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排版格式,文排版格式

点赞:25460 浏览:11859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浅谈开展初中学生地理社会实践活动的意义

一、地理学科教学常会出现的教学弊端—八股式教学

地理来源于生活又怎么写作生活,因此生活中的许多问题本应是地理教学的源头活水,地理课中的许多概念,原理实际上大多是对生活问题的总结.从目前地理教学现实来看,地理教学远离学生生活实际,偏重书本知识,学生的生活实际和精神世界成为被遗忘的角落.课堂教学缺乏学生的内在体验和感悟,把原来活生生的地理课上得僵硬,呆板,死气沉沉,陷入了八股式的教学方式.这种八股式的教学方式,很打击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那么如何去摆脱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带来的弊端呢,最好的方法是生成教学,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马克思说:"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所以我们认为让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就是参加社会活动.

二、实践活动与地理教学的关系

1.有益于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

例如学生在野外对照地图实地观察具体地区方向时,就对学生理解地图上的方向很有帮助,学生通过学校及周边地区平面图的绘制,对地图比例尺和图例的理解就比纸上谈兵要好的多,学生对周围环境问题的实地观察得出的环境问题要比从书本上理解的深刻.学生的实践活动对正确理解地理知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为课堂上和书本上抽象的孤立的知识提供极为生动形象的例证和解释.比如学生进行气象观测实践活动学生对"气温曲线降水柱状图"的来源及使用就十分清楚.

2.学习一切知识的目的都在于应用.

学生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通过运用地理知识解决问题,而看到地理知识的价值.例如,学生对周围环境调查时,会发现周围建设如采暖锅炉的位置设置,地区绿化建设方案等都与地理知识密切相关.再如学生对周围环境的调查,发现问题,并且能够结合课本知识提出有益的改进方案.

社会实践有益于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与发展.例如学生对定向越野的实践活动,学生的等高线知识,地图上的方向,比例尺知识等都有了迁移和发展.再如学生根据对学校的测量,绘制学校的平面图,学生对陆地与湖面气温的观测与计算,对学校绿地与裸地的对比观测,对学校教室外有无爬墙虎室内的温度的观测等,都是对地理知识和技能的迁移.

三、对学生实践活动中对教师的要求

1.学生实践活动是一个经常探索的过程

学生实践活动的题目是开放性的,在教科书上和教学大纲上,目前还没有现成的标准答案.问题的提出,问题的解决,任务的完成,产品的制作,都要靠学生自己的努力才能达到.在整个过程中,教师只是顾问,指导者,而不是操作者.学生可能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不断的设想解决问题的办法,这样的探索是在课堂上很少见的.

2.实践活动是一个反复尝试的过程.

与课堂教学不同的是,教师按照课本讲授,很少走弯路,而是走捷径直接到达结论.而学生的实践活动却不同,正确结论要靠学生自己去获得,因此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常表现为进行反复的尝试.学生实践活动不仅允许学生走弯路,允许范错误,而且必定要走弯路,必定要犯错误,学生只有经过一次次的失败才能得到成功.例如学生对红绿灯使汽车尾气排放量增加和立交桥使汽车尾气排放量减少的调查中就走了不少弯路,才得出科学的结论.

3.学生实践活动是一个不断创造的过程

学生实践活动要鼓励学生大胆创造,包括提出问题的思路,解决问题的途径,完成任务的方法,都不要设置框框,学生可以充分自主,充分自由的开动脑筋,大胆想象,有所发明,有所创造.但是它同人类的一般实践活动存在着明显的差异,主要体现在它仍然不是以客观世界的改变为目的,最终目标在于学生的发展,就如学生对家庭成员中受教育程度等的调查,也不可能真正解决中国的人口问题,对学校绿化的设计,也并非承担学校的绿化任务,这种学生实践活动主要是一种体验性的活动.

4.保证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经历完整的实践过程

文排版格式,文排版格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地理知识的论文例文 大学生适用: 在职论文、学院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96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选题 职称论文适用: 技师论文、高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不要是个别,零散的片断.让学生经历完成任务所需要的全部过程,也只有这样,实践与认识之间的多次转换才能真正成为可能.

四、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评价

学生实践活动的成果是完成报告,模型,论文,演讲等为形式的作品.任务所涉及的事物和所需要的知识绝大多数是在人类历史上已知知识经验的范畴之内,但是却需要学生通过自主学习获得,他们要直接与活动对象接触,打交道,要自己寻找,发现结论,要自己动手去设计,制作等通向最终结果的道路要靠自己一步步地走过,在这样的过程中丰富知识,积累经验,增长才干,提高智慧.学生的活动是内外部活动相互交叉的,学生心理内部活动的,情感,意志,兴趣,想象,创造等成分是经常参与的.这样的学习过程比结果更为重要.所以将评价,总结学生实践活动的标准局限在"作品"上,就完全背离了学生实践活动的特征和目的.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所体验,感受,经历,收获的一切,应该是我们所关注的.但是,成果也是重要的一种评价内容.有时会出现这样的情况,一个人或一个小组的成果是较差的,或者是失败的,但过程对他们却是成功的,锻炼了能力,积累了经验,增长了见识.

