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文下载2016年

点赞:9856 浏览:43667 近期更新时间:2024-02-12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新课程背景下历史教师教育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扬州大学,江苏扬州225002)

摘 要: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通过对江苏省宁,镇,扬地区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师生以及近年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的调查,发现在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中存在着对中学历史新课程基本上不了解,不关心,历史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比较陈旧,历史专业师范生的科研能力亟待加强等问题.为了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中学历史教师的培养要求,以更好地促进中学历史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当前,必须采取相应举措,花大力气深化历史教师教育的改革.

关 键 词:高校,历史学,教师教育,调查,分析,对策

中图分类号:G633.51文献标识码:A

作者简介:朱煜(1963—),江苏扬州人,扬州大学师范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教师教育,历史课程与教学论.

一、调查的意义

新一轮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正在全国井然有序地推进,中学历史课程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深刻变革.新课程实施的关键在教师."没有教师发展,就没有课程发展",英国着名学者斯滕豪斯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课程与教师的关系.因此,了解目前高校(包括高师和举办教师教育的综合性大学)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据此提出一些改革设想,对于促进高校历史教育专业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更好地保证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顺利开展,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查的概况

本研究主要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为了比较全面地了解高校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我们特地设计了三种问卷,在2005年3,4月间,分别向江苏南京,镇江,扬州部分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教师,学生以及近年参加工作的在职中学历史教师进行了调查.调查对象共207人,回收问卷191份,回收率92.3%.其中,在江苏大学,扬州大学和南京晓庄学院历史系教师中发放问卷34份,回收34份,回收率100%,在这三所高校历史专业大四学生中发放问卷81份,回收79份,回收率97.5%,在江苏扬州市区及郊县不同层次学校的中学历史教师中发放问卷92份,回收78份,回收率84.8%.在被调查的中学历史教师中,近年大学毕业,年龄在39岁以下的中青年教师占大多数.

三、调查的结果与分析

通过分析调查得到的数据,我们了解到高校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大体如下.

(一)关注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程度

当前,新课程改革成为中学教育改革的核心.2001年和2003年教育部公布的初中,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在课程目标,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实施等方面提出许多新的理念,目标与行动策略.作为培养未来教师的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应当及时关注新课程改革的信息,适时调整教学内容和课程设置,以培养出适应新课程改革的合格教师.为此,我们在以下几个方面做了调查.1.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的了解程度."很了解"的高校教师只有11.8%,学生占20.3%,"有一点了解"的高校教师占44.1%,学生占55.7%,35.3%的高校教师和29.1%的师范生表示"听说过,但不了解",5.9%的高校教师和1.3%的师范生甚至"没有听说过".2.高校课程内容是否适应中学历史教学的需求.高达48.7%的中学教师认为"不适应",认为"基本适应"的占46.2%,"很适应"的仅占l.3%,另有3.8%的中学教师"没有考虑过".3.中学历史新课程内容在高校教学中是否注意涉及.51.3%的师范生和47.4%的中学教师认为"涉及了少数内容",认为"基本没有涉及"的师范生和中学教师分别占21.8%和20.5%.调查表明:相当数量的高校教师和师范生对中学历史新课程改革基本上不太了解,不甚关心,而且大学教师的情况更糟,中学历史新课程知识在高校的教学中仅仅涉及少数内容,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都认为高校的课程内容严重滞后,不能适应目前历史教学的需求.由此可见,在新课程即将全面推行的背景下,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师生亟须提高对中学历史新课程的了解和关注程度,并且要注意课程内容与中学历史教学的衔接.

