教学参考书》《教师用书》教学辅导资料21.83%73.81%33.33%另外,在"其他"栏目中教师还填写:文本自身内容特点,网络上一些教案,单元学习指导,根据教材本身,个人理解,想法,等等.②

从表中可以看出,教师确定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教学难点存在很多干扰因素.课程目标和学生的现状,应当是最基本的依据.

老人与海文开题报告下载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语文教学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研究生论文、研究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技巧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技巧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以课程目标为依据,以教材为凭借,在课堂教学中师生之间相互作用,呈现并生成课堂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构筑因素包括课程目标,教材编排,教师个体和学生实际.

(一)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的确立在学校教育中意义重大.一方面,目标是课程开发的起点,它为整个课程开发过程规定了方向,另一方面,课程目标是教育目标的下位概念,是教育目标的具体化,体现出学校教育的目的和宗旨.基础知识的掌握和基本能力的养成是基础学力的核心,是学生适应社会,开展终生学习,促进自身的完善和发展的基础.同时,教育从来就不是价值中立的,教育与道德,文化和价值的关系非常密切.教育,在社会文化和价值观的形成和发展中具有双重功能,它一方面保存和传承社会文化和价值观,另一方面也适应并发展社会文化和价值观.

作为独立学科的语文课程目标,又是如何表述的呢我国20世纪90年代的语文教育大讨论,其中很有一些是围绕语文科的课程目标的.童庆炳认为语文应培养学生语文能力的高度和审美教育的高度,李海林先生认为语文课程的教学目的就是培养学生的语用能力,提高审美能力已经内在地包含在语用能力的内涵之中.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到:"养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这就从课程目标的高度,反映出新课标的开阔的视野,崭新的视角和前沿的理念.为教材编写和教学内容建构开拓了广阔而崭新的领域.

(二)语文教材

在日常的表述中,语文教材往往就是专指语文教科书,本文所提到的语文教材着重讨论的是语文教科书.

对语文课而言,教材的作用不仅仅是提供参考,在语文课中,教学目的是通过学生对教材的内化实现的,教材是不可或缺的,没有教材也就根本没法上课,老师的课既使讲得再好也不可能替代教材的作用.在语文课中,教师必须通过语文教材影响学生,否则不能达到教学目的,教材的作用是不可代替的.可以说,有什么样的语文教材,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就会有什么样的语文教学效果.语文教材不仅是教学活动的凭借,更是教学的资源.

叶圣陶先生认为:"语文教本只是些例子,从青年现在或将来需要读的同类的书中举出来的例子,其意是说你如果能了解语文教本里的这些篇章,也就大概能阅读同类的书,不至于模不着头脑.所以语文教本不是个终点,从语文教本入手,目的却在阅读种种的书."③

温立三在《高中语文第五册说明》中指出:外国现代派文学单元,试图通过这几篇作品的学习,使学生窥一斑而观全豹,即在与现实主义作品比较的基础上,初步了解现代主义文学的基本特征.重点引导学生体会和欣赏变形,夸张,象征,怪诞,人物意识流和魔幻现实主义等表现手法及其艺术效果.需要了解一点传统的现实主义文学和现代派文学的继承与创新关系,看现代派理论是如何在这些课文中体现出来的.这四篇课文中,因为大多数是节选,所以有些不见得集中鲜明地体现了这种文学派别的理论观点,这就要求尽可能地读整部书,甚至同一流派的其他更多的作品,力求全面地了解它们的艺术特点.

根据学生的实际水平和可接受程度,引导他们尽量多接触一些这类作品,了解世界文学的多样性,养成尊重多样文化的态度.决不能认为自己看不懂的就一定不是好作品,更不能因为作品中有一些消极悲观的思想,而想把它一棍子打死.

从以上的论述可知,高中语文第五册选编了一单元四篇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旨在借助这些经典性,代表性的作品,让青年学生了解一种文学派别的基本特征,感知作品的艺术手法.形成接纳和尊重异域文化的正确态度.

(三)教师个体

李海林先生认为,由于语文教学的内在需求,语文教师群体所表现出来的具有整体性,独特性和稳定性的心理倾向和心理结构.具体表现在:

开放性的知识结构

语文教学过程中涉及的知识包括两个部分,一是语文方面的知识,一是语文以外的百科知识.后者在语文课中是一种背景性条件.语文教学设计有两个参考性因素,一个是言语的规律,一个是学习言语的心理规律.所谓言语规律,就是言语形式与言语内容的矛盾运动规律,而言语内容,即言语形式所反映的对象,也就是百科知识.只有掌握了百科知识,才能对言语规律有比较透彻的理解,只有对言语规律有比较透彻的理解,才能设计科学,有效的语文教学方案.这也就是长期以来人们要求语文教师广闻博见的原因所在.

交往型的能力倾向

看一个语文教师是不是一个称职的,优秀的语文教师,主要看他是不是有较强的言语能力,语文教师素质结构的这种能力倾向性,是由语文教学的特殊性质决定的.语文教学的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目的与教学手段是统一的,即在言语活动中培养学生的言语活动的能力.事实证明,没有很强的言语能力的教师是不可能当好一个语文教师的,相反,那些在语文教学中取得很好成绩的教师,无不是自己本身就有良好言语修养的教师.这种言语能力有一个外部表现特征,这就是能说会写精读善听,言语是交际性的,因而在言语实践中,这种能说会写精读善听又具体表现为一种人际交往能力.因此,语文教师的能力具体要求也就可以表述为交往性的能力要求.

