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与理专业

点赞:30114 浏览:142319 近期更新时间:2024-01-06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计算机软件与理论专业

硕士学位研究生培养方案

一、培养目标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具有扎实的,较系统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在国民经济建设,科学技术发展和社会进步中发挥积极作用的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高层次专门人才.具体要求如下:

1.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社会主义祖国,拥护中国的领导,具有较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学习马列主义,思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理论基础,牢固树立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能够运用科学的发展观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积极为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怎么写作.

2.具备坚实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的基础理论,掌握系统的计算机软件与理论和有关计算机系统结构,计算机应用技术方面的专门知识,了解计算机软件和理论的发展进展和最新动态,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并能适应社会经济,科技,教育发展的需要,具有从事科学研究工作或独立承担专门技术工作的能力,有实事求是,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学风,能胜任计算机软件或理论的教学,科研,软件系统开发等工作.

3.熟练地掌握一门外国语并能阅读和理解相关专业外文资料和文献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外文写,译能力以及基本的听,说能力.

4.具有健康的体魄和健全良好的心理素质.

二、研究方向

1.智能计算理论与技术

2.数字图像处理

3.语义网格与知识怎么写作

4.复杂网络理论与技术

5.信息安全

6.商务智能

三、学习年限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研究生学制为3年,优秀硕士生提前完成课程学习,必修环节和学位论文者,经学校批准可申请提前答辩和提前毕业,但在校学习年限不少于2年.最长学习年限(含休学等中断时间)不超过4年.

四、培养方式

硕士生的培养实行导师负责制,同时发挥本学科导师集体指导优势,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对硕士生的培养采取课程学习和学位论文工作相结合的方式.

1.导师应根据本专业硕士生培养方案的要求,针对每个研究生的不同情况因材施教,并定期了解研究生的思想状况,学习和科研情况,严格要求,关心硕士生的成长.

2.硕士生应在导师指导下制订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包括选课计划,文献阅读,文献综述,学术活动,教学实践或专业实践,社会实践,论文撰写等内容.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应在入学后三个月内完成,经审核通过后的课程学习与研究计划作为研究生培养工作的基本依据.

3.硕士生的理论课程学习,采取课堂讲授,自学和研讨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学习环节注重锻炼硕士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实践应用能力,培养硕士生的独立探索精神和创新意识.

4.夯实硕士生本学科理论基础,系统地掌握本学科及相关学科分支的专门知识,充分重视专业文献阅读,文献利用能力的培养.硕士生应完成本学科所列的必读图书文献的阅读,系统分析相关研究方向的国内外研究动态,并形成文献阅读综述报告.

5.加强实践能力培养环节,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参与实践活动,在实践中学习,为学生进行调研和考查提供广阔的途径.本专业学生应安排足够的时间进行教学实践或专业实习,培养研究生从事教学的能力和科研创新能力.

6.把培养研究生的科学研究素质放在重要的地位.导师应注重方法论的传授,并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导师的课题研究和必要的学术交流活动,不断提高学生的科研能力.

7.学位论文是硕士生掌握运用理论知识和实践创新能力的集中体现.硕士生在导师指导下制定论文研究计划,引导学生及时进入论文研究状态.学位论文环节应侧重对硕士生进行系统,全面的科研训练,培养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喝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创新能力.

8.加强硕士生的思想政治工作和道德品质,学术道德规范和文明礼貌的教育,加强研究生的政治理论学习,并使他们在思想上积极要求进步.鼓励研究生积极主动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全面促进研究生身心健康发展.

五、课程设置及学分要求

1.全日制学术型硕士生培养实行学分制.在学习年限内应修满总学分为33学分,其中学位课程学分23学分,选修课程不少于7个学分,必修环节3个学分.根据本专业培养目标,按一级或二级学科设置课程,课程设置分为学位课和非学位课两大类.学分与学时数的折算按照18学时1学分计算,外语按36学时1学分,选修课按20学时1学分.一般每门学位课程不超过3个学分.

2.学位课包括公共必修课和学科必修课.公共必修课包括"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自然辨证法概论"和"第一外国语:英语"(总计7学分),学科必修课包括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一级学科课程4门(含专业外语)和本二级学科课程2门(总计16学分).学位课考核方式为考试,达到70分及以上方为合格并获得学分,考核不合格且参加补考后仍不合格者,不得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3.非学位课是为了拓宽研究生的知识面或加深其在某方面的知识而开设的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课程,包括公共选修课和学科选修课.公共选修课由教师教育的教育学,心理学和第二外语课程组成,学科选修课由本学科研究方向相关课程组成.非学位课每门课程1学分,每位硕士生选修的非学位课程学分不得少于7学分,并且鼓励跨学科选修相关课程.选修课通过考查取得学分.

4.具有本专业专科学历以同等学力考取的硕士生,须补修本专业的2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专科或本科学历跨专业考取的硕士生,须补修本专业的3门大学本科主干课程.补修的课程不计学分.

