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教育案例

点赞:16936 浏览:78587 近期更新时间:2023-12-27 作者:网友分享原创网站原创

班主任如何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是人的全面素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学习成效的主观因素,也是决定学生未来适应社会程度的重要条件.

中小学生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要时期,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社会阅历的扩展和思维方式的变化,特别是面对社会竞争的压力,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升学就业和自我意识方面存在着来自于学校家长和社会多方面的压力,会产生各种各样的心理困惑,或问题影响着他们的健康成长.新时期的班主任,做为素质教育的德育教育的主要实施者,要充分认识加强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重要性,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和心理发展规律和特点,运用科学的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以积极认真的态度,加强对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指导,这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推进素质教育的需要.

目前中小学生常见的心理问题有以下几种:

一入学不良的问题

入学不良问题是中小学生常见的发展性心理问题,可见于各级各类学校新生入学,老生转学过程之中,入学不良主要表现为:产生情绪障碍,出现焦虑,恐惧,抑郁,孤独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学习成绩不良,出现行为问题,经常违反校规校纪,出现攻击或退缩行为等.所以做为班主任要对这种入学不良问题及时的正确的引导,建立和谐的的学习氛围,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同时加强团结友爱教育,集体主义教育,能有效的克服这一心理障碍.

二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

与学习有关的心理问题通常有:学习疲劳,学业不良,考试焦虑,厌学等

(一)学习疲劳

学习疲劳与很多因素有关,学生的身体素质学习的紧张程度,学习持续的时间,环境条件学生的情绪变化等,都有可能引起或加重学习疲劳的原因,为了预防学习疲劳,班主任应和各科老师商量科学安排好课程,教师的方法也应灵活多变,直观有趣,讲练结合,讲课内容当堂讲授,当堂消化,少留作业.

(二)学业不良

学生的学业不良是指学习成绩经常明显低于同龄学生的一般水平,这些学生由于跟不上班级学习的进度,完不成教学大纲所规定的教学任务,经常受到老师的批评,家长的训斥,很容易产生自卑,自暴自弃.逆反厌学的心理.出现逃学,打架等违纪行为,作为班主任老师对这些学业不良的学生不应责罚,歧视,而是对他们应该更多的付出自己的爱心,让他们这些孩子心力不要感觉到自己在班里是被遗忘的角落,而让他们感受到版纳主任对他们的无限关爱,着名的知心姐姐卢勤曾说:"爱的力量是教育中的重要力量.有位科学家说:"人类在探索太空征服自然后,终究会发现自己还有一种更大的能力,那就是爱的力量,当这天来临时,人类的文明将迈向一个新的纪元."她并且确定了对孩子施爱入法即:用爱的目光注视孩子,爱的目光是孩子成长的营养液,用爱的微笑面对孩子,微笑,是爱的语言,用爱的语言鼓励孩子,爱的语言能培养出懂得爱的孩子,用爱的渴望调动孩子,用爱的细节感染孩子,用爱的管教约束孩子,用爱的怀抱包容孩子,把爱的机会还给孩子,我相信只要我们的心中有爱,坚持付出爱,总会有回报的."⑷

班主任教育案例参考属性评定
有关论文范文主题研究: 关于班主任的论文范文文献 大学生适用: 硕士学位论文、硕士毕业论文
相关参考文献下载数量: 25 写作解决问题: 本科论文怎么写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 标准论文格式、论文结论 职称论文适用: 刊物发表、职称评副高
所属大学生专业类别: 本科论文怎么写 论文题目推荐度: 免费选题

(三)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主要表现为肌肉紧张,心跳加快,血压增高,出汗,手足发冷等生理反应和苦恼,无助,担忧自我否定,胆怯等心理情绪反应,随着考试焦虑的加剧,应试者也会出现坐立不安,头痛脑昏,注意立不集中,思维僵滞,等身心反应,这时他们往往采取逃避的方式进行心理自卫.

(四)厌学

有厌学心理的学生对学习缺乏兴趣,他们或者在课堂上东张西望,魂不守舍,打瞌睡,或者在下面偷着看课外书,玩玩具,有的摆弄手机,用手机发信息等,有的干脆逃学,针对这些情况,班主任不能放弃这些学生,而是努力的培养他们发奋学习的远大志向,努力让学生了解到知识就是力量,当今的社会竞争就是知识的竞争,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并且对于落后的学生给予及时的个别辅导,帮助他们树立学习的信心.

三人际关系失调问题

人际关系失调包括亲子关系紧张,师生关系紧张,同学间的矛盾冲突等,也可表现为人际交往困难,缺乏友谊孤独等,为了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人际交往能力,一是培养中小学生优良人格,二是端正学生的人际认知,三是培养学生人际交往技能.

四青春期性发展中的心理问题

很多学生对自己的性心理变化感到无所适从,有的对自己的性心理变化感到困惑或恐惧,有的甚至导致了心理障碍,特别是早恋行为对学生身心健康是很不利的,针对这些心理问题班主任应及时开展青春期性教育,对中学生的异往进行耐心的说服,教育.