场依存型的气质类型

在人际关系中,场依存型气质比场独立气质更多利用外在的社会参照来确定他的态度和行为,他特别注意他人提供的社会线索,优先注意他所参与的人际关系的情况,对他人感兴趣,并乐于与他人交往.语文教师更多地倾向于利用社会,他人的反映来调整自己的言行.在心理的强度上,语文教师更呈现一种力量感,在心理的速度上,语文教师更表现出比一般人明快,语文教师在活动中与外部有更多的交流,因而表现出随机应变的能力,显得更为灵活,这种与外部的交流使得语文教师的整个心理结构呈现出开放性状态.

这是语文教学对教师的共同性的要求,在教学中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个教学诗歌作品很成功的语文老师,他在教学杂文的时候,可能就无法像教学诗歌那般得心应手.同样的,一个教学能手,在教学现代派文学时,可能也会面临挑战.现代派文学教学,对语文老师有一些具体的要求:

1.对时代共同命运的悲悯情怀

现代派小说家呈现给读者的是一个只有漂泊没有归宿的世界,只有等待没有结果的世界,只有恐惧没有安宁的世界.

以《变形记》为例,格里高尔一天早晨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父亲,母亲和妹妹一开始还能在恐惧中照顾他的生存,随着时日的推移,这个大甲虫的存在不仅无益于家庭,反而极大地妨碍了家人的生活,在家人的极端厌弃下,格里高尔抱着对家人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变形前的格里高尔,身为旅行推销员,终日奔波,饮食恶劣,缺少朋友,家人也只是把他作为家庭经济的支柱来看待,是一个身心俱疲,漂泊孤独的小职员.变形之后,失去了在公司和家庭中的价值和作用,进而丧失了与人交往的能力和可能,尽管他一天到晚与父母妹妹同在一个屋檐下,但却陷入了更深的孤独,最后只有绝望而死.格里高尔死于自己亲人之手,这并不是他特别坏,他只是普通人,甚至是一个善良的人,只是由于他的变态发展,周围人对他的态度逐渐一致以来,这就表明,人一旦失去了价值,或者就是经济价值,他与这个世界就失去了联系的纽带.在竞争激烈的现代社会,一个人失去经济价值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那么,在这种游戏规则中,人的孤独漂泊感,就是一种挥之不去的存在了.人在现代社会可能遭遇的悲惨命运,不是该引起我们的关注和警醒吗

2.对文学创新形式的敏锐感知

现代派文学有一系列创新的手法,比如意识流,象征,荒诞,夸张,神话,传说和幻想等等.课文《百年孤独》节选自原着第一章,通过奥雷良诺·布恩地亚上校的回忆,描述马贡多在外来文明冲击下发生的情景.在小说中,老英雄布恩地亚因吉普赛人的到来而兴奋,他对一切新奇事物都表现了极大的兴趣,以致疯癫和发狂,尽管他毕生为探索世界奥秘而努力,却始终超越不了环境的"孤独",将手摸着的冰块,奉为"时代的伟大发明".这样,冰块成了他毕生追求的理想的象征——虽晶莹美妙,却脆弱而短暂.布恩地亚就这样成了文明替换的牺牲品.

3.对人类精神价值的热切召唤

从表面上看,现代派文学更多的表现出现代人的孤独感,恐惧感,放逐感和疏离感,变形的格里高尔因绝望死去,戈戈和狄狄在无聊和荒诞中消磨时间,等待一直到不了的戈多.当布恩地亚家族唯一由爱情孕育却长者猪尾巴的孩子被拖向蚁巢,飓风卷走了一切包括历史和记忆,布恩地亚家族在地球上消失.事实上,作品的背后,却蕴涵着作者对人类美好精神价值的热切守护.格里高尔在家人的厌弃中,始终怀抱着对家人的眷恋,他的死,某种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对家人的爱的充满凄凉的渴望.同样的,马尔克斯意图通过布恩地亚家族的毁灭警醒拉美人民不要重蹈覆辙.作者在领取诺贝尔文学奖时说:"命中注定一百年处于孤独的世家最终会获得并将永远享有出现在世上的第二次机会".这其中蕴涵着他对拉美人民的希望和自信,所以布恩地亚家族的孤独最终不是在毁灭而是在新生中得以消解,告别孤独走向团结是的布恩地亚家族毁灭背后的终极指向.

(四)学生实际

在语文课中,教学过程被描述为一种人际交往活动,学生是这种人际交往过程中的一方.这是由语文教学目的决定的.语文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言语能力,而言语能力必须通过学生主体自身的言语实践活动来培养,因此,语文课的言语活动学生是主体,是主要活动者.

学生在语文课中言语交际一方的角色位置,决定了学生在语文教学过程中的主体地位.在交际语言教学理论中,这种主体地位被称之为'学习者在交际过程的独立性'.学生不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是教学活动的参与者,与教师配合进行教学活动的合作者.

