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

点赞:30989 浏览:14374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8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浅谈德育教育在体育课中的重要性

一、充分发挥教师在教学中作用

德育教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中学生正处在长身体,长知识和世界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加之青少年具有好动爱表现自己等心理特征,而体育教学又是在不断的活动中进行的,这又为教师在体育教学中向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提供了有利条件.教师的职责是教书育人,因此我们要以高度责任感,在实际教学中,结合中学体育教育的特点,挖掘各教材内容的思想教育因素,要采取了灵活多样的教学手段,这样学生不仅学得很愉快,这时教师把握教育的时机和方法,把政治思想教育渗透到体育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德育功能在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提高体育教育的整体效益.

1,挖掘因素,有机结合

在渗透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应根据体育学科特点,紧紧抓住教材德育因素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渗透的方式要多种多样,程度要适合学段年龄特点,渗透的方法要使学生乐于接受,时机要与学生实际恰到好处.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教师的仪表,言行,教态,文化修养等方面都需要为人师表.

首先,教师应系统地学习体育教学大纲,明确体育学科总体德育内容,然后按教材逐步进行分析挖掘,找出德育要点,这样,不仅使教师明确了教材与思想品德教育的内在联系,而且促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把思想品德教育和教学任务融为一体.在编写教案时,要根据本课内容,任务,目的精心设计,采用多种手段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开发他们的创造力.如枯燥乏味的队列练习,可采用"谁是最可爱的人"诱导学生,以军人的标准要求自己,让他们以实际行动向解放军学习,努力做出"立正","向右看齐"等正确动作,锻炼毅力和耐力.

2,现代体育教学的特点

不同年段的学生,理解与接受能力存在着不同的差异,体育教师应区别对待不同年段的学生.按中学体育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材,在课程教学计划中,作出各年段的思想品德教育的具体安排.在材中对不同年段的学生德育教育内容,教育的深浅程度应认真分析研究,形成系列渗透.这样,体育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便于掌握渗透思想品德教育的程度了.同时也便于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在教学过程中形成系列教育,避免盲目性和随意性.


3,教学方法的多样性

体育教学的方法有多种多样,如"形象,竞争,游戏,音乐"四结合的教学方法,寓思想教育,三基教学,身体锻炼于生动活泼的体育活动之中,使课的内容,结构更加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的水平.如投掷课,单一的投掷学生兴趣不浓,思想教育也跟不上,如果设计成"炸碉堡"游戏,在投掷区前划一条及格线,远处放一个或多个标志物,看谁能炸着,如不到及格线者算炸伤自己,原地做2个俯卧撑,促进其加强臂力练习.学生的兴趣一旦被调动起来,学习的积极性也会提高,练习的效果也因此会凸现出来.同时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这些方法在形式上具有形象,直观,易行的特点,符合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

加强德育在体育教学中的实效性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体育教学相关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电大毕业论文、专科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2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模板、论文摘要 职称论文适用: 职称评定、职称评中级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4,体育运动的竞争性和团体性

竞争是体育运动最突出的特点,它贯穿于体育教学的全过程.在竞争过程中,学生的个体差异和行为特征都充分地暴露出来,各种思想都随时表现出来.此外,体育运动还具有明显的团体性.这种竞争性和团体性使学生产生一种对集体的向往,这种向往转化出的凝聚力使学生个性品质和活动本身涉及到社会道德规范,学生在体育活动形成的道德规范,有不稳定和易改变性的特点.因此,体育教学为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和有利的条件.

5,体育教学效果的直观性

体育教学的另一个主要特点是它的教学效果的直观性.经过教师的教学和学生不断的锻炼,体育教学的效果将会明显地体现出来.如学生身体的逐渐强壮,抗病能力的增强等都能

给人以直观的感觉,在学生身体活动中抓活的教育.

