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学前教育会网目录

点赞:20231 浏览:93243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04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目录

1.示弱·忽悠·折腾等等等等等等等2

2.谈什么样的课算一堂好课等等等等等6

3.一线对话:到底什么是好课等等等等10

4.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怎么看,怎么评,怎么干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福建论坛(社科教育版)》2005年第11期

对话人:

★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崔允漷等

★无锡旺庄中心小学教师

周娴(旺庄中心小学教师):崔教授,我想请您用一句话来概括一下什么才是一堂好课.

崔允漷:我想一堂好课没有统一的标准,但总有一个边界,是否可以这样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这是指每个教师都可以围绕这个边界自己去创造."教得有效"是指一堂课有一堂课的标准,一个学期有一个学期的标准,要精教精学,别浪费学生的时间,"学得愉快"是指学习的过程应该是愉快的:"考得满意"是指注重结果,如果要学5个字,结果没学会,这认知目标没达到,怎么行

周娴:以前我觉得低年级的学生喜欢热热闹闹的场面,但后来我发现他们也需要安静的,有独立思考的课堂氛围.如果我们在课堂上能充分尊重他们的感受,了解他们的心理特点,让学生把质疑思考,感悟升华的过程自然地反映出来也许更好,不能光看课堂上的热闹.我想这也许也是一堂好课的标准.

崔允漷:国外对课堂气氛也是有研究的,实际上很热闹的课是不利于学习的,非常安静的课也不行.是"高压"的产物.最有利于学习的课有点"嗡嗡嗡"的声音,这是能引起学生思考的课,特别是小学生思考不如成人那么成熟,会不经意地,自言自语地轻声说出来.这种"嗡嗡嗡"的声音不能看作不利于学习的噪音.

余进利(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博士生):好课是在自己不断反思中创造出来的,活跃不是目的,死水一潭也不是出路,刚才那位教师是从理性层面来思考问题,现在提倡把教师和学生解放出来,这个"解放"也是有不同流向的.

王红霞(旺庄中心小学教导主任):我认为,一堂成功的课,虽有许多因素组成,但有两大方面非常重要:一是学生是否乐意上这堂课,是否乐意参与探索,交流等,二是学生得到了什么如知识,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等.只有做到这两点,课堂才会成为学生享受快乐的场所,才能真正达到提高学生素质,提高教育质量的目的.

李志芳(旺庄小学语文教师):学生什么时候学得最好我的体会是,学生学得最有兴趣的时候学得最好.因此,教师应该将自己的愉悦情绪和热情鼓励毫不吝啬地传给学生,学生也会把赞美和献给你.

单本荣(无锡市教科所教研员):刚才李老师讲的将自己的积极情绪感染学生,这很重要.很多教师上公开课很有,但平时上课是否同样如此,是否把自己游离于教学之外据我观察,优秀的教师一进课堂就进入了角色,他的情绪对这堂课会产生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也是能否上好一堂课的必要条件.

张兰(旺庄中心小学教师):我觉得教师在备课的时候,不能刻意去模仿别人的好课,应根据自己的个性特长及学生的特点去备课.我们要追求的是学生语言的活,思维的活,学习的活.

李志芳:崔教授,你所说的12个字说到我们的心里去了."考得满意",我是第一次听专家这么说,以前许多教师认为,新课程标准同考试是对立的,我想这也许就是指效率.是否可以这样说:用最少的时间取得最好成绩的课就是好课新课程是否包含这一层意思

崔允漷:我想应该如此.新课程就是要让教师既减负又有效,如果加重了负担,成绩又不好,新课程就是失败了.当然,考的内容已有了新的内涵.

余进利:我本来有个观点,做教师与天赋有关.有的人做教师没几年就有好多成绩,有的人做了5年,10年却没成绩.这里面有一个原因:传统的课程框架对那些想创新又不敢创新的人是个很大的束缚.而今天的新课程提倡创新,发挥,就给教师提供了挖掘潜能的好机会.怎么考得有效就看你怎么去创新,怎么去落实基本目标.

过敏慧(旺庄中心小学教师):现代教育的特征是充分展现人的主体性,追求人的全面发展.我认为好的教学是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人手:激发情感,营造学生自主发展的氛围,培养兴趣,激发学生自主发展的动机,主动参与,提供自主发展的机会,学法指导,提高学生自主发展的质量.

李志芳:崔教授,你说"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是否前两点做好了就一定能"考得满意"是否公开课主要看"教得有效,学得愉快","家堂课"主要看"考得满意"

单本荣:这位教师其实是提出了目前的一些倾向性问题,提得很有质量.

崔允漷:"家堂课"是否指平时的课其实这两种课应该是一致的,关键是现在的课表演成分太多,失去了真实性.当然,公开课,示范课的完美要追求,但真实有效性更要追求,否则推广价值不大.所有课都应根据总目标总精神去努力,今后考试也是朝着这一目标进行的,所以两种课都应从三个维度的范畴去设计落实.

何国平(现场摄影师):我女儿上小学三年级.有节课叫《三袋麦子》,说的是小猪,小牛,小猴如何处理各自所得的麦子之事.小猪把麦子吃光了,小牛吃一半存一半慢慢吃,小猴则把麦子种了下去,后来收到了更多的麦子.老师问学生喜欢谁女儿告诉我说:她喜欢小牛.我和爱人问女儿:你为什么不喜欢小猴女儿说慢慢吃不是挺好吗我们都知道老师希望学生们喜欢小猴.我们所编的课文习惯上把正确答案放在最后.后来,我爱人回来说:从经济学角度来看.小牛的做法是符合消费观念的.请问崔教授,倒底是谁对呢

崔允漷:我向周娴老师请教,因为她上过这节课.