学生是语文教学内容的现实生成者.在语文教学中,学生既是教材内容的学习者,又是教材内容的生成者,而且只有成为教材内容的生成主体才能成为教材内容的学习主体,学生必须亲历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过程,才能真正拥有生成结果.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是一个对语文教材的发现过程,也是学习者主动介入教材并对教材进行解构和重构的过程.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既以语文教材为信息源,也以生成者已有的言语知识与经验为信息源,它是这两个信息源在某一点相遇后的产物,在这一过程中,存在一个语文学习者和语文教材之间相互改造和加工的过程.这种相互的改造和加工的过程,既标志着语文教学内容的生成,同时也标志着语文教学目标的实现.语文教学内容就是经过学习者改造后的教材信息,改造本身就意味着生成.我们也可以说,语文教学内容,就是用教材改造过的学习者内部的言语知识和经验,只是,这种教学内容在它生成的过程中同时也完成了由客观向主观的转化,这意味着教学目标也同时得到实现.

这种学生观既是语文教学共有的学生观,也是外国现代派文学教学必须具有的学生观.此外,由于外国现代派文学的自身特征和教材特征,特别是对这一文学样式的接受的差异性,也许有学生特别迷恋,也许有学生深感厌恶,在教学中尽量引导学生发现作品的可取之处,即使没有感觉,也是可以理解的.但希望能在诸多的派别中发现它们的不同,在比较中发现优劣,或者就现代派的某一个特点与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进行比较,能感受到二者的一些区别也是一种收获.

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倡学生在文本中感受和体验.

五、外国现代派文学教学内容的项目构成

(一).作品知识

外国现代派文学作为文学教学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与文学教育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但作为文学的一个新时代产物,它又有自己独特的教学内容.《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要求"了解作品所涉及的有关背景材料,用于分析和理解作品".根据解读的要点,介绍展示必要的时代背景,文学概况,流派演变和作家作品,为体验和品味作品创设一个知识平台.

作为一种新的文学流派,高中学生大体上会比较陌生,有关现代派文学的作品知识,传统文学作品的相关知识可能并不适用,这部分知识基本上以人类知识的形式存在,教师在教学之前对此有比较明确的诊断之后,就可以选取与鉴赏主旨相一致的背景材料呈现给学生,为鉴赏审美,体验感悟创设氛围,设置前提.

例如在教学《墙上的斑点》之前,可以有一些简单的介绍

【作者介绍】弗吉尼亚·伍尔夫(1882-1941)原名弗吉尼亚·斯蒂芬,是英国现代着名的女小说家,评论家和散文作者.她的小说创作实践推动了现代小说的发展,她的理论进一步巩固了意识流小说的地位,她的影响在文学上经久不衰.但是,40年代到60年代,在英国对伍尔夫的评价一直偏低.从70年代起,英国文学研究领域却突发了对她重新研究的兴趣,甚至对她的"发疯",相貌,癖性,爱好,私生活等等都有人进行专题研究.弗吉尼亚·伍尔夫已成为英国文学界的一位传奇人物.

1882年,弗吉尼亚·伍尔夫生于伦敦,父亲斯蒂芬爵士是一位学识渊博,颇有声望的哲学家和评论家.弗吉尼亚自幼身体孱弱,未上学,在家跟着父亲读书.当时许多学者名流是她家的常客.家境的富裕,父亲的博学,家藏书籍的丰富以及学者名流的影响熏陶,使她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和细腻敏感的性格.1904年父亲去世后,她迁居伦敦文化区布卢姆斯伯里,后来她的家就成了"布卢姆斯伯里团体"的活动场所.这个文学团体的成员时常在一起讨论问题,反对当时的社会风尚,反对文学艺术方面的清规戒律,提倡自由探索.这个团体不仅对她本人后来的创作思想和创作技巧有影响,而且对两次大战之间的英国文化生活和思想生活都产生了相当大的影响

(二)艺术手法

1,《变形记》主要艺术手法

卡夫卡不像一般意义上的现实主义作家,呈现给读者的是一副副现实的画面.在这个作品为数不多的作家笔下,或者从卡夫卡主人公的视角看去,整个世界是一个荒诞不经,不可理喻的世界.他的叙述方式和表现手法打破了常规,不合情理,荒谬怪诞,确切地说,"他习惯用虚构,怪诞的比喻,象征性的寓意或用一幅图像来表达他对现实的认识和他自己在生活中的体验,在平淡的故事和荒诞的情节背后往往隐藏着很深的寓意."④对《变形记》评论最多的是:《变形记》是西方异化文学的代表,而小说中的主人公格里高尔·萨姆沙则成为西方异化文学的象征———孤独,异化,绝望,在命运面前无能为力,成为被社会,家庭驱逐的典型.但我们想分析的是,卡夫卡所以在全世界享有声誉,形成独有的"卡夫卡热",应归功于作家独辟蹊径的不同寻常的怪诞写作方式,超越了时空,超越了人物,呈现给我们的才是那永不褪色的人和社会的本质.以至我们现在也会掩卷感慨,在我们当代竟还演绎着卡夫卡上一个世纪的故事———这也是有人说的卡夫卡的预知性.所以我们不应该也不允许对卡夫卡的作品做一个惟一的解释.因为作品的特殊性,不同的读者在不同的时代和不同的经历下都会有自己不同的对作品的诠释和理解.正是借助他的怪异荒诞的形式,卡夫卡在《变形记》里把西方现代人所遭遇的几近极限状态的生存困境展现得纤毫毕露.

