攸镇中学德育工作制度

点赞:12588 浏览:55630 近期更新时间:2024-04-2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教育的研究报告

教育的知识和技能指导,更应重视对家长自身心理的疏导,达到班级心理教育与家庭心理教育的协调统一.

四、研究结果与分析

(一)促进了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

本研究的宗旨不仅在于研制出班级心育的系列操作方案和若干理论专着,更重要的是开拓和提高心理教育的实效,这正是进行"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教育研究"之价值所在.而心理教育的实效又最终体现为学生心理素质的优化和发展.在近两年的研究中,我们已初步享受到这项成果的喜悦.

心理素质优化和发展对人的成长的价值已在学生意识中得到了强化,在学生的系列作品中,学生对优化自身心理素质的迫切性已跃然在字里行间中,对班级开展的系列主题活动,特别是以提高心理素质为主要内容的主题活动其热情和主动参与精神使广大教师深受触动,目前我校在学生中已初步形成优化自身心理素质,塑造个人形象的热潮.

1.心理教育最终是实现学生的自助疏导和发展的观点已被学生认可和接受.

一切经过学生主动接受和参与的教育才是有效的教育,教育最终是要靠学生主体来实现的."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只有学生自身增长了调节自我的力量,才能开发心理潜能,实现心理教育的防御性目标和发展性目标.高三(2)班在"从黑洞中走出来""复习效率大家谈"的主题活动中力求贯穿了这一信念,从而对学生学会自我调整,锻炼自身意志有了更多的启示.在此过程中,广大班主任认识到心理教育不只是教师的教育,而是学生自助性的心理自我调节和优化的实践活动.

2.学生的智力品质得到开发和培养

各班结合学法——学习策略研究,对思维品质的培养至关重要,诸如敏捷性,独立性,创造性,灵活性等不仅在班级主题活动中得到体现,如高二主题班会《探索脑的奥秘》,初一《生活中逻辑》,初二《创造在我们生活之中》等,而且其智力素质得到优化,各科学习效率也得到提高.

3.学生的自我意识和心理个性的发展已获得了良好的发展条件

各年级各班级纷纷根据学生心理状况开展了"敢于面对挫折和失败","请你了解我","生命线上的成功","感受坚强"等主题活动,既有助于学生树立健康的自我意识,而且也有助于学生情感,意志,性格等品质的培养和优化.

4.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有了较为显着的提高

各班通过主题活动和个别心理辅导不仅对学习生活的适应能力,如:学习方法的掌握,记忆能力的培养等有了提高,而且人际交往能力也有了显着提高.高三年级的社会调查中涉及到"学生世界","文化生活","消费市场","环境保护","电子科技","社会热点"等方面的内容,这表明学生良好的班级心理教育活动的导引下,其社会适应能力有了较为明显的提高.

(二)班主任的教育素养和科研素养在课题研究中得到升华

1.促进了班主任工作着眼点的转变

班主任工作往往易偏重于对学生行为的约束,加强心理教育的研究,使其视角转向为着眼于学生素质的提高,下面节选李强老师的一段话,可以看到班主任工作的这一变化.

"我想谈谈班主任工作的视角.常常听到班主任老师说累,为啥说到底是为学校的常规工作或更具体地说是为'卫生,体育,常规'三面红旗所累.学校常规工作的确很烦杂,千头万绪,但最终它也仅是'表',而不是'本',如果我们仅把所有精力都放在这些表面工作上,那么不仅被动,效果也未必尽人意,其实德育是个"累心"的工作,所谓"累心"是指教师要用各种行之有效的方法,由内及外地来塑造人,推动学生各方面良好素质的真正内化.一位学生在校时间毕竟短暂,可能迫于校纪,班规的压力,他必须循规蹈矩,可课后,校外以至未来当他们脱离校园,离开教育,情况又会怎样呢我们的教育目标是否能在他们终生都能延续体验呢现在我们说素质教育,到底何为素质呢一位伟人曾说过,当学生离开校园若干年后,当他们所学的各门具体内容被渐渐谈忘之后,他们所剩下的思想,灵魂和各种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是素质.我们认为,素质的培养实际上是让学生形成各种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及健康的道德观,发展他们自觉,自律,自悟的能力.学校是传承人类神圣事业与伟大精神的净土,也是培养年轻一拓,进取精神的地方,我们要教会学生求真,求实,求美,如果我们班主任都能更多地把我们的视线和精力着眼于学生的内在素质及未来发展上,我们的教育活动就会上升到一个更新的境界,那么表面的常规工作自然也就水到渠成,学生的表现也会越来越好,我们的教育成果也一定能更持久地延续下去,推而广之,我国的全民族素质也会大大提高,这不正是基础教育根本任务之所在吗"

