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师德师风就是一种素质教育

点赞:23418 浏览:1068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未来十年教师的职业生活——学习《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年)》作业

山西省汾阳市府学街小学郝敬华

1,简答制定《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6—2020)(以下简称《规划纲要》)的意义

答:《规划纲要》是二十一世纪我国第一个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是今后一个时期指导全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深刻阐述了教育改革与发展面临的国际国内形势,明确了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工作方针,政策措施,是党,国务院着眼于发展全局作出的重要战略决策,是对我国未来十年教育事业的全面谋划和前瞻性部署,是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的一个新里程碑.为教师未来十年的职业生活提出了方向,为教育的改革和发展提出的新理念,新任务,新体制和新举措.教育规划纲要是国家战略,是国家立足当前,着眼长远,面向未来的战略谋划,远景描绘,是国家发展的顶层设计和系统规划.深入学习《规划纲要》内容,对于了解我国教育发展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了解未来十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方向与目标,重新审视自己的教育理想,改善自己的教育行为,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2,谈谈在你的教育教学实践中应怎样具体体现《规划纲要》关于"育人为本"方针.

答:我国《规划纲要》提出了"优先发展,育人为本,改革创新,促进公平,提高质量"的20字工作方针.方针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明确指出,要"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我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把育人为本作为教育工作的根本要求.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把促进学生健康成长作为学校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关心每个学生,促进每个学生主动地,生动活泼地发展,尊重教育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为每个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如:对待不同层次的学生我对他们学习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课堂上,我努力让学生自己发现问题,自己探究问题的根源,在学生思想德育上,对待"调皮"生我多用观察++指导的方式进行教育,绝不武断的去直接批评.

3,教育优先发展体现为哪"三个优先"

答:"三个优先",就是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优先安排教育发展,财政资金优先保障教育投入,公共资源优先满足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需要.

4,简括《规划纲要》提出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

答:教育发展的八项任务是:基本普及学前教育,巩固提高九年义务教育水平,加快普及高中阶段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加快发展继续教育,重视和支持民族教育事业,关心和支持特殊教育.

5,《规划纲要》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哪六项改革任务

答:把改革创新作为教育发展的强大动力,为此提出了的六项改革任务是:人才培养体制改革,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建立现代学校制度,办学体制改革,管理体制改革,扩大教育开放.

6,《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是什么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怎样更好地落实到你的教育教学实践工作

答:《规划纲要》提出推进素质教育的思路坚持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素质教育理论,理念更好地落实到你教育教学实践工作中途径有: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密切结合起来,把课堂教学和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结合起来,把文化知识学习与思想品德修养结合起来,在传授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培养学生的兴趣和特长,把学生的德,智,体,美,劳和谐发展与培养他们的个性结合起来.换句话说,就是既重视学生心灵的成长,也关注学生身体的健康,既重视学生知识的获得,又培养学生良好的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既要加强体育,确保学生体育课程和课余活动时间,又要加强劳动教育,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既要加强美育,又要重视安全教育,生命教育,国防教育,可持续发展教育.

答: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一要坚持教育的公益性和普惠性,努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个学生.二要建成覆盖城乡的基本公共教育怎么写作体系,保障人民享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三要合理配置公共教育资源,向农村地区,贫困地区和民族地区倾斜.四要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扶持困难群体,确保适龄儿童少年不因家庭经济困难,学习困难和就学困难等原因而失学.教育质量是教育事业的生命线.一要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二要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三要制定教育质量国家标准,切实强化教育督导,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四要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提高教育质量来.

8,《规划纲要》多次强调实现教育均衡发展,谈谈中小学教师当如何实现课堂教学中的教育公平

答:(1)正确处理好教学效率和教育公平的关系.在课程内容多,有考试压力的条件下,教师更多地关注教学的效率,是很自然的事情:但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为了考试,升学,更重要的是人的发展,是每个学生都得到应有的发展,因此要更多地关注教育的公平.在教育过程中,教师们常常有矛盾的心态和困惑,既要讲教学效率又要讲公平,有时似乎难以兼顾,这就需要有辩证的思维方法和处理艺术,不能只从一件事上去权衡,而是放在更大的机会范围(多种机会),更长的时间(比如一个学期)里考虑二者的平衡.(2)在教育评价环节,教师要特别注意公平对待学生.教师们认为在评选优秀学生,对学生的评价时最容易出现不公平的现象,因此,教师要特别注意评价的公平性.要做到这点,关键是要有正确的学生观和教育观,不论什么样的学生,都要基于他们是成长中的一代,都是各有所长的人才,都有优点和不足,这样才能一碗水端平,也只有基于促进每个学生发展的原则,只要学生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鼓励和肯定,那么,在评价上就既能因人而异,又不会出现偏颇.(3)在师生教学互动的过程中更加注意公平对待学生.特别是在提问等环节上,注意给每个学生以适当的机会,机会分配就会更加均衡些.

教师师德师风就是一种素质教育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教育改革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年论文、研究生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64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论文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质选题

9,《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有哪些要求

答:《规划纲要》对加快教育信息化进程的要求有:到2020年,基本建成覆盖城乡各级各类学校的数字化教育怎么写作体系,促进教育内容,教学手段和方法现代化.充分利用优质资源和先进技术,创新运行机制和管理模式,整合现有资源,构建先进,高效,实用的数字化教育基础设施.加快终端设施普及,推进数字化校园建设,实现多种方式接入互联网.重点加强农村学校信息基础建设,缩小城乡数字化差距.加快中国教育和科研计算机网,中国教育卫星宽带传输网升级换代.制定教育信息化基本标准,促进信息系统互联互通.