2,《墙上的斑点》主要艺术手法

内心独白是意识流写作的主要技巧之一.分析起来,这一概念可分解为"内心""独""白"三层意思:内心即默然无声,持续不断的无声语言或心理意识活动,"独"则单独内心即默然无声,持续不断的无声语言或心理意识活动,"独"则单独一人,寂静的心理空间,"白"即表白,依赖语言.概括起来,"内心独白"即无声的语言意识.在内心独白的运用过程中,作者退居幕后,一切皆由人物的意识来展现,使读者感到真切,深刻,仿佛直接进入人物的灵魂.比较伍尔夫不同时期的作品,即可看出其差异性.《墙》这篇小说通篇都是主人公的思想过程,这里除了主人公外没有其他人物,也没有任何故事情节.小说在开始时向读者介绍了一个时间:"第一次看见墙上斑点的时间"之后,我们便进入她的意识深处,在大约四千字的文章中我们遨游在主人公漫无边际,复杂纷呈的意识之中,我们随着主人公的思绪,一会儿批评"我们思绪多么容易一哄而上",一会儿感慨"哎!天哪,生命是多么神秘,思想是多么不正确,人类是多么无知",一会儿又发出疑问:"到底为什么人要投生在这里,而不投生到那里"等等,完全是一个人活生生的心灵写照.

3,《等待戈多》主要艺术手法

"检测如说,一部好戏靠的是机智的应答和犀利的对话,这类戏则往往只有语无伦次的梦呓."⑤《等待戈多》就多方面地呈现出鲜明的荒诞特征.传统的戏剧作品的情节既有矛盾冲突,结构又十分紧凑.而《等待戈多》的全剧没有矛盾冲突,没有解决的公式,也毫无出乎意料的情节.它的情节几乎可以用一句话来描述:两个流浪汉在旷野的小路上一边前言不搭后语地说着一些没用的废话,一边莫名其妙地等待着他们自己也不认识的戈多,可是戈多却始终没来.什么也没有发生,谁也没有来,谁也没有去.剧中的第二幕几乎是第一幕的重复,只是在每一幕里对白的先后顺序是不同的.此外这两幕里仅有两处不同,一是两个流浪汉两次遇到了波卓和幸运儿,但在第二幕中波卓变成了瞎子而幸运儿则变成了哑巴,即他们相遇时的境况不同,另一处是两个流浪汉两次企图未遂,但其中的原因不同.这些变动所表现的本质仍然具有同一性,即:人生的虚无,生活的重复与无意义.这就是揭示"人类在一个荒谬的宇宙中的尴尬处境"⑥,表现其无助感,迷惘感,荒诞感.

4,《百年孤独》主要艺术手法

《百年孤独》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象征."作者常通过一种现象来象征或隐喻某种现实,表现创作意图.例如第三章中描述的集体失眠——遗忘症的最可怕之处不在于人不能入睡,因为仅仅如此人还不感觉劳累,而在于它毫不留情地向更严重的方向发展:遗忘.为了生活,他们不得不在物上贴上标签,注上名称和用途:"这是牛,每天要挤奶,必须把奶煮开,加上咖啡才能做成牛奶咖啡."③布恩地亚给家中每件东西都写上名字:桌,门,钟,床等也给牲口家禽植物写上名字:牛,羊,猪,鸡,香蕉,木薯等这种顽固的遗忘症,显然是作者的想象.但借助这种富有想象力的艺术夸张象征地告诫世人,民族的历史和现实已经和正在被大家忘记.其危险性是不言而喻的.连年内战,暴力,民族的贫困和落后,庶民百姓的愚昧和麻木等,都是国民不可忘怀的历史和现实,今人应该善于总结历史经验,吸取教训,避免历史悲剧重演.麻木和遗忘只能使民族停滞不前,使国家丧失希望.

:(三)思想文化价值

1,时代精神

现代派文学的产生,是西方二十世纪时代精神的产物.一是由于近代自然科学的,一方面打破了上帝创世的神话,另一方面也打破了理性万能的观念.1895年进化论发现者达尔文物种起源说,暴露了人的动物性,破坏了人的尊严,而导致了信仰的幻灭.弗洛伊德的心理学,发现人的潜意识是一切行为的主宰,使人转而去追求被理性主义者视为恶之源的自然本能.二是由于英雄业绩的荒谬.十九世纪和二十世纪是"英雄"辈出的时代,也是人类灾难深重的时代.拿破仑,俾士麦,希特勒这些"英雄"们,为了他们的"桂冠",发动战争,杀人如麻,他们口中的美妙言辞和他们实际犯下的罪行不能不使人感到空虚,恐惧和荒唐.人类的价值观念,包括美丑,善恶,是非受到了怀疑和诘难.三是由于二十世纪工业化的发展,人的尊严和本质力量异化了,生产的高度发展造成物质财富的丰富化和生活的孤独化.从理智上,人创造了物质,掌握了世界,从情感上来说,物质和世界掌握了人,许多构成价值判断的基本原则被否定了,使生命降至科学物质化与机械化当中,因而导致精神的全面崩溃.在非人的世界中,人除了面临怪诞,恐怖,痛苦之外,还能找到什么呢

文学是"至深者呼唤至深者"的神圣话语现代派文学已经从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发展到本体论上的怀疑主义.所谓本体论上的怀疑主义,是指对世界本性或本原都有怀疑,认为世界本来就是虚无的,不真实的,不可信的,显然,本体论上的怀疑主义比认识论上的怀疑主义更能给现代人精神以震动.