课程类别课程名称学

时学

分考核

方式开课

学期备注学

课公

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与实践181考试1自然辩证法概论362考试2第一外国语:英语1444考试1-2学

课矩阵分析543考试11.共计16学分.

2.一级学科各专业研究生学习4门相同课程(含专业外语).

3.二级学科各方向研究生学习2门相同课程.算法设计与计算复杂性543考试1高级软件工程543考试1人工智能543考试2高级数据库543考试2专业外语361考试3非

课公

课教育学201考查3研究生选修教师教育课程和第二外语,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心理学201考查3第二外语(日语,俄语)401考查3学

课神经网络及其应用201考查31.研究生需选修不少于7门7学分的非学位课程.

2.研究生可跨学科选课.

3.选修课程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数据挖掘201考查2图形与图像处理201考查3信息安全201考查3软件体系结构201考查3语义网201考查3语义网格201考查4形式语言与自动机理论201考查4软件形式化方法201考查4线性与非线性规划201考查3随机过程201考查3模式识别原理与应用201考查4嵌入式系统设计201考查4嵌入式操作系统201考查3计算机仿真201考查4模式分析的核方法201考查4补


程高级语言程序设计72考试1或2同等学力/跨学科考入的研究生,必须补修2/3门本学科的本科生主干课程,需列入个人培养计划,只记录成绩,不计学分.数据结构72考试1或2操作系统72考试1或2

六、必修环节

(1)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

硕士生应在充分查阅文献资料,进行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在导师指导下提交一份与论文选题有关的不少于4000字的书面文献综述报告,由导师组评定成绩,文献综述不合格或未完成者,不得进行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在阅读大量专业文献的基础上,初步确定学位论文选题,并就论文选题的意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及研究方案等向导师组进行汇报,提交学位论文开题报告,通过后方可进入论文撰写阶段.

(2)教学实践或专业实践

硕士生教学实践一般在本校进行,讲授本专业相关本科课程,时间为一个月,讲课时数不少于6学时.教学实践由教研室和研究生导师共同安排,由授课所在班级任课教师与研究生导师共同指导.研究生在教学实践中必须认真备课,试讲,授课和辅导学生完成教学计划.教学实践结束后应写出总结报告,在教研室组织下由原任课教师和导师共同写出评语及评定成绩.

本专业硕士生可选择与本专业相关的专业实践,可在校内或校外有关单位进行,专业实践时间一般为一个月,独立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量不少于16学时.接受硕士生专业实践的单位全面负责硕士生的管理,培养,考核及实习成绩评定.

计算机软件与理专业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开题报告的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专科毕业论文、在职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1 写作解决问题: 如何怎么撰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文献综述、论文小结 职称论文适用: 核心期刊、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如何怎么撰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3)学术创新活动

为拓宽硕士生的学术视野,促进硕士生关注和了解本学科前沿的发展,要求硕士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创新活动.硕士生在校学习期间,未完成要求的学术创新活动者不准参加论文答辩.学术创新活动内容包括:发表学术论文以及参与本学科举办的学术研讨,参与导师科研项目工作,参加国内外学术会议等.

内容学分考核方式基本要求学术创新活动1考查在学期间必须参加学术活动10次以上,未完成学术活动者不准参加论文答辩.实践/

专业实践1考查教学实践和专业实践安排在第四学期.

教学实践要求参加教学一线工作,其工作量约折合讲课学时16学时,其中讲课至少6学时,教学实践以"合格"为通过.

对高校在职教师的在读硕士生,在原单位从事本专业本科或专科的专业课教学,且授课时数不少于6学时,经导师同意,可视为已完成教学实践.

对参加专业实践的硕士生要求其独立承担的专业技术工作量不少于16学时,专业实践以"合格"为通过.开题报告和文献综述1考查见学位论文部分注:学科可根据本学科特点适当增加社会实践和科研训练内容.

七、中期考核

中期考核是以硕士生的培养计划为依据,在课程学习基本结束和论文开题后,对硕士生的学习成绩,政治思想,道德品质,科研能力等方面进行的一次综合考核,经过考核合格者方可以进入学位论文撰写阶段.具体操作按照《重庆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中期考核暂行办法》执行.硕士生中期考核安排在第四学期末进行,考核等级分为合格和不合格,考核合格者进入学位论文撰写,考核不合格者应终止学习.

八,学位论文工作

学位论文工作是全面培养硕士研究生树立严谨的科学作风,掌握科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和培养独立工作能力及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既是学位授予的重要依据之一,也是衡量培养质量的重要标志.

1.学位论文开题报告

硕士生应在广泛阅读文献,深入了解本学科发展动态和本人主攻研究方向现状基础上,在导师的指导下确定研究课题.学位论文选题要密切结合本学科的发展或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应具有较强的科学理论意义或实践应用价值,并能体现本学科及相关领域的先进性,开拓性和前沿性.