10,结合《规划纲要》相关内容,谈谈语文教育要更新怎样的人才培养观念这和提高语文素养的理念有什么一致的地方

答:根据《规划纲要》有关人才培养体制改革的精神,语文教育要更新人才培养观念要做到(1)树立全面发展观念.坚持语文知识学习和思想品德修养的统一,语文课堂学习与课外实践活动的统一,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2)树立人人成才观念.这就必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每个学生在语文学习方面获得成长.(3)树立多样化人才观念.要求不拘一格培养学生的语文潜能,尊重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与爱好选择,鼓励学生在语文方面获得个性化发展.(4)树立系统培养观念.努力为学生语文能力的可持续发展奠定扎实的基础,积极促进中小学语文教育的有机衔接及其与学校,家庭,社会的密切配合.其中树立全面发展观念是和语文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理念是一致的.

11,分析论述题(1)该家长指出了多少年来社会一直在关注的"减负",就此谈谈

答:小学课业负担原因有:①升学考试的压力.②家长过高的期望.③孩子自身学习能力差.

《规划纲要》对减轻学生负担提出的要求有:①各级政府要把减负作为教育工作的重要任务,统筹规划,整体推进.调整教材内容,科学设计课程难度.改革考试评价制度和学校考核办法.规范办学行为,建立学生课业负担监测和公告制度.不得以升学率对地区和学校进行排名,不得下达升学指标.规范各种社会补习机构和教辅市场.加强校外活动场所建设和管理,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②学校要把减负落实到教育教学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健身娱乐的时间.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爱好.严格执行课程方案,不得增加课时和提高难度.各种等级考试和竞赛成绩不得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的依据.③充分发挥家庭教育在儿童少年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家长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尊重子女的健康情趣,培养子女的良好习惯,加强与学校的沟通配合,共同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2)为贯彻落实《规划纲要》,中小学教育怎样从"减负"入手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政府,学校,家庭,社会必须共同努力,标本兼治,综合治理,中小学教育要切实把减负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给学生留下了解社会,深入思考,动手实践的时间.在中小学减负的同时,要提高教师业务素质,改进教学方法,增强课堂教学效果,减少学科作业量和考试次数,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爱好,丰富学生课外及校外活动,严格执行课程标准,并且不增加课时和提高学习难度,在减轻中小学生负担的同时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

12,材料辩析题结合《规划纲要》请就此谈谈你对教师职业素养(心态)建设的看法.

答:首先,提高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陶冶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增强师德修养的前提.教师职业道德认识是教师对道德知识的理解和掌握.教师要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就必须不断学习和掌握教师职业道德知识,深刻理解教师职业道德原则,规范,把外在的道德规范内化成为教师从事教学工作的行为准则.只有这样,才能使教师明辨职业活动中的是非善恶,从而增强履行教师职业道德义务的自觉性.与此同时,还要不断陶冶教师的职业道德情感.教师职业道德情感是教育工作者根据一定的教师职业道德观念,在处理人际关系,评价某种行为时所产生的内心体验.没有这种内心体验即诉诸情感的道德认识,教师的道德行为就缺乏内在动力.应该说,师德修养的增强是教师职业道德认识和职业道德情感相互作用的结果.它们共同构成了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相对完整的道德意识.其次,磨炼教师职业道德意志同坚定教师职业道德信念,是教师履行职业道德行为的有力保证.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培养中起着重要作用.在道德生活中,一个具有顽强道德意志的人,即使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也能抵制外部的腐蚀和引诱,保持"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尚情操.道德意志在道德素质的形成过程中起着特殊的作用,没有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就没有道德行为,但是如果没有道德意志,即使有了道德行动,也不可能持久.此外,道德信念是教师对道德理想,道德人格,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的坚定不移的信仰,是由一个人的道德认识,情感,意志所铸成的比较稳固的高墙,是人们的道德认识转变为道德行为的媒介和内驱力,它使道德行为表现出明确性和一贯性.可以说,道德信念是道德品质构成的核心要素,是人们的道德行为最深层的根据和重要保证.


再次,要重视培养教师职业道德行为习惯.道德行为是道德品质的外部状态,表现为道德言论,道德行为和道德习惯.在道德品质的构成要素中,道德认识,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信念均属道德意识范畴,它们的作用在于指导和影响道德行为的抉择.但是,如果一个人只停留在道德意识阶段而不去行动,不去履行道德义务,那么,他就只能具有某种道德意愿和动机,而不具有实际的道德品质.人们在生活实践中形成一定的道德意识,再把这种道德意识贯彻到生活实践中,即践履社会道德要求,完成道德义务.如此身体力行,循环往复,逐步成为人的一种自觉的道德行为习惯.

最后,要提高教师道德责任感.教师的职业责任就是用爱的付出带来的有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一切行为.而教师的社会责任则是以身作则带动世人扮演好积极向上,乐于助人,宏扬正气,维护公德的角色.有人说,教师的本职工作就是教书育人,日复一日地备课,讲课,批改作业,年复一年地做着一件件平凡的事,却无怨无悔,究其原因,就是因为有一种责任.没有了责任我们的行为可能会变的被动而盲目,因此,我们也说教师的责任是一种使命,它历史地要求教师必须时刻自我反思,自我发展,自我提高,自我完善.这样才能使每个教育细节都体现出教师工作的水平,意义和完美,也只有这样教师的社会角色才会扮演的更加出色.有了责任才会有动力,具备了这样的责任感才具备了热爱职业和学生的条件和水平.

总之,教师职业素养的提高是一个奋斗过程,更是一个终身学习,不断更新的过程.在把提高质量,提高素质作为新世纪教师队伍建设的主旋律的今天,我们必须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为着眼点,采取切实有效的针对性强的措施来促进我们良好的基本素质的养成,既要立足于教师个人的发展,又要以教师职业为发展取向,才能成为新世纪的合格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