2.促进了班主任工作方法的转变

观念的转变,带来的是方法的改变,班主任的工作少了生硬的控制,盲目的说教,工作细了,他们开始注重深入学生,不少班主任课间还到班与学生交流,他们真诚,坦率走进了学生.他们变得"敏感"了,能及时洞察学生行为上的点滴变化,探究其思想及心理因素,采取积极措施,防微杜渐.课题研究,促使班主任采用多种方式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班会被充分利用了,班级活动丰富了.

3.促进了班主任科研能力的提高

随着研究的深入进行,班主任在不断学习,思考,实践的过程中,科研能力在潜侈默化中提高了,许多班主任就心理健康教育建立了研究专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拟定了论文.如《浅谈班级内的人际交往》,《逆反心理与引导》,《挫折与教育》,《试析班主任的身心素质对学生身心发展的影响》,《做一个优秀的"鼓励者"》,《调节心态,重塑自我》,《青年期学生与异性恋》,《考试焦虑个案分析》等,这些研究,使班主任的工作水平更上新台阶.

(三)逐步构成了以优质文化和浓郁情感氛围为基础的校,班两级心理教育体系,提高了心理教育的实效.

1.广大教师增加了心理教育的意识,初步形成了全员育心的氛围

学校多次开展了全校性的"心灵沟通","心理访谈","师生相长"等活动,近50%教师特别是名教师,校外名专家,往届学生参加了活动,使学校逐步构成了浓郁的心理氛围,广大教职员关注学生心理成长,言必谈心理教育已蔚然成风.

2.积极开展多维多层校园文化活动,充分开掘学校课程,活动课程和环境课程的心理潜能.

金陵中学十分重视课程体系建设和课堂教学改革.现在,广大教师一致的看法是课程是素质教育的载体,而课堂教学中隐含着丰富的人格教育因素,不仅体现在内容中,而且体现在教学方法中,因此重视课堂中和谐师生关系的建立以及进行引导自主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教育方式的改革,这不仅是学校整体教改的需要,也有助于广大学生心理素质的提高,与此同时,学校注重活动课程体系的建立,在多维,多层的活动——实践中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广大教师对学校开展多项活动的心育价值的认识和积极参与的行为,对构建校,班两级心理教育体系,形成良好的舆论环境起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五、研究结论

(一)班级心理教育的认识基础,心理教育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个性,开发学生的心理潜能,实现完满人格,在人的素质结构中,心理素质起着重要的相似度检测作用,既有助于人的身体健康,更有助于人的社会素质,诸如后天逐渐得到的科学文化素质,思想品德素质,审美素质,劳动技能素质的提高.心理教育对人的发展,对提升人的生命价值和社会价值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鉴于此,作为学校的心理教育有两个问题必须解决:

一是心理教育内涵与目标的把握.心理教育的目标有三个层次,第一,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第二,培养学生健全人格,第三,开发学生心理潜能.因此,心理教育不只是着眼于为了实现心理健康,预防疾病,而是为了优化心理素质,实现完满人格.所以,我们认为心理教育要定位在"发展","优化"和"开发"上,而不主要是疾病的预防甚至"轿正"上.

攸镇中学德育工作制度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心理教育的论文范文资料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72 写作解决问题: 写作参考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写作参考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二是心理教育不只是为了开发智力,发展思维,因为就97.5%的人类而言,彼此在智力上不存在显着的高低之分,而只有智力类别之分,因此必须着重个性心理教育即自我意识,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习惯等等的培养上,应该说决定人的智力潜能的开发,人的学业和事业成败,决定人的生活质量提高的关键是人的个性心理健全和发展问题.