周娴:如果让我来选择,我会选另外一种.以我的个性,我会吃一半种一半,因为全部种下去太冒险,万一碰上自然灾害,颗粒无收不就赔了

崔允漷:周老师讲得挺好,实际上《三袋麦子》的编者是从成人的角度,从教孩子的角度去编教材的.而小孩有小孩的世界,有小孩的眼光,小孩可能想:小猪肚子很饿,力气都没有了,只好把麦子全吃了,哪里还有多余的拿来种课文没有标准答案,这就好,如果定了谁好,那就失败了.

王一军(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研究所研究生):刚才听了旺小老师说的许多体会及问题,觉得非常好.我想结合大家说的谈些感想.我们今天的话题是课堂评价标准,刚才大家说的一堂好课的标准比较多,实际上这些标准是相通的.我想既然是评价,总得有个标准,不过,要说清楚一堂好课不容易,在此我想换个角度,就新课程理念下哪些课不是好课谈点看法.

首先,集体备课,一个教师在上的课不是好课.我们现在提倡教师和学生根据自身经验在教与学中互动.而集体备课由某个教师一个人来表演,实践中会显得机械和脱离实际情况,从而影响教师的发挥,也就很难上出好课.其次,精心包装的课,表演的课不是好课.因为他不是凭真功夫,真感觉在上,加工太多,要求太高,造成失真.第三,单是文本解读的课也不是好课.第四,学生参与率低的课不是好课.第五,缺乏学习指导的课不是好课.以上是从排除法来论述的.我们在分析一堂课的时候.关键要把它放在特定的情况下来看,放在一个动态过程中来分析,不能孤立地看一堂课的得失.我们现在强调学生本位,如果离开班级总体情况来评课,也是不科学的.同时,还要把评价放在学校特定的背景中来看,学校都有各自的特色,有的学校传统的多一点,评价也较侧重继承的成分.国外有所学校受自由主义影响较大,学生可以来上课也可以不来上课,只要他学习能跟上去,这样评价也会不同.新课程只是搭了一个平台,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和建构,好课也要从原有的基础上来分析,这就是在特殊的情景,地点上来评价.比如这个班的学生原来是什么情况,现在已经发展到什么阶段,这就不能用对待其他班级的评价方法来评价.这就是评价的多元性和结果的多元性.

崔允漷:我谈一点自己的看法,把问题归一下类,大概是4个方面的问题:


第一个问题,关于什么叫评价.

为什么要评价我觉得这对我们今天的讨论很重要.评价主要是干什么的我想评价主要是为了发现问题.一堂课结束后大家议议,看看哪些方面对课任教师还是问题,问题看得准,评得有助于教师将以后的课上得更好.我们要改变传统的评课内容和形式,要把对学生的评价改成对学习的评价,把对教师的评价改成对教学的评价,不要针对人,要就事论事,不要就事论人,这样教师就坦然了,学生就放心了.

第二个问题,关于什么是好课.

我前段时间到各个新课程实验区去评估.听了18节课,感想颇多.第一个层面,什么课是好课,这是个永恒的话题.10年,30年都可以讨论,50年前已有一些人在谈论什么课是好课.这里面没有统一的标准,就要靠大家去追求,要千万次去追问什么课是好课,要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自己去建构一个好课的标准,这很重要.第二个层面,要分清谁来评价.一堂课的评价是公开的,领导,教师,学生,家长都可以评,要统一标准是不可能的,所以评课最好改成议课,让大家来分享.第三个层面,是放在哪里评.放在无锡,还是上海,还是贫困地区这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具体分析,就是刚才王一军讲的,在什么样的背景下来评.

第三个问题,关于"12字"(编者注:教得有效,学得愉快,考得满意)的内涵. 其实它只能告诉大家一个边界,一种思维方式,目的是要教师运用非线性的方式考虑,问题不是从逻辑或程序的角度去考虑,不是说第一步是教得有效,第二步是学得愉快,第三步是考得满意.它们不是前后关系,而是构成一个三角型,教师在中间发挥机智和才华,在里面做文章,走自己的路,寻找自己的好课.至于教学质量,是不能回避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也是重要的.一节课应该有一节课的标准,每节课都要有目标,要有课程意识,要有效应意识.

第四个问题,该怎么具体分析一堂课.

我想大概有以下要素:一是目标.我们指有所得,就是指达标.教师有课程意识,首先要有效率意识.目标要设法让学生知道.学生明白了,就会积极参与,主动配合.就像春游一样,学生知道了景点,兴致就浓.二是内容.为了达到目标,就需要一个载体,这就是教材内容.我们要充分理解和准确把握所教的内容,越是把握准,达标速度就越快.三是程序与策略.这是指一堂课的先后顺序,转换办法,导入形式,手段创新等是否自然,是否有效.四是教师素养.这是指专业品质的高低,如热情,,真诚表达与沟通能力等.五是学习状态与结果.这是指学生的主动性,兴趣度,课堂氛围,参与程度,目标达成与否等.