2,价值理念

许多人认为《变形记》是揭露异化现象的代表作.其实《变形记》就象一面多棱镜,异化只不过是它的一个侧面而已,作为课堂解读,选取一种古老的价值取向,似乎也别有韵味.《变形记》中表现为一种伤感的"回家"意象.格里高尔的变形也可视为离家出走,他背弃了家,背弃了习惯的生活秩序.也被家人开除了.无情的放逐使他对家人更充满深情蜜意,他始终以家中一员自居来为家人作各种考虑,并为自己不能再挣钱养家而羞愧焦虑.父亲凶狠地惩罚他,他反而更强烈地想"回家",回到过去的生活.尽管他一次次回家的努力均以惨败而告终,但他脑海里始终摆脱不了这样的念头:"下一次门再打开时,他就要像过去那样重新挑起一家的担子."即使被家人彻底拒绝了,他也没有放弃"回家"的渴望.最后,受妹妹话的启发,格里高尔明白了,活着是回不了家了,只有死了,家人才会承认他,所以"他怀着温柔和爱意想着自己的一家人,他消灭自己的决心比妹妹还要强烈呢."他最终选择了死亡.

(四)审美体验

1.审美氛围

课外体验氛围

布置学生阅读现代派文学单元篇目,结合《语文读本》相关篇章,写出自己的阅读初感,并提出自己在阅读中的疑问或见解.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实际给出深化及拓展的相关材料或索引,引发有兴趣的同学作深入和全面的探索.

有兴趣的同学,就某个内容结成研究性学习小组,与教师探究课文及相关的背景介绍文章,鉴赏文章,专题论文和论着.形成自己学习和探究的心得和体会集.在同学中宣读或传阅.带动大多数同学阅读和鉴赏,体验.

课内体验氛围

概要介绍现代派文学的文学史地位,文学创作特色和成就,在学习者和文本之间创设对话的情境,展示作者的肖像,后人的评点文字,便于学生快捷进入文本,体验文本,建构意义.

教师适时穿插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感悟,调动学生鉴赏的积极性,激发审美的主体性.

根据学生的阅读初感和疑虑,设计几个相互联系的教学问题,让学生与文本不断碰撞,不断交互,创设意义.

2,审美感受

文学审美的客观和主观

"文学作品从感官感受,情绪情感和思想深度等方面吸引读者,感染读者,震撼读者并给读者带来精神愉悦,人格自由和心灵净化的价值属性,就是文学的审美属性."⑧文学的审美价值属性的最根本的来源是文学作品中内容与形式的辩证统一所造成的既源于现实又不同于现实的艺术世界,为满足读者的审美需要,审美趣味,审美理想提供一种其他意识形态不能替代的场所.

一般批评家喜欢把文艺作品分为"主观的"和"客观的"两类,以为写自己经验的作品是主观的,写旁人的作品是客观的,其实,凡是主观的作品都必同时是客观的,凡是客观的作品亦必同时是主观的.

《变形记》只叙不议,冗长枯燥,大量的篇幅描述变形后格里高尔和家人的新关系.在略嫌琐碎的叙述中,卡夫卡以若无其事的笔调不厌其烦地玩味着格里高尔的痛苦.这种残酷的玩味,似乎将个体的,主观的卡夫卡挡在了小说的主体之外,但这种客观只是表面的,不真实的.

仔细研读《变形记》,可以发现一处情节上的疏忽:

从格里高尔家到公司约需两小时,秘书主任居然预先知道他没来上班,并且于七点十分赶到他家,这是一件逻辑上讲不通的事情.但由于这个疏忽,它帮助我们了解到,卡夫卡是多么迫切地要证明格里高尔存在的重要性,为了达到这个目的,卡夫卡几近不择手段.它也从反面向我们表明了,在动笔之前,卡夫卡就非常清醒地意识到人存在之无意义,所以他极为天才地为格里高尔设计了变成甲虫的命运.并且,在他潜意识中,从一开始就暗含了与这种无意义抗争的,所以他不顾一切地给格里高尔赋予了一系列的重任,让他成为家庭和公司的中心.

经由这个情节上的疏忽,破坏了卡夫卡竭力要把自己隐于幕后扮演一个冷静的旁观者的企图,他欲盖弥彰,最终把自己推上了前台.正如他自己所说:"写作意味着直至超越限度地敞开自己."⑨《变形记》的创作,在貌似客观的叙述中蕴藏着很强的主观虚拟性.