(二)班级心理教育的基本原则.心理教育应坚持以下几个原则:一是发展性原则,即以发展眼光看待学生,教育活动必须立足于促进学生的心理发展.二是主体性原则,即自助性原则,在心理教育过程中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心理发展的自觉性和能动性.教师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不是简单地说教,而是沟通,疏导,因势利导,指导学生一种看问题的方法特别是思维方法.是授人以渔,而不是授人以鱼.因此,心理教育实质应是心理培育,是将学生看成教育主体,而不是将学生置于被动地受教育地位了,不是教师居高临下的简单灌输,必须淡化过程中的"教育"(说教)的痕迹.既然如此,教师也不能将自己置于"救世主"的地位,而是帮助学生内在产生自信,自助的力量,能够自我调节,自我疏导,自我开发,自我控制,自我反思,自我悦纳,逐步实现自我主体与环境客体的协调,统一,提高人主体对外界的适应性,和谐性,使心理教育达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的境界,这样学生才能终生受用无穷,三是相容性原则.在心理教育中师生应保持人格上的平等,情感上的相容,形成师生间最佳的"心理场",才能有利于学生的心理发展.四是整合性,班级心理教育必须与班级品德教育紧密结合.我校在研究班级心育同时,还另有一课题,即"学校德育与心育相结合的研究".通过研究,使我们认识到,由于人是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人的心理素质与品德素质之间存在着相辅相成的紧密联系,因此必须自觉地发挥德育与心育两者相互渗透,相互影响的内在作用,从总体上提高学生的人格素质,这就有助于提高班级心理教育的实效.

(三)班级心理教育的先导和灵魂——教师群体的先进教育理念.人的行为方式实际是受一定的理念支配的,即一定的教育理念决定着人们的教育行为.应该看到决定班级心理教育质量的不主要在于如何对学生进行心理教育,核心,灵魂的因素则是该班教师群体的教育理念,研究表明在教师中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思想尤为重要,如:

(1)教育指导思想: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为了学生发展的一切.

(2)教育目标:发现学生价值,发挥学生潜能,发展学生个性,激发学生创新.

(3)教师起点:研究学生是教育行为的开始,对学生要研究,研究,再研究.

(4)教育原则:关爱学生,理解学生,尊重学生,赏识学生,激励学生.

(5)教育过程:师与生双主体互动合作共成长.

(6)教育评价:工作评价重视学生自身的感受体验和态度,学生评价要以全面地,发展地,激励地眼光评价学生.

(四)班级心理教育的关键——班主任的人格素养.班主任在心理教育中有别人不可替代的得天独厚的优势.班主任是学生的导师,更是学生的朋友.班主任在学生心目中,最易产生"自己人效应",学生视班主任为知识的共研者,智慧的开发者,思想的引导者,心灵的沟通者,行为的示范者,做人的指导者,情绪的调节者,创新的启迪者.因此,学生对班主任的有形与无形的影响极易产生"共鸣——兴奋——内化"的效应.同时,班主任最易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能力,学习状况,人际关系,家庭背景以及其亲子关系.因此可以断言,班主任是学校心理教育的核心,是决定班级心理教育成效的关键.班主任在这种劳动性质及其特殊地位客观上要求班主任必须不断优化自身的心理素质,做高明的自我心理调节者,开发者,优化者,毋容置疑,教师特别是班主任潜移默化的力量对学生心灵世界具有很强的穿透力,对学生人格的发展具有认同,示范,感召,共鸣,渗透作用.因此,班主任个人的心理修养和人格魅力就是启迪学生自主育心,调节自我,塑造自我的外部环境和教育因素.如果班主任心理自我失调,人格缺损.那么,要实现学生产生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内在的动力,达到追求心理的健全,人格完善的境界将是极其困难的.

(五)班级心理教育的途径.班主任必须不断开辟班级心理教育的多种渠道,形式与方法.如何进行班级心理教育,一对一的沟通,如周记交流,谈话,指导都是必要的,但要使学生产生自助,自在的力量,则班级主题系列活动的开展理应是班级心理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形式,它对学生的思想感情起着极强的碰撞,震撼和启迪作用.如果活动建设注重主题性,主体性,情感性,文化性,会大大提高心育实效.同时,对家庭进行心理指导也应是班级心理

《中学班主任与心理教育的研究报告》一文由中国搜课网搜集整理,版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注明出处!


中国搜课网chinasouke.课件教案试题论文图书中考高考新课标

中国搜课网chinasouke.

提供中小学全科课件,教案,论文,中高考试题,新课标资源,电子图书搜索与下载怎么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