一堂好课的十条评价标准正如美学中对美的定义莫衷一是一样,一堂好课中好的标准也是难以界定的.因为界定的标准太多了,观测的角度太多了,评价的内容太多了,主观的判断太多了,所以,只能是见仁见智,各赋春秋.

一、精神面貌:手握钢上战场

起立口号响,犹如正跨鸭绿江.敌人胆敢来侵犯,手握钢上战场.

我认为,评价一堂好课的第一标准就是看师生的精神面貌,是精神抖擞还是吊儿郎当,是全神贯注还是心不在焉,是勤学好问还是冷漠懒散,是字正腔圆还是含糊其声,是群情激昂还是七凌八乱这从上课的起立动作中,从问好口号的呼喊中,从回答上台展演的争抢中,从积极发言的争辩中,都能看出来.好的精神面貌应该是和谐,活跃,,高效,务实的,由此营造的课堂气氛能让每个参与者都有见贤思齐的上进心,分秒必争的紧迫感和舍我其谁的表现欲,身处其中都感到振奋,激昂,欢快,充实.这种氛围似乎是玄妙而无从把握的东西,其实它体现在师生交往与活动中间,体现在课堂的物质存在与精神存在中,完全是可以被当事双方与观察者感知的客观存在,是一种可以左右课堂教学活动效能的关键因素.

二、求知:追根究底探黄泉

仰望星空问碧天,追根究底探黄泉.蝇蚊怎样辨公母,扑朔迷离想懂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关键怎样提高兴趣概括说来,教师应选择适当的学习内容,设计科学的教学方案,营造宽松的教学环境,采取灵活的教学形式,组织得当的教学过程.内容,形式,过程,环境,都会引发学习兴趣,也可能转移学生的注意力.所以,评价一堂课,第二个方面就看学生学习的兴趣是否浓郁,看老师的煽风点火是否奏效,看课程设计是否能激趣,看合作探究有没有吸引力,看研习收获有没有成就感,看多元互动有没有感召力,看学生的注意力有没有分散转移.如果一堂课,师生均进入状态,物我两忘,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那么,这样的课堂一定是最好的.

三、教学方式:自主互动求实效

自主学习好处多,争先恐后避蹉跎.八仙过海神通异,各领招术活.

真正的好课,学生是教师的同僚而不是单纯的执行者,是课堂的主宰而不是作业的奴隶.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发挥自身的能动性,借助与同学合作的力量,应用最适合自己的方式,去获取新知锻炼能力,并在不断进取中感受学习的快乐.所以,评价一堂课的第三个标准就是学生是否自主,有没有互动,有没有因人而异体现个性化教学,有没有优势互补倡导合作学习,有没有站在学生的立场上从学的角度去设计问题,有没有关注学生的发展差异并提供阶梯式套餐如果仅是老师大显神通,将教材讲得淋漓尽致,而学生只是听众观众,那么,这样的课堂不算好课.

四、教学效率:张弛有度分劳逸

文武之道在张弛,劳逸结合效率提.放水养鱼计久远,取卵切莫再杀鸡.

综前所述,一堂好课的标准,即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多元的互动性,自行获取知识的实践性,等等,其实,还可以用一个词来总而言之,那就是有效性.教学效率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全员参与的影响面,二是个体效率的平均值.效率可以有高低,但如果流于形式没有效益或者只是对少数学生有作用,那么这节课都不能算是比较好的课.好课首先是充实的,紧张的,有序的,提高的,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事干,都在忙忙活活,还能井然有序.当然,一味的紧张并不可取,一张一弛是文武之道,劳逸结合也是学习的法宝.

五、知识容量:科学合理有梯度

精美课堂量适宜,科学合理如登梯.序循渐进按节奏,进退自如默化移.

教学内容是课堂教学质量的根本保证,好课堂的教学内容具有如下特征:教师正确理解并根据学生的实际发展水平和特点创造性地使用教材,合理确定重点和难点,精选具有基础性,范例性和综合性的学科知识.内容具有挑战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让学生跳一跳摘桃子.重视教学内容的文化内涵,体现科学性,人文性和社会性的融合.关注教学内容的实践性,密切联系社会实际和学生生活实际.完美的课堂还具有生成性——这节课不完全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情感的投入,又有智慧思维的启迪,既有学习资源的生成,又有过程状态的生成,还有创新领悟的生成.

六、能力训练:立竿见影搞反馈

效果如何训练测,立竿见影好甄别.即学即用即评价,弥补缺失巩固得.

课堂讨论是课堂教学活动的,是深化认知,发散思维,发展能力,提高觉悟的重要途径,是学生主体作用的生动体现.师生互动,生生互动,把教育,教养,发展三者有机地统一起来,实现了知识与个性,实践与能力,觉悟与品德的和谐发展.但仅有讨论还不够,一堂好课应有适当的训练与检测,让所有的学生都能得到成功的体验,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在动机,不断促进和强化不同层次的学生建立学习的自信心和自尊心,特别是要体现出对学困生学习自尊心的保护,真正落实新课标"面向全体学生"的课程理念.经常检测并及时反馈,相当于给学生提供了一面展示自我,认可自我,修正自我的镜子,有了这面镜子就可以温故知新查漏补缺.

七、目标达成:当堂检测要灵活

目标明确课堂活,直捣黄龙再打锣.蔓叶斜枝均去掉,保留主干向银河.