学位论文正式撰写前,必须做开题报告.开题报告内容包括课题的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文献综述),研究目标,研究内容,研究方法,预期研究成果及创新点,计划进度,存在问题及解决方法等.开题报告必须在本学科或相关学科范围内公开进行,由3-5位相关学科专家对开题报告进行论证,并明确是否通过.开题报告应在第四学期完成.

2.学位论文基本要求

学位论文应在导师或导师小组的指导下,由硕士生独立完成,并经导师同意后定稿.学位论文工作时间不得少于一年.学位论文的格式要求按学校有关规定执行,字数不低于3万字.硕士学位论文的撰写安排在第五,六学期.论文资料必须翔实可靠,立论正确,论证充分,并有一定的学术创新意义.

3.学位论文答辩前科研成果要求

硕士生在申请学位前,须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与其学科研究方向内容相关的署名为重庆师范大学的论文至少1篇,或专着至少1部,或专利至少1项,硕士生署名为第一作者或导师署名第一作者,硕士生署名第二作者.

4.学位论文评审与答辩

学位论文评审前,学位论文电子稿须经过学术不端系统检测通过后方可送审.硕士学位论文实行校内外专家盲审评阅,随机抽检盲审制度(由两位专家评阅,其中至少一位校外专家),评审通过后方能进行答辩.

学位论文答辩委员会由3-5人具有高级技术职称的专家组成,答辩委员会主席由学术水平较高的校外正高级专家担任,具体答辩流程按照《重庆师范大学研究生申请学位论文答辩的有关规定》执行.

九,毕业与学位授予

硕士生在规定修业年限内完成培养方案规定的课程学习,考核成绩合格,获得规定的学分,通过学位论文答辩,符合毕业资格,准予毕业.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的有关规定,达到硕士学位授予标准,经学校学位评定委员会审核通过,授予硕士学位.具体内容详见《重庆师范大学学位授予实施细则》.

十,主要阅读书目

[1]蔡自兴,徐光佑.人工智能及其应用(第二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2]袁曾任.人工神经网络理论及应用[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3]周之英.现代软件工程[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6.

[4]JiaweiHan,MichelineKamber.DataMining—ConceptsandTechniques[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5]WendyBoggs,MichaelBoggs[美],邱仲潘.UMLWithRationalRose—从入门到精通[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0.

[6]郑振楣.分布式数据库[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9.

[7]王元元.计算机科学中的逻辑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9.

[8]谢希仁.TCP/IP协议族[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9]KaiHwang,ZhiweiXu.ScalableParallelComputing[M].Beijing:ChinaMachinePress,1999.

[10]夏绍玮等.系统工程概论[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5.

[11]MichaelSipser.计算机理论导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6.

[12]RonaldJ.Norman.面向对象系统分析和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0.

[13]JiaweiHanMichelineKamber[加],范明,孟小峰,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DataMining:ConceptsandTechnique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14]IanH.Witten,EideFrank[新西兰].DataMining:PracticalLearningToolsandTechniqueswithJaImplementations[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

[15]张大波.嵌入式系统原理设计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6]ThomasM.Connolly.CarolynE.Begg[英],何玉洁,黄婷儿,译.数据库设计教程[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5.

[17]袁崇义.Petri网原理与应用[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5.

[18]JoeyF.Gee,DineshBatra,JosephS.Valacich,JeffreyA.Hoffer[美],梁金昆,译.面向对象的系统分析与设计[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19]冯登国,卿斯汉.信息安全:核心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0.

[20]陈国良.并行计算—结构,算法,编程(修订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1]谢希仁.计算机网络(第四版)[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22]MartinT.Hagan,HowardB.Demuth,MarkH.Beale[美],戴葵,译.神经网络设计[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2.

[23]徐宗本.计算智能中的仿生学:理论与算法[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24]孙淑铃.组合数学引论[M].北京: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25]M.H.Alsuwaiyel[沙特],吴伟,译.算法设计技巧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4.

[26]邵佩英.分布式数据库系统及其应用(第二版)[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5.

[27]RogerS.Presan,黄柏素,译.软件工程:实践者的研究方法[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

[28]JiaweiHan,MichelineKamber[加],范明,孟小峰,译.数据挖掘概念与技术[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

[29]王文杰.人工智能原理与应用[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4.

[30]RafaelC.Gonzalez,RichardE.Woods[美],阮秋琦,阮宇智,译.数字图像处理[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03.

[31]潘云鹤.计算机图形学:原理,方法及应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32]SartajSahni[美].数据结构,算法与应用[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

[33]SaraBaase,AllenVanGelder.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

[34]王晓东.计算机算法设计与分析[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2016.

[35]吴微,周春光,梁艳春.智能计算[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

[36]陆建江,张亚非,苗壮.语义网原理与技术[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37]吴朝晖,陈华钧,吴朝晖.语义网格:模型,方法与应用[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6.

[38]LiM,BakerM[美],王相林,译.着网格计算核心技术[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