审美的距离和融合

比如欣赏一棵古松,欣赏者的注意力完全集中在古松本身的形象上,意识之中除了古松的意象之外,一无所有,没有心思去分别"我"是"我"而古松是古松了.古松的形象引起清风亮节的类似联想,欣赏者心中便隐约觉得清风亮节所常伴着的情感,因为忘记了"我"和古松是两件事,于无意之中就把这种清风亮节的气概移置到古松上面去,仿佛古松原来就有这种性格.同时"我"又不知不觉地受古松这种性格影响,自己也振作起来,模仿它那一幅苍老劲拔的姿态.古松俨然变成一个人人也俨然变成一棵松,达到物我同一的境界.

类似的,鉴赏文学作品,《变形记》是一篇小说,"我"是一个具体的人,在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学内容就是经过学习者改造后的教材信息,改造本身就意味着生成".跟随格里高尔发现自己突然变成巨大的甲虫之后,经由主人公大段的内心独白,鉴赏者从烦琐的叙述中体味着翻身这个动作的无奈,打开房门的艰难,追赶和挽留秘书主任的急迫,面对亲人的不安和愧疚.在平淡的叙述中,鉴赏者一步步被拉进情境,感受着孤独感,灾难感和悲剧感.距离是审美的前提,融合是审美的过程.没有距离,不成其为审美,没有融合,谈不上审美.

六、外国现代派文学教学个案研究

(一)案例之一——《变形记》教学内容

1,《变形记》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①格里高尔变形后,周围人有什么变化这些变化显示了怎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②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成"甲虫"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步骤

导入

什么是好小说这是一个永远可以讨论却永远无法求解的问题,但好小说并不一定是好看的小说.卡夫卡的《变形记》,可能并不是好看的小说,但它肯定是一篇好小说.他超越传统小说创作方式和创作内容,对我们读者的智慧和情感来说,无疑是一次挑战.

二、介绍卡夫卡

让我们一起来关注一百多年前,一个孤独的青年,白天奔波于生计,晚上痴迷于文学创作.长期的超负荷工作让他失去了闲暇,婚姻,甚至于健康,四十一岁就因病去世,留给我们许多说不尽的经典名作,这位孤独的青年,就是卡夫卡.

【幻灯展示一】

弗兰茨·卡夫卡(1883-1924),奥地利小说家.主要作品有短篇小说《变形记》《饥饿艺术家》《地洞》《乡村医生》等,长篇小说有《城堡》《美国》《审判》.被尊为西方现代主义文学的先驱和大师.

三、阅读理解课文

(1)提出要求:课文较长,同学们应该已经读过,浏览一下,用两三句概括大意.

课文大意: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周围的人都非常的惊慌和害怕,他的父亲非常恼怒,妹妹一开始还关心他,后来也厌弃他.最后格里高尔在绝望中死去.

【幻灯展示二】

格里高尔从睡梦中醒来,发现自己变成了一只巨大的甲虫.周围的人都惊慌和害怕,他的父亲非常恼怒,妹妹一开始还关心他,后来也厌弃他.最后格里高尔在绝望中死去.

(2)教师提出问题

A,课文题为"变形记",意为格里高尔由人变成甲虫,这一变化引起了他周围人的一系列的态度变化,有秘书主任,父亲,母亲和妹妹.看看他们分别有什么变化分别用两三个词语加以概括.学生思考,回答

【幻灯展示三】

秘书主任惊骇逃走失去了劳动的价值

父亲恼怒驱赶打击

母亲惊慌昏厥躲避失去了使用的价值

妹妹关心厌弃诅咒

B,这些人围绕着格里高尔的变形,态度发生一系列的变化,这些人的变化原因是什么这种变化显示了怎样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进一步展示幻灯三】

利益金钱

C,学生齐读85页"啊,天哪,"到下一段末尾:"等因为火车五点钟开".思考:格里高尔的变形,导致了他人的一系列变化,这种变化又最终把格里高尔推向绝路.我们很自然地想:如果格里高尔不变形,或许悲剧就不会发生.

问:格里高尔为什么会变形从外界环境,自身的心理探求原因.

【幻灯展示四】

外在环境

公司:严密地统治生病等于偷懒机器

家庭:沉重的负担活着等于赚钱工具

自身:到处奔波没有知心朋友迷失

自我意识

公司:辞职不干逃避工作

家庭:还清债务逃避负担

自身:时来运转追求自由

D,格里高尔尚未变成甲虫时,他实际上已经"非人化",他是一个工作的机器,赚钱的工具,自我已经迷失了,这种"非人化"是格里高尔所要逃避的,他突然变成了甲虫,逃避了"非人化",但是却陷入了更深的痛苦,乃至绝望而死.这里就涉及到现代人的异化问题,所谓"异化",就是指"就象物品,而不象活人".面对异化,格里高尔的态度是怎样的

【幻灯展示五】

潜意识主导:逃避"异化",实现自我,死亡成为最彻底的逃避

意识主导:主人公处于对"异化"的适应状态,试图回归异化社会

(3)师生共同探究课文主旨

A,作者通过叙述格里高尔的变形及其遭遇,为我们展示了怎样社会这个社会的人是怎样的心理

【幻灯展示六】

陌生感放逐感孤独感恐惧感

B,社会急剧发展,竞争极其激烈,人们在现实社会中普遍感受到作为人的本质的特点在一点点的流失,人的尊严感和自豪感也在逐渐减弱,正如卡夫卡所言:

