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短篇小

点赞:3539 浏览:13902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0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读常老师文章有感

昨天读常老师的文章《上海研修日志之五——专业成长》,感觉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

其实,探索教育规律需要的就是多元文化的碰撞和多角度观点的交流,才能迸射出思维的火花.如果教师都能像诸子百家那样齐放争鸣,一所学校乃至一个地区的教师专业素养就会发生积极而深刻的改变.

关于"重建话语系统"

讲座时,王教授提到教师提高专业写作水平的技巧——以对教育论文进行文摘,文评方式重建自己的话语系统,以求用更专业的语言对自己的教学想法进行表达.

对于一个从来没有经历过这样活动的新教师,困难是非常大的.作为语文教师,在不考虑质量的前提下,对写反思还算能应付过来.参加教研活动就麻烦了.我以前只是听课,然后再听领导,专家点评,几乎不参与发言.如果教研组长要求大家轮流"表态",我也只会说一些诸如"我认为某老师教态非常端正","某老师的粉笔字写得真好,我要向他学习","某老师,当学生回答问题非常精彩的时候,你不能只说'真好!请坐'就完了.应该摸摸他的头,并向他竖起大拇指"等无关痛痒的话.

评课是非常激烈,尖锐,有主张的.听着同事们有理有据,还有针对性建议的高质量发言,我感觉很惭愧,有了改变自我的想法.

不过,领导同事只能指导,点拨,不可能天天陪着你成长.不知道为什么,我想到了一个笨方法——抄论文.

我们学校订有许多种类的教育报刊,我选择了《小学语文教学》.怎么抄呢很简单,每天选择一篇含有课例的千字论文(当时感觉读不懂理论性强的文章),抄在笔记本上.

抄了一学年,我发现自己有了明显进步:反思的思考成分更多了,我能用较理性的语言有重点地记录课堂片段,再进行较深入地分析,特别是评课,我的表现得到了领导和同事的认可.2004年6月,我在《小学教学》上发表了第一篇文章《无心插柳柳成荫——〈趵突泉〉教学反思》.

我无法解释自己的成长为什么是"抄"出来的.听了王教授的讲座,才恍然大悟:原来,我不知不觉地内化了优秀教师的教学主张,不知不觉地重构了自己的话语系统,不知不觉地确定了自己的思维起点,不知不觉地调整了自己关注方向,不知不觉地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

非常感谢那段"抄"的旅程.最可惜的是,为了纪念它,我把"手抄本"给扔掉了.

关于"该不该读教育专着"

一流的专家会有令人惊异的思维创造,

二流的专家会有令人惊异的语言,

三流的专家会有令人惊异的举止.

听了几天讲座,我有这样的心得.

王教授的水平大家有目共睹,我就不再赞美了.只说说王教授的一个观点——不要读诸如《给教师的建议》等教育着作,因为它们叙事性太强.

此言一出,会场上的气氛马上有了微妙变化.有些老师相视会心一笑(如我),有的老师把善意的目光投向正引领大家通过批阅《给教师的建议》走向成长的常老师.

王教授肯定不知道大家的反应从何而来.他只是在表达教育观点.

我想,如果我是常老师,一定会马上站起来阐述自己的观点.我们学校的老师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随时随地为自己的教学理念激烈辩护.你可以去观察我们学校,能伶牙俐齿地说得对方心服口服的,往往是最优秀的教师.

常老师很有涵养,最起码比我好些.(注意,开始讨好领导了.)

听完讲座,我开始思考以下问题:

一问,王教授为什么不建议我们读叙事性强的教育着作(他认为此类书叙事性强,不利于提取信息,不利于快速地构建话语系统.)

二问,我们还要不要读此类书(答案略.)

三问,实现教师专业成长,为什么以阅读此类着作为主要途径之一

我想,这才是最核心的问题.

还是我的经历回答:

自从有了小小的进步之后,我在领导,同事的带动下学习得更加主动.大约在2006年,我又发现自己的成长出了问题:

1.教育报刊读了不少,却感觉越读越糊涂:

(1)非研究者的论文,对于同一种教育现象会有多种看法,有些甚至是相悖的,

(2)非研究者的论文,对于同一种现象描述多,浅思考多,系统研究少.大家似乎都是突破到一定程度就徘徊反复,再也深入不下去了,

(3)专家教授对一种现象有深入研究,但报刊对篇幅的要求限制了理念的完整表达.他们万字左右的论文无非包括以下环节:"阐述问题现象——指出弊端要害——提出改进建议(有的附带案例)或者介绍先进经验".