对于学生实践活动的产品,不存在绝对化的规格和标准,由此学生搜集资料的渠道,解决问题的检测设,完成任务的方法,具体方案的设计,报告体例,作品的风格特色都有相当大的变通余地.也就是说,学生与众不同的思考,最终产品的独特风格,解决问题的奇特方式,设计方案的大胆创新等等,应该给予高分.

五、几篇学生撰写的论文

为了丰富地理教学手法,我在适当的时候选择带领学生到野外考查水土流失,学生很兴奋,我们就来到学校附近的土丘,土丘表面地表裸露,长时间受到雨水的冲刷,水土流失很严重,于是我让学生仔细观察,让他们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其水土流失这么严重,以及水土流失带来一系列的后果,以此为素材,写一篇小论文.

回来之后学生把自己的想法落实到文字上,不要小看小论文的作用,它把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有很多学生写的很有见地.现摘取几篇学生写的小文章.

关于"水土流失"的问题讨论

现在,在许多地方都有水土流失的现象,一开始我还不知道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但经过这次实地考察之后才发现,它的形成原因是多方面的.

当到了有水土流失的丘陵时,我看到那坡上有一条条像水沟似的线,老师告诉我们,那就是因为水土流失而造成的.我的心中不免充满疑惑,那水土流失又是怎样形成的呢我于是仔细观察了这面山坡,山坡很陡,而且这山坡上的植物很少,甚至可以说是没有,我记得一本书上说,植物是可以固定泥土的,一旦植物土质就变得松散.再经过雨水的冲刷,极易水土流失.

今天虽然知道了水土流失的各种原因,但我却认为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人类自己,如果我们不破坏植物,也许就不会发生像塌方,泥石流之类的灾害了.

水土流失问题研究

这节地理课,我们有了一个课题研究—水土流失

首先我们确定好了地点,校门外的小丘陵.这儿条件不错,一面面阳,一面背光.我们先来到背光的一面,这边土地表层是湿的,但是拨开一小块,里面便是松松散散有一点凝聚力的泥土.估计是有一点点水分,坡上有星星点点的绿,这儿土质不好很少有植被,没有什么植被,便造成了土质松散.在来到向阳的一面,这一面坡上一点植物也没有.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这边土质本来就松散,再加上太阳能直接照射,泥土变干,土质就越发的不好了,经雨水冲刷,很容易泥土下滑,造成泥石流和塌方.这些问题就源于我们不环保,肆意破坏环境,这样一来,泥土的大量流失,破坏生活环境,也造成了经济损失.

水土流失这个课题研究,让我充分认识到了破坏环境的后果等

感受水土流失

——记一次实践活动

在科技高速发展的今天,环境变得尤为重要.我们是城市长大的孩子,贴近大自然的机会不多.所以,地理课,我们走出课堂,实地感受生活所产生的变化--水土流失.

我在观察时发现两边均无植被,这是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另外,坡度陡,土很容易被雨水冲刷掉,这也是一个原因等看看土坡就这样被风雨冲刷,我很心痛.我们来做个简单的计算:一年365天,设有100天下雨,每次冲刷掉10千克泥土,即每年冲刷5004千克泥土这样下来,十年,二十年,三十年等数据在令我们惊讶中膨胀.我不禁想起了黄河—我们赖以生存的母亲河,它现已满目疮痍!水土流失令我们瞠目结舌!民有"一碗河水半碗沙"之称!黄河沿岸植被少的可怜.

再次补充几句:在初中地理学科渗透水土保持教育有很多好处.

因为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其中以水土流失问题最为严重,已成为我国最大的环境问题.近几年来的长江大水,黄河断流,严重的干旱等一系列灾害一次又一次向我们敲响了警钟:水土流失流走的不仅仅是水,也不仅仅是土,更是人们对美好生活希望与追求你.因此,如何保护好我们的家园,防止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已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基于此认识,从小培养青少年学生水土保持意识势在必行.初中地理学科蕴藏着丰富的水土保持教育"素材"和"资源",尤其是中国地理部分:如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成因及治理等.因此,在目前初中阶段没有专门开设水土保持教育的情况下,在地理学科中渗透水土保持普及教育,是一个既不加重学生负担又能提高学生水土保持意识的两全其美的办法.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