【幻灯展示七】

我能够摧毁一切障碍——巴尔扎克

一切障碍都能摧毁我——卡夫卡

作业

表现主义作品《变形记》,深刻地揭示了人的异化问题,但在文学上,"异化"也不是卡夫卡首创,我国的文言短篇小说《促织》巴尔扎克的《守财奴》中均有涉及,思考,比较三篇课文"异化"之异同.2.教学反思

打开一扇窗,看几多风景

——《变形记》教学内容取舍反思

新编高中教材选入了《变形记》等四篇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对于编选者来说,这是一次创举,为当今的中学生打开一扇了解外国现代派文学的窗子,但教师在教学实施中却遇到许多现实的问题.

不久前,我给C中的高三学生上一堂《变形记》,导入,介绍作者,梳理课文大意,格里高尔变形引起了周围哪些变化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是什么三分之二的教学内容已经顺利地完成了,最后要把握这样一个问题:

卡夫卡写了格里高尔突然变成甲虫这一事件,有何用意也就是说,他为什么要创作这篇小说

学生静默,教师在等待,学生还是保持静默,教师开始有些不安,就指定个别学生作答.

学生甲:"或许为了告诉我们:人与人之间,应该少一点冷漠,多一些真情."

教师:"人与人之间的冷漠,是格里高尔悲剧产生的最直接也是最根本的原因.有了真情,冷漠不复存在,悲剧也就有可能不会发生了."

同学甲:"因此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多一些真情,从自己做起,从现在做起."

教师:"说的不错,请坐!还有什么不同意见"

同学乙:"格里高尔为还清家庭债务,养活全家,拼命工作,日夜奔波.父亲,母亲和妹妹坐享其成.在他变成甲虫之后,全家人又都这么冷漠,格里高尔是否可以让他们适当负担一点家用,格里高尔就可以不用承担这么大的压力,或者也可以避免悲剧的发生."

教师:"格里高尔什么都自己扛,这样会不堪重负的.这位同学给了格里高尔一个忠告.我们想,造成格里高尔变形的原因,有客观方面的,也有主观方面的,格里高尔下意识地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甲虫或其他什么东西,可以较为'合理'地摆脱他的责任"

"他通过变形为甲虫,来表达对已被'异化'为工具的命运的反抗,但'变形'这一反抗形式,只能进一步把他推向绝望的境地.格里高尔最终安详地接受了这一悲剧的命运,从中我们是看到了弱者屈从于命运的懦弱,还是可以看到这里面的一丝亮色呢"

学生静默,教师环顾了一下教室,继续说:"有人认为卡夫卡通过《变形记》表达人类对诗意的生活,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同学们想:'格里高尔是否认为他的家是他精神的依托'"

学生:不认为.

教师:"这个看似和睦安宁的家,对格里高尔来讲,只是吃饭睡觉的窝,心灵得不到安抚,精神得不到寄托,大难临头,躲之唯恐不及.没有了一个温馨安全的精神家园,就是死也无妨,这就是格里高尔之所以平和安详就死的最根本的原因.从中,可以看出卡夫卡对人类精神家园的执着追求.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格里高尔是为了这种美好的追求殉身了.教师在屏幕上打出两句话

巴尔扎克:我可以摧毁一切障碍

卡夫卡:一切障碍都可以摧毁我

一切精美的东西都是非常脆弱的."

"作为表现主义的代表作品,《变形记》描述的是主观的梦境般的情境,运用象征的手法,表现富有哲理性的问题."

教师随手在黑板上写下"主观,象征,哲理"这三个词,看一眼学生,一片静默,看着黑板,或许是看着老师,若有所思.

下课铃响了.

有八十多位老师在听课,课后大家进行了热烈的研讨.大家的分歧主要集中在刚才所述的那个教学情境,一种认为:这一班的学生,上课是比较活跃的,在下半堂讲作品创作用意时,学生大量的,长时间的沉默,是否是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从新课程的要求来看,也难以体现学生的参与性,主体性,是否这部分就可以不要了另一种认为:编选者选入《变形记》这样的外国现代派文学作品,目的在于,给学生打开一扇窗,透过这扇窗,来看外面的风景.如果教师打开了一扇窗,说:"你们看吧,告诉我你们看到什么"学生也会看,也会说,看上去很活跃,也可能在他们兴致勃勃地说着,看着的时候,时间不知不觉地流逝了,原来怎么看风景,现在仍然怎么看风景,如果老师打开窗户,并且在边上说:"看一下近景,再看一下远景,上下远近的景物是如何构成一幅内蕴丰厚的画面透过这个画面你还能看到什么"学生可能说的机会不多,但领略和感悟的内容会更丰富.可以这么说:没有后面的部分,就没有真正地进入文本,也没有真正领悟选编者选入这部分作品的意图.

