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师范大学毕业文评审表

点赞:30775 浏览:14382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3-19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论文名称:

《史料教学与主题教学结合的尝试

——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作者单位:东莞市第二高级中学

姓名:杨美娟

联系:13662790601

:492151311@.

史料教学与主题教学结合的尝试

——以《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

内容摘 要:实现高效课堂是教师孜孜不倦的追求和奋斗目标.然而高效的课堂教学有赖于教师创造力的发挥,创造性地去运用各种教学形式,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设计.史料教学是当今教学的热门,但是在运用史料教学的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繁杂难乱,甚至枯燥乏味的问题.如果将史料教学与主题教学结合起来运用,能否解决这些问题呢请看笔者在《大萧条与罗斯福新政》一课教学的尝试.

关 键 词:史料教学主题教学结合罗斯福新政

课程改革自2004年实施至今已有8年,新的教学理念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历史课堂教学随之发生很大变化.作为中学一线教师在面对众多教学理念大都采用"拿来主义",在教学中不断实践,但效果并不尽如人意.如何实现高效历史课堂,找寻到适合学生实际的教学方法,一直是摆在我们面前的迫切问题.

一、课例研究背景:问君能有几多愁——迷茫中的思考

《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在教学能力上提出教师"是否善于利用多种方法,手段,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学会综合分析问题的方法"以提高课堂的有效性.而有效的课堂教学则需要教师发挥创造力,运用各种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地开展教学设计,使课堂教学形式更加丰富多彩.在众多教学方法中,史料教学是运用得最广泛,最普遍的方法之一.史料教学是将课本中的主要材料或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典型材料作为教学载体贯穿于教学过程的始终「1」.史料教学中,教师可以围绕材料处理课堂知识和设置问题,学生从材料中提取信息,提炼观点,为师生的分析讨论活动设置情境和平台,可以较为理想地完成预设的教学目标.

然而,在开展史料教学也会遇到困扰.高中历史教师在开展史料教学是一般会遇到以下三个问题:一是学生对史料的解读能力较差,很多时候变成老师代劳,二是史料稍微一多,就容易显得杂乱,枯燥乏味,三是史料大多偏离学生生活实际,激发不了学生的兴趣.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笔者经过实践发现,单一的史料教学很难解决这些问题.但通过把史料教学与主题教学相结合,就能较好地解决这些问题.所谓主题教学,就是围绕某一主题创设,开展教学活动,强调教学的整体感,逻辑性与生活化,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1」.借助主题把零散的史料串联起来,使史料成为一部有灵魂的活的历史.下面笔者以《大萧条和罗斯福新政》一课为例,谈谈史料教学与主题教学结合的尝试心得.

二、课例研究的过程:众里寻她千百度——前行中的探索

为了上好公开课,实现高效课堂,我在教学空余时间紧锣密鼓地准备公开课的资料,制作多媒体课件.在准备资料的过程中,我发现有关经济危机破坏性和罗斯福新政的资料,新闻图片,电影片段等资料非常丰富,所以我决定采用史料教学法.教师提供有关统计数据,利用影视作品或图片生动再现当时情景,同时通过对史料的分析,培养学生论从史出,史论结合的历史唯物主义思维方式.我设计的教学过程大致如下:

一、导入新课:影像设疑

播放2分钟的《大国崛起》片段,反映大危机对美国的破坏.然后设置问题:1929-1933年的大危机对美国造成什么严重危害

二、新政的背景:创设情境

学生结合金融,农业,工业,社会福利方面面临的问题,阅读史料和课文,完成表格.打出示范空白图表,分析各条措施时,补充一些典型事例,使措施具体化.

三、新政特点:思考探究

打出罗斯福总统关于新政实质的一句话,设问罗斯福新政"新"在哪里学生思考回答.

四、新政影响:引导分析

介绍当时的人们看待新政的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组织学生讨论,畅所欲言,最后总结.

完成教学设计后,我暗自欣喜,觉得它内容丰富,又能培养学生对史料的分析能力.只等上阵杀敌,实战了.我在普通班和实验班各自试讲了一遍,效果都出乎我的意料之外.首先是教学内容讲不完,其次是学生提不起兴趣,普通班的学生甚至睡意浓浓,再次是学生的主体作用没有体现出来,学生看不懂史料,很多时候由我取而代之在解读,最后是史料显得繁多杂乱,即使是实验班的学生也吃不消.这样的效果,让我很受打击,有种"我本将心向明月,奈何明月照沟渠"的感觉.