五不良人格问题

中小学生常见的不良人格主要有:偏激,狭隘,嫉妒,敌对,暴躁,依赖,孤僻,怯懦,自卑神经质等.

以上种种中学生不良的心理行为都在警示着我们,中小学生,我们的孩子祖国的花朵和未来,急待我们新时期班主任应肩负历史的使命和社会的责任,把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纳入班级的日常管理工作中.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坚持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创设良好的班级环境,开展有效的班级活动,通过这次有效途径,做好中学生的心理素质培养工作.

1.科学地看待学生的心理问题

"在班集体的建设中,学生出现问题,往往是因为学生的心理暂时不平衡所致,并不一定是思想品德问题.如果我们都以思想品德有问题来评定学生,教育工作不仅没有实效,还会引起学生的心理反抗,有时会造成学生终生的心理创伤.在学生出现问题时,新时期班主任不要急于给问题定性质,要细心了解情况,站在学生的角度看问题,透过表面现象分析其心理动机,然后施以心理疏导和教育."⑹例如,一个学生趁放学教室无人时,弄乱班里的桌椅,把同学的书仍了一地,还把垃圾丢满教室,班主任老师没有简单地指责他"破坏班集体".在与之交谈中发现,他是因为没有朋友,内心感到孤独而引起了心理失衡,企图通过这次"破坏"行动,引起同学们对他的注意.

2.创设班级良好的心理环境

"新时期班主任在班级中创设和谐,,健康的心理氛围,有利于学生心理的健康成长."⑺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从以下几方面创设:一是教室桌椅整齐,窗明几净,悬挂名人名言及绘画,尽可能地体现"新颖,整洁,明亮,美丽"的风貌,启迪学生的心智.二是要培养学生健康的心理,要求班主任必须健康.班主任应该不断完善自身人格,树立平和,善良,正直,,敬业,爱生的形象,发挥班主任的人格魅力.要求班主任热爱学生,对所有学生一视同仁,不仅喜爱品学兼优的学生,更要关心那些智能偏低,或犯有过失错误的学生.班主任不摆架子,主动与学生交朋友,师生关系,和谐,融洽,带动和引导学生之间友好相处.三是营造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舆论氛围.知心姐姐卢勤曾说"给孩子一个和谐的世界,和谐的环境能塑造出孩子美好的心灵,充分挖掘孩子的潜力.给孩子一个自信的世界,自信的人能走遍天涯海角,自信的根基就是他能够扬起理想的风帆,人生是大树,自信是根,给孩子一个诚信的世界,诚信是真明礼诚信踏踏实实地做人,才是真正的人生起跑线."⑻

给孩子一个真爱的世界,不要给孩子一个恐惧的世界,所以作为班主任,要用自己的真爱构建积极进取,"文明,向上"的班级舆论氛围,就能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技艺,活跃学生身心,改善学生心理环境,达到陶冶情操,美化生活,融洽师生关系的目的,促使学生不断认识自我,调空自我,从而不断完善自我和人格.四是要确立良好的班风,学风,它能反映班级的特色,也是稳定学生心理环境的因素.

3.寓心理健康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中

新时期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班会,晨会,科技文体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各种文化,艺术,体育,科技和学习名人的活动,有利于塑造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还要协助学校进行必要的心理健康知识讲座,或针对学生提出的有普遍性的心理问题给予解答和指导,帮助学生掌握一般的心理保健知识和方法,增进学生对健康心理的认识,培养良好的心理素质,使他们知道,拥有健康的心理才能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

4.坚持个别谈心和辅导

学生具有的烦恼,焦虑,紧张,往往是因人而异,面对团体的指导有时难以收到最佳效果,应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地进行认真,耐心的交流和辅导,对症下药.通过以朋友式的谈心,有针对性地梳理,引导,帮助分析利害关系,减轻学生的心理压力和负担,达到解除他们减轻心理障碍的目的.对有的学生心理问题的解决要有一个过程,甚至是比较缓慢的过程,这时需要班主任要善于等待,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坚持不懈的努力去协调,这不仅是解决心理问题的有效方法,也是锻炼学生解决心理问题,提高班主任心理素质的重要途径.


5.与家长保持联系与沟通

新时期班主任还要继续发挥家长的教育力量,与家长齐心合力,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在学生成长过程中,家长的教育态度,方式和内容也影响着学生心理素质的形成和发展.如果家长与班主任的教育方法,内容不一致,相互矛盾,会使学生无所适从,甚至导致形成多重人格.班主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教育手段,与家长保持密切联系,向家长宣传对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意义,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家长如何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等知识,使家长既关心子女的身体健康,更重视孩子的心理健康,让他们认识到: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离不开文明,和睦,明朗,愉快的家庭环境,学生从小能生活在温暖,愉快的家庭中,得到父母,长辈的正确的爱,必然会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安全,愉快,充满欢乐和信心,同时,引导和帮助学生家长树立正确的教育观,以良好的行为,正确的方式去影响和教育子女,从而保证他们身心都得到健康地发展.

总之,对学生只有全方位,多角度,多种途径地进行综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才能有效地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提高学生心理素质和综合素质,逐渐达到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目的.