我在教学之前,之所以设计了这么一个环节,我认为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真正地走进文本,有时候走进文本与贴近学生会有差距,如何把握这二者之间的度,这的确是一个十分困难的问题.新课标提到:"学习借鉴中外文学作品,具有积极的鉴赏态度,注重审美体验,陶冶性情,涵养心灵.能感受形象,品味语言,领悟作品的丰富内涵,体会其艺术表现力.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和思考.努力探索作品中蕴涵的民族心理和时代精神,了解人类丰富的社会生活和情感世界."还要求"形成良好的文化心态,学会尊重,理解作品所体现的不同时代,不同民族,不同流派风格的文化,理解作品所表现出来的价值判断和审美取向,作出恰当的评价."我个人认为:教师要尽可能地走进文本,学生与文本之间的差距可以通过教师这个相似度检测给予引导,填平之中的差距,学生在课堂上没有及时和热烈的回应,静默地听,也不能说学生就没有体验,没有感悟,而体验过,感悟过,就是学习的收获.

(二)案例之二

1,《墙上的斑点》教学实录

《语文学习》2005年第三期发表了署名刘晓洁的文章《"西方现代主义文学单元"教学心得》.现摘取《墙上的斑点》教学实录

第一课时

主要内容:初步了解作者和意识流小说的特点,研读课文,理清小说思路.

教学方法:本篇宜采用教师促进阅读和学生研究性相结合的教学方法,以导读,讨论,交流为教学主线,让学生在与文本的对话中,体验现代派小说的魅力.

教学过程:

作者生平及创作简介.(略)

意识流小说的基本特征简介.(略)

听教师朗读课文,抓住关键句,理清小说思路.

教师导读:《墙上的斑点》采取了意识流的方式,但这些物象都不是凭空产生的,而是由一件事引发出另一件事,它们之间具有一种密切的连环关系.所以,小说在松散的表面下,隐藏着严谨的深层结构.请同学们一边听老师朗读,一边画下关键的过渡句.小说跳跃性比较大,要求在听读过程中保持平静的心态,并以小组为单位完成下列图表.

内圈填过渡句中对斑点的推测,外圈填由这个推测所联想到的事或物.(填图见下页)

教师小结当作者伍尔夫看到墙上的斑点时,思想像开闸的潮水一般汹涌而出,以跳跃的方式在"现实——幻想,现在——未来,此生——来生"之间自由驰骋,给我们展开了一个丰富,异彩纷呈的意识世界.但我们发现小说所表达的思绪纷繁却不杂乱,呈现出一定的方向性,即每次以斑点为圆心,向四周辐射,最终都回到斑点.小说采用变式反复的手法进行过渡,使结构变得自然合理.如"如果这个斑点是一只钉子留下的痕迹.它太大,太圆了""可是墙上的斑点不是一个小孔.它很可能是什么暗黑色的圆形物体,比如说,一片夏天留下的玫瑰花瓣造成的""在某种光线下面看墙上那个斑点,它竟像是凸出在墙上的.""我一定要跳起来亲眼看看墙上的斑点到底是什么——是一枚钉子——一片玫瑰花瓣还是木板上的裂纹""真的,现在我越加仔细地看着它,就越发觉得好似在大海中抓住了一块木板.""哦,墙上的斑点!那是一只蜗牛."这些过渡句既显示出作者语言的丰富性,更使意识的流动显得环环相扣,前后呼应.可见意识流小说并非不要结构,只是它们对传统文本进行了解构,重组了自己的小说结构,或者说是在一种新的美学形态和形式中重建人的经验.

第二课时

主要内容:通过导读,研讨,交流的方法,让学生体会伍尔夫笔下那种隽永深刻的象征与暗示以及她对人类精神复杂性的阐释等,同时感受她那种自由洒脱的语言以及对各种修辞手法的熟练运用.

教学方法:我采用了"西文中化"的教学理念,让学生在总体把握文章结构的基础上,自由发言,把自己在文本研读中发现的精彩语段,生动意象,哲学内涵,生命感悟等进行课堂交流,也可以提出问题让大家共同探讨.

教学过程:

教师导读:有人说伍尔夫是一口清澈而深邃的精神之井,《墙上的斑点》则是这口井中泛起的一朵小水花,当你觉得你已看到她,把握它的时候,说明你已融入水中.下面我请同学们掬起这瓢清水,谈谈自己的理解.

学生1:课文第三段的描述告诉我们生命的神秘性,思想的不确定性和人类的无知及不可控制,人的生活带有多少的偶然性啊.这也让我想起《项链》里的名言:人生是多么奇怪,多么变幻无常啊,极细小的一件事情可以败坏你,也可以成全你.

学生2:这段比喻非常有趣,很奇特,很新颖.

教师小结:斑点只是个客观的诱发,重要的是人物丰富朦胧的心理感受.这两个同学的发言非常精彩,他们不仅感受到了作者对生命的体验,而且能联系旧知,并注意到了生动的描绘性话语.熟练运用议论,抒情,描写等手法是伍尔夫小说的特点,以此象征人生匆匆,转瞬百年.请同学们一起朗读第三段.

同学3:我最喜欢第九段."这个世界安宁而广阔等鸟窠上空盘旋"这里用了排比,比喻等手法,给我们展示了一个自由的空间,我也向往能有这样一个空间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