按理说,评价一堂课,应把教学目标放在前头,我却把它列在第七位,因为我更看重的是目标的达成和为达成目标而采取的教学措施.评价一堂课,着眼点在课堂,行家却能瞅到备课.备课的首要考虑因素就是教学目标,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设计课程目标,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才能避免放空炮.设置好教学目标,教师教什么才心中有数,怎样教才心中有路.如果目标不明确或干脆无目标,形如漫无边际地瞎学乱教,势必一团糟.好的课堂,师生对目标都了然于胸,教学指向直捣黄龙,教学过程尽量避免旁逸斜出.这样的课堂自然目标明确,思路清晰,提纲挈领,直奔主题.

八,延展带动:余音绕梁怕下课

课堂好坏易甄别,度日如年烦躁憋.期待上学怕下课,余音绕梁赛憩歇.

你的每堂语文课我都很期待,课堂上真的希望时间停滞,特别害怕听到下课铃声.这是学生恭维老师的一段话,我却觉得道出了最佳课堂的真谛,那就是余味悠长影响深远.期待着上课,意味着视学习为享受,害怕铃声,则说明这样的课堂趣味横生.鉴于此,评价一堂课不仅要看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还要询问学生的心情体验.好课应是教师巧妙地创设课堂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自主探究,乐于训练,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机会和表现的舞台,使每一个学生在参与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的快乐,获得心智的发展.

九,师生关系:融洽和谐春满园

师道尊严要两谈,和谐融洽春满园.训斥不能长记性,温柔反倒悟箴言.

教育是探索,是启蒙,而不是宣传和灌输,是平等对话与自由交流,而不是指示和命令,是丰富知识,而不是统一思想,是尊重和信任,而不是消极防范.一堂好课给人的感觉,应该师生都是学习者,都在超越自我教学相长,学生不但能看到教师思维的结果还能领略整个过程,而且能得到教师智慧的引领和闪光的启迪.老师传授的是点金术而不是简单地送金子,学生掌握的是能力而不仅仅是知识.好的课堂注重通过教师与学生间的情感交流形成和谐的教学气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能获得创造或成功的心理体验,感受生活的乐趣和学习的美好,并借助这种美好憧憬去不懈追求,自觉回馈老师和社会.

中国学前教育会网目录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幼儿园的论文范文集 大学生适用: 学士学位论文、学校学生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17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题目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发表、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最新题目

十,课堂情景:胜似联欢喜洋洋

学习真谛在激昂,兴奋堪当师智商.点火放炮群情起,寓教于玩入殿堂.

一堂好课必须形成学生的兴趣和持续学习的动力,这就要求:教学过程流畅,知识过渡自然,课堂气氛活跃,形散而神聚.教师设计的问题要准确,要环环相扣,要能不断启迪学生的思维,让学生真正地思起来,活起来.但课堂气氛的活跃并不是简单的欢声笑语,更不是肤浅的师生对话,而是教师与学生间心灵的碰撞,情感的沟通,是师生互信,互动的一种美好境界,是师生在共同探究,共同学习中分享快乐的一种情感体验.同时,课堂气氛的活跃还要有度,既要学生动,又不能让学生乱.教师要用一根线始终牵住学生的活动,从而很好地把握课堂的节奏.要体现有效的师生对话,教师的巧妙设疑,要留给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要引导学生思考,使其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并由此激发学生大胆质疑,主动探究的潜能.blog.sina../s/blog_565f618e0100mz8w.