(二)历史专业课程的设置和内容

中学新课程改革带来许多新变化和新特点,如,高中历史新课程的专题性,包容性,学术性以及中外历史合编等特点,要求历史教师关注学术动态,善于以宏观的,全球的视野来审视相关的中外历史知识.这对高校的历史教学是很大的挑战.我们发现,对于高校是否开设过将中外历史贯通起来的课程这个问题,50.6%的师范生和51.3%的中学教师认为"没有"或者"基本没有",觉得"很少"的师范生和中学教师分别占35.4%和27.6%,只有13.9%的师范生和21.1%的中学教师认为自己现在就读或者曾经就读的高校"有一些"这方面的课程.对于高校历史专业课上教师是否注意介绍一些"新观点""新成果",有高达53.2%的师范生和43.6%的中学教师认为"只有少数教师介绍",12.7%的师范生和15.4%的中学教师认为"没有老师介绍",5.1%的学生和12.8%的中学教师表示"没有什么印象".对于高校历史教育专业是否开设一些相关学科或交叉学科的课程,有39.2%的师范生表示"很少",32.9%的师范生表示"有一点",27.8%的师范生表示"基本没有".在新课程背景下,最缺乏的历史专业知识是什么35.4%的师范生和37.3%的中学教师认为是"考古和文明探索知识",22.8%的师范生和29.3%的中学教师认为是"历史理论知识",17.7%的师范生和24%的中学教师认为是"专门史知识",还有16%的师范生和中学教师认为,考古和文明探索知识,历史理论知识,专门史知识以及通史知识等"都缺乏".关于现行高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的弊端,高校教师,师范生和中学教师的看法大体相同,按照选择的由多到少排序是:忽视科研能力的培养,教学内容陈旧和重复,忽视教学能力的养成,课程口径狭窄,教学方法和手段落后,偏重理论灌输等.许多调查对象都主张开设或加强"史学原着研读","史学论文写作","史学理论与方法",重要的专门史以及史学研究类课程等,历史专业课教学应该"更新教学内容""注意介绍学术动态""注意与中学教学的接轨""加强对学生能力,素质和研究方法的培养".调查表明:目前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历史类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仍然比较陈旧,在"考古及文明探索知识""史学理论与方法""专门史""史学名着研读""史学论文写作"的教学以及开设中外历史贯通的课程,相关学科课程,史学研究新成果的介绍等方面显得比较薄弱.

(三)教育类课程的现状和师范技能

与普通历史学专业不同,历史教师教育专业要体现出一定的师范性,也就是说,教育类课程和实践环节在它的课程体系中应占有一定的比例.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的推行,教师的教学行为必将发生较大的转变,因此要求教师在教育理论和重要的师范技能的掌握方面具有更高的水平.我国高校历史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的教育类课程主要是传统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教学论".此外再加上"现代教育技术"和6—8周的中学历史教学见习和实习.那么,目前这些教育类课程对中学历史教学是否真正有帮助呢高达76.7%的中学教师表示"帮助不大",只有14.3%的中学教师认为"非常有帮助".关于教育类课程存在的主要问题,中学教师和师范生的认识基本一致,其中,62.8%的中学教师和49.4%的师范生认为是"与实践脱节",20.5%的中学教师和25.3%的师范生认为是"内容陈旧",16.7%的中学教师和15.2%的师范生认为是"缺少案例".关于现代教育技术(包括多媒体课件制作)技能,大多数中学教师认为当初在高校读书时"缺乏训练"(71.4%),现在的师范生中有一半的人认为"有训练,但不实用"(50.6%).很多调查对象表示,培养教师的高校应该加强"班主任工作""多媒体课件制作""三字一话""演讲与口才"等师范技能的训练,在"历史教学论"之外,增加"中学历史教材研究"等历史教学类课程,将"教育学""心理学"课程改成几个较为实用的微型课程,如"教育心理学""现代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重视教学实习等实践性环节,增强师范特色.调查显示,教育类课程体系结构仍然是"老面孔",内容陈旧,与中学实践脱节,缺少案例分析,游离于新课程改革与实践之外,现代教育技术技能的训练虽然逐渐受到重视,但实用性仍有待增强.

(四)历史教学科研能力培养

20世纪80年代以来,"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化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教师从事教学科研活动,不仅有助于深化教学改革,而且还可以改变教师的职业形象,使教师具有较高的学术地位.[1]因此,加强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培养,既是社会发展和教育改革的需要,也是实施新课程的必需.

反思是教学研究的起点,[2]教师的教学科研能力首先表现为对自己的教学实践和周围发生的教学现象是否注意反思.调查发现,55.1%的中学历史教师平时经常反思自己或他人的教学,46.1%的中学教师只能做到偶尔反思.提升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途径很多,其中参与课题研究是重要的形式之一.但是,"经常参加课题研究"的中学历史教师仅占8.9%,绝大多数中学教师只是"偶尔参加"(73.l%),有近1/5的教师表示自己"从未参加过课题研究"(19.2%).有47.4%的中学教师曾经在公开刊物发表过文章,23.1%的教师在"内刊"发表过文章,11.5%的教师的文章曾在"会议交流",还有18%的教师表示自己"从未写过或发表过"文章.关于发表文章的动机,有高达65%的中学教师表示是"评职称的需要",有26%的教师是为了"与同行交流".在回答在高师读书阶段所受到的科研能力训练时,51.3%的中学教师表示"一般",32.9%的教师表示"很少",10.5%的教师表示"没有".同样的问题,师范生的回答与中学教师非常接近,48.1%的师范生认为科研能力的训练"一般",34.2%的师范生认为"很少",11.4%的师范生认为"没有"这方面的训练.调查显示,高师历史教学往往注重知识的灌输,缺乏对学生进行科研能力的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亟须加强.教学反思并没有成为大多数中学历史教师经常做的"功课",许多中学历史教师虽然有过发表文章的经历,但是主要是基于评职称的需要,而且有相当比例的文章是在"内刊"发表的.许多中学教师不善于从日常的历史教学活动中发现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应该说,这与职前培养也是有一定关系的.