痛定思痛,我决定查找原因,找出解决办法,经过一番研读和思考后,我发现原来的教学设计尽管史料丰富,但是没有自己的创新和亮点,都是拿别人的东西稍微修改整和.众多史料没有灵魂和主心骨,就好象散落一地的珠子,让人无所适从.能不能找一根线把珠子串成项链呢我在苦苦寻觅这一条线,结果众里寻她千百度,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一课的中心人物不就是罗斯福吗找到中心和主题后,我尝试着用史料教学结合主题教学重新设计这一课的教学.经历了一次艰难的修改,加工后,一周后,新的教学设计终于出炉了.新的教学设计紧紧围绕"罗斯福是个什么样的人"由浅入深地认识他展开.发展心理学认为一般情况下的心理发展是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繁杂的变化过程,这样的设计符合学生个体认识发展的规律.新的教学设计大纲如下:

山西师范大学毕业文评审表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经济危机的论文范文数据库 大学生适用: 电大论文、函授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53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中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优秀选题

一、初识罗斯福——新课导入

二、认识罗斯福——新政背景

三、了解罗斯福——新政内容

四、评价罗斯福——新政影响

按照这份改头换面后的教学设计,我满怀期望地开设了公开课.导入部分选用罗斯福简单的生平介绍,特别是有关罗斯福失去站立能力后如何笑对疾病,如何与嘲笑他的政敌作斗争.让学生对罗斯福有了初步的了解后,产生好奇:一个双腿残疾的人怎么能成为美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总统之一呢果然在上课的时候,学生对罗斯福敬佩之余也产生了好奇.对于整个教学过程来说,这样的导入也起到开门见山,点明主题的作用,证明了删去影片导入的正确性.

结合图片资料讲授完大萧条后,展示胡佛和罗斯福对严重社会问题不同态度的史料.上课时,学生很容易看出胡佛没有直面当时的社会问题,而罗斯福敢于直面严重的社会问题.接着我又打出了罗斯福非常经典的一句话:"我们唯一值得恐惧的就是恐惧本身."学生领悟到了罗斯福凭者大胆的勇气,睿智的见解,打败政敌,成功当选为美国总统.学生学到这里,兴趣昂然,对罗斯福有了初步了解后,很想进一步了解.我们对名人都是充满好奇和兴趣的,要不八卦娱乐新闻怎么那么受欢迎呢学生的表现让我更深刻体会到了兴趣真的是学习的动力.

新上任的罗斯福总统通过新政措施来挽救美国的经济危机.我选用了改革,复兴,救济的相关史料,学生从史料中认识罗斯福拯救国家经济危机的杰出能力.这些史料既是对教材内容的补充,有紧紧围绕主题.学生从中不仅能够深入了解新政的措施的具体内容,而且能够进一步认识罗斯福这个人.接着展示两段对比性材料,对比胡佛政府时期的措施不作为,凸显罗斯福政府的"新".在对比之下,学生能够直接进行较为理性的分析.学完新政内容后,学生和之前学到这里就很疲惫截然不同,显得意犹未尽.他们不满足于了解罗斯福身上的优秀品质和杰出的政治经济才能,还想深入了解罗斯福何以成为美国历史上最杰出的总统之一.

评价罗斯福,我在设计如何体现新政对美国经济的影响时选用了三则史料:美国市容的变化,美国国民经济各项指标的数据变化,1929年-1944年美国国民收入数据图的变化.学生在这三则史料的引导下稍作思考分忻,就能知道新政在很大程度上缓和了美国的社会矛盾,在很多方面改变了美国人的生活,使美国渡过了经济危机.当我讲述罗斯福在执行新政过程中所经历的种种困难时,学生对罗斯福的认识已经得到了升华,对这位伟大的总统已有了较为全面而深刻的认识.最后我的公开课在老师和学生不约而同的鼓掌中结束,让我在辛苦之余有了一丝甜意.

三、课例研究的结论:拨开云雾见曙光——摸索后的启发

公开课终于上完了,我有一种尘埃落定的感觉.但是我又意识到在课例研究的路上我还需要继续扬帆远航.这次实践我有一些小小的收获:

1.史料与主题,给史料找主.

其实史料教学的方法和策略专家老师们已经有了广泛而深入的研究,对我们的教学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我的这次尝试是寻求其他方法与史料教学相结合,以更好发挥史料教学的作用.特别是我们在进行史料教学时,遇到史料教学特别多和乱的时候,可以寻找一个中心或主题,这样生硬的史料便有了灵魂.

2.史料与主题,主题的选用.

教学中我们都很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会自己归纳重要内容.在教学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知识要靠他们主动探究去获取,怎么由"教"转变为"学"我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感觉兴趣至关重要,有了兴趣学生更容易积极进行学习和探索,所以主题的选用一定要学生感兴趣的,同时又能体现课堂的重点.


3.史料与主题,从学生出发.

史料的选择,主题的进展,必须从学生的认识特征和身心特点出发.学生对于历史现象,历史事件的比较,分析,综合的能力还是相当薄弱的,选择有联系和对比的史料,让学生能够直接进行较为理性的分析,主题的切入也需要由浅到深,由简单到复杂.

以上是我这次课例研究的一些粗浅看法,希望在新课改的路上奉献一点萤火虫般的光芒.在面上中学的普通学校,开展课例研究,条件有限,这些都是我个人设计——实践——改进——反思的心路历程,也体现了普通学校的普通年轻老师渴望成长与发展的心声.

参考书目:

「1」《中学历史教学》2016.10(第308期)广州看世界出版社

「2」何成刚等《智慧课堂:史料教学中的方法与策略》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10月

「3」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