怎么看,怎么评,怎么干学前教育质量问题需要三思而笃行"没有质量或低质量的学前教育,是愧对儿童,家长和政府的.学前教育质量的提升是一项复杂而艰巨的工作,需要许多人尤其是幼儿教师做出艰巨的努力.教育质量的核心是教师,最关键的支撑是政府.提高教师的素质,一定要做扎实细致的工作.当前,有些地方存在这样一些误区:大批人才造就工程,大笔经费投入,大量无用劳动,怎么写作于领导想听什么,怎么写作于书面材料,怎么写作于数量统计,一些人练就了嘴皮子,摆足了花架子,但教育质量老样子,总结诗意化,策略雷同化,思想虚无化."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才是有质量的用什么样的质量标准去衡量幼儿园,牵涉到幼儿园今后发展的方向.衡量幼儿教育的质量,主要有结构维度,过程维度,结果维度三个方面.没有质量的教育就是浪费国家财政和民众金钱,浪费儿童的美好童年.提升学前教育质量,是当前和今后学前教育必须努力的方向,对质量的追求是学前教育工作者必须不断付出努力的工作,而树立科学的质量观是提升学前教育质量的关键所在.但是,学前教育质量该如何衡量,什么样的学前教育才能促进幼儿健康成长,是亟待研究的问题.用什么样的质量标准去衡量幼儿园,牵涉到幼儿园今后发展的方向.一般来讲,衡量幼儿教育的质量,主要有结构维度,过程维度,结果维度三个方面.结构维度包括房舍结构,场院结构,设施和材料结构,教师结构,课程与活动结构,管理结构等,这些都是影响教育质量的重要因素.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过程维度,主要包括如何教和如何学,在哪里教和在哪里学,谁来教谁来学,用什么教和用什么学,为什么教为什么学等.衡量学前教育质量的结果维度,就是学前教育要能够促进儿童身心和谐发展,既要避免仅仅以知识作为衡量标准,也要避免以特长发展作为衡量标准.在当前的社会背景下,尤其要关注儿童的身体素质,社会性素质以及自由想象和表达能力等方面的发展.幼儿园的房舍要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需要进行专业化设计和建造,要能充分反映幼儿生活和学习的需要.有些幼儿园是中小学(微博)房舍改造过来的,改造的时候没有到位,有许多安全隐患,这将会严重影响教育质量.有的幼儿园没有一片草,没有一棵树,有的只是很高档的塑胶地,这就进入了一种误区.幼儿园的场院不是以花查重作为衡量标准的,而是以是不是适合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是不是能够满足孩子的需要,是不是适合幼儿园的教育来评价的.幼儿园的材料是幼儿发展的关键,但材料不一定非得花钱去写,玉米棒,布,棉花,铁丝等都可以成为幼儿园重要的资源.幼儿园可以有些玩具,但是完全靠购写获得资源的幼儿园,往往资源不够多样化,不够开放.能否让特定年龄阶段的儿童获得经验是衡量材料价值的标准.有时越是写来的,越是结构化的材料,反而很难让孩子获得有益的新经验.良好的材料能引发幼儿不断的探索,交往和表现.材料多样化,幼儿的探索就会多样化.因此,开放的,可操作的材料的比重必需加强,要避免材料的过度符号化,结构化,成人化.没有合格的师资队伍,再好的硬件也只是禁锢儿童的空间.硬件条件越好,越要求教师具有与之相适应的专业水准.教师的合格不是终身概念,需要教师不断努力学习,增进专业素养,努力使自己成为教育过程中观念和行为合格的教师.衡量教师队伍的质量,既要考虑合格教师的比例以及教师的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专业背景等,更要关心教师素质的深层结构.教师素质的深层结构主要有教师的态度,包括对儿童,对事业,对集体的态度等,教师的知识结构,包括儿童发展,保育与教育,科学与人文等方面,教师的能力结构,包括专业能力,表现能力,交往能力等.怎样创设更适合幼儿成长的课程幼儿园课程结构有别于中小学课程结构.结构合理的课程不是定向化的,也不是特色化的,更不是小学化的,而是生活化,游戏化的,要符合幼儿的需要,适合幼儿的天性.幼儿园课程质量对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非常重要.结构合理的课程不是定向化的,也不是特色化的,更不是小学化的.有的幼儿园太在意追求特色,甚至是先确定一个特色然后去追求,这是非常可怕的事情.幼儿园的特色不是标榜的,是在行动的过程中自然呈现的.优质的幼儿园课程把生活与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使课程生活化,游戏化,能够引导幼儿在行动中学习.幼儿园的课程,要符合幼儿的需要,适合幼儿的天性.课程就是做事,就是做幼儿力所能及的,能感受挑战的,能感受到趣味的,有思维参与的事.课程是行动的过程,是不断获得经验的过程,也是环境材料不断被利用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主要的不是教师说什么和做什么,而是幼儿说什么和做什么.良好的幼儿园课程会不断地促发幼儿的兴趣,催生新的活动,能让幼儿专注地投入到当前和不断生发的行动中去.幼儿园课程是一个以思考为纽带的和谐的行动结构,而不是知识结构,只有与行动结合才可能是经验的,只有真正转化为行动的知识结构才称得上是真正的幼儿园课程结构.幼儿园课程结构有别于中小学课程结构,它是以幼儿发展为导向,以经验获得为过程和目的的动态结构.幼儿园的环境本身也是课程,设计环境,创设环境,就是课程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环境不是装饰,而是课程,是儿童活动的场景.环境是以儿童为中心的,环境的丰富性,适宜性和针对性是产生教育作用的关键所在.环境创设应注重儿童参与,儿童感受和儿童实用.环境可以给幼儿获得经验,体验成功的机会.幼儿园环境创设是一个非常复杂的问题,其中成人的因素要少一些,儿童的因素要多一些.儿童是环境更新的参与者,环境准备过程就是重要的学习过程,教师要树立儿童成长的环境需要儿童参与的观念,为儿童的环境创设做好物质准备是教师的主要职责.心中有儿童的成人和社会才能真正为儿童着想,才能为他们创造一个真正有趣的,可获得新经验的环境,让孩子度过快乐的童年生活.对幼儿园的环境设计怎么用心都不为过,为了孩子,对环境要用心,再用心!怎样提升幼儿园教师的专业能力提高教师的素质一定要做扎实细致的工作,不能搞群众运动.教师素质提升不是简单练习的结果,而是不断思考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结果.幼儿教师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但艺术能力不能代替专业能力.不管是加强幼儿园的课程建设,还是提高学前教育质量,都离不开高素质的幼儿教师队伍.提高教师的素质很重要,但不能搞群众运动.提高教师的素质,一定要做扎实细致的工作.当前,有些地方存在这样一些误区:大批人才造就工程,大笔经费投入,大量无用劳动,怎么写作于领导想听什么,怎么写作于书面材料,怎么写作于数量统计,一些人练就了嘴皮子,摆足了花架子,但教育质量老样子,总结诗意化,策略雷同化,思想虚无化.脱离教育过程的行动难以真正提升素质,教师素质提升不是简单练习的结果,而是不断思考的结果,是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的结果.教师成长是有规律的,尤其是每一种专业能力的发展都有规律,不能盲目催长,更不能缺乏促进力量.幼儿教师需要一定的艺术素养,但幼儿教师的艺术能力应以现实的工作需要为基准,艺术能力不能代替专业能力.专业能力是幼儿教师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根本保证,也是一个专业区别于其他专业的关键因素,也是职业区别于专业的关键因素.幼儿园教师专业能力到底是什么幼儿园教师应具有六个方面的基本专业能力,这些专业能力是决定教育质量最关键的能力,在教师的培养和培训中应重点关注:第一是观察能力.有些教师认为:"天天在看,还有什么好看的看到的就这些事,那有什么用班上孩子那么多,我怎么观察得过来我对孩子是很熟悉的,观察不观察还有什么不同吗"我们的师范教育体系长期以来忽视幼儿教师观察能力的培养,而长期使用购写的课程导致教师忽视观察,大量的时间付出也让一些教师选择无视观察.实际上,观察是幼儿教师的基本功,观察也是适宜性教育的基础,是教师指导的前提,更是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依据.观察能力需要培养,更需要实践锻炼.观察需要教师有耐心,细心和恒心.因此,是否坚持观察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平的重要尺度.观察不是随便看看,观察也不只是技术,没有足够的专业知识准备,在教育场景里很可能无法识别有价值的信息.教师的视线和反应是衡量教师专业水准的重要依据.第二是作品分析能力.作品分析是了解幼儿发展的主要途径.教师要形成用多样化的手段和方法收集幼儿多形式作品的习惯.幼儿的绘画,话语,表演动作,手工作品等等都是重要的作品,教师应学习分析作品的方法,能够根据作品判断幼儿的发展和需要,并采取进一步的教育策略.教师要养成作品归档的习惯,要充分利用作品,进行纵向的分析和比较,在分析中更好地理解幼儿的成长特点和规律.要努力提升分析作品的素养,学习作品分析的方法,切实通过作品分析更好地关注幼儿的发展和变化.第三是谈话能力.谈话是教师与幼儿交流的方式,也是通过语言及相关的信息了解幼儿,引导幼儿的重要途径.谈话需要看清情境及问题,谈话重在了解,启发而不是说教和训诫.教师每天都应有与幼儿谈话的时间,可以是集体谈话,也可以是个别谈话.谈话是教师与幼儿的心灵沟通,有效谈话的境界是愉快和有效.谈话是幼儿向教师展现自己认识和见解的过程,谈话是展示幼儿内心的兴趣和倾向的过程.因此,谈话也一定是幼儿园课程生成的重要契机.第四是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能力是幼儿园教师有别于小学教师的重要专业能力.幼儿园教师的课程设计是指活动设计能力,主题或单元设计能力,年级整体课程设计能力.课程设计意味着幼儿园课程不只是写来的教材,还应该是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进行的完善性设计,甚至是幼儿园教师自己根据幼儿实际的需要进行的创造性设计.幼儿园课程设计的重点不是自己准备教什么,而是准备让幼儿做什么和想什么.课程既设计过程,也期待结果,设计者必须有目标意识,这也是专业幼教工作者区别于其他人员的核心标志.幼儿园课程设计的不只是教案,而是整个的教育环境,活动材料和教育策略.要重视课程设计,努力把课程设计当作课程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支持力量.要加强专项培训,在实践中提升课程设计能力.第五是活动组织能力.活动组织能力是幼儿教师最重要的能力.活动组织能力的核心是将幼儿引导到他们需要的,感兴趣的和有可能获得新经验的活动中去,让幼儿积极地投入运动,探究,交往及表达等活动中去.活动组织能力不等同于讲解能力,而是一种综合的能力.第六是评价能力.评价就是对现实作出有事实支撑的判断.评价是课程设计和实施的重要延续,是进一步的课程设计和实施的前提.评价应该成为幼儿教师的重要工作.幼儿园教师是评价的主体.幼儿园的评价主要不是依靠测验,而是依靠对幼儿行为的日常观察,对幼儿作品的分析,对幼儿某些发展项目进行适度的测量.对幼儿园教育质量的判断,经常是建立在课程评价的基础之上的.中国教育报2016年10月13日