四、调查后的思考与建议

从以上的调查结果看,高校历史教师教育的现状,既不能适应21世纪对高素质教师的培养要求,也难以应对当前中学新课程改革的严峻挑战.因此,必须下大力气深化历史教师教育的改革.

拓宽专业口径,开设相关学科课程和辅修系列课程

"拓宽专业口径,就是打破过去人为的过分强调专业的限制,使学生掌握更为宽泛的知识,达到一专多能的目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3]综合性是中学历史新课程的一个显着特点.譬如,初中开设的综合课程历史与社会,整合了历史,地理和其他人文社会科学的相关内容,其综合性自不待言.即使初中仍然保留的分科课程历史,其知识综合化的程度也可谓今非昔比.高中历史,特别是选修模块,其内容的综合性非常强.例如,选修模块《探索历史的奥秘》,增加了带有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前沿成果互相渗透交叉的"人类起源之谜"内容.除了历史学,还涉及民俗学,考古学,社会学,动物学以及人类学等学科知识.在这样的背景下,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应该打破传统狭窄的课程体系,在压缩通史课的基础上,开出更多的相关学科和交叉学科课程.如"政治学""社会学""人文地理学""经济学""文学概论""文化人类学""宗教与艺术""高等数学"等.还可以开设辅修系列课程,实行主辅修制.这样,学科之间相互交融,渗透,有助于学生开阔视野,适应新课程的教学,增强历史专业学生的就业竞争力.

(二)改革通史课,增设重要的专门史课程,史学理论课程和史学研究方法课程

目前,高校历史教育专业的中国通史和世界通史课程一般要讲授三年半左右,课时较多,学生的收获却不大.之所以如此,一个相当重要的原因是,学生在初中,高中阶段已经学习过两轮中外通史(高中新课程虽按照专题编排,但教学中仍不免要整合相关内容进行联系与比较),进入高校以后,如果仍然按照传统的知识体系再学习一遍,即使知识有所加深,拓宽,也难以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必须下决心把通史课程压缩到用两年左右的时间讲完.


压缩后的通史课要重在"通"(贯通历史发展脉络和突出历史发展特征),少而精,以质量求效果.[4]打破传统的通史课讲法,将通史课上成导读课,着重讲历史过程所揭示的规律,讲历史演进的基本特征.中国通史可以突出社会转型,世界通史可以突出文明的发展与现代化历程.总之,通史要"通",主要讲纲,讲线,讲基本规律,讲研究动态,使之成为引领学生进入史学之门的入门课.通史课的内容要能够反映时代变化和学术的最新成果,要增加有关生态,人口,社会思潮,大众心态等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的内容,并努力把中国历史置于世界历史的大视野中进行考察,把中外历史贯通起来.

在压缩通史课的基础上,需要增设一些重要的专门史课程,史学理论课程和史学研究方法课程.比如,开设"史学名着研读""历史哲学""历史诠释学""当代史学主要趋势"等课程,真正使学生读懂读通几本史学名着,初步了解国外史学理论与方法的一些发展轨迹,能够接触到人类的思想大师,与他们进行"思想对话",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理论涵养和研究方法.在开设主要的断代史,国别史,地区史之外,重点增设专门史课程,如"经济史""文化史""社会史""军事史""风俗与礼仪制度史""宗教史""艺术史""考古及文明的探索"以及"中美关系史""中日关系史"等,这样从纵横两方面比较全面地展示历史的面貌.这些专门史课程要着重介绍某一领域的基本史实,基本理论,基本研究范畴和动态.此外,还可以开设部分专题研究课.如"魏晋南北朝史研究""晚清会党史研究""明清边疆史研究"等,这类课程以教师的研究方向为中心,在内容上突出前沿性,学术性,注意介绍研究方法和研究心得,引导学生进行初步的学术研究.