李政涛教授认为,理念不是概念,它有体温,有呼吸,有情感,有体验,它只有还原在真实的教育情境中才产生启迪人的作用.

金融短篇小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阅读教育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位论文、大学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38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任务书、论文设计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职称评初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这或许就是我们领会了专家的意思,一丝不苟地照着实践却最终失望的原因吧.

2.感觉自己越来越不会上课了.

如果仅限于阅读教育报刊,学到的方法就会多于想法.这种现象在教学中表现尤其突出.

比如备课,我更多考虑的会是参考他人的教学方法——阅读的起点决定了教学的起点.周彬教授说,"怎样教"属于艺术范畴,是很难学到的.

3.教育观念变得琐碎.

一个人观念的琐碎,首先表现为语言的琐碎.

我发现自己在评课时开始反复纠缠于表面现象,磕磕绊绊说了半天往往自己也不明白说的是什么.

后来我发现遭遇这样的困局,是因为自己吸纳的是散碎的思想"点".

我开始有意选择同一主题的论文阅读,没想到问题接踵而至:


(1)细化后的主题论文选择不易,重复现象严重,

(2)同一主题被不同作者多元解读,难以寻找立足之处.

至此,我明白了阅读教育报刊的利弊:

好处:鲜活生动,贴近教师,易于吸收,多种取向,开阔思维,可操作性强.

弊端:无法系统地实现一点突破.

以书面形式系统呈现教育理念的只有教育专着.

为自己寻根

参加阅读团队初,王老师就提醒我们要确立自己的"根性"书籍.

我认为能让教师成为自己的"根性"教育专着应有以下特点:

1.高瞻远瞩,深入浅出.

我们在书中会看到教育家们以高远的眼光,广博的学识,最本真的姿态探寻教育真谛的过程.

2.重领悟,少点拨.

与报刊文章不同,教育专着最可贵的就是"事理交融".它对阅读者提出了高要求,特别在信息提炼,筛选和领悟方面.

教师成长很大程度上是被动的.再注重自主的引领方式,也都是在"领".

我认为,最好的助人成长方式,是"不点破".

听过一个故事,大概说有个和尚非常想对人生有所参透,便求教于师父.没想到追问了一次又一次,师父始终没有给他任何建议.

数年过后,当他最终了悟之后,长久感慨:"我最感激的,便是师父的不点化."

叙事性强的教育专着总是在系统地讲故事,讲情感,少数点拨都是精华妙笔,足以咀嚼一生.

记得听杨兵老师的讲座,他以百字阐述对苏霍姆林斯基"童话是思想的摇篮"的理解,并据此告诉我们,这就是大师之所以为大师的原因之一.

3.系统研究"小"问题.

很多时候,读教育专着不是在学做法,而是发掘其背后的想法,跟踪想法渗入实践的过程.

吴亚萍教授说,学散点知识收获散状思维方式,作出割裂孤立的判断.教师要想拥有系统的思维方式,首先要吸收系统知识.

很多朋友问我,该怎样与学生共读一书.其实,我非常希望有人问:"你为什么选择一套书,而不是一本书为什么选择长篇小说,而不是短篇小说"秘密全在这里.

说明一

我不是反对阅读教育报刊,而是主张"有我"地阅读吸收,这样才不会迷失.

林清玄说,众生平等一如香水,95%都是水,决定香味儿特色的是占5%的独家秘方.阅读教育专着,是形成那5%的过程.

读报刊做书摘是翼下之风,助教师起飞,读专着明立场是锻炼双翅,保有持续飞翔的力量.

说明二

读报刊和读专着不是对立的事物,不可能做这件事就不能做那件事.

有时候,两者互相交融,互为促进,有时候两者阶段用力,但界限模糊,有时候,两者交替循环,互为补充.

最后,我想说,这只是依据个人经验得来的看法,不一定具有普遍意义.有疏漏错误还请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