世界上最成功的教育中国人民大学周孝正blog.sina../s/blog_4c1b56d10102e6ed.

我们期待什么样的中国教育

南方周末评论员戴志勇

临近开学,教育部公布《小学生减负十条规定》征求意见稿,以空前严厉的措辞,要求各地招生不得依据任何证书和考级证明,落实就近,免试入学,小学阶段不得留书面家庭作业,不得以任何形式补课,减少考试且全面取消百分制等.

年年减负,年年重负.不少家长,学校和专家疑虑重重.最新一期《中国周刊》封面专题便是"小升初畸变",导语一针见血:"权力,金钱与,公开地破坏了小升初就近,免试的入学原则,几乎使教育公平成了一句空话."

如果社会结构使弱势者别无选择,力图千方百计挤进中国最好的大学,便是万千考生唯一的出路.高考压力传导下,战斗毫无悬念地要从小学一年级甚至幼儿园打响.以减负之名,考学生变为考家长,这只能更深地错失教育的真意,更尖锐地显露社会的两极对垒.

但教育的真意,并非培养高官,也非培养巨富,而是使一粒粒种子在生活中开花结果.家长们没法订制一个个朱镕基,马化腾,李云迪,王羲之,李白,李连杰,只能提供足够的空间和可能,让孩子自然生长.