(三)改造"老三门",开设系列微型教育类课程,增强教育理论的实效性和学术性

总体上看,传统的"老三门",即"教育学""心理学"和"历史教学论"课程由于存在知识体系陈旧,内容比较空洞以及与实践脱节等问题而不受学生的重视,也不易引起学生的学习热情.其中,"教育学""心理学"两门基本上属于概论性质的课程,内容难免流于空泛,我们认为不妨将"教育学""心理学"两门课程进行整合,开设几门针对性较强的系列微型教育课程,比如,"现代教学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测量与评价""教育研究基本方法""班主任工作基本技能"等.这些微型课程的课时一般控制在18学时左右,可以采取专题讲授的办法,内容不求面面俱到,而是要突出应用性,实效性."历史教学论"要在汲取,消化教育学科研究成果的同时,努力与历史学科相结合,体现出历史学科的特色.也就是说,不能简单套用普通教育学,教学论的原理,方法.此其一.其二,要大力解决历史教学论的"理论贫困"问题,注意对规律性的问题进行探讨.其三,内容体系要与时俱进.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应突出历史课程目标,历史课程标准,历史课程资源,历史教学模式,历史教师的专业化等新内容,新知识.在开设"历史教学论"课程之外,还可以考虑再增设几门历史教育微型选修课,如,"中学历史教材研究""历史教学测量与评价""历史教学心理学""计算机辅助历史教学"等.所有这些教育类课程,一方面要注意其实用性,另一方面也要加强其学术性.要认识到教师教育院校的师范性其实就是学术性的一部分,不要把教育教学研究打入另册,从学术研究中剥离出来或者将教育教学研究与学术研究对立起来.当然,我们应该加强教育教学研究的深度,增强其作为人文社会科学的理论和学术品位.

(四)注重科研能力的训练,培养研究型的中学历史教师

如前所述,"教师即研究者"已经成为教师发展的时代呼唤.而且,随着用人市场的全面放开,许多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教育,这无疑会对师范生产生巨大冲击,也会把师范生科研能力不强,发展后劲不足的弱点暴露出来.因此,高校必须大力培养师范生的科研能力.就历史专业而言,我们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第一,开设与之相关的课程或讲座,如,"史学论文写作""史家论文研读"等."史学论文写作"课重点介绍史学论文写作的基础知识,结合知识的教学,选择一些写得好的和写得不够好的论文让学生阅读,分析,体会史学论文写作的基本方法和要求."史家论文研读"课则主要精选一些名家之作,比如,《试论中国古代的井田制度和村社组织》(杨宽),《论春秋时代之道德精神》(钱穆),《北朝的民族问题与民族政策》(周一良),《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论隋末唐初所谓"山东豪杰"》(陈寅恪),《元代的儒户》(萧启庆)等等,课堂上教师可以适当评介作者及论文的学术背景,引导学生做好文章论点的摘 要,深入体察作者的"问题意识",研究作者写作的出发点,以及作者是如何搜集整理资料,如何用资料架构出历史图像的,等等.

学年文下载2016年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师范生类论文范文 大学生适用: 本科论文、本科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48 写作解决问题: 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论文提纲、论文总结 职称论文适用: 期刊目录、初级职称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经典题目

第二,分阶段训练学生的科研和写作能力.例如,要求一年级学生阅读几本重要的专业书籍,撰写内容提要,以培养其综合和概括能力,二年级学生可以进一步扩大阅读面,学习撰写书评或介绍性文章,三年级学生结合选修课的学习或个人兴趣,撰写学年论文,形式可以是读史札记或其他类型的小论文,为最后完成毕业论文打好基础,四年级学生针对史学研究或者历史教学研究中的热点问题和新问题进行探讨,在教师的指导下,撰写毕业论文.通过分阶段,循序渐进的方法,从低年级开始就逐步培养学生的科研能力和写作能力.可以采取为学生科研立项,拨给一定经费,论文评奖等措施,激发学生科研的积极性.

第三,创造浓厚的学术气氛,把最新的科研成果介绍给学生.比如,开设学术论坛,邀请校内外专家前来讲学.邀请的对象,既可以是校外的,也可以是本校其他学科,专业的,既可以是史学名家,也可以是教育学家,历史教育专家.通过专家讲述"学科前沿",既可以使历史教师教育的内容与学术发展紧密相连,也可以使学生领略他们各具特色的学术风格和风采,从而影响学生的求学之路.此外,还可以进行考试改革,如在内容方面,注重考查学生的文献阅读,史料处理,甄别正误等能力,在形式方面,在传统的考试形式之外,提倡学生写读书报告,课程论文,并把它们纳入课程的学习成绩之中.

总之,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给中学历史教师和历史教学提出了新的挑战,这必然要求作为"工作母机"的高校历史教育专业在未来中学教师的培养上,注意拓宽专业口径,改革传统的通史课教学,在历史专业课程设置和内容上适时调整,及时介绍新的史学研究成果,使教育类课程的教学更加具有针对性,实效性和学术性,重视学生科研能力的培养和训练.

*撰写本文之前做的问卷调查得到扬州市邗江区教育局谷锦洲等老师以及史桂荣,李玉莹两位研究生的协助,特此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