二、结合教学活动,多方面对学生进行德育

体育教学是在严密的组织和纪律的约束下进行的活动,各项运动项目,有的要求快速,有的要求持久,有的动作复杂惊险,有的练习变化多样,需要集体配合.个人项目的成绩影响集体的成绩或荣辱,只要教师善于启发引导,都有助于培养学生勇敢,顽强,坚忍不拔的思想品质以及团结奋斗的集体主义精神.体育的一个显着特点是竞争性强,凡是比赛都要夺冠军,争第一,可以培养学生奋发图强,艰苦奋斗的拼搏精神和高度的责任感,荣誉感.因而在教授球类,拔河和接力等项目时,教师应在讲战术和技术配合的同时,向学生强调集体配合的重要性,不失时机地进行德育. 其次,根据教材的性质和特点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备好课是上好课的前提条件,因此备课时应注意体现教学大纲及教材思想品德教育的时机,同时应体现渗透思想品德教学的方法和利用手段. 教师要善于挖掘其深刻的内涵,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如游戏,大都有主题思想,教师要利用游戏特有的教育因素,对学生进行团结友爱,互助合作,自觉遵守规则的教育,例如,田径运动往往使人感到枯燥乏味,但坚持练习却能培养顽强,坚忍不拔的意志品质,球类项目需要在同伴的配合下进行,可以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又可以增进学生的勇敢顽强,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的思想品德.从而使学生更深刻地感受到:在人生的旅途上必须具备这些良好的意志和品格,才能勇往直前,不断进步. 再次,体育也是一门艺术,在许多运动中豪迈,奔放,节律恰当的庄重之美,尤其在教舞蹈,韵律操,健美操等内容时,美的表现力更直接,给人以美的体验和享受.因而教师应挖掘,揭示美的内容.在调队,集合时,要求学生动作迅速,培养自觉遵守纪律的习惯,通过组织学生布置场地,收拾器材等活动,培养学生爱劳动,爱公物等优良品质,并在课中抓住突发事件,表扬先进行为,制止不良倾向,提倡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的精神,形成团结和谐的教学环节.

三,体育教学中加强德育的途径和方法 德育教育是当前学校教学的重点,是对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一环.体育课教学则是寓思想教育于身体活动中,多通过练习法,游戏法和矫正法等多种方法进行,由于学生活泼好动,喜爱体育活动,因而他们的思想行为,个性,爱好,意志品质等在体育教学活动中,都能最充分的表露出来,这样教师可以抓住有利时机,因势利导,做好教育工作.学生更易直接接受.

1,运用体育常规进行经常性教育

(1)结合课堂常规进行德育渗透.课堂常规教育是体育教学的要求,建立和贯彻体育课堂常规教育的过程也是向学生进行文明礼貌,组织纪律,思想作风的教育过程.

如:在队列,队形教学中,教师统一指挥,注意观察每一位学生,上课时学生队伍不整齐,注意力不集中,讲空话等现象.此时需教师及时进行思想教育来改变现状,教师可讲述语文课中"开国大典"一文,天安门广场国庆检阅情况,划一的方阵,整齐的步伐,以此说明队伍的形象,可以看出一个国家强大的军威和精神面貌.班级体育课中的队伍,也是一个班级风貌的窗口,在课堂中队伍整齐,做到快静齐,不但可以显出班级良好的精神风貌,而且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和集体荣誉感.从中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同时也培养学生热爱班级的集体主义精神,为积极而有秩序地锻炼提供了一个先题条件.

(2)结合教学内容进行德育渗透.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特别强调确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启迪和引导学生的主体意识,吸引和组织学生参与教育活动,帮助他们充分发挥主动性和创造性,把外在的教育要求转化为自身内在的需要,从而提高自身素质.如接力游戏"抢运伤员",这个游戏在进行之前教师可简单地向学生介绍一个白求恩大夫火线救伤员的事迹.要求学生发扬团结友爱的精神,严肃认真地完成"战地抢运伤员"的光荣任务.除了游戏之外,在体育的其他教材中也可以插入适当的思想教育.

(3)结合组织教法进行德育渗透.合理地选择和使用教学方法,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非常重要.因为在体育教学中,学生在完成各种练习任务时,必须用坚强的意志和毅力去克服困难,圆满完成.在练习过程中教师用行动和语言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培养他们勇敢,果断,不怕困难的精神,消除他们恐惧心理,增强自信心.

四、处理好体育教学与渗透德育的关系.

1,在体育课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师可根据不同对象,不同情况和不同要求,应采取不同方法.在体育课教学中进行德育的常用方法:有说明,榜样,锻炼,陶冶,修养,评比,表扬和批评,奖励和处分等等,在众多方法中,教师可适当采用.

2,应充分考虑体育课教学的特点,中学生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只有通过不断的深化和渗透,寓德育于体育中,才会使之认识"健康第一",生命在于运动的真谛.形成为崇高事业而锻炼的思想品质,使之成为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建设一代新人.

学生高尚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下通过具体的实践活动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体育教学应以"育人"的目标出发,坚持站在"育人"的高度备课,将"思想品德"的内容寓于整个体育教学之中.为提高学生身体的心理的素质,养成自觉参加体育锻炼的好习惯,养成终身体育打下坚定基础.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渗透德育要寓育于学,启发自觉,是培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重要途径.体育本身就有极其丰富的思想品德教育题材,体育教师应顺其自然把德育渗透在教学中,启迪学生心理需求,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动机与兴趣,提高体育教学整体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