是生长,不是揠苗助长,也不是强硬宰制.不能用化肥去浇灌,用模子去形塑.死记硬背,逼着孩子考五花八门的"素质证书",效果多是"负教育",遏制了种子由内往外的萌生力与成长力,待孩子长大成人,还得花费更多精力,来洗掉这些生硬与错误教育留下的创伤.

调查数据显示,中国已有1.8万个孩子选择在家学习.顺应四十多年来在欧美和台湾地区兴起的Homeeducation(在家上学)的探索,一些家长正试图在学校之外寻找新的教育可能.《世界人权宣言》规定:"父母对其子女所应受的教育的种类,有优先选择的权利."我们究竟要养育出什么样的孩子这必然是家长们萦绕心头的第一大问题.

《南方周末》在2016年中国梦践行者致敬盛典时,编选了一本《修身老课本》,第一课名为"人",就是一张父母兄弟,祖父祖母的插画.这张画里流溢出来的,便是爱,是敬,是生命的相互依存.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就是最深沉的人文教育,是小儿们最亲切的第一课.上好这一课,人心就有了着落,社会就有了一剂消除戾气的良药.

我们需要这种植根于孩子天性的教育.孩子自有敏锐的感知能力,教育者只需将他们领进丰富多彩的世界,孩子自有语言能力,教育者只需用词语接龙,编故事,戏剧扮演等方式,创造出更有吸引力的情境,让音,字,词,句,篇章展示出自身的魅力,让孩子在语言中体验参与和创造的快乐.

语言从生活中涌出,孩子又借语言的魔力,更深地领悟生活.通过广博的阅读,他们对话古今中西那些鲜活的人生,与其中一些灵魂产生强烈共鸣,并自然而然地思慕和反省.在此过程中,生命和自然,向他们层层敞开.

为什么"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通过学习,人从固化的生存中超拔,感受到新的生命颤动,新的自然奥秘,如渴而饮水,饥而进食.将学习植根于天性,愉悦必然尾随而来.

这便是快乐成长,是各种才能逐渐扩展的过程.我们从生存入手,从对语言的使用与学习入手,从对世界最原本的体验入手,去感知,说出,思考,动手实验,改善周遭世界.在这个过程中,各种方法生长,各种观念涌出,各种思想交锋,自然地磨砺出理性的锋芒与实践的能力.

这种教育不限于课堂,概念与记诵,它悠游于生活和自然的大天地.当学习与周遭世界血脉贯通,孩子们才有望带着活泼泼的生命力,冲入文学,撞入艺术,有探寻物之理,有兴趣铺设路桥,搭建居所,在这个过于古旧与过于现代纠缠在一起的魔幻时代,建筑依然残存诗意的生存环境,追求依然残存诗意的日常生活."物物而不物于物",这就是学习修得的正果,庄子的智慧在今天尤其切身.

这样的教育,当能生长出这样的人:他卓然立于天地之间,有自己的良知,才情和志趣,能大致处理好自己的,跟他人合理地相处,他好学不已,对未知怀有深刻的好奇,决不会对诗歌,宇宙学,量子物理,商业创新采取封闭的态度,他大致知晓人之为人的来龙去脉,作为公民,在现代国家的框架里享自由,尽义务,他能领略自然的奥秘与生活的况味,通过概念思考,达到生命理念的贞定等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的教育体系却还问题丛生.教育部门不仅要给孩子减负,更要如履薄冰地去开放和改造教育体系,改进课本,增加经费,让这些宝贵的生命,宝贵的童年彻底享受基于天性的美好教育.那些冥顽不灵地制造"负教育"的人,面对上天,面对这些活生生的孩子,会不会有一分深深的负罪感

摘自infzm./content/93794

角色学习:课堂展示的三重境界

美国现代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刺激乃是对学习材料发生兴趣."学生有了学习兴趣就会产生强烈的求知欲.诱发学习兴趣的方法多种多样,创设机会让学生参与教学,表现自我,就是其中的有效方法.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让学生体验到一种自己亲身参与掌握知识的情感,乃是唤醒青少年特有的对知识的兴趣的重要条件."

学生的课堂展示是角色课堂的重要环节,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源泉,是学生实现自我表现欲的重要途径,是学生获得成就感的重要平台,是评价角色课堂是否成功的重要标准.因此,课堂上学生参与展示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课堂展示人次的多少,课堂展示是否充分合理,展示方式是否适宜多样,就值得研究揣摩.

角色课堂的创始人和倡导者何志杰校长将展示分为,分别是:手展,口展,脑展,或者称笔展,嘴展,演展.也可以用诗意来划分角色展示的三重境界,那就是:眼高手低,纸上得来终觉浅,舌战群儒,腹有诗书气自华,鼓脑争头,笔泻银河才有余.

眼高手低:纸上得来终觉浅

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展示既是一种良好习惯,也是一种学习能力,还是学生个性的张扬,知识领悟的分享.在角色课堂探究中,通过学生自学,对学,群学,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交流的学习习惯,角色课堂给学生提供充分展示的时间和空间,以参与求体验,入角色求新知.通过树立榜样,表扬积极,鞭策后进,小组评价等多种方式来调动学生参与课堂展示的积极性.只有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展示等学习活动中去,才能使学生在课堂上由"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由"厌学"到"想学""能学"进而"会学"最终"学会".

课前任课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进行集体备课,编写出本节课的"预学脚本",预学脚本中有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重难点,知识结构,达标练习题等内容.老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整合出不同的"预学脚本",强调知识的系统化,主要通过问题导航,从角色的切入开始探究,主要是让学生交流预习情况,明确本节课的学习目标."预学脚本"只供观摩不准涂写,此阶段以自学,对学为主.目的是初步落实双基,掌握知识,应付考试.

初始学习,学生会有"老虎吃天无从下口"的感觉,简单涉猎,又容易产生"眼高手低浅尝辄止"的遗憾,"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功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无浅难以入深,知难方思勇进.赋诗助兴:

纸上得来终觉浅,课堂展示印始深.

预习能把提纲领,反馈还宜巩固跟.

傻脑因循沿旧路,高足顺势探新门.

巧移角色寻捷径,囊括知识做贵人.

舌战群儒:腹有诗书气自华

课堂展示根据不同的内容可以采用板书,朗读,背诵,讲解等形式,随着角色课堂日臻成熟,学生的课堂展示形式也不断创新,在保留传统的展示方式基础上,还可以让学生八仙过海各显神通,小品,辩论,话剧,演讲,漫画,书信,板图,书法等不拘一格,随心所欲,个人展示,两人,三人甚至全组整体展示,必答,抢答,选答,因势利导,适合就好.只要充分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层次性,增强参与展示的趣味性,娱乐性,就可以让教室成为"知识的超市,生命的狂欢"(李炳亭语).

这种二级展示以"预学脚本"为依托,采取脱离课本的方式,强化和巩固这节课的知识点和考点,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基本的框架体系,根据"预学脚本"设计的知识点可以要求学生小组个别展示或整体展示,展示的过程也是一个巩固的过程,教师要抓住学生乐于表现的心理特征,给学生机会展示,教师要引导学生注意聆听展示的内容,让个别同学纠正展示同学的错误,纠正后再让其他同学进行评价和纠正,直到无疑问.教师对小组展示优秀的要给予肯定和表扬,也可以根据问题的难易程度点名让学生展示所学知识,发现学生没有掌握或不易掌握的知识作适时的讲解.

此环节尽量让学生全员参与,注重总结,以便让学生系统地构建知识框架.为保证高效,可以分组合作,教师口述将本节学习任务平均分到小组内,一般情况下每组只完成其中一项即可,各小组根据组内讨论情况,对自己组的学习任务进行讲解,分析等.

二级展示如果能形成"舌战群儒"的场面,发挥优生的演讲与辅导才能,让学生充分质疑,释疑,就会群情激昂,各得其所.赋诗为证:

课堂角色入学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得道高谈助绿叶,先知阔论充红花.

争鸣舌战知识晓,议论心思智慧发.

携手共赢享快乐,学习高效惹人夸.

鼓脑争头:笔泻银河才有余

展示的最高境界则是课堂上出现"人人你争我抢,个个争先恐后"的积极主动参与局面.展示的同学准备充分,面向全体,声音宏亮,字正腔圆,体态落落大方,潇洒自如,语言简洁流畅,精炼标准,书写格式规范,过程完整,观点是非分明,旗帜鲜明.并能使用普通话,尽可能用学科语言,尽可能表情丰富.听展者认真倾听,随时准备质疑提问,在补充评价时,积极发现优点,中肯指出不足,大胆鼓励个性化,创新性的观点表露,达到质疑对抗,文本批判,个性解读,创新生成的目的,被点评同学要认真对待他人评价,及时改进.

为调动学生展示的积极性,可以评选课堂参与积极分子,定期表彰鼓励.还可以利用学生的集体荣誉感,给各个小组制定统一的评分标准,量化考核,根据各组参与人次的多少,参与积极性的高低,参与质量的好坏评选出积极小组.这样,同学们不仅要表现自己,更要为小组添分增彩,还能为班级争得荣誉.培养良好的积极参与氛围,才能让每个人每节课都跃跃欲试.

最高境界的标准就是,课堂是学生自主,自信,张扬个性,和谐发展的舞台,学生通过"展示"把学到的知识加以巩固,灵活运用,真正做到"在展示中学习,在展示中提升,在展示中成功."此阶段可以搞一些穿插巩固,各小组结合组别展现情况把自己组没能展现的学习任务进行巩固练习,同时,教师以试卷或纸条的形式检查学生对学习任务的掌握情况.赋诗结尾:

墨濡东海水不足,笔泻银河才有余.

鼓脑张扬秀个性,争头豪放踏学途.

和谐高效笼飞鸟,互补提升水入渠.

自主发展走正道,学习快乐享真福.

----摘自blog.sina../s/blog_565f618e0100mz8w.

关于学习资料推荐的几点补充说明

前两次推荐主题主要是课堂教学标准,以后推荐主题不限,只要围绕课改的文章都可以,以避免因推荐范畴狭小导致的重复推荐,鼓励推荐最新的权威杂志上发表的文章,网络上找的文章一定要把握质量,鉴别真伪.

每月下发学期文摘后,中心和各学校要认真组织学习研讨,形成学习反思与学习心得.推荐文章不得与前几期学习文摘重复,否则在不作统计的同时将附记为未认真学习.

每次推荐中心都作推荐情况统计,作为相关考核的依据之一,请中心各教师,各学校教科室务必在每月的20日之前将推荐文章上报中心科研处tcsjpyjky@163.,中心教师也可通过OA平台发给张雪老师,过期将作未推荐统计.

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